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膠囊旅館1天最高收88元 與宿舍床鋪相當

2020-12-11 騰訊網

「膠囊」裡看起來不是特別逼仄

服務人員為「膠囊」添置禦寒設施

共用的衛生間

  你住

  或者不住

  我就在那裡

  不挪不移

  □羊城晚報記者 孫毅蕾

  既像太空艙,又像火車臥鋪,住在這裡,洗漱淋浴看電影一應俱全……

  新年伊始,這種源自日本的「膠囊旅館」落戶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成為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打拼而又買不起甚至租不起房的人們關心的熱點。

  這家旅館名為「希泰膠囊旅館」,不含住宿費的「起步價」為28元,入住後每小時收費4元,但一天最多收費88元。

  這種膠囊旅館和之前出現在北京等地的「本土版」不同,它是純粹的「進口版」。

  麻雀雖小五臟全

  在上海市中山北路高架旁的一排門面中,若非按圖索驥,記者差點錯過了這家開面不大的膠囊旅館。

  拉開玻璃大門,是一個大約10平方米左右的接待廳,裡面擺放著一張接待桌,三個單人沙發,一排帶鎖的鞋櫃。揭開接待廳左後方的布簾,換上拖鞋,老闆

  塔贊帶記者進入了旅館內部區域。

  進入旅館內部,第一感覺是暖和。最近兩周,上海每天的最低溫一直在冰點附近徘徊,但記者一拉開布簾,就感到陣陣暖意。抬頭一看,中央空調、送風系統,暖意綿綿不絕———這比大多數經濟型連鎖酒店都高級。

  放下布簾後轉身,眼前豁然開朗:層高3米多、面積30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分A、B、C三個區域安置了68個「膠囊」,另外還設有更衣室、淋浴間、衛生間、吸菸區、消毒區等。更衣室內有分格的儲物櫃,可存放衣物和隨身包袋;衛生間提供免費的「6件套」,包括牙刷、牙膏、棉籤、一次性杯子、剃鬚刀、洗手液;淋浴間裡則有免費的洗髮水、沐浴露。

  空間還行隔音差

  「膠囊」本身怎麼樣呢?記者看到,「膠囊」共分上下兩層,全鋼框架的小隔間,每一間裡都鋪著白色床單、被子和枕頭。

  記者鑽進一個「膠囊」,量了一下,「膠囊」的寬和高都在110釐米左右,長220釐米,比學生宿舍的床鋪稍大,坐起來時頭頂距「膠囊」頂部大約20釐米,基本能活動自如。一位同在參觀、身高1米93的男士說,他平時坐火車,無論軟臥還是硬臥都沒法在鋪上坐直,但在這個「膠囊」裡,他能坐直活動了。

  記者看到,「膠囊」最裡面的牆上裝有排風扇、可調節射燈、鍾、電源插頭、寬帶接口,側面還裝有液晶顯示屏。不過「膠囊」沒門,只有一個門帘,若想休息,扣住門帘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敲敲兩側的「膠囊」殼,隔音效果並不理想,如果旁邊有人講電話或者打呼嚕,都能聽見。

  還能躺著看電影

  入住「膠囊」旅館的標準程序是,先到前臺付款,拿到鞋櫃鑰匙和儲物櫃鑰匙;然後打開鞋櫃,換上裡面的拖鞋,再到更衣室儲存好隨身包袋,換上免費提供的睡衣,拿上免費提供的浴巾,去淋浴間洗澡;洗漱乾淨,就可以鑽進自己的「膠囊」休息了。

  塔贊說,旅館內的A、B、C三個區域,簡單區分了安靜、非安靜區域,前臺登記時會詢問住客的睡眠習慣,儘量讓愛靜的人不和打呼嚕的人睡在一個區域,「如果實在嫌吵,我們還提供耳塞」。

  除了無線網絡,「膠囊」裡還能看電影,只需跟前臺說明,並額外支付1元錢,即可領取一個視聽包。視聽包裡有一個遙控器,一個耳麥,一個拷好指定影片的SD卡,連接上「膠囊」裡的顯示器,就足以打發睡前的一小段無聊時光了。

  「吃螃蟹」的老闆說:

  「膠囊」在中國

  「錢景」很廣闊

  曾經體會

  「希泰膠囊旅館」老闆塔贊是東北人,2000年至2008年在日本留學打工,關注到了當時日本獨有的「膠囊旅館」,甚至在2005年讀MBA時,專門寫了一篇關於膠囊旅館的論文:「論文裡研究了膠囊旅館的特徵、受眾人群、在其他國家發展的可能性。現在看來那篇論文比較幼稚,但是我確實很早就注意到了這種旅館形態。」

  之所以選擇做「膠囊旅館」並將第一家店放在上海,塔贊說,是因為他覺得上海和東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上海的地價貴、生活節奏快,和東京很像。在東京打車很貴,上班族有時加班到半夜,就去膠囊旅館住一晚。在上海,晚上11點以後地鐵沒了,打車也很貴,第二天一早還要趕公交回來,擠車,堵車……那還不如住一下膠囊旅館,也就幾十塊錢,還能多睡幾個小時。」

  塔贊說,日本的膠囊旅館往往選址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他也按此標準選址。「希泰膠囊旅館」毗鄰上海火車站北廣場和長途客運站,周邊公交線路四通八達,還有地鐵1號線等軌道交通。「比如說有人想去太倉,車票賣完了,也可以在我這裡休息幾個小時」。

  看好前景

  記者在這家膠囊旅館附近看到,除了星級酒店外,還有消費200多元起的經濟型連鎖酒店,有「99元旅館」,甚至更便宜的私人旅館。競爭激烈,可想而知。

  身處如此環境,塔贊對「膠囊旅館」仍寄予了很大希望,他認為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缺乏一個膠囊旅館類的住宿選擇,這是細分市場狀態下的一塊空白。塔贊說:「有人說在這裡睡幾個小時還不如去網吧,可是年紀大一些的、想抓住幾個小時休息一下的人,大有人在。即使對於背包族,這也是一個比青年旅館有優勢的地方,不用住多人間暴露睡姿,不用在多人間為手機充電找不到插頭而擔心。」

  塔贊介紹,旅館內的主要清潔工作都會外包給專業的保潔公司。此外,被單一人一換,也交給保潔公司清洗。

  為了壓縮成本,膠囊旅館的安全保障主要交給攝像頭。在更衣室、過道等區域,都有攝像頭,以便前臺監控。旅館還與公安部門聯網,同時也安排1人巡視,保障住客安全。此外,出於安全考慮,塔贊的膠囊旅館目前暫不接待女客入住。

  「2000年左右,日本就有200多家膠囊旅館了,最近,日本著名的膠囊旅館連鎖品牌9H還宣布,要在未來兩三年在日本和海外大力拓展,開50多家分店。」塔贊對經營如此一家膠囊旅館的資金投入情況嚴格保密,但他說,國內大城市的生活越來越像日本,膠囊旅館既然能在日本遍地開花,在中國也應該有廣闊的前景。

  ■原型

  日式「膠囊」

  在日本常見的膠囊旅館,最初由日本建築家黑川紀章設計。

  1979年,新日本觀光株式會社在大阪梅田開辦了首家膠囊旅館;1985年,隨著國際科學技術博覽會的舉行,為容納大量觀光客而緊急修建的膠囊旅館,經電視臺報導後開始被日本普通大眾接受。

  在日本,膠囊旅館的住宿費比普通商務旅館便宜一半,約為大賓館的1/5。根據膠囊旅館的地段、提供的服務不同,住一夜的花銷在3000-5000日元不等(約合人民幣220-370元)。不過,由於日本經濟連續不景,失業人口增加,有些單身漢乾脆就把「家」安在了膠囊旅館裡。因為價格低廉,一般選址又都在電車站旁邊,交通方便,所以現在膠囊旅館也成為年輕人旅行時的歇腳處。

  2009年開業的9H膠囊旅館,可以說是日本膠囊旅館中的豪華版。9H在時間上定義了住客的生活模式:1小時洗漱、7小時睡眠再加1小時的休息,共9小時。之所以說它豪華,是因為9H的內部設計和平面設計分別由日本著名設計師柴田文江(Fumie Shibata)和廣村正彰(Masaaki Hiro-mura)操刀,蜂巢一樣排列的睡眠格子由加固塑料製成,房間內部溫度、光線、時鐘和音樂可自行調節。旅館提供的服務均屬四星級水準,每晚住宿價格為4900日元(約370元人民幣)。

相關焦點

  • 探訪上海膠囊旅館 一天最高收費88元
    「膠囊」裡看起來不是特別逼仄新年伊始,這種源自日本的「膠囊旅館」落戶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成為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打拼而又買不起甚至租不起房的人們關心的熱點。這家旅館名為「希泰膠囊旅館」,不含住宿費的「起步價」為28元,入住後每小時收費4元,但一天最多收費88元。這種膠囊旅館和之前出現在北京等地的「本土版」不同,它是純粹的「進口版」。麻雀雖小五臟全在上海市中山北路高架旁的一排門面中,若非按圖索驥,記者差點錯過了這家開面不大的膠囊旅館。
  • 視頻:上海首家膠囊旅館試運行 一天最高88元
    視頻:上海首家膠囊旅館試運行 一天最高88元近日,在上海中山北路1036號出現一家膠囊旅館,每個膠囊寬和高約1.1米,長2.2米,內有有枕頭被子、通風扇、電源插座、液晶電視,還能上網。68個膠囊公寓分成兩層,就好像超市的寄存箱,只不過型號大點而已。膠囊旅館按小時收費,每天封頂88元。
  • 探訪上海首家「膠囊旅館」 「格子間」日租88元
    這可以理解,因為無論對普通市民還是相關主管部門,這都是一個新鮮事物,膠囊旅館之所以稱作「膠囊」,是說這個旅館的「房間」,只是一個個疊成兩層的「格子間」,類似於太空艙,更像是火車臥鋪,也像放大了的「膠囊」。不過,「膠囊」裡有插座、閱讀燈、排風扇和液晶電視,住客除能睡覺外,還可在公共空間進行洗漱、沐浴。目前暫定的入住「起步價」為28元,每小時收費4元,一天88元「封頂」。
  • 膠囊旅館現身上海 按小時收費一天封頂88元(圖)_中國網
    在鋼框架的「膠囊」內,有液晶電視,還能上網。魯海濤圖據《東方早報》報導,從日本火起來的膠囊旅館來到了上海,框架式的小格子間,將電視、網絡、鬧鐘等功能一一囊括。這個目前僅為男士服務的膠囊旅館還沒正式營業,就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客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中山北路1036號一個不起眼的門面前,記者找到了這個新鮮事物。
  • 上海「膠囊旅館」探密:進「膠囊」靠鑽(圖)
    近日,膠囊旅館成為滬上一個熱門話題。源於日本,太空艙模樣,頗帶幾分科幻色彩……落戶上海的膠囊旅館到底什麼樣?1月11日,新民網記者探營膠囊旅館,超前的理念之下,卻暴露著私密性和安全性的比拼。  據旅館工作人員介紹,「膠囊旅館」總面積300多平方米,3個區域共放置了68個「膠囊」,分為A、B、C三區,另有更衣室、浴室、衛生間、吸菸區、消毒區等功能區。旅館也會為住客提供睡衣、浴巾以及洗漱用具。  記者看到,供居住的「膠囊」分上下兩層,是鋼框架的一個個小隔間,每一間都鋪好了潔白的床單、被子和枕頭。據悉,寬和高都約為110釐米,長220釐米。
  • 探訪滬上第一家膠囊旅館 一天88元價格合適嗎
    不過,「膠囊」裡有插座、閱讀燈、排風扇和液晶電視,住客除能睡覺外,還可在公共空間進行洗漱、沐浴。目前暫定的入住「起步價」為28元,每小時收費4元,一天88元「封頂」。 在「試營業」的一個月裡,真來膠囊旅館住的沒幾個,看新鮮的可不少,還有外地效仿者先下手為強,趕在春節期間掛出了「膠囊旅館」的招牌。
  • 上海出現配備液晶電視膠囊旅館 是國內第一家膠囊旅館
    位於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的一家「膠囊旅館」即將開業。據旅館工作人員介紹,鋼框架的「膠囊」,寬和高約110釐米,長220釐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空調讓人冬暖夏涼,有枕頭被子、通風扇、可調燈光、鬧鐘、電源插座、液晶電視,還能上網漫遊。68個格子間分成A、B、C三區,另有浴室、衛生間、吸菸區、小賣部和存物區等。
  • 探北京膠囊旅館:一夜最高收89元 入住無需證件
    近日,有讀者向新京報爆料稱,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隨後,記者走訪北京3家膠囊公寓發現,它們均開設在居民樓內,外部沒有招牌。走進公寓,一百六七十平米的房子會放置約20個「膠囊」,每個空間體積約為2.5立方米,收費從每天68元到89元不等。這些商家均不具備《營業執照》及《消防許可證》,也不能開具發票。
  • 日本最好的膠囊旅館
    你可以說這是從背包客宿舍稍微升級,雖然日本的大部分都不是破舊的。有人說,在你體驗到Capsule酒店和日式旅館之間的差異之前,您還沒有真正見過日本。Ryokans可能是更奢侈的選擇,但這些時尚的膠囊酒店也在追逐經驗規模。
  • 上海首家「膠囊旅館」等待開業 不對女性開放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電 題:上海首家「膠囊旅館」等待開業 不對女性開放  中新社記者 陳靜  已完成裝修等待開業的上海首家「膠囊旅館」最近引來各方關注。有消息稱,這將是中國內地第一家按照國際標準設立的「膠囊旅館」。  據了解,「膠囊旅館」發源於日本,迅速在英、法、德等國受到熱捧。
  • 旅遊旺季膠囊旅館預訂火爆 年輕人是主要客源
    旅遊旺季預訂火爆   近日,記者探訪了多家「膠囊旅館」發現,「膠囊旅館」主要集中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旅遊景點周邊。記者在火車站周邊商圈通過調查對比發現,與同地段的經濟型酒店動輒兩三百元的房價相比,「膠囊旅館」七八十元的價格有明顯的優勢。
  • 360元一晚起的膠囊旅館,難道不會覺得貴嗎?
    在東京日本橋人形町的一條小街上,一間以「禪」為主軸的膠囊旅館「HotelZen Tokyo」由日本建築師Taro Kagami創立。   旅店的位置相當好,距離人形町地鐵站僅有幾分鐘的步行路程,十分適合喜歡不同主題住宿體驗的旅人。
  • 上海膠囊旅館68元住一晚 不設大門暫不接待女性
    「膠囊旅館」的兩位服務人員試住艙式睡床。 新華社發據《中國之聲》報導 從日本火起來的膠囊旅館日前來到了上海,框架式的小格子間,將電視、網絡、鬧鐘等功能一一囊括。膠囊旅館這件新事物也引來了眾多關注。據了解,上海「膠囊旅館」收費按小時計費,基本費28元,另算每小時4元的累計費用,這樣算來,一般住上一夜,10個小時就是68元。這家位於上海中山北路的「膠囊旅館」還未正式開張,卻已經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探訪者。進入「膠囊旅館」,可以看到一幕頗具未來感的場面:總共68個「膠囊」分上下兩排,如同科幻電影中的太空空間艙。
  • 第一家膠囊旅館關門了
    記者 劉陽    今年1月,一家名叫「希泰」的膠囊旅館落戶上海火車站附近,號稱是中國第一家膠囊旅館。老闆夏全根還是我們杭州富陽人。夏全根早年在日本留學從事建築行業,看到日本到處都有的膠囊旅館,就想把它也引進到中國來。
  • 日本低價旅館走紅,內部設施一應俱全,一晚只要30元
    而在日本新出現了一種膠囊酒店,住一夜只需要30元左右,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膠囊酒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酒店了,它小到只有一張床的位置,而且這張床只能容下一個人睡覺。在床上也只能坐著或者躺著,是不可能站起來的。就像是在學校宿舍中單獨把自己的床鋪圍起來一樣,留給旅客的空間非常狹小。
  • 「膠囊旅館」為何「水土不服」
    共享概念火爆,最近,北京「共享床鋪」因存在安全隱患被關停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記者走訪發現,所謂的「共享床鋪」實際上就是「膠囊旅館」或「太空艙」酒店,福州也有一些「膠囊旅館」或「太空艙」酒店,不過最近兩年絕大多數已經停止營業,只有個別仍在經營。業內人士稱,這些酒店其實就是群租房,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既然「膠囊旅館」或「太空艙」酒店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相關部門及時叫停,不僅必要,而且必須。不管什麼行業,安全都是發展根基,缺失安全支撐,後患無窮,難以為繼。
  • 南山膠囊旅館被查封 刷二維碼入艙費用10多元/時
    幾十元入住一個小小太空艙、二維碼掃描入艙、廁所廚房都共享,膠囊旅館因為其方便快捷並且作為「共享睡眠」的新生事物受到了一些上班族的歡迎,但是這些太空艙膠囊旅館不僅「共享」廁所、「共享」廚房,而且連安全出口也「共享」了
  • 膠囊旅館 味道怎麼樣?
    旅館老闆唐英俊介紹,「太空艙」豪華艙和普通艙,區別在於門的位置,價格相差5—10元,門在側面的價格略貴,但艙的大小都一樣,長為2米、寬1米,高1.2米。身高1.6米的記者躺在裡面感覺比較寬敞。如果記者直立上半身坐著,頭頂距離艙頂還有約20公分的距離。「太空艙」沒有門,只有一個可拉式透氣捲簾,若想休息,扣住門帘就擁有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
  • 豪華版膠囊公寓驚現 附膠囊旅館資料
    兩扇防盜門將房間分成兩個單元,每個單元裡有一間容納了雙人床的「膠囊」和一個可單獨出租的閣樓,「膠囊」外是公共空間,整套房間可以拆成4戶分別出租。黃日新介紹說,「豪華版」膠囊公寓每平方米租金約為47元。  膠囊旅館  日本的「一張名片」  大師親自設計  膠囊旅館是日本一種非常便宜的旅館,也叫做「盒子旅館」。第一家膠囊旅館是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親自設計的,位於大阪市,於1979年2月1日開始營業,當時的租金為每晚1600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00元多一點)。
  • 實拍鄭州東站膠囊旅館,睡一晚僅需幾十元,水電暖網絡俱全
    聽說過太空艙膠囊旅館嗎?如今,這種起源於我們鄰國日本的新型旅館,開始在國內很多城市走俏。這是2019年1月30日,攝影師在河南省鄭州市拍攝的「太空艙」膠囊旅店內景。春運期間,人流稠密的鄭州東站附近,一家「太空艙」膠囊旅館正式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