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這就教你改善的方法

2020-12-22 覓食健康坊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腹直肌分離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如果你在腹肌空隙關閉前開始做腹部鍛鍊,還會存在損傷這些肌肉的風險。

而如果不治的話,腹直肌分離更可能會增加你後背疼痛的機會,而且會讓你的小腹更難恢復平坦。因此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腹直肌改善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腹直肌分離,其能自愈嗎?

其實,對於產後腹直肌分離程度較輕者的產婦來說,是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來讓其慢慢癒合的,但情況嚴重者,則很少有自愈的可能。

那麼下面就來說說: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這就教你改善的方法!

產後腹直肌如何改善?

一般來說,當腹直肌分離的寬度超過3指時,且產後半年仍不能縮小恢復的,那麼就需要在專業康復師診斷及指導下,進行腹直肌康復訓練或其他治療,以此促進其恢復。

若是產後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小於3指之內的,那麼則可以通過正確的腹部鍛鍊、儀器輔助、手法按摩來恢復正常。(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做腹部鍛鍊前,是一定要先恢復你的盆底肌的!!!)

因此下面,我們也為寶媽們提供了幾個不錯的改善腹直肌實用有效的方法。

電刺激法

你知道嗎?對付腹直肌分離,常見的方法就有電刺激訓練,其主要就是通過電刺激來提高腹部肌肉的興奮性,從而使腹部肌肉被動收縮,進而喚醒因分娩而受損的腹部肌肉,達到改善腹直肌分離的目的。

而且,此方法特別適合自主訓練姿勢不正確,或者依從性差,無法堅持的女性。

腹式呼吸

這個方法也是很簡單,其主要以膈肌運動為主,再配合腹部運動。主要是鍛鍊腹橫肌,以從內部收縮腹部。

手法按摩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手法按摩最好請專業的老師來做,而且,手法配合電刺激效果會更佳。當然,這裡也為大家提供一種最簡單的手法:

只需要雙手貼緊腹直肌的兩側,再以45度角向肚臍中間擠壓。最好是配合呼吸來做,而在吸氣時,手需要稍微松一點點,再呼吸時,進行擠壓,每天300次即可。

此外,對於產後腹直肌分離來說,除了上面的治療外,我們還可通過運動的方式來搞定它。

第一招:站姿收腹

我們可以保持中立位靠牆,也就是後腦勺、背部、臀部緊貼牆面。當進行呼氣時,腰椎貼牆面,吸氣還原。

這個每組10-15次,重複2-3組即可。當然,要儘可能讓腹部內斂,也可想像讓肚臍向牆面方向靠近的感覺。

第二招:跪姿收腹

也就是說,我們的髖關節需要與膝關節進行垂直,而肩關節也要與腕關節進行垂直。當吸氣時,小腹會自然放鬆。而呼氣時,需要再用力將小腹向內收回。

這個也是每組10-15次,重複2-3組即可。對於此方法來說,整個過程只有腹部在活動,因此,你可以想像肚臍拉向腰椎的感覺。

第三招:跪姿伸腿

這個方法與上面的跪姿收腹比較像,需要髖關節和膝關節垂直,肩關節需要與腕關節垂直,而胸椎要自然的後屈,腰椎自然的前屈。

當進行呼氣時,右腿需要慢慢向後,而吸氣時則不動,再呼氣時需要慢慢把腿收回,這樣完成4-6次,再換一側重複,重複2-3組即可

第四招:仰臥抬腿

其需要進行仰臥,然後雙腿彎曲,而雙腳需要與髖同寬。而後再把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

當呼氣時進行抬腿,膝關節需要彎曲90度,然後吸氣時落下,以此雙腳進行交替,每組6-8次,每側2-3組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腿落下時腰椎不要拱起,要保持骨盆中立位。

第五招:仰臥蹬腿

此方法也需要進行仰臥的姿勢,而下巴需要微收,然後雙手需要扶住右小腿的上方。下面開始吸氣準備,呼吸時,右腿可向遠處蹬出,完成6-8次這樣,再換另一側腿重複操作,這樣完成2-3組即可。

需要注意 的是,當用手扶腿時,要盡力向胸口按壓,令腰椎壓向墊子,另一條腿向遠處蹬,同時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第六招:平板支撐

此方法需要俯臥,也就是肘關節需要與肩關節垂直,而膝關節要撐地,保持上昇平行於地面的姿勢。這樣,保持身體穩定,停留1分鐘,當然,也可以將膝關節離開地面,做完全式平板支撐。

需要注意的是,整套動作不要塌腰,而要收緊腹部,也不要塌肩,肘關節要用力壓向墊子。再者就是,關於平板支撐的動作,建議大家在腹直肌分離狀態恢復到2-3指後再進行訓練。

上面的方法有沒有學會?所以呀,腹直肌分離不可忽視,希望媽媽們重視起來,做好產後恢復工作,祝願寶媽們都能擁有「A4小蠻腰」,做迷人辣媽!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

相關焦點

  • 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
    我當時內心著實尷尬啊,居然看錯了。文明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為有需要的乘客讓座——這是我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時候經常能聽到的宣傳語。但在公共運輸上,也經常會出現有人讓錯座位的尷尬情況。因為有些女性的肚子看起來實在太像懷孕了,這樣的烏龍往往就會使得讓座者和被讓座者都十分不好意思。看到這裡,可能就會有同學想問了,羅老師,你想說所有的胖子都是因為腹直肌分離引起的嗎?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懷孕女性,隨著胎兒成長,內臟受擠壓向上 腹部肌肉和皮膚長時間處於超負荷張力壓迫,腹部肌肉拉伸變薄,肌肉彈性下降 使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從而了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現象 什麼時候做腹直肌分離修復呢?
  • 產後腹直肌修復看這篇就夠了!腹直肌分離自測+修複方法
    出現這樣的情況,老一輩的婆婆或者媽媽就會說是你的月子沒做好,是落下了月子病。其實科學的來說,這是因為懷孕的時候腹直肌發生了分離所導致的!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腹直肌修復乾貨!快收藏起來吧! 腹直肌分離在2指以下的,可以自己做一些修復訓練;分離2指以上的,建議到專業的產後修復中心或者醫院,在專業的產後修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1、仰臥屈膝,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在地面上,露出腹部。
  • 【腹直肌】產後大肚腩回不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了!
    懷孕時,逐漸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左右兩邊的腹直肌的距離也就變寬,當這距離超過2cm以上,就是腹直肌分離。 而腹直肌分離程度越嚴重,腹部肌肉的力量就越弱,就無法很好的保護腹腔臟器,也可能會損害前腹壁的正常功能。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產後腹部肌肉鬆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多餘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 辣媽們聞風喪膽的腹直肌分離,產後該如何正確恢復?
    有部分產後媽媽還會因為產後腹直肌分離而導致壓迫膀胱,也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教你自測腹直肌分離有研究表明,懷孕35周的時候,腹直肌分離的患病率高達100%,但到了產後6個月,患病的機率就會下降至39%。想知道自己腹直肌分離情況有多嚴重?下面茉莉媽媽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自測腹直肌分離情況!
  • 產後肚子瘦不下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教你五種訓練方法
    都說生完孩子就算是「卸貨」了,可是肚子上的肉還是很多,又松又垮的,別人都說還像懷孕幾個月似的,孕前的衣服也穿不上了,這是為什麼呢?產後的大肚子收不回去,除了大量的脂肪堆積以外,還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程度越嚴重,腹部肌肉的力量就越弱,也不能很好的保護腹腔臟器,也可能會影響腹壁的正常功能。哪種女性易患腹直肌分離1、大部分身材較瘦、多胎、高齡產婦和腹壁肌肉張力低下、脊柱前傾的女性易患腹直肌分離。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腹直肌分離導致腰腹部肌肉力量變弱,脊柱穩定性差,容易讓寶媽產後出現腰酸背痛。②內部器官移位、下垂。腹直肌分離,使得寶媽自己的身體開始壓迫內部器官,讓寶媽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③尿失禁。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恢復?
    生完孩子肚子大,一了解才知道原來出現了腹直肌分離,那腹直肌分離該怎麼恢復呢?一起看看: 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都會存在腹直肌分離的情況,腹直肌分離該怎麼恢復呢?在自行恢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徒手修復的來進行輔助恢復,效果還是很樂觀的。
  • 腹直肌,你為何要分離?
    你有所不知,其實產後肚子大,並非都是脂肪惹得或,也很有可能是你的腹直肌分離搞的鬼!什麼是腹直肌?腹直肌是腹部最外層的一塊肌肉,也就是腹部中央平行並列的兩大塊、上寬下窄的帶形多腹肌。而我們常說的馬甲線,實際上就是腹直肌呈現出的形狀。
  • 產後腹直肌分離症的整形外科治療
    患者術後腹部外觀改善明顯,腰圍及上、下腹圍明顯縮小,體態變形、腰背酸痛等症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隨訪3個月至2年,所有患者對手術效果均表示滿意。結論 腹直肌復位聯合腹壁整形術是治療產後腹直肌分離症並發腹壁鬆弛的可行方法。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 腹直肌分離:妊娠晚期,胎兒在子宮內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都被極度擴張,兩側腹直肌會逐漸脫離腹線
  • 產後如何快速修復腹直肌分離?
    今天就主要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快速地修復產後腹直肌分離妊娠時,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使腹壁擴張延伸,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也就是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怎麼判斷?能夠修復嗎?
    在有效解決你的「大肚腩」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4則關於腹直肌分離的小知識吧!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會導致腹部肌肉力量變弱,脊柱穩定性下降,所以產後媽媽經常會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 2、內部器官移位,下垂。因為腹直肌分離導致壓迫內部器官,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 3、尿失禁。有部分產後媽媽還會因為產後腹直肌分離而導致壓迫膀胱,也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 產後腹直肌分離恢復四個方面幫你解決生活煩惱
    腹直肌分離是女性產後腹部肥胖的重要原因。為了消除產後腹部肥胖,除了飲食調整、有氧運動等常規手段外,還需要正確的腹壁肌肉尤其是腹橫肌的力量鍛鍊和功能控制。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分離;另外,妊娠期間往往營養過剩,腹部也堆積過多的脂肪。
  • 3個動作幫你搞定腹直肌分離,告別產後大肚子
    其實你這時候肚子大,並不是因為肚子上脂肪過多,而是因為生寶寶之後患上了腹直肌分離。只要讓你的腹直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大肚子自然就沒了!腹直肌的解剖產後媽媽的肚子之所以會變大,是由於腹直肌分離所導致,那腹直肌到底在哪裡,長什麼樣子呢?
  • 告別產後「小肚腩」,腹直肌分離修復必不可少
    產後,除了寶寶,你有關心過自己嗎?生娃之後,肚子總是松松的回不去,或者出現漏尿、腰背痛等問題,你是否感到焦慮?其實,大部分的產婦生完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並不只是小腹突出,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臀部無力、腰背痛、膝關節痛等一些列的問題。今天,帶你深度了解產後腹直肌分離。0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 ECH輔助儀,修復產後腹直肌分離的好幫手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身材纖瘦、多胎、多產、高齡產、肌肉張力低下、脊柱前凸的女性易患腹直肌分離;第一次妊娠時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女性在第二次妊娠時發生腹直肌分離的機率明顯增加;有過臍疝、腹壁疝和不穩定骨盆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時也易發生腹直肌分離。
  • 圖解產後骨盆修復、盆底肌康復、腹直肌分離康復
    進行盆底肌收縮,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鐘,做兩分鐘感到累了的時候,可以將身體放下來,休息30秒再做。適合所有人,對於有腹直肌分離、腰椎有問題的人這是一個安全的練習方式。溫馨提示:在熟練運用盆底肌收縮鍛鍊方式後,在走路、坐著的時候都可以進行盆底肌的收縮鍛鍊
  • 產後腰痛系列|產後肚子大,腰痛?或是腹直肌分離
    上一期我們分析了產後腰痛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則是腹直肌分離。首先來看看如何判斷是否出現腹直肌分離現象。嗯,我的手指可以感受你的肚子中間出現空隙,像一條溝,大約有3指寬度。考慮腹直肌分離。那麼針對這個原因導致的產後腰痛,應該如何進行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