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天(8月20日)新增18宗確診個案,本來以為確診個案有明顯回落,通關有望。
沒想到有專家出來表示,這可能與昨天台風襲港,部分診所早上停業有關,市民的深喉唾液樣本瓶未能如期收集,才使確診情況滯後.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天單日新增數字確實有回落,昨日確診26宗,創35日新低。證明目前的防疫措施起效,相信新增確診數字會逐日降低,清零有望。
不得不提,第三波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香港市場,不論是商戶還是就業都大受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市道,當中戲院、遊戲機中心等娛樂場所首當其衝,港府今年3月及7月先後兩次勒令停業,關閉時間至今共逾兩個月,生意大受影響。
當中,時代廣場UA上周被追討逾191萬元,而淘大UA在四個月內被入稟六次,其中五次各涉款137萬元。
尖沙咀The One的百老匯The One戲院,7月10日被One Property Limited入稟,追討2個月租金,涉款逾164萬元。
據另外兩份區院入稟狀,鰂魚湧康怡廣場的MCL康怡戲院,於7月31日兩度被恒隆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入稟追一個月租金,兩次各涉款逾161萬元。
受疫情影響,街上出現愈來愈多空置商鋪,不少食肆門前堆疊著桌椅;疫情下最受重創的行業是餐飲業、航空業、旅遊業?抑或時裝業、鐘錶業、珠寶業.
在大名鼎鼎的奢侈品牌一條街-廣東道,不少奢侈品牌店已經租約期滿,結業撤場了。旅客減少,奢侈品市場也出現滯銷情況,而且仍在持續惡化。
香港特區政府正密鑼緊鼓於本月底展開全民自願新冠病毒檢測,同時社會對香港推行健康碼的呼聲愈來愈大。
不少專家建議,香港應善用全民檢測的成果,借鏡內地的做法,建構一套長期抗疫的健康碼。
由於疫情令到市民要留在家裡,犧牲了活動自由,更重創經濟。所以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明言,香港有迫切性推行健康碼。
「如果香港推行健康碼,大家就可憑綠碼出行,上學、工作、活動都會比較自由。而且,現在內地和澳門都有健康碼,13億人口用緊,唯獨香港無健康碼,在競爭上香港會好蝕底。」
至於健康碼的私隱問題,梁振英指出,健康碼自啟用至今,系統和功能上已臻成熟,同時不斷加強對個人資訊的保障,從出臺的《個人健康資訊碼》國家標準可以看出,國家和民眾都已意識到保障隱私的重要性,並已作出積極的應對。
9月1日將是大部分學校開學的日子,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致中小幼園新學年未能以面授課堂開學,不少家長都擔心子女會變得懶散。
預計將於該日開學的包括私校德萃學校,為應對未能回校上課,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接受訪問時表示,因電子學習成新常態,新學年會開展「online school(線上學校)」,除教授一般知識,也會把握電子學習優勢,例如將網上授課的小組討論攝錄後,老師於課後可再回看內容並逐組跟進,以改善學習。
這種「線上學習」模式值得推廣。
第三波疫情持續近一個半月,市民近日再次出現抗疫疲勞。張竹君表示,留意到近期街上的人多了,會令抗疫工作大打折扣。
她再次提醒市民,要在疫情新常態下,平衡抗疫和社交生活,「大家知道這個病未必會走,傳染性亦非常高。若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有人沒有病症都會傳染的話,一些聚會自然會傳播,新常態下一旦未有疫苗,還要保護高危人士,或減少死亡率的話,可能大家要忍耐。」
希望我們能很快聽到香港疫情清零的消息,讓香港的通關之路出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