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志玲姐的童藥圈
01
孩子便秘老不好,家長要重視
02
孩子便秘,首先從調整飲食入手
03
排便訓練很重要
04
必要時使用通便藥物
05
輔助按摩
06
案例分享
07
全文乾貨總結
我在門診的時候經常碰到寶爸寶媽詢問孩子便秘怎麼辦。便秘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減少至1周內≤2次持續超過1個月,便質幹硬,排便不暢、費力,甚至大便時出血。
孩子便秘老不好,家長要重視
便秘主要分為兩種——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大多情況下都屬於功能性便秘。
極少數兒童會出現器質性便秘,這類患兒一般在新生兒時期就會體現出排便不好等問題。引起器質性便秘的原因有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無肛會陰瘻或會陰部手術後引起的肛門狹窄等,這類便秘需要謹遵醫囑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大多數寶寶的便秘都是功能性便秘,本節所給出的建議也是針對功能性便秘的。
孩子便秘,首先從調整飲食入手
(1)儘量母乳餵養。若孩子喝的是配方奶,不建議頻繁換奶粉品牌。
(2)寶寶6個月大時應及時添加輔食。每天至少兩次輔食,且選擇蔬菜泥、水果泥等纖維含量高的配方,可適量加點食用油。
(3)食物不要太精細,可增加糙米、全麥食品等。
(4)通常沒必要補充益生菌。目前關於益生菌治療便秘並沒有充足的科學證據。
(5)不要過量補鈣。補鈣過多也會導致孩子便秘。
(6)不要迷信香蕉的作用,吃多了生香蕉反而會引起或加重便秘。在很多國外的文獻和經驗中,香蕉是經常用來給腹瀉孩子吃的,而不是給便秘孩子吃的!
(7)對便秘孩子推薦的水果有西梅、梨、紅心的火龍果、葡萄、橙子、木瓜、桃子、蘋果、番石榴等。
(8)具體粗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一覽表(來自兒科醫生孔令凱)
排便訓練很重要
在孩子18個月大後,建議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排便訓練:
(1)準備兒童馬桶(或安裝兒童坐便套),不建議直接使用成人馬桶.
(2)定時排便,推薦每天晨起坐便盆,此時不可以玩手機、看書等。
(3)限時排便,一般5~10分鐘,不要催促孩子。若孩子較長時間仍拉不出來,也不要逼迫孩子長期蹲坐,否則可能引起脫肛或加重便秘。
(4)如果孩子不配合,不要責罵、勉強,可暫停排便訓練。此時可通過一些繪本讀物,讓孩子認識到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人人都要排便。
(5)孩子有時候在接觸新環境(比如剛上幼兒園)時,由於心理因素等會憋著,不在外面大便,時間久了也會導致便秘。家長關注到這種情況時,要及時和孩子溝通,打消孩子的心理顧慮,保持定期排便的好習慣。
(6)如果寶寶使用成人的坐的馬桶,需要腳下踩一個凳子,以形成很好的35-45度的角度,減少排便阻力。
必要時使用通便藥物
如果通過飲食調整、排便訓練等都不能緩解孩子便秘的情況,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因為便秘好發於任何年齡,家長千萬不可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孩子用藥。針對小兒便秘,臨床上現主張選擇膨鬆劑和滲透性通便劑,避免長期應用刺激性瀉劑。
(1)乳果糖:乳果糖是孩子便秘的首選藥物,是滲透性緩瀉藥,安全係數較高,且口味是甜的,孩子容易接受。乳果糖不被人體吸收,在結腸中通過消化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導致腸道內pH值下降,並通過滲透作用增加結腸內容量,刺激結腸蠕動,從而保證大便通暢,緩解便秘,同時恢復結腸的生理節律。但它最明顯的缺點是,會在細菌作用下產生氣體,可能引起腹脹等不適感。6個月到1歲嬰兒推薦,每日5ml;1-6歲,每日5-10ml每天;7-14歲,每日10-15ml;都推薦每日一次,宜在早餐時一次服用。
(2)聚乙二醇4000(舒泰清):聚乙二醇4000是最常見的膨鬆劑,不被人體吸收,進入腸道後形成柔軟的凝膠,可降低糞便硬度,有利於排便。它不會導致腹脹或胃腸脹氣,也不會導致水鹽代謝紊亂,因此更適用於嬰幼兒的便秘。但該藥不宜用於炎症性器質性腸病及未確診的腹痛患者,服用此藥時最好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
(3)開塞露:開塞露是刺激型瀉藥,主要成分是甘油,通過肛門插入給藥。可偶爾使用,不建議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會造成孩子對藥物產生依賴,形成不使用開塞露就不大便的習慣。若臨時沒有開塞露,可用肛門溫度計抹上凡士林或者植物油來進行刺激。
輔助按摩
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孩子的腹部,促進孩子的腸蠕動,可緩解便秘。
Tips:兒童便秘重在預防,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悅,均有助於預防和緩解便秘。便秘的孩子如果在嘗試上面辦法24小時後還未排便,建議就診,嚴重者需排查器質性便秘。
案例分享
全文乾貨總結
·孩子便秘大多是功能性便秘。
·首選飲食調整(吃香蕉不能有效緩解便秘)、排便訓練(定期排便)、心理疏導(買一些相關的兒童書)。益生菌的作用並不明確。
粗纖維含量比較豐富的是:紅心火龍果、西梅、紅薯、南瓜等
·藥物治標不治本,要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
·通便藥物中首選乳果糖。
·開塞露不可長期使用,易產生依賴。
·可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孩子腹部,來緩解便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