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老祖宗留下的講究,說的是啥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老祖宗們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以前農村留下的俗語稱得上是哪些地區的獨特文化。
俗語的涉及範圍特別廣,包括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如何為人處事。學習俗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做人,或許現在有一些年輕人覺得俗語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了,沒有必要再去了解它。
實際上,不管到什麼時候,俗語都是適用的。老一輩人創造俗語不就是為了後人少走一些彎路嗎?它能夠流傳到現在就是最好的證明。接下來筆者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說的是「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
現在我國菸民還是很多的,大家沒事的時候就想抽根煙,聚在一起聊聊天。有的時候會遇到有人沒有帶打火機或者是火柴,別人點了煙就會幫助他點一下。這個時候就能用到這句俗語了,表面上這句俗語是說一根火柴無法連續點三個人的煙,那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呢?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三與「散」同音,要是用用同一根火柴點菸,那這三個人就有可能會散夥。當然這樣的說法是迷信的,三個人的友誼怎麼可能因為一根火柴而結束呢?
不過人們做很多事情都想有一個好的盼頭,一點不吉利都不想有,這樣的心理也就使得人們不願意做那些他們看起來不吉利的事情。比如大家在吃梨的時候,不會分開一半給朋友吃,梨與「離」同音,他們覺得分吃一個梨就意味著他們兩人會分開。當然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會發生,人面也只是尋求心理安慰罷了。
第二種說法是以前人們給死者上墳燒香的時候一般都是三支香,人們最忌諱生死這兩個字,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涉及到「死」這個字就會讓人覺得晦氣,所以人們點菸的時候也不會用一根火柴連續點三根煙。
還有就是「災」這個字的繁體是「災」,這個字看起來就像是一把火上面有三個棍子之類的東西,很像火柴,他們覺得用一根火柴點三個人的煙就會給別人帶來災難。當然這樣的說法也是有些迷信的,這也是一種心理作用。
還有一種說法,它來源於西方國家。這就要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軍隊和歐洲的盟軍相逢,雙方僵持不下,這個時候天氣特別寒冷,有一位士兵實在是受不住嚴寒,便打算用一根煙來驅散寒冷。
別的士兵看到了就都圍了過來,他們都在同一根火柴點菸,但是當他們點到第三根煙的時候,一個子彈突然飛過來,直接使第三個人斃命。這是為何呢?
原來是因為火花的持續時間過長,才讓狙擊手發現了。正是因為如此,現在西方很多國家用一根火柴也不會點超過三支煙。
可見,不管是我國還是西方的國家,他們都不會同時用一根火柴點三根煙,他們覺得點第三根煙是對那個人的不尊重。雖然現在大家點菸都使用的是打火機,但這樣的習慣還是存在的,即使用打火機點菸,也不會連續點三個人的煙,中間至少熄滅一次。
點菸這樣的禮儀雖說沒有什麼大講究,但大家還是需要注意以下,不然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
可能平時大家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小的禮節,通過這句俗語想必大家都明白了吧。俗語就是這樣,簡短的一句話涉及的內容卻很多,希望大家今後能夠多去學習一些農村俗語,對你們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