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8日結束的中日職業拳擊對抗賽之5中,中國戰隊客場作戰,最終,以0比5慘敗於日本。像「拳擊哥」韋憲錢,還因鼻梁骨折,於首回合結束時,被終止比賽,以TKO告負。
這場比賽雖慘敗,但是雖敗猶榮。
這一次慘敗狠狠地打醒了裝睡的國內搏擊圈,清醒的告訴他們:我們的實力還走不出國門。
像是王知亮那一場比賽、以及某賽事僱日本學生打假比賽、或者跨界比賽專找能力懸殊差的無名氣的選手等等事件百出,給國內很多拳擊手都捏造了一種國內格鬥是無敵的假象,國人繼續自嗨,國內賽事真的成了自娛自樂走不出國門的娛樂用賽事,輸不起、打不得、噱頭足成了國內賽事錯誤的風向標。
某廚子因為打了雷雷被河南某公司一千萬籤約,而之前在UFC北京之夜血拼打比賽的選手出場費少之又少。照此發展所有人都只想在國內打打娛樂比賽掙個噱頭賺個錢就行了,都不會去想怎麼真正的把實力提高上來或者怎麼從根本去改善中國格鬥圈,這確實是一條通往名利雙收的「捷徑」,但同時無疑也是一條死路。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格局,你把目標定在多遠,決定了你的格局,也決定了你的人生。
你的目標如果只局限在國內,享受這種自娛自樂的籠罩中,你只會成為隨波逐流走不出國門的土鱉選手。
但是若你真的想走出國門,敢於跟國外真正有實力的人來對抗,你終將會成為格鬥界的匠人。
雖然日本也面臨著搏擊人才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但是日本的職業搏擊非常強大。日本人身體素質好嗎?非常一般,但是日本有著龐大的群眾基礎。尚武精神深入人心。社會崇尚武道家。
說一個我本人故事,當年我在日本打職業比賽。賽前一周,我去理髮。聊天用理髮師得知我是職業踢拳手,非常尊敬。非常用心去幫我理髮,並且說他理髮的選手能獲勝是對他最大的肯定。這就是日本社會全民尊重武道者的表現
另外日本拳館很普及,業餘比賽很多。K_1多少年前就有自己的少年比賽–甲子園。
一大批青少年通過鍛鍊轉成了職業選手。2007年,被譽為「日本最強空手道少年」的白鳥大珠跟中國塔溝武校一個少年董文科打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他倆約定10年成年後,再打一場!10年後,日本少年成了職業踢拳手,而中國的董文科卻放棄練武……
日本有個地方叫「國民體育館」,裡面教授日本傳統武道非常便宜,一個月就幾百日元(幾十塊錢人民幣)。而請的教練都是很有名氣的高手(政府負責補貼),另外各初中、高中、大學空手道、柔道社團非常普及
日本的後樂園每周都有職業搏擊、職業拳擊
、職業mma比賽。有的比賽選手得自己認購5張票才可以參賽。票也不貴,前排1千多日元(100左右),正常500-800日元(30塊錢)
票價雖然便宜,但是無論裁判還是選手都很認真。很多職業選手就是在這裡積累經驗打出來的。想想我們國家有幾個這種小比賽?30塊錢能看一場職業比賽的事根本沒有!
另外日本搏擊是非常善於學習的。就說泰拳,從泰國幾個大拳場咖南隆、倫披尼,到巴東這種地方拳場,再到鄉下廟會比賽。都能看到日本人身影,並且日本人從來不在乎輸贏。完全按照純泰規則去打(小拳場有的時候中國選手打會約定好不打肘)
所以,群眾普及、各個方面。中國是全面落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