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愛哭,哄到崩潰!教你一招,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

2020-12-20 瑩姨育兒趣談

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哭也要講究限度,一言不合就開哭的孩子,不僅會惹得父母心煩,如果孩子上幼兒園前,還有這個毛病,那麼將來的幼兒園生活就很讓人擔憂!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心急,這3方面做得好,孩子就不再是「愛哭鬼」。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

一、缺乏自信

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爾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學識和專業技術只佔事業成功的15%,良好的心理素質則佔了85%。」自信是學習與進步的基石,是孩子面對困難與挫折的一種底氣,喪失這種心理素質,孩子會緊張焦慮,情緒會由內而外地低迷,所以會經常喜歡哭鬧。

而造成孩子沒有自信的一大原因,就是父母造成的。有些孩子受盡萬般寵愛,從小就沒受過委屈吃過苦,一旦有了困難,家長會第一時間衝上去解決。有的孩子則從小受著家長「打壓」式的教育,總認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對孩子進行碾壓的方式去教育,而這些行為看似是為了孩子著想,其實背後隱藏了很多隱患。因為當孩子獨自面對和解決難題時,失去依仗的他們會變得懦弱膽小,心理極易自卑、否定自己,從而導致情緒崩潰。

二、缺乏安全感

奧地利精神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嬰兒出生後,如果能持續受到來自父母或其他人的關心愛護,嬰兒就能產生最初的安全感,並且產生對世界的信任和依賴。嬰兒獲得安全感能建立自尊,並且產生融入社會的心理,不會被情緒所支配,遇到難題也不會崩潰大哭,這對形成健康人格有很大影響。

安全感要從小培養,面對孩子時,家長應保持和善的心態。因為孩子心態敏感,能感知他人帶來的正負面情緒,如果家長陪伴孩子時有消極情緒,孩子心理會緊張焦慮,不易產生安全感。3歲以下的孩子,家長應儘量減少分離時刻。因為孩子心智發育不成熟,不懂分離的含義,家長的離開極易讓孩子害怕,會產生自己被拋棄的錯覺,所以要減少分離,增加陪伴時間,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孩子一言不合就愛哭,這三方面做得好,孩子不再當「愛哭鬼」

一、對敏感的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鼓勵

關注孩子心理需求,給其溫暖和快樂。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餓了也不會說,身體不舒服更不會去表達,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與舉動,如果他哭鬧不止,看看尿不溼是否該換了,若不是這個原因,嘗試給孩子塞奶瓶到嘴裡,如果他餓了,就會噙著奶嘴不放,這個時候給他餵奶就滿足了他的需求,及時解決了問題。

及時肯定和鼓勵孩子,幫助他建立自信心。敏感的孩子往往在乎別人的評價,尤其是父母的。如果能在孩子完成一個任務時,直接地表示「寶寶,你的動手能力好強,完成得太優秀了,媽媽為你驕傲!」孩子會把這種肯定和鼓勵的情緒轉化為自信心,進而逐步增強對自我掌控的能力。

二、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擁抱

用更多的耐心去對待孩子的消極情緒。孩子哭鬧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哭的「果」,從而忽視孩子鬧的「因」,給孩子更多的耐心,溫柔冷靜地和孩子溝通,找出哭鬧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才是明智家長的舉動。

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有愛才有依靠和幸福感,每天下班回來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想你啦寶貝,有沒有想爸爸媽媽呀?」讓孩子能直觀地感知愛,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被愛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哭鬧,因為他們很幸福。

三、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

孩子沒有成年人的心智,根本不會懂如何去管理情緒,所以我們要教孩子去認識情緒,告訴他「開心」是在什麼樣的情緒,「哭泣」是什麼情緒。讓他明白情緒是豐富多彩的,自己不該用哭鬧來代替所有的情緒,不開心的時候可以表達出來,我不開心。

當孩子了解情緒以後,父母可以用繪本引導孩子去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壓抑"孩子改變不了消極的情緒,反而使這種消極情緒堆積下來。繪本以豐富多彩的圖畫與語言相結合,不僅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還能通過繪本來感知人物的不同情緒,教會孩子如何愛、如何排解消極情緒。

這種方式能讓孩子處在情境中,更容易起到釋放情緒與學習管理情緒的效果,而情緒管理能力的提高,也能增加孩子的情商,做一個惹人喜愛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哭不好哄?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自從開通了私信權限,我時不時就會收到家長們關於對孩子的問題的諮詢和吐槽,而在其中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孩子太愛哭了怎麼辦?」。而實際上這一問題也的確是很多家長共同頭疼的問題。這孩子遇上點事就哭,自己做錯了事,我還沒說上兩句呢,就大哭一場。有次在幼兒園做手工,一不小心剪壞了一張紙,也是哭得不行,老師哄了半天才哄好。家長們面對孩子如此愛哭,往往會擔心:這要是什麼事都哭一場?以後可怎麼辦?
  • 孩子遇事總愛哭?針對愛「哭」體質的孩子,家長用這3招很有效
    文/甜心奶爸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在遇到一些困難或事情時,總會崩潰的哇哇大哭,任憑家長怎麼哄也沒有用。但是大人往往忽視了,孩子在這個時期他們的內心是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勵與認可,如果父母不這樣做,反而老讓孩子長期處於一種緊張的氣氛中,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二、面對愛哭體質的孩子,家長用這3招很有效1.
  • 《不吼不叫》:教你面對孩子時,如何做到不吼不叫
    孩子不及時做作業,你催促幾次,他都當耳邊風,你會忍不住對他怒吼:「這麼不想做作業,乾脆就別去讀書了,天天在家玩。」兩個孩子打打鬧鬧,大的總是欺負小的,小的可憐巴巴地向你告狀「哥哥打我了」,你苦口婆心說了很多遍「你們倆好好玩,哥哥不要欺負弟弟」,他置若罔聞,你忍無可忍,壓抑的怒火噴薄而出。
  • 孩子受到丁點委屈就哭哭,家長哄不好吼也不聽,還需這樣引導
    因為她愛哭,所以小朋友也喜歡捉弄她,逗她哭,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而且琪琪還吼不得罵不得,還要聲音小點哄才行,為此,琪琪腦殼都痛了,不知道孩子性格是咋整成這樣的。其實孩子的性格除了與生俱來的的,與後天的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孩子的性格與那個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人有很大的關係。上面說的琪琪家閨女性格不好,愛哭,這與琪琪的教導有很大的關係,孩子沒教好,各種問題隨後就會出現,讓你頭痛不已。
  • 孩子愛哭怎麼辦,三招教你輕鬆搞定,孩子總算不愛哭鼻子了
    鄰居家的孩子經常愛哭鼻子,只要稍有不開心不滿意就哭,大家都給他取外號叫「愛哭鬼」,久而久之,鄰居也看不下去了,覺得是該管管這孩子了,於是孩子只要一哭鬧就他不問緣由就先制止孩子,孩子受委屈了也不敢說,慢慢地性格也變內向了,鄰居發現問題時,孩子的性格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時候鄰居再後悔孩子也已經受到了傷害
  • 愛哭的孩子與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區別竟這麼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如果家長對孩子哭的時候不進行教育的話,孩子以後每次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情,都會用哭來解決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在孩子哭的時候,自己的心會很煩。因為家長自己很心煩,所以不願意再花時間在哄孩子上,於是就都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作為家長,大家發現了沒有,其實在孩子之間也有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距到底有些什麼呢?
  • 遇到愛哭的孩子就崩潰?教你幾招相處方法
    但是大多數孩子並不屬於這一類型,除去嬰兒的啼哭,很多大孩子哭是想尋求安慰、關注,或者是他們感到憤怒、沮喪等情緒時的一種發洩方式。面對孩子的啼哭,家長是不是會感到非常的頭疼,甚至在孩子大哭的時候自己也很崩潰,想跟著孩子一起哭!今天就來給這些家長支支招:1.
  • 年輕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不扶也不哄: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
    一個小朋友趴在地上放聲大哭,年輕的爸爸媽媽站在不遠的地方淡定地看著。夫妻倆抱著膀子,既不上去把孩子扶起來,也不著急哄: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網友:「三觀正的90後爸媽,我只想說:幹得漂亮!」「孩子好可憐,我笑得好開心哈哈哈哈哈」「極度舒適,這大概是育兒觀一致的人才能體會的快樂吧~」網友評論:「讓孩子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延伸閱讀:不用哄不用吼,孩子哭鬧用這招輕鬆解決爸媽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
  • 孩子哭鬧不止媽媽暴跳如雷,父母如何控制好情緒,不吼不叫教好娃
    所以孩子往往是父母的翻版,當父母總是對孩子大呼小叫時,他們也會變成和父母一樣的人,特別是在以後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以後會和自己的父母同出一輒。2、錯誤的認知我們有理由相信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只是有的父母用錯了方法而已。
  • 孩子愛哭,你真的會哄嗎?教你一套「標準哄法」,幫孩子控制情緒
    孩子哭起來很輕鬆,但想要哄好就沒那麼簡單了。孩子哭的原因五花八門,手腳碰疼了會哭,吃的掉地上了會哭,家長不給買玩具會哭,甚至連別人開句玩笑也會哭;但是對於家長來說,想要哄好卻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抱起來,悠著哄,說好話,威逼利誘,「摸摸毛嚇不著」十八般武藝之下能哄好孩子就算大功告成了。
  • 不吼不叫教育好孩子很難?高情商家長用這3種方式,心理學家贊同
    可見家長如果平時對孩子控制不住情緒,採取大吼大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和未來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家長這份職業一旦上崗,就需要從方方面面去留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因為你的孩子會深深受到你的影響。可孩子難免有淘氣貪玩不聽話的時候,這是天性,那這個時候做家長的應該如何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溝通呢?
  • 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大吼大叫並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傷害孩子 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裡面跟拍過這樣一對母子—— 孩子蠻不講理,愛哭;媽媽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大聲責罵孩子。 去逛超市,一路上孩子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媽媽不耐煩地對孩子大喊:「不要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
  • 孩子太愛哭,教你幾招輕鬆化解!
    這不,剛剛跟鄰居家的弟弟在一起玩了不到十分鐘,就因為弟弟搶了他的東西哇哇地流起眼淚來。浩浩真的是個特別特別脆弱的孩子,不止這一件事,經常一天當中能看到好幾次他掉眼淚。早上起來看不到媽媽會哭,東西被別人吃掉了他也哭,玩具掉到地上撿不到他還是哭……雖然我們一家人都在儘量地保護這個孩子,可是整天看著他這樣哭也免不了讓人心煩。哎,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啊!
  • 孩子愛哭,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媽媽不如意就想吼孩子,崩潰
    一、大人方向遇到不如意,總想吼他!其實每個人的不如意實際上跟孩子沒什麼關係,是我們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而孩子往往就成了我們情緒的垃圾筒,實際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們說什麼事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想解決我們自己的吼叫問題,首先需要明白是什麼因素引發了我們總想吼?
  •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往往容易養出性格缺陷的娃,如何不吼不叫教育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仔細回想一下,您是否有不分青紅皂白責罵孩子的經歷?急性子的你動不動就吼孩子,當得知冤枉娃時,內心既後悔又心疼,可對不起仨字死活說不出口,以一句「該吃飯了」就糊弄過去了。
  • 爸爸「崩潰式」輔導作業 面對孩子學習試試「零吼叫」
    說到管理孩子的學習,相信很多家長會深深地嘆上一口氣。當然除了緊張、無奈之餘,這「陪伴學習」也給不少家庭帶來了樂趣,催生了好一些關於輔導作業或陪伴學習的段子,不禁讓人捧腹大笑。「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未來親家,趕緊把你兒媳婦接走吧!」「你這樣的媽媽,我還能要嗎?」……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她說:「你這死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再敢上課講話看老子還管不管你,直接給你丟到街上去!老子每天累死累活的賺錢供你上學,你要是不想學就給我趁早出來打工,省得浪費我的錢。」話語間粗俗狠戾,把老師都嚇了一跳,指責她這樣會傷害到孩子。可小穎根本就沒把老師的話放心上,她說:「孩子都是這樣的,你不罵他他就嘚瑟,我們家長都習慣了!
  • 孩子咳嗽不吃藥咋辦!教你一招,自製「棒棒糖」,止咳潤肺效果好
    孩子咳嗽不吃藥咋辦!教你一招,自製「棒棒糖」,止咳潤肺效果好。冬天天氣非常寒冷,對於身體比較弱的朋友們來說,不小心就會受到了風寒,還會出現咳嗽,現在孩子的發育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孩子出現咳嗽,千萬不要讓孩子吃藥,我們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解決,但是對於,愛挑食的寶貝來說,不管你做成樣的止咳湯,孩子都不喜歡吃。
  • 寶寶鬧覺 教你幾招就搞定
    寶寶鬧覺 教你幾招就搞定 媽媽們湊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其中談論最多的就是寶寶的睡眠問題了。剛開始,寶寶們整天都在睡覺,不願意和你玩。但是很快,寶寶就變成了鬧覺小魔王,常一言不合就哭鬧,非要抱著睡或是奶睡。
  • 發火吼完孩子很懊惱?放輕鬆,這幾招讓你感覺好起來
    吼孩子一時爽,吼完那無窮無盡的懊惱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是真正的折磨。各種負面的標籤都過來了。我白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我怎麼就那麼粗魯那麼狂暴,像一個怪獸。我不是一個好媽媽。01你已經很棒了,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翻開市面上熱銷的育兒書——溫和而堅定,不嬌縱不嚴厲,不吼不叫,不打不罵教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