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媽媽不如意就想吼孩子,崩潰

2020-12-20 小不點家庭教育指導

兩個方向需要解決!

一、大人方向

遇到不如意,總想吼他!其實每個人的不如意實際上跟孩子沒什麼關係,是我們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而孩子往往就成了我們情緒的垃圾筒,實際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們說什麼事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想解決我們自己的吼叫問題,首先需要明白是什麼因素引發了我們總想吼?

實際上引發父母吼叫的原因有多種,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是什麼因素引發了你的想吼。

1、 外在環境帶來的情緒壓力

比如這次的新冠疫情,疫情發展的不穩定性曾讓我們變得焦慮,讓我們的安全感得不到滿足,每一個人的情緒壓力會增大。當一個人他的內在安全感穩定感不能被滿足時,她對親子衝突的忍受程度也會降低,就更容易發脾氣。而且如果留意的話,孩子在父母和環境的影響下,孩子的情緒會變得更加敏感,他也會努力地捕捉你給出的每一個信號,解讀你的每一個表情,可能會表現出煩躁不安,出現哭泣或者攻擊行為。

2、 人際關係的矛盾比如婆媳關係,夫妻關係,也是容易遷怒到孩子的,這是大人要警覺的。

比如孩子媽媽對孩子爸爸很憤怒,覺得你怎麼這麼懶呀,只會上班,在家呆得時間短,就是在家時也經常什麼都不幹,就知道玩兒手機,也不知道幫忙做事,當媽媽沒有辦法去和老公表達或者不想跟他吵時的時候,會遷怒到孩子身上,可能孩子就成為了發洩的對象。

3、 小時候被吼叫的爸媽,現在,也更容易吼叫孩子。

4、 父母內在對孩子對自己都是有一個較高的期望

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有好的習慣,應該聽話,應該到點就睡覺等等,父母出現這麼多的應該,成為了家長內在的觀念,所以,當孩子的表現不能達到父母期待的時候,父母難免就會感到很失望和挫敗。同時,父母對自己也是有一個理想化的想像的,認為自己是可以管好孩子的,所以,當孩子不能聽話,不能夠達成我們期待的目標的時候,我們又沒有合適的方法來讓孩子跟我們合作,這個時候,父母的那個羞愧感,那種挫敗感就出來了,那麼智慧腦就關閉了。批評想吼叫的情緒就會隨之而來。

5、 父母和孩子的氣質差異較大

比如孩子和大人在活動量、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規律性、接近或者是迴避性、適應性、敏感度以及反應的強度等各方面是不是差異較大,我們可以注意觀察孩子,大多數時間孩子的情緒狀態,以及孩子是否容易被聲音或者人分散注意力,還有孩子的堅持度等,再思考自己的情緒模式,自己的各方面氣質特點是否能與孩子很好地適應。

如果媽媽和孩子的氣質和孩子適應得不好,就會出現一些衝突,比如說媽媽不愛動又敏感,而孩子,他喜歡在屋子裡跑來跑去的,還願意招惹媽媽,如果這個時候媽媽剛好需要安靜,這樣的舉動,就很容易惹媽媽發火了。

再比如說,媽媽的適應性很強,而孩子卻需要緩慢的過程,才能適應各種變化,那麼,媽媽就常常會因為失去耐心而大聲的吼叫。

以上是關於引發父母吼叫的幾個因素。

通過以上幾個引發想吼叫的因素,我相信你能對自己有更好的認識。

有了認識,就是做出改變和調整。

首先要學會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

從覺察自己的情緒到理解接納這些情緒,我們可以尋求一些情感支持,或者找到讓自己放鬆的方法,比如冥想、自我關懷、活動自己的身體、聽一聽振奮的音樂和改善情緒的作品,或者笑一場吃點東西喝點茶等都是可以的。

當真的被激怒的時候,要學會迅速調整自己的情緒

先自問並進行深呼吸,比如數4個數,有意識地深呼吸,接著暫時離開,先讓自己冷靜,同時繼續深呼吸,之後就是明確孩子真正的需要,給到他,比如孩子是需要一個鼓勵或者一個擁抱,是要玩耍,還是要自主權?

其次,就是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傾聽理解孩子,如果能做到同理心,往往會達到神奇的效果。

二、孩子方向

孩子方向,你要先明白孩子寶寶哭鬧的真正原因。

首先,16個月的嬰兒睡眠時間一般在十到十二個小時左右。

白天大概睡兩到三個小時,晚上睡九到十個小時左右。

有的寶寶喜歡玩鬧,白天睡覺的時間就會比較少一些,這也是正常的情況。

寶寶具體睡多長時間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家長儘量按照孩子自己的睡眠時間讓孩子睡覺,不要打擾孩子的生物鐘。

其次,16個月的寶寶已經一歲多了,這個時候寶寶都比較鬧騰。

所以寶寶就會出現玩累了就睡覺的情況。家長最好不要在白天的時候讓孩子玩的太累了,不然孩子容易在白天睡很久,然後晚上睡不著。這樣累的就是家長自己了。

最後,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睡眠規律,家長不要強求自己孩子的睡眠時間一定要和標準的時間一樣。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睡眠規律,從而導致孩子出現無規律睡眠,難以入睡的情況。

關於飲食,我很能同理你的著急。

嬰幼兒時期是人體發育的一個高峰期,體內的器官組織發育逐漸會變得完善起來,當然,若想正常發育或者發育快些的話,平時飲食上的營養補充自然是少不了的,一歲多的孩子正是需要營養的時候,有的孩子不喜歡吃飯,讓許多父母很著急。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希望孩子多吃點東西,還有一些營養的補充如維生素、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等能夠促進發育,為了讓孩子的身高比同齡人長得高一些,智力發育也比較好一些,父母都會給予孩子最好的飲食。

但要明白,營養一般都在家常便飯裡面,所以好好引導孩子吃飯是非常必要的。

16個月寶寶不好好吃飯,也要從多方面分析原因,比如

1、飯菜是否經常變換花樣?不同的菜可以做出不同的形狀出來,這樣能夠增加孩子的食慾,孩子的飯量也會增加,當然烹調方式也要做出改變,總之美味是必要的。

2、餵孩子吃飯的時候是否經常採用打罵吼叫的態度進行?打罵吼叫的態度會大大影響食慾,讓孩子內心產生一些恐懼感,之後會更加抗拒吃飯,因此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吃飯的氛圍。

這個喂,要想方設法讓孩子自己吃,比如多用設問的方式跟孩子溝通,我看寶寶能不能自己把這光滑的好吃的葫蘆片放進嘴裡等,多跟孩子用「自己」兩個字,培養孩子的自我掌控感。做父母的要懂一個度,要從孩子的要求中去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如果他此時就需要你先餵他一口,之後你加一句鼓勵,他自己就能吃,而家長卻偏偏一口也不喂,這孩子怎麼能好好吃飯呢!

3、除了補充適當的營養之外, 做孩子平時愛吃的食物,蔬菜適當地吃一些不要強求孩子,也不要太刻板,否則會讓孩子太過壓抑。總之,在吃飯這件事情上,父母應該更多地耐心講道理,慢慢地引導孩子,而不是吼叫,吼叫是最不能起到作用的教育方式。

4、最後,孩子不愛吃飯鬧騰睡覺的原因,還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缺鋅缺鈣或者缺其他微量元素。

吼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好好吃飯?大人追著餵?分享解決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小妙招
    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哄完,爸爸哄,全家出動;左一勺右一勺,就是餵不到孩子嘴巴裡;這不吃那不吃,爸媽看著心裡愁啊,心裡愁。想讓孩子乖乖吃個飯,怎麼就那麼難呢?孩子不好好吃飯,就收不了全面均衡的營養,影響身體,智力等各方面發育。良好的飲食才能保證寶寶攝取足夠的營養和正常生長發育。
  • 媽媽被自己吼孩子的聲音嚇得捂住耳朵:想孩子聽話,就要好好說話
    也許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孩子有多害怕被吼叫,在德國的《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中就形象地描繪了這種驚恐的感覺:早上媽媽衝我發脾氣,結果我嚇得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面;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裡;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裡;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一個謎。被吼叫的孩子瞬間魂飛魄散。
  • 崩潰媽媽的自述:壓垮女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孩子不好好寫作業
    近年來,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消息,因為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有的媽媽要跳樓,有的要跳河,各種以死相逼。而我們不禁反思,媽媽跳樓、跳河的主要原因真的只是因為孩子不寫作業嗎?是,也不是!如今的媽媽承受了太多,太大的壓力,導致他們被壓垮了,孩子不寫作業成了壓垮女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孩子不愛吃飯的4大原因
    娃不喜歡吃東西,追在他身後滿屋子跑來跑去。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絕對是99%父母頭疼的問題。我的孩子小時候不喜歡吃大蒜,遇到大蒜時,必須把它挑出來,但他可以吃薑。而我絕對不能吃生薑的,吃了會吐。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逼我吃,讓我覺得特別難以忍受。所以現在我對孩子吃飯沒有那麼多要求。喜歡就多吃些,但不喜歡就少吃些。要是真的不想吃,我從來不說什麼東西對身體好,就非要吃,不喜歡的也要吃。
  •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小麗和哥哥學習都不好,這讓媽媽非常生氣,從小到大,為了學習,不知被吼多少回,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罪,有時候被打的不敢回家,夜深了跑到鄰居奶奶家,哭著求本家奶奶:「奶奶,我給你當孫子吧,我太餓了,給我點吃的吧」。本家奶奶不是親奶奶,是和親爺爺一個家族,看到孩子的可憐勁兒,直掉眼淚,把孩子安頓好以後,夜深了找上門,好一頓責罵。
  • 醫生,孩子不好好吃飯,要補鋅嗎?
    原創 醫學小白 醫學界兒科頻道詳解不好好吃飯的6大原因、2大對策!門診上經常遇見這樣的情況:一籌莫展的媽媽帶著瘦瘦巴巴的孩子來就診。通常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夫,我家孩子不好好吃飯,你看這乾巴瘦的,刮個大風都能吹跑。去社區醫院看過,說是缺鋅,吃了好幾個月葡萄糖酸鋅,也沒見好轉,您看是不是厭食症?」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件大事,孩子們吃飯的事在媽媽們眼裡比天還大。醫生:「不好好吃飯這種情況多長時間了?」
  •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孩子總是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啊?從我開公眾號以來,有一個問題就從來都沒斷過:橙子,我家小孩不愛吃飯怎麼辦?
  • 剛出生的孩子晚上不睡覺、新手媽媽的內心很崩潰!
    (圖片來自網絡)新手媽媽在對於照顧孩子的問題上,特別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新生寶貝不能好好睡個「整覺」,寶寶不睡整覺就意味著媽媽也不能睡整覺,很難受對不對?想起那時候孩子剛睡著就醒了,剛喝完奶好不容易才睡著輕輕放床上還沒有一分鐘就醒來了,然後就是無休止的玩耍,孩子精神好的不得了,作為媽媽不能睡覺又困的要命的那種無奈,內心完全是處於崩潰邊緣的!
  • 孩子一言不合就愛哭,哄到崩潰!教你一招,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
    有的孩子則從小受著家長「打壓」式的教育,總認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對孩子進行碾壓的方式去教育,而這些行為看似是為了孩子著想,其實背後隱藏了很多隱患。因為當孩子獨自面對和解決難題時,失去依仗的他們會變得懦弱膽小,心理極易自卑、否定自己,從而導致情緒崩潰。
  • 原本好好吃飯的孩子突然不吃飯了怎麼辦?
    就在剛過一歲生日沒幾天的一日午餐,怪獸在吃了幾口媽媽做的三文魚拌飯(他的最愛)之後,突然開始往外吐,然後很煩躁的要哭。對於當了六個月的吃貨怪獸來說,這還是頭一次。媽媽以為可能沒睡醒醒或由於當天圍觀吃飯的親屬太多,小怪獸沒有調整好情緒吃飯,不吃也罷,去玩吧。誰知道從那日開始,天天吃幾口就不吃,不管是以前多愛吃的食物,一夜之前全被他嫌棄。
  • 孩子經常哭鬧不睡,媽媽掀了桌子還吼孩子,評論區竟是理解的聲音
    ,讓多少女人崩潰。阿梅只能放下工作,當起了全職媽媽,在家裡一個人照顧孩子,但是孩子似乎是上天派來折磨她的,經常哭鬧,尤其是想要睡覺的時候,特別折磨人,哄也不行,吼也不行,阿梅每天都在崩潰和自我救贖中度過。
  • 孩子不願吃飯怎麼辦?不好好吃飯有6大原因
    營養對每個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小孩,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營養充足。但很多孩子到吃飯的時候就不願意好好吃飯,很多大人都會跑在孩子後面,追著孩子餵飯。其實大多數孩子不願意吃飯有這些原因?不願意吃飯該怎麼辦?
  • 第101次,我和孩子發誓:媽媽再也不吼你!
    從一個之前遵守規則的孩子突然成了會找理由溝通費勁的孩子,我在心理上有了一定落差,加上反覆勸說無效帶來的負面情緒蓋過了理智,於是我一時間更加想不出解決方案,本能開始大吼:「你過分了!現在媽媽要回家了,你一定要的話就自己留在這裡!」「哇嗚~哇嗚~」OK哭得震天動地。小賣部的大媽出來勸:「哎呀,這個扭蛋機阿姨打不開的,不然取出來給你。」憑什麼你哭得喉嚨梆梆響,全世界都要給你讓路了。
  • 孩子不好好吃飯,餓一頓就長記性了?專家直言: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文|秘籍君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會用什麼方法呢?很多家長看到這個問題,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不聽話,餓一頓就好了,保證以後就乖乖吃飯了。不可否認,有些孩子餓一頓,會好好吃飯。但這種方法適用於所有孩子嗎?那可不見得。朋友家兒子也不好好吃飯,有時候家長追在身後,才會吃幾口。後來,朋友不知道從哪看到自然後果法,覺得很有道理。就不再主動讓孩子吃飯,想吃就吃,過了飯點不補飯。持續了半年,胃口越餓越小,越來越不肯吃飯,孩子也越來越瘦。包括孩子天冷的時候不穿衣服,容易感冒。朋友也用這個方法,覺得孩子知道感冒難受,要吃藥,下次就會乖乖穿衣服了。
  • 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你吼過孩子嗎? 不用說!一定吼過! 為娘也不想,但是為娘實在做不到啊! 「都幾點了!還不睡覺!」 「再不吃飯就把你碗端走了啊!」 「我倒數三個數!你到底聽到沒有!」
  • 「不好好吃飯?那就餓著!」
    剛開始餵輔食時,雖然寶寶總是弄得一團糟,但起碼能乖乖坐著、好好吃飯,如今寶寶越大越難搞: 從客廳追到房間,從菜泥換到果泥,從生氣「恐嚇」到玩具「引誘」……軟硬兼施下,寶寶依然說不吃就不吃,吃幾口就推開。
  • 4歲孩子因不好好吃飯,屁股被老師打腫,媽媽大怒索賠20萬
    家長把孩子送上幼兒園,也是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學習到知識,減輕家長的負擔,讓家長能夠更放心安心的去工作掙錢。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卻讓人怒了,讓有孩子的家長都心有餘悸。4歲明明(化名)上幼兒園中班,晚上媽媽給明明洗澡時,發現孩子的屁股烏青淤血都腫了。
  • 2歲多的孩子半夜不睡覺,被媽媽趕出房間,爸爸一旁幸災樂禍!
    2歲多的孩子半夜不睡覺,被媽媽趕出房間,爸爸一旁幸災樂禍!一直以來媽媽都是非常偉大,不說懷孕生孩子,坐月子這個過程都有多麼的難受。教育孩子,引導孩子並且照顧孩子想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在成長期間總是會有無理取鬧不聽話的時候,比如說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飯,在吃飯期間玩耍,這個時候很多大人都會認為孩子不吃飯,身體營養跟不上,所以會拿著碗跟著孩子,哄著孩子吃飯。還有一些孩子不好好睡覺,經常白天睡覺到了晚上就異常亢奮。孩子不睡大人也就無法睡覺,長時間的熬夜,對孩子不好,同時也非常折磨大人的身體。
  • 孩子不好好吃飯,擔心營養不良,家長該怎麼辦?
    所以建議每頓不必吃得太飽,以保持孩子的食慾。2.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往往會喋喋不休地埋怨、嘆息,這些消極暗示的行為,會讓孩子錯誤覺得家長已經默默地認同了自己的做法,於是變本加厲。3.有的家長為了使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能夠坐得住,就在吃飯時允許孩子看電視,但這樣做易使孩子的心思停留在電視節目裡,而不專心吃飯。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因為我是有些微胖的身材,而我的老公是那種「吃得多不長肉」的體型,吃飯的時候,我倆的身材問題就成了他的笑柄。「小姨,你是不是把家裡的好東西都吃了,天天餓著我小姨夫?」「小姨夫,你知道嗎,你要是在豬圈啊,就是那種沒良心的豬,怎麼餵都不能出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