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奶粉等細分品類逐漸成乳企增量新戰場。隨著巨頭乳企的入局,一些中小企業壓力倍增,頭部品牌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意味著中小奶粉品牌的份額減少,兒童奶粉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01
新品不斷上市
隨著行業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兒童奶粉成為緩解配方壓力和釋放產能的好機遇,因此各大乳企在兒童奶粉領域源源不斷的推出新品,爭取在有限的市場容量中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增強自身品牌滲透率。兒童奶粉作為嬰幼兒奶粉消費的延續,應對市場更加靈活。
近日,美力源推出4款全新成人配方羊奶粉,其中就包括1款兒童奶粉——睛智優兒童配方羊奶粉。此款奶粉專為3-7歲兒童定製,特別添加魚油粉+脂肪球膜蛋白(MFGM)+葉黃素+維生素A,助力思維敏捷、適應變化以及寶寶視力發育,支撐成長所需中的營養元素有效供給。
飛鶴近日正式上市1款茁然兒童奶粉和茁然兒童配方液態奶。此款奶粉專為3-6歲兒童研製,在保證新鮮的基礎上,茁然創新研發「3-Plus營養群」,即鐵蛋白、酵母β-葡聚糖、益生菌Bb-12等營養物質、三重防護力,為寶寶免疫系統保駕護航。
事實上,在今年飛鶴髮布財報後召開的業績分析會議上,飛鶴就透露了今年的一些新品計劃,當時稱,今年將上市多款嬰幼兒奶粉及成人奶粉新品,同時已在籌備特醫食品、兒童液態奶、嬰幼兒米粉輔食、羊乳產品等新領域。當時的信息顯示,兒童液態奶已完成中試,將根據市場時機推出。
此外,還有很多企業聚焦配方研發和再升級。據了解,飛鶴、伊利、惠氏、君樂寶、澳優、聖元等品牌都在兒童奶粉上進行了升級,如伊利QQ星的乳鐵蛋白、益生菌、高含量的鈣;君樂寶樂鉑K2的玉米黃質、葉黃素等,針對兒童身體發育特點進行了科學配方的研發。
02
尚處萌芽期
奶粉行業新競爭環境下,存量市場的搶奪戰已逐漸向增量市場的挖潛轉移。兒童奶粉等細分品類作為嬰配粉的延伸產品,可以繼續為企業製造利潤。
再加上國家對「大健康」策略的實施和疫情的推動,消費者對營養的需求急劇上升。面對這樣一塊增量「藍海」,各大乳企都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從目標群體的數量上看,4-12周歲人口巨大的基數和穩健的增長是兒童奶粉藍海市場的基礎,是儘管出生率今年有所下降,但是4-12周歲的年齡群體在不斷擴大,中國0-3歲的嬰幼兒4700萬人,4-12歲中國4-12歲兒童約1.4億人,數量是0-3歲嬰幼兒的3倍。顯然,兒童奶粉增量空間巨大。
為了深化消費者的年齡層次、延長產品消費周期,目前像君樂寶、飛鶴、金領冠、澳優、宜品、和氏、朵恩、美力源等品牌都在發力兒童粉的賽道,也有品牌透露下半年將推出更加細分的兒童奶粉。
不過在大家熱火朝天耕耘新藍海的同時,有些急功近利的商家枉顧產業還在急需呵護的萌發期,大打誇張宣傳的擦邊球來吸引消費者注意。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傷害的是消費者的信任,對品牌、行業的長久發展都會有影響。
儘管目前兒童奶粉行業的空間還非常小,可以說是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但仍然擋不住眾多品牌布局的熱情。此外,《母嬰時代》盤點過近期推出兒童奶粉的品牌,儘管剛剛過去不久,但是新上市產品仍是絡繹不絕,可見大家對這一市場是抱有很大信心的。
03
行業或面臨重新洗牌
很多中小企業由於產能過剩,迫切需求產能轉移,而兒童奶粉便成了最好的產量釋放出口。對於企業來說,兒童奶粉是企業的戰略布局之一。早期多是中小型企業在做,近來大企業開始推出新的兒童奶粉品牌或者進行配方創新和升級。
相比嬰幼兒配方粉,兒童奶粉具有門檻低、賣點突出、監管相對寬鬆等特點,有利於形成錯位競爭優勢。2017年之前,很少有獨立運營兒童奶粉的品牌,行業比較混亂。
但到了2019下半年,大量中小品牌的兒童奶粉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大量衝入各類母嬰渠道。包括伊利、蒙牛、飛鶴、君樂寶、佳貝艾特、雅培等這些國內外乳業巨頭都先後進入。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大品牌的加入,兒童奶粉行業可能會重新洗牌。
國內外大乳企紛紛推出兒童配方奶粉,在推動行業進步與規範方面更有力量。
目前,市場上一些兒童奶粉的配方、定價等較為同質化,也缺少快速下沉渠道及品牌塑造的能力,面對市場的競爭壓力,中小企業市場拓展空間受限,很容易被洗牌掉。
隨著頭部乳企入局者增多,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但是中小企業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力,產品又沒有特點,最後很可能面臨淘汰。各乳企只有加強專業研發能力,不斷完善與創新、提高產品品質,才能滿足中國兒童日益細分的營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