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動作幫你搞定腹直肌分離,告別產後大肚子

2020-12-22 塑形規劃師Baymax

相信很多產後媽媽都有這樣一種體驗,自己明明已經生完寶寶了,但是肚子還是很大,更有甚者肚子大得跟個球一樣,看起來就像懷了二胎一樣。哪怕這時候進行飲食控制和訓練,體重雖說下去了,但是這肚子就是瘦不下去。這個問題真的很讓人苦惱!今天Baymax就帶大家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你這時候肚子大,並不是因為肚子上脂肪過多,而是因為生寶寶之後患上了腹直肌分離。只要讓你的腹直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大肚子自然就沒了!

腹直肌的解剖

產後媽媽的肚子之所以會變大,是由於腹直肌分離所導致,那腹直肌到底在哪裡,長什麼樣子呢?

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側。起於恥骨上緣,止於胸骨劍突及第5~7肋軟骨前面。它主要的功能為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脊柱屈,還可降肋助呼氣。在了解了腹直肌之後,我們再看一下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當女性妊娠時,尤其是在妊娠晚期的時候,由於子宮的增大,使腹壁向外延伸擴張,從而導致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一般健康女性在產後腹壁就會逐漸恢復到原有的位置,腹直肌也會重新向白線位置靠攏,通常產後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恢復到孕前的位置。但如果個別女性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甚至是一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被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那怎麼判斷自己腹直肌是否恢復到原先位置,自己是不是腹直肌分離呢?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是腹直肌分離

整個身體仰臥平躺於地面,身體放鬆並且兩腿彎曲。頭與肩微微抬起,將手掌放到肚臍上方,指尖微微向下壓。頭與肩抬高的時候,核心收緊,腹部肌肉會往中間收縮,如果發現肌肉收縮時有兩個手指以上的間隙,那就是腹直肌分離了。可以嘗試手指多按幾處不同的地方,肌肉分離的情況可能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會更寬)。

如何通過訓練搞定腹直肌分離

如果確定自己是腹直肌分離,那就要儘快通過訓練去恢復,不要等太嚴重了再去做手術,那樣就不值得了。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三個針對腹直肌分離的訓練動作,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 作 一:死蟲

核心收緊,平躺於地面,雙腿雙手抬起並垂直於地面。吸氣,異側手臂與大腿同時緩慢下放至接近於地面處,停頓。再呼氣,核心發力將下放的手腳拉至垂直地面的位置,停頓。重複此動作12次,換另一側,交替進行4組。

動作二:鳥狗式

雙手和雙腿支撐跪於地面,核心收緊保持上身是一條直線。呼氣,同時抬起異側的手和腳,並伸直,當抬到與地面平行的程度之後停頓。吸氣並緩慢恢復至初始位置。重複此動作12次,換另一側繼續,交替進行4組。

動 作 三:平板支撐

趴在地面上進入俯臥姿勢,用腳趾和前臂支撐你的體重。手臂成彎曲狀,並置放在肩膀下,手臂用力下壓地面,收緊前鋸肌,同時將身體撐起。核心收緊並讓骨盆在中立、正常的位置,不要因為大力收縮腹直肌而使骨盆後傾。保持此姿勢30秒左右就可以,休息,重複此動作4組。

總結

上面分享的3個動作主要是用來強化核心的,可以很好的改善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如果你不找教練或者是醫生,那麼建議按照這3個動作來練習,不要去做仰臥起坐或者卷腹類的訓練。因為在進行這類捲曲類的訓練,不但不會使你的腹直肌恢復正常,甚至還會使分離程度更嚴重。所以,千萬別盲目自信的就去做卷腹。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歡迎點讚、留言、轉發加關注。#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產後媽媽「大肚子」,可能是這個原因——一定要警惕的腹直肌分離!
    但是,如果是產後依舊大肚子遲遲瘦不下來的話,就要擔心產後腹直肌分離了。因為這可不僅影響的是外觀哦,而且還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呢。對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專訪了資深專家湯睿醫生。來聽聽他的專業解答吧。
  • 闢謠:產後肚子大就是脂肪太多?腹直肌分離了解一下
    其實你這時候肚子大,並不是因為肚子上脂肪過多,而是因為生寶寶之後患上了腹直肌分離。只要讓你的腹直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大肚子自然就沒了! 一般健康女性在產後腹壁就會逐漸恢復到原有的位置,腹直肌也會重新向白線位置靠攏,通常產後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恢復到孕前的位置。但如果個別女性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甚至是一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被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那怎麼判斷自己腹直肌是否恢復到原先位置,自己是不是腹直肌分離呢?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媽媽忍受著坐月子的痛苦,帶孩子的不易,產後恢復的煩惱,而看著自己產後留下的松垮大肚子,心情更加煩悶了。為什麼明星產後的身材都是光速恢復,自己的肚子怎麼就像撒了氣的氣球一樣松松垮垮,產後大肚腩收不回去。
  • 產後出現腹直肌分離怎麼辦?推薦4個產後恢復,核心肌群訓練動作
    推介4個核心肌群訓練動作,讓各位產後媽媽的腹直肌重回正軌。腹直肌因為懷孕而被拉開由於懷孕時腹直肌及中間的白線會因為胎兒生長期間而被長時間拉扯,因此當生產後腹直肌會較為松垮,外表看起來有小腹外垂的情形,即使體重下降但這個「小肚腩」仍無法消除。判斷腹直肌分離到底如何判斷你是否有腹直肌分離的問題呢?
  • 產後瘦身一定要找對方法——5個動作讓你輕鬆搞定腹直肌分離!
    有這樣句話,孕前小蠻腰,產後似肉包。其實很多寶媽在剛生完寶寶的時候,會發出來自靈魂深處的困惑:本來好好的身材、曲線怎麼說沒就沒?尤其是我們的腹部,肌肉也不知道去了哪兒,肉也變得松松垮垮。大多數人會誤以為腹部的走形只是因為孕期多食和缺乏運動,但其實不然,腹直肌的分離才是最根本的始作俑者。
  • 告別產後「小肚腩」,腹直肌分離修復必不可少
    產後,除了寶寶,你有關心過自己嗎?生娃之後,肚子總是松松的回不去,或者出現漏尿、腰背痛等問題,你是否感到焦慮?其實,大部分的產婦生完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並不只是小腹突出,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臀部無力、腰背痛、膝關節痛等一些列的問題。今天,帶你深度了解產後腹直肌分離。0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 5個產後腹直肌修復動作!低成本告別大肚腩
    其實,這是由於懷孕使我們的皮膚纖維發生斷裂,從而導致腹直肌分離! 而且,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而且如果不及時採取合適的措施去修復,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危害 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腹直肌分離帶來的危害,自己如何檢測腹直肌分離?以及如何正確地進行腹直肌修復!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為什麼腹直肌會分離? 產後腹直肌恢復鍛鍊建議從產後6周以後就可以鍛鍊了,產後半年之內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期,另外寶媽們要格外注意產後應先做盆底肌康復,再做腹直肌修復,以預防增加的腹直肌力量會對盆底產生過大的腹壓,從而影響盆底功能的恢復,可以在手機上專門下個G動做盆底肌修復,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漏尿膨出的症狀,盆底肌修復好了再做腹直肌修復,健康科學,幫助寶媽早日恢復產前健康體態
  • 產後如何快速修復腹直肌分離?
    今天就主要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快速地修復產後腹直肌分離妊娠時,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使腹壁擴張延伸,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也就是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腹直肌分離導致腰腹部肌肉力量變弱,脊柱穩定性差,容易讓寶媽產後出現腰酸背痛。②內部器官移位、下垂。腹直肌分離,使得寶媽自己的身體開始壓迫內部器官,讓寶媽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③尿失禁。
  • 產後腹直肌分離恢復四個方面幫你解決生活煩惱
    腹直肌分離是女性產後腹部肥胖的重要原因。為了消除產後腹部肥胖,除了飲食調整、有氧運動等常規手段外,還需要正確的腹壁肌肉尤其是腹橫肌的力量鍛鍊和功能控制。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分離;另外,妊娠期間往往營養過剩,腹部也堆積過多的脂肪。
  • 產後大肚子遲遲不消?要警惕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影響身材更影響健康  李舜解釋,女性妊娠時,增大的子宮會使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產後4周—8周,分離的腹直肌會逐漸向中線靠攏。但有部分產婦由於腹直肌被過度拉伸,超過了腹白線的彈性極限,產後半年仍然不能回到原先的位置,這被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
  • 你真的了解產後腹直肌分離嗎?
    現在越來越多人注重「產後修復」,除卻盆底肌問題,腹直肌分離的問題,也漸漸走入寶媽的視線中,而有關腹直肌分離的問題很多媽媽了解都很淺顯,接下來我們會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寶媽們更好的了解腹直肌分離的問題! 01 腹直肌分離到哪種程度適合什麼樣的鍛鍊等專業指導?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產後腹部肌肉鬆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多餘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 【腹直肌】產後大肚腩回不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了!
    正常距離:2指以內;需改善距離:2~3指;需就醫距離:3 指以上。 Part 3 腹直肌分離危害有哪些?據報導,在1462例產後6-8 周的產婦中,順產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發生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因此,寶媽們「卸貨」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儘快進行腰腹康復訓練及治療,避免難看的肚腩及背腹損傷。
  • 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
    看到這裡,可能就會有同學想問了,羅老師,你想說所有的胖子都是因為腹直肌分離引起的嗎?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當然大部分肥胖是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導致的,比如我。另一部分肥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而產後的女性則有更高的概率是骨盆與腹直肌康復不全導致的肥胖或者偽肥胖。
  • 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這就教你改善的方法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腹直肌分離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如果你在腹肌空隙關閉前開始做腹部鍛鍊,還會存在損傷這些肌肉的風險。而如果不治的話,腹直肌分離更可能會增加你後背疼痛的機會,而且會讓你的小腹更難恢復平坦。因此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腹直肌改善的問題。
  • 產後腹直肌分離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備孕、孕期、產後強烈推薦)
    那麼這個腹直肌鞘又由三個走向不同的肌肉共同構成,最內側的是腹橫肌(劃重點,等下要提問!),然後是腹內斜肌和外側的腹外斜肌,他們共同構成一個小籠子,把腹直肌牢牢地控制在裡面!產後為什麼會腹直肌分離?其實腹直肌分離是從孕期就出現的,並非產後。
  • 產後肚子大收不回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為什麼產後媽媽肚子還是那麼大?孕期隨著胎兒的增長,媽媽的肚子也會慢慢變大。大多數剛剛生完的媽媽,腹部依然會比較鬆弛和腹圍較大,肚子看起來仍像懷孕5個月時候一樣,這是因為子宮還沒有恢復,屬於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女性產後恢復的快慢都是因人而異的,總體來說,通常女性產後6周左右,腹部能夠有較為明顯的收縮。
  • 產後大肚腩多數腹直肌分離惹得禍
    多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孕期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激素分泌使肌肉發生鬆弛還有孕期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等因素,使腹壁肌肉擴張、腹部肌肉向兩側發生分離,產後腹部可觸及一條深溝。產後孕味十足的兇手腹直肌分離沒有對比就沒有概念如果產後不及時修復,不僅影響體態,還會引起疝氣、腰背部疼痛和漏尿等盆底疾病。產後檢測,腹直肌分離達到2指及以上即為腹直肌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