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 灸5個穴位手腳暖洋洋

2022-01-08 灸道堂

  點擊圖片上方灸道堂,訂閱公眾號!

  每天獲取新鮮的養生資訊

  --資訊微信:159871518--

  艾灸養生是我國傳統治病術之一,也是大家廣泛接受的養生最實用的方法之一。冬季手腳冰涼可不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調理呢?艾灸取哪幾個穴位、用幾個艾條、用多長時間才能有效呢?日常艾灸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很多女性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夏天,身體總是處於冰涼的狀態,尤其是手腳冰涼,冬季更甚。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手腳冰涼該怎麼辦?下面小編從艾灸的方向給大家講講。

  1、足三裡

  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有「若想身體安,三裡常不幹」說法。這個常不幹指的是用艾灸條燻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又稱其為「灸花,灸瘡」,這水皰老流水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溼祛除,「常不幹」因此而來。有關研究發現,艾灸足三裡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裡是以溫和灸為主,儘量不要發生灸瘡。艾灸足三裡,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時間在10-20分鐘,如果圖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

  2、大椎

  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同時如果有感冒,過敏性疾病,熱病,癲癇,頸椎病,治療取穴大椎也是首選,都是在治療寒涼疾病,那麼大椎在上焦,治療寒涼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施灸方法】: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雙眼艾灸盒艾灸,插兩根艾條;瘦人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鐘。以自己適應為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3、神闕穴

  在臍窩正中,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主要用於治療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洩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神闕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先逐漸適應,開始插兩根艾條,然後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時候可以插四根艾條,循序漸進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都說一灸神闕暖全身,灸神闕,有溝通上下之功效聯繫任脈之上下。而且灸神闕還可以治療胃腸疾病,婦科疾病,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疾病,所以陽虛體質灸神闕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闕可以打通任脈。

  4、命門穴

  補腎壯陽灸命門,命門是人體生命之門,先天之氣蘊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命門火衰主要表現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洩,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舌質淡,脈沉遲等虛寒之象。所以要長灸命門和大椎可提高督脈之陽氣,大椎和命門艾灸,補足督脈元陰元陽,補命門,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灸命門給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起到溫煦,生發和推動作用,故灸命門是推動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先逐漸適應,開始插兩根艾條,然後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時候可以插四根艾條,循序漸進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5、湧泉穴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施灸方法】:可以在晚睡前,先熱水泡腳20-30分鐘,然後點燃兩個大艾柱分別放在兩個艾灸罐裡面,上床睡覺,包好毛巾綁在兩個足底的湧泉穴。

  五個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一次施灸1-2個穴位,隔天再施灸餘下的穴位,只要堅持下來一定會看到療效。

  ★分享到朋友圈,傳播艾的火種.

  熱線:13681280029 QQ:159871518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灸道堂」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朋友圈分享本頁內容。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謹防假冒

  查閱:灸道堂正品艾條官方授權專賣店!

  http://www.jiudaotang.com/article-280-1.html

  【請廣大灸友就近購買灸道堂正品艾條】

  全國統一價格可查詢灸道堂淘寶官網:

  http://dayitang.taobao.com

相關焦點

  • 艾灸一個穴位,怎麼才叫灸透
    平日裡,大家用艾灸調理身體時,都會給出一組穴位,有時還會具體到哪個穴位灸幾壯、灸多少分鐘,但是不少人都不能取得完美的艾灸效果。因為這些量化標準都是表面功夫,真正決定一個穴位在施灸過程中有無變化、發生了什麼程度的變化,關鍵取決於這個穴位是否灸透!打個比方,這就跟蒸饅頭一樣,光時間夠了沒用,熟透才是關鍵。
  • 立夏節氣養生艾灸 立夏艾灸養生穴位及注意事項
    導語:立夏之後,我國各地開始炎熱起來,而在炎熱的夏季,艾灸便是最佳養生方式之一,通過艾灸,有利於我們預防夏季疾病,治療各種流感病症以及調理身體機能等。那麼,立夏節氣養生艾灸要怎麼做呢?下面帶您了解立夏艾灸養生穴位及注意事項。
  • 手腳冰冷?艾灸這5個穴位,秋冬也能暖暖的~不看肯定後悔!
    5、過度節食吃得太少,身體能量跟不上,會使人體氣血虧欠,導致四肢寒涼。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施灸方法:可以在晚睡前,先熱水泡腳20~30分鐘,然後艾灸兩個足底的湧泉穴。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也是人體長壽穴之一。
  • 艾灸五穴位 幫你趕走手腳冰涼
    在寒冷的季節裡,手腳冰涼是女性朋友常見的一個問題,也有很多老年人朋友也出現了手腳冰涼的情況,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中醫又是如何治療緩解手腳冰涼的呢?下面來聽聽中醫的詳細介紹。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
  • 《艾灸養生》謝錫亮保健灸5個穴位
    作者/謝錫亮這五個穴位都是艾灸的重要取穴,謝老每穴都有特性、作用、文獻摘錄的詳細說明,也包含了他自己的臨床經驗。夏天是艾灸的好時節,給大家參考。(2)呼吸系統疾患:風門穴對於防治小葉性肺炎、肺門淋巴結核、初期肺浸潤、哮喘、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等,都是重要的穴位。日本將風門穴稱為「打肩」,灸風門穴稱為「打肩灸」。民間習俗,人到20歲,要「打肩灸」,有利於預防肺結核。(3)預防腦出血:灸風門能預防中風。腦出血昏倒時,可在風門穴上放血,會緩和腦部充血或出血,可以急救。
  • 咳嗽艾灸哪些穴位?久治不愈的咳嗽,必灸一個穴位!
    久治不愈的咳嗽,必灸一個穴位!1、咳嗽久治不愈,必須儘快艾灸!首先我們要知道咳嗽又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本文著重介紹外感咳嗽。外感病因由於氣候突變或調攝失宜,外感六淫從口鼻或皮毛侵入,使肺氣被束,肺失肅降,肺氣上逆迫於氣道而為咳。
  • 保健養生用艾灸,常灸這3處穴位好處多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都逐漸開始注重保健養生,艾灸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養生方式方法,這種方式方法常見於中醫養生學說,艾灸主要是適用於調理身體,預防疾病,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因此艾灸對於人體的調理的效果也各有不同
  • 立夏進入艾灸黃金時間,常灸這6大穴位,徹底改善寒性體質!
    寒性體質者經常手腳冰涼、全身發冷,易出虛汗,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緊張或者稍作運動就容易出汗。內臟下垂,對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功能減弱,以至身體對熱量吸收減少,身體呈寒性。寒性體質的人血液循環都很差,血液運往四肢遠端的時間比較差,所以寒性體質身體比較弱。通常寒性體質的人有如下幾個特徵:1、畏風、畏冷、手腳經常冰涼,易傷風感冒。2、喜歡熱食物和熱飲料。
  • 艾灸,不能忘了灸腿,六大腿部穴位可以常灸
    此後艾灸減量,每天仍繼續灸百會,上、下午各3 小時。一周後患兒意識進一步恢復,並能扶物站立。15 天后,再續灸百會的同時,又加灸左右足三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 小時。防止百會穴因灸量太大而引火上行。敲黑板,劃重點:多灸腿部穴位可以引火下行。
  • 艾灸療法進行保健養生,要灸透灸夠,才會有效
    這說明艾草艾灸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自古就被給予了充分肯定,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肯定了它的藥用價值和養生保健的價值。那如何利用艾草進行艾灸呢?一般是曬乾的艾草搗絨,製成艾絨、艾炷、艾條、艾柱等,然後施灸於人體的穴位燒灼、溫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艾灸療法,藉助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穴位上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溫經散寒、平衡陰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所以艾草是現代養生艾灸主要原料。
  • 哪些人適合在冬季艾灸?這個冬季怎麼灸才好?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熱水袋、熱水餅、暖寶寶這些都是來自體外熱量,而艾灸卻能增強自己的產熱,手腳冰涼是表象,實質是人體氣血虧虛所致,找到相應的穴位艾灸能祛溼除寒,對緩解手腳冰冷有幫助,起到暖身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 這個冬季怎麼灸?
  • 艾灸時,有些穴位是禁灸的,您務必記住!
    但是艾灸前必須要了解,有些穴位是禁灸的,灸了禁灸的穴位就有可能發生意外。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于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 想強身益壽,堅持艾灸這個穴位!
    學習中醫養生知識,讓自己成為自己的「神醫」!,小編淺談了一下哪些艾材不能選用,閱讀過的朋友紛紛表示「踩過雷」,還有朋友想辦法聯繫到小編,來當面學習如何分辨真假艾材,金頂中醫的大夫們還為大家講解了一些治病常用穴位。
  • 每逢秋冬就手腳冰涼的你,怎能少得了艾灸?
    而艾灸正式調理體質的殺手鐧,使用艾灸調理陽虛體質,主要對症五個穴位:湧泉穴、足三裡穴、大椎穴、命門穴和神闕穴。1.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湧泉穴歸屬足少陰腎經,艾灸此穴有緩解治療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等作用功效。
  • 艾灸分陰陽,可不是亂灸的
    要知道,我們養生首先就要分辨體質的陰陽,這是養生的基礎,也是艾灸的第一步!如果你是熱性的體質,還一直灸壯陽氣的穴位,那就可能要加重病情了,這樣一來反而對身體有害!表現為畏寒冷、喜暖熱、愛喝熱水、容易拉肚子、手腳冰涼、沒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黃、體型容易虛胖、脈搏較緩慢。陽虛的狀況是最適合艾灸的了,這點大家都知道,艾灸大椎、命門、關元、湧泉都是可以補陽。至於食療,建議寒性體質的灸友可以用生薑和大棗熬水來喝,也可以用當歸來泡水來喝。
  • 常艾灸這三個穴位,抗肌膚衰老、保彈性又能養生
    艾條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主治:對肌體具有強壯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體對營養成份的吸收,而增強免疫能力,同時對胃痛、嘔吐、腹脹、乳痛、便秘、水腫、虛癆有治療作用等。
  • 90後養生必備:京東京選讓艾灸隨時隨地隨身灸
    科技,重新定義艾灸這款產品採用紅外加熱艾絨灸墊實現艾灸溫熱傳導,並通過將紅外輻射的波段智能控制在與人體穴位自身輻射光譜(即生命光波)相同頻率的固定波段,實現同頻共振對身體局部(即穴位)的刺激,以及利用腧穴熱敏化原理完全還原傳統艾灸,尤其是傳統隔物灸的功效。
  • 灸好腿,養好命!腿部6大穴位要常灸!
    15天後,在續灸百會的同時,又加灸左右足三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小時,防止百會穴因灸量太大而引火上行。這一點很多灸友都知道,本平臺也強調多次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灸友連續多日或幾個月只艾灸胸腹部穴位,沒有艾灸腿部穴位,導致月經不來,導致上火嚴重(牙齦腫痛、咽喉疼痛、舌質紅、胸悶煩躁等等)。
  • 艾灸,冬天裡的一把火!這6個作用,灸過的人才知道
    中醫文化認為身體是一個偏物理的世界,強調熱量、氣、血、這些概念,灸產生的熱相當於一股能量,相當於氣,它能調動五臟六腑吸收和轉化,這是藥和針所不能做到,灸的能量最為直接,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針之不及、藥之不到,必灸之」的原因。冬天艾灸適合嗎?
  • 【千年灸】腎虛的危害!常灸五大養生穴位補腎陽
    艾灸療法,是一種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的中醫療法,通過艾灸,可祛病強體,還能補腎。如果想補腎防腎虛,不妨在家裡備點艾條,休息時,自己或讓家人幫忙艾灸。下面說說艾灸補腎時應灸哪些養生穴位。神闕穴:灸此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之養生功效。常灸神闕穴,可起到強壯體質、延年益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