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能自己吃飯?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2020-12-15 琦想媽媽

我們應邀到同事寶媽琳琳家吃飯,到了開飯的時候。我們看到琳琳家1歲多寶寶坐在餐桌前,胸前繫著圍兜,手裡握著勺子,張大嘴巴,認真地自己動手吃飯,我們羨慕極了。

「 琳琳,您家寶寶真的是好乖,我家孩子2歲多了,她要能這樣就好了。每天我家寶寶吃飯總是要公公婆婆追在後面喂,真是傷透腦筋。」另一位寶媽顯得有點失落。

其實,要想讓寶寶養成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真的要講究一點技巧才行。

01孩子多大能自己吃飯?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對外界事物的興趣也逐漸增強,大約到寶寶12個月後,我們就可以讓寶寶自己嘗試自己動手吃飯了。

因為這時的寶寶,由於自己吃飯的興趣很濃,一般會在吃飯時想要自己動手,表現為:如從媽媽的手裡搶餐具或者直接用手抓取食物,這時媽媽們一定要配合寶寶,積極支持,不能限制其動手的能力。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在寶寶1歲左右的時候,當你試著餵寶寶吃輔食,他卻生氣地抵抗,甚至是自己用手抓,那麼就代表他在向你抗議說:「我要自己吃, 不要餵我啦!」這個時候,媽媽要學會放寬心,讓寶寶自己動手,否則很容易打消寶寶吃飯的積極性。

如果我們錯過了孩子這個最佳培訓期,那麼寶寶對自己進食會失去興趣,或是習慣了由別人代勞之後,以後等到想要讓寶寶自己進餐時,培養寶寶自己吃飯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了。

也許這個時候的寶寶各方面的協調能力還不太好,我們也要讓寶寶自己吃飯,也許會弄得衣服上、餐桌上一片狼藉,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做到最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寶寶自己盡情地進食,不要訓斥或阻止寶寶。

02寶寶自己動手吃飯有什麼好處呢?

學習自己吃飯可是一 點都不容易,寶寶很可能會一 個不小心就將整張小臉, 以及整張餐桌都搞得髒兮兮的。

孩子自己吃飯,是一種很複雜的活動,它要求孩子的手、眼、嘴的高度協調,同時還伴隨著上半身多組肌肉的配合,但這一過程卻可以鍛鍊寶寶多方面的能力。

(1)鍛鍊寶寶堅持度

學習使用餐具對寶寶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屢次失敗會讓寶寶首次感受到挫敗感,但同時也可以鍛鍊他的堅持度。

(2)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將湯匙精準地送入口中,需要手眼協調配合,如果一開始時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不好,可能無法順利將輔食放入口中從而弄得滿臉都是。

(3)手部肌肉控制力和抓握能力

抓提湯匙需要大、小肌肉的配合,一般寶寶會依抓握勺到使用筷子這個過程來學習使用餐具,也就是說,由孩子八方從粗大動作發展到精細動作。所以說孩子獨自吃飯可以訓練寶寶的動作的發育。

(3)培養寶寶對飲食的興趣,增進食慾

在很多情況下,寶寶把自己拿小勺舀飯當作玩遊戲,抓著小勺全力以赴對付碗中的食物。待食物經過不懈地努力餵進自己口中時,寶寶的興致就更高了,似乎還有一種成就感。寶寶自已動手吃飯,可以培養寶寶對飲食的興趣,增進食慾

03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呢?

前段時間,一位寶媽和我說,為什麼鄰居的寶寶,比我家的孩子還少1個月,人家已經可以自己吃飯了,但我家的寶寶卻不行呢?

其實能否自己動手吃飯,需要視寶寶的能力而定。另外,家庭環境的營造也同等重要,如果家長老是怕麻煩,省略學習過程,或是因為擔心寶寶做不好而代勞,那麼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孩子自然學習不好。

不過,訓練寶寶獨立進食之前,家裡人最好要做好這幾方面的準備,這樣才不易心煩氣躁。

(1)用餐準備

家長們在餐具的選擇上,最好以塑料材質的學習餐具為主,以免寶寶因老是損壞餐具而產生挫折感。此外,由於寶寶的胃腸道仍很脆弱,所以家長也別忘了在餐後做好餐具的清洗工作。

(2)心理準備

由於小寶寶的肌肉控制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仍不足,所以握著湯匙的小手可能無法精準地對準嘴巴,這樣的情況下,寶寶可能會出現吃一口、灑兩口的情形。

這時父母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耐心。等到寶寶1歲多,手部肌肉的控制力和抓握能力較好之後,就會越做越好了。

(3)用餐環境準備

寶寶準備學習自己吃飯了,環境的布置很重要。家裡除了需要準備一個氣氛舒適、柔和的愉悅用餐環境外,給寶寶挑選一組適合的小桌子和小椅子也是同等重要的。

建議家長一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時就要備妥環境,替寶寶準備個固定的進餐位置,以及適合他尺寸的餐桌和餐具,並替他圍上圍兜,以免弄髒孩子衣服。

此外,餐桌最好不要鋪設桌布,以免導致寶寶分心或是不小心拉扯餐布使餐具掉落。環境的布置越簡單越好,這樣寶寶較不易受外界幹擾,更容易專心吃飯。

溫馨提示:寶寶剛剛開始嘗試自己吃飯時,會因為不能靈活使用湯匙而發脾氣,家長不妨從旁協助,藉以增加寶寶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當寶寶可以成功地使用餐具用餐時,家長應給予鼓勵和表揚。如果他不小心灑出來了,家長也不應該責怪寶寶,應該勉勵他下次再改進,以免寶寶產生挫折感。如果家長能夠堅持到最後,多數寶寶1歲多後可以學會自己吃飯。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可以自己吃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家孩子是從一歲半開始學習吃飯的,我們嚴格要求坐餐桌椅並系安全帶。孩子很配合,到兩歲後都是自己動手系安全帶的。2、準備卡通的餐具。包括碗、勺子、圍兜等。選擇精美可愛的餐具能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碗和勺子最好挑輕便且不易摔碎的材質,方便孩子抓握。
  • 培養孩子吃飯,家長得把握好3個「黃金時期」,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
    培養孩子吃飯,家長得把握好3個"黃金時期",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導語有孩子的家庭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什麼時候能夠長大呢?孩子什麼時候能夠自立呢?要是孩子能夠自己吃飯就好了。而培養孩子吃飯,家長也要把握好以下三個黃金時期,若是錯過,想要再培養孩子安安靜靜的吃飯就有點難了,所以家長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 自主進食是獨立的第一步,家長做到「三不二要」,讓孩子自己吃飯
    其實絕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孩子獨立的重要性,也會在孩子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引導孩子學會獨立。而讓孩子獨立,學會自己吃飯可以說是第一步。可是正如視頻中所出現的狀況一樣,很多孩子都是被爺爺奶奶寵著的。2、不要靠哄騙讓孩子吃飯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吃飯,會用手機、電視、玩具等哄騙孩子吃,這不僅會讓孩子養成沒有手機就拒絕吃飯的壞習慣,而且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幫大人吃飯,更不利於自主進食的養成。
  • 孩子吃飯掉得到處都是,家長先別著急餵,培養孩子自主吃飯很關鍵
    令各位家長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孩子吃飯。為何別人家的孩子總能乖乖吃飯,而自己卻面臨著孩子吃飯難的情況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當孩子有自主吃飯的需求時,家長是如何培養的。
  • 培養孩子吃飯,家長要把握好這3個「黃金時期」,讓孩子自己動手
    孩子的吃飯和睡覺,堪稱讓家長最為頭疼的兩大問題,如果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哄睡問題能夠明顯改善的話,那麼吃飯問題會一直持續到他們學齡前甚至上學之後。這時家長很顯然會非常著急,甚至懷疑孩子沒有自理能力,其實孩子不好好吃飯,根源還在家長身上,很有可能是他們錯過了孩子的獨立吃飯黃金期。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4歲的軒軒媽媽很苦惱,孩子已經4歲了,可是每天吃飯都必須要餵飯才行,讓她自己吃飯,不是不吃,就是弄得亂七八糟,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4歲時都能獨立進餐,甚至開始用筷子了,軒軒媽媽很著急。說到「餐桌禮儀」,有些家長會抱怨:「能哄著、餵著讓小祖宗把一頓飯吃完就不錯了,哪還管什麼禮儀不禮儀的。」那麼,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用餐時聽話乖巧,自家娃兒一到吃飯時就「雞飛狗跳」呢?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而兒童的餐桌禮儀就是從讓他學會獨立吃飯開始的。
  • 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可不是越早越好,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很多父母都為了孩子能好好吃飯沒少操過心和下功夫,費盡心思地準備各種美食,只是想讓孩子多吃幾口,可孩子就是不配合,就出現了父母在寶寶屁股後追著餵的場景。可這種給餵飯的方式,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今後孩子很難獨立起來,想要避免,就要從孩子自主吃飯的問題上去解決。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
  • 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
    孩子4~6個月開始加輔食,8~9個月時是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好時機,到孩子1~1.5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吃飯了。寶寶出牙了,那麼給孩子加輔食就要稍微硬一點,粗一點,比如水果塊,手指餅乾,這樣可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孩子8~9個月,大動作發展支持孩子的動手能力,所以這個階段允許寶寶用勺子或者用手抓飯吃,不要刻意幹擾他,注意孩子洗手,吃完飯給孩子洗洗臉,洗洗衣服就請辛苦一下。吃飯時也要與大人同吃,這樣能幫助刺激寶寶的食慾,並且孩子通過觀察父母吃飯還能學會如何使用餐具。
  • 你家孩子多大開始自己吃飯?寶寶吃飯的「大坑」,你踩了幾個?
    然而,很多時候都是家長不知不覺踩進了孩子吃飯的「大坑」,導致孩子沒有辦法自主進食。 所以,孩子會經常吮吸自己的手指、或者吮吸其他的任何手邊的物體,但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這樣吃就會去制止。 咬遙控器,不可以,咬被子,不可以,啃玩具,不行! 這不讓吃那不讓咬,等孩子到了1歲,又希望孩子可以自主進食,他會嗎?不,他是不敢!更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吃。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讓嬰幼兒自己動手吃飯,看似容易,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下面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如何培養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1、鼓勵寶寶用手拿東西吃如果您不禁止寶寶把手放進您精心準備的食物中,然後再把滿手食物的手塞進自己的嘴巴裡的話,很快地,他就會把食物與嘴聯想在一起,而您也可以慢慢地讓他開始自己吃東西了。
  • 想更快寶寶自己吃飯,抓住時機,平時這樣培養,孩子主動吃飯
    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用餐環境,讓孩子享受飯菜的美味的同時,更喜歡吃飯,從而誘導孩子自己主動吃飯,一家人一起體會用餐的樂趣。為寶寶準備用餐椅子優優媽媽在她能自己坐著吃飯時,為她準備了一個寶寶餐椅。每次寶寶吃飯,都坐在寶寶餐椅裡面吃。
  • 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增加孩子食慾的辦法
    孩子不愛吃飯或者是挑食一直是做父母的最常遇到的難題了,尤其是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如何讓他們增加食慾呢?如何讓孩子能夠愛上吃飯這件大人認為很簡單的難題呢?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邊玩邊吃有奇效孩子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心情是非常沮喪的,如果他不想吃飯,即使家長硬逼著他也非常沮喪,飯量也變小,由於心情不好導致消化能力變差。
  • 6個月~3歲,如何讓孩子自己吃飯?
    因此,不管你家寶寶現在多大,不管你家寶寶現在吃飯情況如何,在我分享「如何做」之前,我想請你和我一起,深呼吸,然後大聲朗讀以下三大準則。如果每次吃飯都是一家圍著孩子,一個餵其他人盯著,那孩子怎麼會有機會學會「如何吃飯」呢?從小D第一頓輔食開始,即使那時她需要喂,我都堅持每頓和她一起吃,餵她兩口,我自己吃一口,向她演示吃飯到底該是怎麼吃的。
  • 史上最全攻略:擺脫餵飯,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的秘密全在這裡
    下面我就給出一些自己親測有效的經驗與各路育兒大咖給出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如何讓孩子動手吃飯,不用別人喂?那天,她吃的十分開心,我也把這個令我開心的時刻記錄了下來,直到現在,琪琪還是非常喜歡看她小時候吃土豆條的小視頻,自己一邊看,還一邊笑。我猜她可能是覺得視頻裡的她那麼小,竟然可以自己吃飯,感到非常有趣。這些看似可笑的小事,其實都奠定了琪琪日後自己吃飯的能力,培養了她自己動手吃飯的樂趣。
  • 添加輔食培養寶寶自己動手吃飯的重要性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寶寶在沒有了動手吃飯的新鮮感後,很多時候不願意在自己動手,這個時候父母可以選擇餵寶寶,但更多的情況下還是要以寶寶自己吃飯為主(上幼兒園都是自己吃飯的,如果不會寶寶在幼兒園會怎麼辦,會不會受到嘲笑?會不會傷了寶寶的心?但寶寶去了幼兒園之後絕大多數不會自己吃飯的最後都會了)。
  • 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怎麼辦?培養娃的自理能力,請爸媽不要過度代勞
    「富娃娃」難以自理,會讓孩子在生活中遭遇很多問題1.動手能力差顯而易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主要的外在表現就是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好,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餵飯,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飯都不會自己吃,老師還得給不會吃飯的小孩開個「專桌」,一個一個地餵飯。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為什麼有的寶寶2歲就能自己吃飯,有的寶寶到了4、5歲還得大人喂?原因其實還是在家長身上。有的家長在引導寶寶自主進食上方法不得當,沒有原則性,才是導致寶寶遲遲學不會自主進食的主要原因。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寶寶的吃飯問題。
  • 「中國式餵飯」給孩子帶來傷害,做到這3點,孩子自己乖乖吃飯
    著名女星馬雅舒同樣遇到過此問題,兒子女兒不吃飯,可好友的女兒卻能乖乖吃飯。於是向好友求助,不料究其根本竟然是由於自己買零食太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貪玩的心太重,因為家長會追著餵飯,所以不用擔心自己會餓著。大概有的孩子便是這種心理。因此,家長一定不要溺愛孩子,過度縱容孩子反而會害了他。
  • 長期餵飯有這四個危害 孩子多大可以自己吃飯
    長期給孩子餵飯的危害 1、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給寶寶餵飯過程中,寶寶閒著無事幹,因此孩子會東張西玩、離開吃飯位置跑來跑去、玩玩具、看電視等,或家長給孩子講故事等,導致寶寶不專心吃飯,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 孩子吃飯太慢怎麼辦?家長別抓狂,試試這幾招
    前段時間閨蜜向我吐槽,她家3歲女兒小酒窩,吃飯一直讓人很發愁。一口飯含在嘴裡能嚼十幾分鐘,一頓飯動輒吃一個半小時。最後,家長的溺愛行為,會造成孩子行動力的缺失曾經看到一個節目16歲的女孩吃飯依然要家長喂,很多人看到這一幕覺得啼笑皆非,認為那麼大的孩子怎麼還能讓餵飯。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安全是因為家長的溺愛讓她喪失了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