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脂溢性溼疹的臨床表現
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後2~10周,頭皮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基底潮紅。眉弓、鼻唇溝和耳後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
嬰兒脂溢性溼疹怎麼辦?
1.一般處理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精神緊張。
2.外用藥
(1)糖皮質激素:主要用於炎症較重的皮損,可外塗中效或強效糖皮質激素製劑,療效好,但不宜久用。低效糖皮質激素製劑作用較弱,適用於嬰幼兒。
(2)抗菌藥:外塗2%紅黴素軟膏或杏璞霜治療。
(3)硫化硒洗劑:具有殺真菌和抑制細菌生長,還可減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3.內用藥
(1)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治療於皮損面積大而炎症重的病例,不宜過長。
(2)雷公藤多苷:適用於炎症明顯、範圍較大的患者。若聯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則效果更佳。
(3)抗生素:炎症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內往往合併有細菌感染,有時甚至出現膿皰和頸淋巴結增大。適當應用抗生素有好處。
(4)B族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複合維生素B,長期內服,對本病可能有一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