艾灸,冬天裡的一把火!這6個作用,灸過的人才知道

2020-12-04 健康生活一線天

相信很多人聽過這麼一句話,「針之不及、藥之不到,必灸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因為藥和針對於那些特殊體質的人來說,比如身體虛弱的人群,見效很慢,甚至很多人不能吃藥、不能扎針,而這時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中醫文化認為身體是一個偏物理的世界,強調熱量、氣、血、這些概念,灸產生的熱相當於一股能量,相當於氣,它能調動五臟六腑吸收和轉化,這是藥和針所不能做到,灸的能量最為直接,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針之不及、藥之不到,必灸之」的原因。

冬天艾灸適合嗎?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次冬季來臨,總會有一部分人穿的比別人厚,但是依舊覺得很冷,手腳冰涼。 從中醫的角度看來,這是身體陽氣不足的表現。陽氣不足容易引起腰膝疼痛,易發生風寒,所以冬天對腎的保養很重要。艾灸是中國遠古時代的一種灸法,用艾葉製作而成的材料產生的熱量來刺激穴位,打通經絡來調整人體的生化功能,增強抵抗病毒的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補充陽氣,除了喝羊肉湯食補以外,很多人也會選擇艾灸給身體輸送暖氣。艾灸是一項傳統的中醫調理方法,艾灸實際與針灸效果相差不大,任何年齡、性別都可以做, 對緩解關節病的效果極佳。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疏通經絡。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

1、艾灸能降低膽固醇,對心腦血管都有改善調節作用。對壯陽養生有很大的作用,非常適合寒性體質。冬天天氣寒冷,也是艾灸的最佳時期。

2、艾灸對於女性減肥和美容也有一定作用,能有效驅散疲勞,恢復體力

許多女性肥胖的原因就是由於陽氣不足導致,而艾灸正是運用其溫熱刺激穴位起到溫經疏 通脈絡的作用,因此艾灸減肥改善虛寒體質有一定作用。對於血寒、血堵效果尤為顯著。能幫助人體驅散疲勞,恢復元氣,平衡女性的內分泌。

3、艾灸能行氣通絡

人體的經絡分布於身體的各個部位,氣血在經絡中流轉不息,如果受到風寒、暑、溼熱等侵襲,容易導致人體氣血凝固、滯留從而造成經絡不通,出現身體疼痛腫脹等現象。此時艾灸能有效的疏通經絡,打通氣血,使之正常運行。

4、艾灸具有固脫的作用

氣血不足、手腳冰涼也容易導致虛脫,可以用艾灸灸於神闕穴,艾葉本身具有陽性性質,再加上火也屬於陽性,兩陽加在一起能有效起到防虛脫的作用,醫學上常常用於治療中風、急性腹痛腹瀉等症狀。

5、艾灸具有拔毒血熱的功效

艾灸能以熱引熱,使人體內的熱氣排出,不但能 驅寒也能清熱,對身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6、 艾灸具有防病保健的功效。

艾灸能補虛溫陽,灸足三裡,可使人的胃氣旺盛, 陽氣足,精力充沛,從而增強抵抗力,抵抗病毒入侵體內,達到保健防病的功效。

最後介紹幾個常見的艾灸穴位,希望對大家有用:

1、 大椎

大椎穴位於頸部後正中線上,一般低頭時頸部後方最突出的骨頭下方凹 陷處就是大椎穴位。此穴位有益氣壯陽作用。

2、 命門

命門穴具有調理腎氣,強腎健體的作用。

3、 關元

這個穴位尤其適合陽氣不足的老年人,長期堅持可以延年益壽,溫補陽 氣,對陽氣不足,體虛怕冷等症狀起到改善作用。

4、 足三裡

此穴具有改善氣血、調理脾胃的功效。主治胃痛便秘等現象。此穴位 連續灸三天效果最佳。

5、 神闕穴

是人體任脈的要穴,在臍窩正中間。主治腹痛、水腫。

6、 腰陽關穴

在腰部的後正中線上,主治月經不調。

7、 腎俞穴

此穴位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腰痛、高血壓、精力不足等。

相關焦點

  • 艾灸的作用 施灸應該遵循這些原則!
    細數艾灸條的作用和用法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艾灸,但是並沒有接觸過,其實艾灸並不是很複雜的東西,它的原料也很常見,就是艾草。中醫通過艾灸來治療一些身體疾病,還有些人用艾灸來保健身體,由此就可以看出艾灸的效果是多麼好了。艾灸作用廣泛,不僅可以除溼熱,還能減肥防病保健排毒呢。
  • 【灸灸貴儀堂】解密艾灸巨大的神奇
    5、什麼是灸感?灸之要,氣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時使用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種氣的變化。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奇妙無比。不是親身感受,很難體會其中奧妙。第一種是灸火循經:多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比如灸足三裡時熱氣會向下傳感到小腿。
  • 灸多多說 「艾灸」
    艾灸作用機制與針灸有相近之處,並與針灸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黃帝內經》:「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在補元陽的同時也能通經脈。針刺療法雖有「補瀉、迎隨」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療「不盛不虛」的症狀;而灸法則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黃帝內經》中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 艾灸,艾回「性」福,灸得寶寶!
    好在家裡有電腦,在網上買了單桂敏的第一本書《灸除百病》,又買了艾灸工具,從此艾灸一發不可收拾。那會真的什麼不懂,身上一起疹子啊,月經突然有於血血塊什麼的就會非常緊張,懷疑自己不適合艾灸或是灸錯了之類。開始灸了幾天,也沒發現陰道乾澀有啥改善,最明顯的就是痛經好了很多。
  • 立夏進入艾灸黃金時間,常灸這6大穴位,徹底改善寒性體質!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 艾灸灸感講解!
    灸感的發生是在艾火物理與藥理的雙重作用下,使體內的經氣被艾火激發和推動,經氣在運行的過程中與病灶的邪氣相搏,和邪氣外瀉而引發的一系列灸感現象。灸感指的是被施灸時自我所感知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經氣反映的現象稱之為灸感。艾灸灸感相當重要,掌握你身體的灸感部位,那艾灸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 艾灸時溫度越燙越好嗎?你是在艾灸,還是在烤肉?灸感才是關鍵
    你是在艾灸,還是在烤肉?一問才知道,都是自己隨便找來資料,依葫蘆畫瓢灸,至於什麼艾灸注意事項、灸後封穴、手法這些根本了解不清楚!囉嗦一句:艾灸從來不需要燙!每次艾灸時,時間不超過15分鐘,而且不要隨便拿起艾灸盒子。4、注意艾灸的用量(部分摘自百科)。艾灸使用量要根據季節、地域、年齡的不同而合理使用,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減少副作用。比如冬天艾灸的數量要加大,才能起到祛寒作用;夏季要減少艾灸用量,才不會造成上火傷陰。北方風寒凜冽,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 艾灸後灸瘡的作用你知道嗎?
    問題:如何關注更多艾灸好文章?答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濟元灸王」再點擊添加關注就可以了。灸瘡,也叫灸創、灸傷。
  • 艾灸|有人灸了能治病,有人卻灸出個大膿瘡,你適合艾灸嗎?
    純中藥內服治好的,而不是靠外傷藥……怎麼灸的能灸成這樣?這位朋友是個中醫粉,身體比較弱,就自己在家灸三陰交。三陰交是個什麼穴位?喜歡艾灸的人應該都知道。她就是這麼想的,所以自己在家灸,想增強體質。可能是灸的時間有點久,又或者是離得太近了,結果,一開始是起了好大一個水泡,自己用針刺破一個口,過沒多久,又起泡,再後來,乾脆紅腫了。跑到藥店去買紗布,人家一看,告訴她,這怕是感染了,得趕緊去醫院處理才行。
  • 艾灸可不能這樣灸
    艾灸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在艾灸時總是犯一些忌諱。在艾灸界,有句話叫:「灸不得法,不如不灸」。施灸不當,不但影響效果,嚴重時還會傷身!三伏,冬病夏治,著裝輕便,艾灸起來特別方便,大傢伙兒的艾灸熱情也持續高漲。所以,有必要跟大家聊聊夏季艾灸的忌諱,希望大家避免,免得做「無用功」。
  • 艾火的本質是什麼?艾灸哪裡才是關鍵?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養生、關注艾灸,這是好事兒,但是很多人對艾灸治病去疾的本質並不了解,也不知道到底灸哪裡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所有物質燃燒產生的熱量,都是能量的釋放,釋放的這些能量,都可以用來治病。木頭也可以?
  • 灸大夫:讓艾灸溫暖生命
    我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它的輻射能達到峰值的波長跟人體輻射,人體也會產生紅外線,人體紅外線輻射能達到最高的時候,它們的那個波是能夠產生諧振作用的,產生諧振作用的話,這就好理解為什麼艾灸可以有這個感傳的作用,什麼叫感傳呢?你灸足三裡,你會感覺到胃部暖和和的,就是通常所說的灸感,所以這個艾灸它會比其他的熱更有效,這是從熱方面來思考的。
  • 艾灸--灸出健康來1【艾灸歷史、艾的製作和選擇】
    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說到一個詞就是「針灸」,前一段時間節目裡已經講過「針法」了,那麼從現在開始跟大夥說說「灸法」。一說到「灸」,老百姓就會說到「艾灸」,其實「艾灸」是中國五大主流醫學中的一種。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前幾年曾接過一個電話,他說:「老師我想問您一下,你們那兒艾灸怎麼灸呀?什麼是艾灸?」問他:「你認為怎麼灸呀?」他回答說:「我沒有聽說過艾灸,我想像的灸就是拿手揪住肉使勁揪吧。"
  • 冬天艾灸可以溫補脾腎嗎 四個穴位了解一下
    艾灸是一個對身體十分有好處的東西,而在冬天,人們的身體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艾灸是一個調理身體的不錯的選擇。那麼冬天艾灸有哪些好處呢?  有這方面表現的灸友,尤其是現代白領,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補充陽氣,為來年的好身體打下基礎!  2、陰陽失調,久寒侵體的人群  艾灸療法的產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所謂艾灸,就是通過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
  • 艾灸--灸出健康來4【直接灸、隔物灸、長壽灸】
    >極簡艾灸》、《三裡灸出健康來》等暢銷書籍。就這樣子灸上幾壯後,灸的這位置或當時或過1-2天,被灸的地方就會長出一個黃色的小水泡,這小水泡沒有必要把它挑破,讓其自然吸收;有的人可能會留下點顏色,但過個夏天就會沒有的,是沒有疤痕的。
  • 魔幻主義艾灸:灸眼、灸胸、灸菊花
    蹦迪唱k打電玩都不足消除這種焦慮,許多人轉頭求諸老祖宗的養生智慧:傍晚上街溜達一圈,艾灸館、按摩室、中醫理療店裡面烏央烏央的,長滿的都是8090後。哪位養生朋克,不渴望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按摩、刮痧或者艾灸呢?
  • 艾灸,你真的「灸」對了嗎?
    自古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壽」的說法。古書中對於艾灸的作用原理這樣描述:「艾葉苦辛,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可見艾灸對於人的益處不言而喻,尤其目前正值三伏,是艾灸的好時機。但是也有很多人想應用卻對艾灸不明其理,不通其法,不曉其方,不知其忌,往往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 艾灸直接灸灸法和把握艾灸的灸量
    《黃帝內經》:「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明艾灸是一種保健灸法,有養生保健的作用,用艾灸法預防疾病和調養身體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醫學認為,艾灸可溫經散寒,扶正祛邪,疏通經絡、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調整人體的陽氣,屬於溫補,一年四季均可艾灸,春季艾灸養肝養陽,夏季艾灸冬病夏治,秋冬艾灸潛陽養陰,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由於艾灸養生保健作用效果好,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也被現在許多朋友做為保健養生的首要選擇,今天!艾草產業網和朋友分享艾灸的直接灸法和艾灸灸量如何把握的問題。
  • 灸大夫:現代科技豐富「三伏灸」艾灸方式
    夏至一過,三伏天臨近,艾灸治療正當時。艾灸是傳統中醫的瑰寶,早在2010年11月16日,「中醫針灸」就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對針灸的充分肯定。但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很多人只知道針,並不了解灸。事實上,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的合稱。艾灸不僅在治療疾病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預防保健上更是首屈一指。
  • 艾灸:針所不為 灸之所宜
    它包括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包括化膿灸法和非化膿灸法。民間俗話也有「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之說,這就屬於化膿灸。由於其燒灼時引起的疼痛以及灸後留下的灸瘡疤痕等因素,所以臨床應用較多的還是非化膿灸法。間接灸法因其具有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火力溫和,易於為人接受,根據病情的不同大致分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和隔附子灸。  二、艾條灸。可分為懸起灸、實按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