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刊財經
「股神」是全球投資者對巴菲特的尊稱,而「韭菜」則是對虧損累累的散戶的一種自嘲。依靠股市投資多次登頂全球首富的巴菲特,創造了50年3萬倍的投資奇蹟,並以價值投資理念為全球景仰,可謂名利雙收;但在最近美股罕見的大跌中,巴菲特多次出手抄底被套,今年其投資組合的跌幅甚至還超過標普500指數。抄底被套還跑輸大盤,在A股散戶身上常見的投資慘劇也正在巴菲特身上出現,有投資者認為「股神老了」,更戲稱巴菲特也成了「巴韭特」,和A股的散戶「韭菜」沒什麼差別。不過,段子看了樂一樂可以,但真要把「股神」當韭菜,可就犯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大錯。
從表面上來看,巴菲特今年以來幾次「抄底買入」確實已經被套,如2月27日增持達美航空、3月3日增持紐約梅隆銀行等,都已經產生了不少帳面浮虧。如果再加上此前持有的公司,其投資組合今年以來下跌29%,超過標普500指數同期26%的跌幅,累計帳面損失超過700億美元,「輸錢又輸指數」可謂是不爭的事實。
但別忘了,「巴菲特」的口袋還很深,可不是動輒滿倉抄底甚至盲目加槓桿被套的A股韭菜。2017年以來,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持有的現金頭寸明顯增加,從600億美元不到暴增一倍多,2019年末已經達到創紀錄的1280億美元。換言之,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市值雖然不可避免隨美股暴跌而縮水,但「股神」手上卻是銀彈充足,巨額現金儲備既兌現了一部分早年抄底的浮盈,又為日後新一輪的抄底埋下了伏筆。從這一點來說,「股神」還是「股神」,提前套現應對大跌,又為將來抄底贏得主動,這一大手筆的騰挪操作絕非一般投資者能輕易做到。
圖1:伯克希爾公司2019年現金儲備創歷史最高
對資產規模和影響力同樣巨大的伯克希爾來說,可謂「船大難掉頭」,瞬間要實現從滿倉到空倉是不可能的,巴菲特提前減倉回籠資金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是「知易行難」的任務。在大幅增加現金儲備的三年期間,美股仍在持續上漲,道瓊指數從20000點上漲到28000點一線,並在今年2月突破29000點,累計漲幅超過45%,可謂是一輪不小的行情。在這個牛市狂歡的派對中,巴菲特能夠保持定力,在市場衝高的過程中逐步減磅,可謂獨具慧眼。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跑輸大盤」成為伯克希爾甩不掉的標籤,去年的投資績效更落後標普500指數20個百分點。但在堅持「找不到大規模併購目標」的情況下,巴菲特依然把減倉進行到底。如果不是這樣做的話,近期美股崩跌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過去三年的漲幅全部抹去,規模龐大的伯克希爾是不可能及時抽身而去的,即使有心賣出也會面臨巨大的踩踏風險,遠不如在高位上漲過程中分批減倉來得從容。從這個角度來說,巴菲特倉位管理的藝術值得廣大投資者學習。
在1999-2000年美國網絡股泡沫的時候,巴菲特就曾經做出和此次類似的動作,提前減倉應對美股泡沫積聚的長期風險。而更為中國投資者熟悉的則是,2003年低位布局中石油H股之後,在2007年市場狂熱追捧的時候果斷離場。筆者認為,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代表,巴菲特提前減倉和「巴菲特指標」不無關係。「巴菲特指標」用股票總市值除以GNP,反應股市整體的投資價值,而今年美國這一指標高達153%,創下歷史記錄。而在此之前,這一指標已經連續三年超過120%的警戒水平,這或許正是巴菲特加大現金儲備力度的原因。雖然達到警戒水平不一定馬上就會見頂回落,美股納入越來越多的境外公司也讓這一指標受到挑戰,但正如巴菲特所言,「模糊的正確勝過精確的錯誤」,歷經多次牛熊循環的大風大浪,巴菲特的見識和行動力又一次體現了價值投資的價值,「韭菜」這頂帽子他真的戴不起。
回到此次抄底來說,巴菲特近期的增持,相比起龐大的資產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並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在他所認為的價值投資區間逢低買入、長期持有,正是巴菲特一貫的投資風格。從歷史上來看,巴菲特鮮少有「最低價抄底」的成功案例,「抄底抄在半山腰」實際上是常態。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巴菲特也因為提前出手而飽嘗套牢之苦,當時包括國內媒體在內的許多全球媒體紛紛驚呼「股神不神」、「抄底被深套」,最終證明當時雖然不是最低點,卻是未來10年美股的低位區。和高位區逐步減倉類似,低位區逐步加碼買入,也是手握天量資金的巴菲特唯一可行的抄底策略。
買不到最低點,也難免會割肉賣股,說明巴菲特實際上不是神而是人,「股神」的頭銜更多是一種尊稱而已,但無損巴菲特在投資界的崇高地位。筆者認為,在資產規模十分巨大的情況下,「倉位管理」實際上已經成為巴菲特在新階段最值得投資者學習的部分。在市場狂熱中逐步減倉,在人氣低迷時逢低抄底,正是巴菲特在「船大難掉頭」之後維持長期穩健增長的關鍵。因此,投資者把巴菲特抄底的動向作為美股見底的指標,也是不錯的選擇。一旦未來巴菲特的抄底從目前的「牛刀小試」變成「大舉加碼」,再結合巴菲特指標所設定的投資價值區間,低位分批買入或定投巴菲特眼中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美股ETF基金,勝算將大增。當然,滬深交易所掛牌的這類基金往往存在一定的溢價,買入之前投資者還需要謹慎抉擇。
而相比以美股為主戰場的巴菲特,國內投資者實際上還處於更有利的位置。A股和港股近期受境外股市拖累向下調整之後,在長期估值低位的基礎上再度打折,更進一步增加了內在投資價值。特別是香港恒生國企指數的H股,平均市盈率跌破8倍,已經接近歷史的極值,在這個位置上秉持巴菲特「低位抄底、逐步買入、長期持有」的理念,分批介入H股ETF,長線獲利的機會較大。同時,恒生國企指數也已經跌到2004年以來月線級別上升通道和2009年以來箱底支撐的聯機位置,技術面的長線支撐力道也較強。
圖2:恒生國企指數月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