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2020-12-14 歷史芷天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對於俗語文化,近幾年來也是爭議頗多。有的人覺得如今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這麼好,社會進步的這麼快,大部分俗語已經不適合在如今這個時代再用了,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俗語會被人們淘汰遺忘;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雖然有很多俗語逐漸被這個時代淘汰、被大多數人遺忘,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文化也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財富,我們應該繼續將它傳承下去才是。

對於這兩種觀點,小編還是十分贊同第二種說法。先不說俗語文化還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首先我們看待事物就不該這麼片面,更不該以偏概全。是有一部分俗語已經不符合現在的社會發展,不適用於如今人們的生活了,可如若對於那些俗語我們能換個角度去理解,換個說法,則又是一個不一樣的含義,重點是我們自身如何去看待、理解那些俗語。

比如俗語「添人不添狗,添狗沒一口」,我們先來看看最初老祖宗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說了哪些講究。首先俗語中的「添人」說的是家裡新添了小孩,所以這句俗語整體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家裡添加了新生兒,就不能再養狗了;如果養的狗吃得多,就會導致家裡吃的不夠,平均下來每個人就會少吃一口。

這句俗語放在過去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是因為過去每戶人家的糧食都比較少,很多人家很多時候吃都吃不飽,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如果家中有新出生的孩子,本來就增加了一個人,糧食不夠用,如果再增養新的狗,那家裡人豈不是更吃不飽了。

第二種說法是,在以前狗被人們視作十分有靈性的動物,人們覺得它們能看到神魔鬼怪那些東西,而且那時候在人們的觀念中,神仙那些是懼怕狗的。所以大家覺得如果家裡有了新生兒,還養狗的話就會衝撞嚇跑那些神仙,那孩子極有可能就會被妖魔殺害,那將會十分危險。

這兩種說法不管哪一個放到如今都已經不再適用,但這並不能說明這句俗語在現在已經完全無用,就該被人們、被這個社會淘汰。

我們完全可以換個角度、換個方式去理解這句話。換現在科學的說法可以是:由於貓狗等這些動物身上有很多的寄生蟲和傳染病,而新生兒的免疫力一般都比較弱,很容易就會染上那些寄生蟲或是傳染病,所以家裡有新生兒的話還是最好不要再養貓狗那些小動物了。這麼解釋的話,各位還會覺得這句俗語在如今這個時代不適用嗎?

以後大家再看到俗語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說一則俗語毫無道理。其實對於很多事物都這樣,我們不能那麼絕對、片面的就下結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下半句少有人知
    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卻少有人知,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給我們解釋的吧!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關於狗的農村俗語,而關於狗狗的農村俗語還是有很多的,比如「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還有「貓來貧,狗來富」等,而這些俗語絕大部分對狗是有褒獎的。但是這句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對狗卻是有很大的成見,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
  • 農村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農村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老祖宗說的啥講究?從古至今,農村俗語就像空氣一樣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走在鄉下的小路上,總會聽到上了年紀的人在說俗語,就像是我們小時候聽到的歌謠一般,有些懵懂又很是有趣。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留下的講究,啥意思?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留下的講究,啥意思?中我國傳統節日中,春節可以說是最盛大的喜慶的節日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外出求學和工作的人,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回家過年。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團圓飯,這樣一年到頭才算完整。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俗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語言簡單,甚至有些粗糙,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引人深思的。俗語文化包羅萬象,其中有養生、生活經驗、為人處世的道理,裡面分門別類,知識體系也是巨大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想必大家聽說過,就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
  • 俗語「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特別是那精妙絕倫的俗語,更是鮮少提及。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傳承的載體,它深深地影響著每個人。從俗語中我們能看到,具體的農業生產過程,大量寶貴的農業生產經驗,人文情懷,習俗,價值觀念等等。俗語作為古人學習的途徑之一,它包羅萬象,有學習類,生產類的,擇偶類的,喪葬類的,習俗類的,禁忌類,農諺類的等等,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禁忌類的俗語「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老祖宗說: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俗語說的啥意思?
    老祖宗說: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俗語說的啥意思?廟堂之上有雅士譜書,市井之間有奇人寫俗。每一段俗語都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等待著好奇的人,去揭曉,去探索。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在於教導,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了這幾個俗語。首先來看第一個:男怕孤,女怕寡。這句話有截然不同的兩層含義,一者,古時的意義可以解釋為男怕孤辰,女怕寡宿。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說到最接地氣的文化傳承,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們所熟知的諺語和俗語,這些諺語和俗語都蘊含著上下五千年古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諺語和俗語更貼合我們的生活並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有趣的俗語,那就是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啥意思?背後啥講究?
    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啥意思?背後啥講究?中國的俗語所涵蓋的內容一直都是多種多樣的,不光是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都有所涉及,就算是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也都有涉及,今天就讓我們來講一講一個涉及到了昆蟲、動物的俗語。
  • 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祖先說的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祖先說的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本文由【歷史課代表淼淼】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老祖宗留下的講究,說的是啥
    禮儀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老祖宗留下的講究,說的是啥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老祖宗們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以前農村留下的俗語稱得上是哪些地區的獨特文化。俗語的涉及範圍特別廣,包括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如何為人處事。學習俗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做人,或許現在有一些年輕人覺得俗語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了,沒有必要再去了解它。實際上,不管到什麼時候,俗語都是適用的。老一輩人創造俗語不就是為了後人少走一些彎路嗎?它能夠流傳到現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關係嗎?
    俗語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其中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之所以現如今還能在民間口口相傳,主要是通俗易懂接地氣。俗語分為很多類別,有做人做事類的,還有社會萬象類的。每次回農村老家,總會聽到大爺大媽們說一些俗語,每次我也都能學到點。
  • 建築俗語:牆上牆、樹通軒,下半句才是重點,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建築俗語:牆上牆,樹通軒,下半句才是重點,老祖宗說的啥講究?房價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可以說現在的房價已經無法用我們的工資來衡量了,很多年輕人身上都背負著重重的按揭壓力,可以說現在的高房價壓倒了一大片年輕人。
  • 老祖宗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說了你不一定信
    老祖宗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說了你不一定信說到我國歷史上的古代文化,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的是唐詩宋詞,確實,大家從小就開始學習古詩,對這些東西是特別熟悉的。但是大家有沒有聽過農村俗語呢?可能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比較熟悉吧,因為現在也只有一些農村的老人還在說俗語了,年輕人很少說的。為什麼俗語在當今社會不流行呢,難道是因為它沒有意義嗎?當然不是,每一句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好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總結出來的,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後代能夠更好的生活,少走一些彎路。小編還是希望大家以後能夠奪取了解俗語,學習俗語,畢竟它們都是祖先的智慧。
  • 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說的啥意思?老祖宗的識人術
    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種相對算是比較奇特的俗語文化,像唐詩宋詞之類的傳統文化,我們會在課本上學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用到,而俗語文化則不同,我們基本不會在課本上學到,但是在生活中卻時常能夠聽到人們說起,有的時候自己在行為處事時,也會通過這些俗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 俗語:五色令人目盲,說的是啥?老祖宗說的在理
    俗語:五色令人目盲,說的是啥?老祖宗說的在理身處大千世界,五味摻雜,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筆者只想說:「五色令人目盲」,這句話是一句俗語,來自於民間卻依託於社會,很多人覺得過往的文化不過是糟粕而已,哪有如今新一代的文化更加吸引人,殊不知老祖宗為我們鋪好了路,我們卻偏要走那歧路,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裡,您被「五色」迷惑了嗎?
  • 老祖宗說:「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啥意思?喝酒上臉有啥說法?
    老祖宗說:「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啥意思?喝酒上臉有啥說法?歷經幾千年的積累,我們形成了非常優秀的文化體系。從古至今,多樣化的文化出現在我們的歷史中,很多優秀的文化都在歷史航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老祖宗們對生活的理解,對生活的總結,然後整理出來給我們留下的一種優秀的語言,它就是俗語!在一句句聽起來非常通俗的俗語中,總是包含著一些對生活,對人的小常識和道理。在老祖宗們的經驗之中,有很多俗語都是來教導我們如何分辨人的。比如這裡就有一句話,就說出了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中如何分辨人的好壞。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那個社會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還是非常先進的了。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