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晚19:30,在上海金山長三角路演中心將舉行「牛欄山·第五屆中日拳王爭霸賽」。這一中日的職業拳手對決是完全的社會職業體育賽事:
在已經打過的4次中日對抗賽中,今年3月30日在上海普陀體育館進行的第四屆中日賽水平最高。中國方面當時在主賽中,派出了烏蘭和拜山波兩名世界排名者,對陣來自日本JBC的兩名國家排名者。
結果是雙方1勝1負,比賽打得精彩紛呈,相當慘烈。中國的世界排名者打日本的國家排名者都比較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
註:世界排名者指的是進入四大組織(WBA/WBC/IBF/WBO)排名前15的拳手。
日本當下是世界第三或者第四的職業拳擊大國,其國內的拳擊管理體系發展了80多年,成型了60多年,相對來說較為嚴格有序。而中國的職業拳擊體系還在野蠻發展階段,正在市場中不斷協調整合。
2019年在日本JBC職業拳擊管理機構註冊的拳館數量共293家。
這293家中,有的有推廣人註冊,也就是可以在JBC的監督下,自己主辦比賽。但有的只能申報職業拳手和訓練師、助手等。這些申報都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取得執照。
以木村翔以前的拳館青木為例,青木就是因為沒有推廣人執照,所以自己在日本沒法辦比賽。日本的拳館和拳館之間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有的拳館公司可以叫XX推廣,而有的只能叫XX GYM。
2018年年底,日本JBC的註冊拳手大約為2500人,其中400多人為女子拳手。能夠在最近1年打得上比賽的活躍職業男子拳手只有1109人,女子為50人。
也就是說,在日本有大約900名男拳手和350-400名女拳手只有執照,卻打不上比賽。所以日本JBC的拳手能得到比賽機會的話,都相當珍惜,也都會努力表現。
目前中國只有徐燦1名世界拳王,還有6名拳手進入了世界4大組織前15。其中包括熊朝忠、李翔、烏蘭和向靜、孫想想以及孟繁龍。
而日本有7名現役世界拳王,擁有4大組織的8條金腰帶。此外,進入世界四大組織的拳手人數為22名,是中國的3.5倍。
在歷史上,日本出過92名男子世界拳王和25名女子世界拳王。而中國只有3名男子世界拳王熊朝忠、鄒市明、徐燦和5名女子世界拳王高麗君、張喜燕、王亞楠、程婧和蔡宗菊。
中國當下接受職業體系訓練,能夠參賽的拳手估計只有大約500人。由於國內的基礎比賽萎縮,職業拳手的人數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目前中國活躍男子職業拳手比起今年3月的371人來,只剩下了276人,減少了23%,活躍女子職業拳手更少僅為15人。
以2星拳手作為成熟拳手標誌的話,中國的BOXREC兩星拳手只有27人,而日本高達214人,是中國的8倍。
日本目前較為著名的推廣/拳館包括村田涼太所在的帝拳、井上尚彌和井上拓真兄弟所在的大橋、田中恆成所在的畑中、京口紘人的拳館渡邊以及拳四朗的拳館BMB。此外,角海老、三迫等拳館也具有很強的實力。
目前中國國內能夠在154磅以下(日本大級別的拳手很少)打得過日本JBC排名者的,不超過10個人,而這種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有點類似於上個世紀70年代前的中日圍棋。
雖然中國目前有類似徐燦這樣的類似圍棋界「聶衛平級」的人物,但是在整體實力上,中國全國的拳手水平加起來,也比不上日本前5的拳館水平高。
所以,中國職業拳擊的建設,還需要社會的支持,和更長時間的維護才行。
(本文原作者:新浪體育: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