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和外向、活潑性格備受推崇的今天,內向慢慢變成一個貶義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向這個詞被賦予了很多別的含義:
害羞,社交恐懼,保守,悲觀,孤僻,沉默寡言。
而美國著名作家蘇珊·凱恩在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說:
那些喜歡獨處,或是樂於自己一個人鑽研的孩子,常常被視為局外人,甚至是問題兒童。而且大部分老師都相信,最理想的孩子應該是外向的,甚至是外向的學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可是,做出這樣判斷的人能想像嗎,美國科羅拉多英才中心專門針對社會上的那些精英人才有過一次研究,三十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
內向型性格的精英人才是外向型性格的3倍;IQ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
周星馳
這個結果很生動地告訴我們,那些生活中,被父母和同學認為「慢熱」、「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孤僻,而是這是是他和世界相處的最優的方式。
而關於家長過分的焦慮,並強迫自己的孩子開朗,變得外向,這是不可取的。
因為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生活裡也是一個內向的性格,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成功,反而性格內向成為了他的優勢。
《愛因斯坦傳》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內心沉靜,絕不墨守成規,思考不受外界影響,想像力的驅策使他能夠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是個怪人,一個可敬的叛逆者。」
愛因斯坦
當人們問愛因斯坦為何能提出那麼多改變人類認識世界的理論,他回答:「並不是我很聰明,我只是和問題相處得比較久一點而已。」
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他們更為專注,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更容易專注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善始善終地做好每一件事。
所以單就成就來說,家長完全可以放心,內向型的孩子並不像猜想的那樣,他們不會因不懂交際而吃虧。
可怕的不是「內向」型性格,而是家長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從而不自覺地認為孩子就是膽小、保守、悲觀、孤僻等。
因此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性格的多樣性,讓千姿百態的孩子都能快樂成長。
就如育兒專家所說:孩子性格培養的黃金時期就是0-6歲,這時,家長一定要認真關注孩子的性格問題,隨時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養成屬於自己的好性格。
這時,海綿媽媽分享自家娃一直在用的性格培養繪本《勇敢做自己》系列。
要知道市場上有太多的繪本,很多家長都挑花了眼,不知如何選,但這套共10冊的《兒童性格培養繪本》卻輕鬆幫你搞定孩子的性格問題,讓孩子勇敢做自己,不管是外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性格,都應該受到家長的尊重。
繪本故事幽默活潑,插畫精美,語言簡潔流暢,可以極大地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繪本的時候,讓孩子很輕易地將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身上,學習到很多的好習慣。成為一個懂規矩的孩子。
這套書一共有10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讓孩子讀起來開心有趣。
包括:《輸了也沒關係》、《我們還是好朋友》、《樂觀的我》、《我能行》、《做快樂的自己》、《懂得欣賞別人》、《我想念你》、《勇敢做自己》、《分享讓我快樂》、《亂發脾氣不好》。
這套繪本10冊繪本才59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外賣的錢,就能幫助孩子擁有更好的性格。
收到的人都說好,絕對質量有保障!
不過一支口紅錢,一包煙錢,卻幫助孩子勇敢做自己,讓家長也能明白孩子的性格本來就是 多樣化的,尊重每一位孩子特有的性格,家長何樂而不為呢?
絕對物超所值,各位喜歡的朋友們點擊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