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吳伴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14日電(記者 陳靜)繼建立8大醫聯體以及皮膚科、中風120、口腔,3個專科聯盟後,上海閔行區衛生計生委攜手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14日正式籤約建設「六院-閔行骨科聯盟」。
聯盟將聚焦老年髖部骨折的快速救治,將通過建立統籌協調和分工合作機制,將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規範流程、規範診治、快速轉運、雙向轉診等方面內容進行試點探索,逐步形成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快速救治的「社區—區域性醫院—三級醫院和骨科專科中心」的三級垂直體系,從而實現老年髖部骨折的有效預防、早期預警、及時轉運和快速救治,使已發生的老年骨折患者經過逐漸成熟的綠色通道,爭取在36-48小時內獲得手術治療,以降低傷亡率,縮短住院時間,減低治療費用,加快康復周期,獲得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使得有限的醫療資源得以最大化地發揮作用。
據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方面介紹:老年髖部骨折又被稱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隨著老年化社會的日益加重,老年髖部骨折發生逐年增加,預計至2020年骨折發生率為16%~20%,人數將達到180萬~200萬。當前,老年髖部骨折的平均預後情況為:25%完全康復,40%需家庭護理,50%需拄杖或助行器,24%大於50歲的患者在一年內死亡。非手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的5年生存率僅30%左右 。傷後1年內的平均死亡率為12%-37%。老年髖部骨折的救治和康復已經成為社會、家庭和醫療單位面臨的嚴峻挑戰、沉重負擔和重大社會問題。
閔行區衛生計生委方面表示:希望通過六院-閔行骨科聯盟合作模式,積極推進老年患者骨折快速救治體系。在醫聯體內建立同質化的骨折診療規範,根據疾病的急難危重程度建立分級診療秩序,合理分流疾病康復期患者,切實發揮六院骨科優勢,精心診治上轉的疑難危急重老年骨折患者,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同質梯度」的分級診療模式。同時,聯盟要充分依託六院品牌效應、骨科技術人才等優勢,不斷提高閔行區域內醫療機構對老年骨折患者的診療水平、增強服務能級、健全人才隊伍,更好地為區域內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2017年6月六院牽頭率先在國內建立了「中國(上海)老年髖部骨折救治聯盟」,這是在醫療機構之間的橫向合作機制,便於合作推動相關技術和救治模式的進步和完善。而隨著此次「六院——閔行骨科聯盟」建設,六院將探索建立老年髖部骨折快速救治三級垂直體系,旨在將新的技術和模式實實在在地、更加有效地應用到老年人和骨折患者身上。對此,六院方面強調:聯盟的意義不僅僅是使更多的閔行百姓受益,更是通過閔行區和六院的共同努力,有望形成一種新的改革嘗試和合作模式,如果取得足夠好的效果,可能向更多的地區和更廣的骨科傷病領域推廣,使日益發展的醫療技術更好地服務於廣大民眾,讓人民獲得更多的改革發展所帶來的幸福獲得感。
據悉,閔行於2012年即開展醫聯體建設的探索和嘗試,逐步探索出以醫聯體為載體,大學科建設和專科聯盟為抓手的醫聯體建設「閔行模式」,閔行的醫改模式已不止在橫向上通過醫聯體向「廣」發展,同時也在縱向上藉助專科聯盟向「深」探索,迄今為止已建立8大醫聯體以及皮膚科、中風120、口腔,3個專科聯盟。隨著分級診療模式的逐步成熟,相關負責人表示,專科聯盟是醫療聯合體建設中更為精準、緊密、高效的一種合作模式。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