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卡容易退卡難,怎麼就走不出健身房的「套路」

2021-01-19 澎湃新聞

人民網聯合報導組


「以後什麼健身卡我都不會辦了。」今年3月,就讀於長沙某高校的小高花了近3千元在學校附近的長沙星燃健身房辦了一張年卡,不料還沒來得及去上幾次,健身房突然人去樓空。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小高沮喪地說,「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現在一直在等消息。」


小高的遭遇並不是個例。7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健身服務已成為2019年上半年消費投訴重災區。


近期,記者在多地走訪時也發現,消費者在選擇健身服務時,容易遭遇辦卡容易退卡難、健身教練水平參差不齊、健身房老闆跑路等問題,且大部分受訪者反映解決無門


長沙星燃健身房人去樓空。何萌 攝


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健身有可能得「拼命」


「身體是一輩子的,投資身體才是最大的投資。」在昆明的一家全國連鎖健身房,健身教練多次熱情地對小李進行課程推銷。由於工作性質,小李頸椎、腰椎時有不適,而教練推薦的課程,號稱可以解決小李的問題,一節課500元,至少要練2個月共40節課才有成效。


正當小李心動時,他偶然聽說這些教練們是健身房花了一萬多元安排去上海學習,回來就上崗的。這讓小李對「速成」教練的水準產生了懷疑。最終,他沒有購買課程。


丁丁是一名體育老師,也在武漢不少健身房鍛鍊過。她坦言,國內私教的門檻較低,有些教練沒經過系統的培訓,自身能力很差。「一看就沒有運動經驗和訓練痕跡,買課後很難讓會員對訓練成果滿意。」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目前健身教練的證書分為體育總局核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國際國內協會的證書以及各種培訓學院的證書,很多證書能夠買賣。在網絡上,也有大量培訓學校打著零基礎培訓的旗號,稱只需要參加1到3個月的培訓,就能成為高薪健身教練。


教練不專業,除了讓人不滿意,更可能給消費者帶來身體的損傷。南京的麗麗就遇到過一位不靠譜的教練。在她剛開始鍛鍊時,教練曾讓她做「負重深蹲」的動作,且未說明注意事項,麗麗每次做完都感到膝蓋很痛。後來通過打聽,她才發現此前的動作是不規範的。好在發現及時,麗麗的身體並未受到嚴重損傷。


不是所有健身愛好者都這麼幸運。北京鄭先生在健身房健身時,恰逢李先生在旁邊使用龍門架做引體向上,龍門架突然倒塌,將鄭先生砸倒導致胸椎骨折。


因健身房拒絕賠償,鄭先生遂將會員李先生和健身房訴至法院,日前,海澱法院審結了此案,並判決健身房賠償鄭先生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等3.5萬餘元


在武漢某健身房,會員們正在鍛鍊。肖璐欣 攝


教練更像推銷員,辦卡容易退卡難


採訪中,不少健身愛好者向記者大吐苦水:部分健身教練教得不怎麼樣,銷售水平倒挺高。健身達人王女士告訴記者,「我的健身教練每個月要賣出12萬元的私教課,這是硬性的績效考核,完不成就會影響收入。」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健身房的盈利主要來自於會員卡和私教課,私人教練作為賣課的主力,業績直接決定他們的收入,不少私教也就被迫成了銷售。


教練水平不行,會員們對訓練效果不滿意,自然想要辦理退卡。此時,不少健身房卻一改推銷時的熱情,或不予退卡,或收取高額退卡費。記者走訪多家健身房後發現,不少健身房都在公告中備註了「此卡此課程不退不換」的信息,僅有個別健身房聲稱可以退款,但要付30%手續費。


健身房收取會員退卡手續費,這合法嗎?「關鍵要看健身房與會員籤訂的合同裡是怎麼規定的。」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指出,「如果合同中對會員繳納退卡費有明確的規定且公平合理,那收取退卡費是沒有問題的,並不違法。」


某會員曬出的合同中標明「退卡須付30%違約金」。肖璐欣 攝


健身房憑空「消失」,消費者維權無門


2018年初,四川眉山的張先生在工作人員的強烈推薦下,在一家即將開業的健身房以優惠的價格購買了一張年卡。然而距離約定開業的時間過去了幾個月,健身房卻遲遲不開張,直到健身房的裝修工人也集體消失,張先生才驚呼上當,「當時立即報了警,但一年多了,我也沒得到任何回音。」


「健身房突然就空了,不少會員放在健身房的個人物品都沒能取出來。」家住鄭州的任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接連趕上過兩家健身房老闆跑路,前後損失了6千多元。「其中有一家還是全國連鎖的健身機構。」


類似這樣的鬧心事,成了不少健身愛好者的痛點,「遭遇健身房跑路該去哪兒維權」,成了大家心中共同的疑問。


就此,記者聯繫了各地有關監管部門,截至發稿前,武漢、長沙、海口、昆明、西寧等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暫未作出回應。部分地區甚至還出現不同部門間職權不清的情況。


昆明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協會日常只負責登記消費者的投訴,並進行核查,日常監管工作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坦言,曾經接到過不少人對健身房的投訴,但消保委不具有執法權,只能從中協調。


邱寶昌分析,各地監管部門出現職權不清的問題,是有現實因素的,「健身房歸各地體育局管理,有關預付卡的政策由商務部門制定的,日常執法則交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由於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且沒有上位法,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門容易出現管理脫節。


昆明斯邁健身門口的停業告示。符皓 攝


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專家:建議擬訂詳盡標準


「《全民健身條例》於2009年出臺,至今已經10年,但國家層面一直沒有制定配套實施細則。」


青海立卓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愛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健身活動站點和體育俱樂部,條例只是作了原則性的規定。迄今為止,全國僅北京市體育局在十多年前發布過《北京市健身房安全管理規範》(試行),其他地方的健身房基本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王愛玲分析,政府監管缺位、相關法律法規空白是導致健身房不規範的原因之一。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的孫承龍律師則認為,健身房老闆跑路後,公安機關一般以經濟糾紛為由不予立案,導致犯罪嫌疑人違法成本較低。此外,市場監管部門對這類糾紛局限於調解,基本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管。
其實,這令消費者們怨聲載道的健身房預付卡制度,並非是健身行業的「專屬」,其廣泛存在於美容美髮、超市、足療、美甲等行業。


對此,王愛玲建議,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把登記關,在經營場所、固定資產、註冊資金、營業額、人員執業資格等方面,對相關行業擬訂詳盡的標準。相關行業還應共同建立起行業協會或信息共享平臺,並要求店家在開設之初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以此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除此之外,專家也提醒消費者,在辦理健身卡前,可登陸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該健身公司糾紛狀況,並在網上進行健身公司的背景調查,以判斷該健身房有無繼續存續的能力。




相關焦點

  • 辦卡容易退卡難 我們為何走不出健身房的「套路」
    近期,記者在多地走訪時也發現,消費者在選擇健身服務時,容易遭遇辦卡容易退卡難、健身教練水平參差不齊、健身房老闆跑路等問題,且大部分受訪者反映解決無門。肖璐欣 攝  教練更像推銷員,辦卡容易退卡難  採訪中,不少健身愛好者向記者大吐苦水:部分健身教練教得不怎麼樣,銷售水平倒挺高。健身達人王女士告訴記者,「我的健身教練每個月要賣出12萬元的私教課,這是硬性的績效考核,完不成就會影響收入。」
  • 煙臺一家老字號健身房突然閉店,會員辦卡容易退卡難
    煙臺一家老字號健身房突然閉店,會員辦卡容易退卡難 2020-07-0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健身卡辦卡容易退卡難,手續費到底扣多少?
    在大城市中各式各樣的健身房隨處可見,健身項目也越來越多。全民健身浪潮的興起,使得健身行業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今天我們就要說一說健身辦卡的事,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而這次的主人公是健身辦卡容易退卡難。
  • 健身房「貓膩」多?辦卡容易轉讓難
    辦卡容易轉讓難消費者投訴:除了轉卡費,贈送時長也要扣除 律師:商家讓利贈予不應有額外限制金吉鳥健身房展出的「轉卡須知」中註明的轉卡、轉店費用。為此,連續多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了長沙多家健身俱樂部,了解到健身年卡轉卡、退卡時收取費用已成行規,只是贈送給消費者的健身卡時長是否一併取消,各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健身房轉卡背後藏著更多「貓膩」,臨時設置各種轉卡要求讓消費者知難而退。
  • 剛辦了年卡,健身房老闆就跑路了?小心促銷辦卡套路
    近期,記者在多地走訪時也發現,消費者在選擇健身服務時,容易遭遇辦卡容易退卡難、健身教練水平參差不齊、健身房老闆跑路等問題。教練更像推銷員辦卡容易退卡難▽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向記者大吐苦水:部分健身教練教得不怎麼樣,銷售水平倒挺高。
  •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美容院辦卡容易退卡難
    沈延做過幾次護理之後,覺得效果不是很理想,便產生了退卡的念頭。然而,沈延的要求被聖夢堅決地拒絕了。沈延不想再去做美容,卻又無法退卡,一時間,原本可以帶來美麗的美容卡卻變成了「負擔」。  有同樣遭遇的絕不僅僅是沈延一個人。記者調查中發現,不僅僅是聖夢奉行「概不退卡」的原則,「概不退卡」幾乎成了美容業的行規。
  • 為身材小夫妻重金健身 誰知辦卡容易退卡艱辛
    原標題:為身材小夫妻重金健身 誰知辦卡容易退卡艱辛去年夏天,湯先生和張小姐通過廣告找到了某健身機構,在機構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下,二人當即辦理了健身家庭卡。為了更專業、更系統地健身塑形,還購買了長達兩年的百餘節私教課,共計花費七萬元。  之所以這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夫妻能下「血本」辦卡,就在於這家健身機構距離二人共同的上班地點步行幾分鐘便可到達,二人下班之後相約一同去健身房「揮汗如雨」很是方便。
  • 山西太原中正天街純氧健身:辦卡容易退卡難 顧客懷疑被忽悠
    據王女士講,原本是想來中正天街附近給孩子報一個奧數班,但不清楚那家培訓機構的具體位置,在尋找的過程中,半路上遇到了純氧健身房的推銷人員,對方說知道學奧數的那家培訓機構在哪,讓王女士跟著他走就可以了,可是不知怎麼地,卻被帶到了健身房,還迷迷糊糊的給孩子辦了一張遊泳卡。
  • 煙臺:辦卡八個月健身房遲遲未開業 會員退卡遇難題
    孫女士辦卡的會籍確認書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3月15日訊(記者 王豔)「辦卡的時候說是8月底試營業,後來拖到9月16號,後面又變成12月底,結果直到現在也沒開業。辦了健身卡這麼久不但健不了身還為了維權『跑斷腿』。」
  • 哈爾濱咪錶停車辦卡容易退卡難
    東北網9月15日訊 近日,哈市市民楊先生想把咪錶停車卡裡剩下的200多元錢退出來,卻被泊車公司告知「退不了」。不久前,家住哈市道裏區的楊先生在曼哈頓附近的停車場辦理了一張咪錶停車卡。
  • 「315在行動」美容院充值8萬元遭遇退卡糾紛 健身房收錢卻不營業...
    一家健身房在收取了會員費後卻遲遲不營業,一名女顧客在美容院辦理了 8 萬多元的美容卡,想退卡卻遭到拒絕。在市場監管部門的調解下,這兩起消費糾紛均得到圓滿解決。收了會員費健身房不營業,退費 91 萬元2019 年 4 月 14 日,長豐縣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接到群眾投訴:在合肥北城某健身公司辦理了健身卡,因為該健身房一直未正常營業,遲遲不能消費,要求退卡退費,也不予解決。此後,類似投訴不斷。
  • 央視曝光健身房跑路 卻意外「炸」出「預付消費」陷阱
    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 3.6億網友圍觀12月22日晚,央視播發了「預付款辦了5年卡健身房卻跑路」的新聞,隨後#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這一話題便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12月23日16時,該話題的閱讀量達到3.9億,討論量為2.7萬。
  • 辦卡容易退卡難 起訴要求退回未消費金額獲支持
    □平安網記者 賴雋群生活中,不少市民習慣了預付卡消費方式,但往往辦卡容易退卡難。柳州的柳冰冰(化名)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追求生活品質的她,孕期時預存12800元,辦理了孕育會所的「全能消費卡」,持卡按次消費。
  • 中健銀座辦健身卡 市民想退卡卻遭遇退款難
    女子在中健銀座辦健身卡遭遇退款難半島記者 潘立超近日,市民仲女士撥打半島熱線96663反映,她2017年底在香港中路中健銀座健身房辦的卡,花了16800元,當時經辦人說是可使用9年,另外買私教課花了2萬元,後來因為自己有腰傷以及工作忙等原因,導致沒有時間去,於是想退卡,但是健身房說不能退,只能往外轉,還要收取手續費,自己覺得很不合理
  • 辦健身卡將設「七天冷靜期」!這樣的「後悔藥」你愛了嗎?
    11月5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上海市體育局等共同制定了《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示範合同(徵求意見稿)》),其中設置的健身卡「七天冷靜期退費」條款引發網友熱議。 衝動辦了張健身卡,7天未消費可退卡!這樣的「後悔藥」你喜歡嗎?
  • 煙臺市民健身房辦「挑戰卡」挑戰成功獎勵難拿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1日訊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下班之後到健身房去健身,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煙臺龍口幾位市民在當地一家健身房辦了張「挑戰卡」,即在一年時間內,來鍛鍊規定的次數,如果達成目標,健身房就把當時辦卡的費用退還。但是,他們都完成了挑戰,這錢卻退不回來了。
  • 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你有被坑過嗎?
    一則來自@央視新聞的報導:去年,深圳金女士在小區遇到賽樂威健身房推銷人員,聲稱小區馬上開分店,交了6000元辦了5年的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賽樂威健身」工作人員稱:「我也不知道你應該去找誰,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我們也沒辦法…」你會辦商家的預付卡嗎?
  • 「辦卡容易退卡難」,健身卡真的能辦不能退?你認識嗎?
    然而,不少消費者卻遇到了「辦卡一分鐘,退卡難上天」的情況,健身中心往往會拿出入會辦卡時籤訂的「一經售出概不退換>」條款,將消費者的退卡請求拒之門外。 健身卡辦了又到底能不能退呢? 家住上海的小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了一份印有某健身中心招募會員的廣告傳單。90後的小董平日裡比較注重身材保養,這家健身中心離家近,讓小董甚是心動。
  • 威海怪獸遊泳健身房關門老闆「失聯」辦卡會員遭遇退費難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8日訊 減肥、健身現在是越來越火,去健身房辦卡方便又實惠,主要是便宜。不過這種預付費的會員卡,也存在很大風險。在威海有一家叫怪獸遊泳健身的健身房,在那辦卡的會員給記者打來熱線電話反映,說這卡辦了但是店卻關門了。
  • 美女3萬多辦理健身卡,退卡卻拖了一年,前臺回復含糊其辭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在城市中生活的壓力也在變大,許多人的生活意識也不斷在提高,人們開始注重身體的重要性,而運動無疑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好方法,不僅可以緩解生活中的壓力,而且能夠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對於許多健身小白來講,對於健身的專業知識了解不多,自己在家鍛鍊,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許多人會選擇去健身房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