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GI 2021 |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初顯療效

2021-03-05 君實醫學

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ASCO GI 2021)將於2021年1月15日至17日以虛擬會議形式召開,本屆ASCO GI 2021將討論從腫瘤差異性到COVID-19病毒帶來的影響等一系列議題,進一步推廣可以推動胃腸道腫瘤臨床診療模式改變的最新研究成果。當地時間11日,ASCO官網公布了本次大會入選摘要詳情。


本屆大會上,來自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林海鋒教授牽頭的一項旨在探討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 (ChiCTR1900028295)將在大會期間以壁報形式展示初步結果,摘要編號:314。

已有研究顯示,相比索拉非尼單藥治療,抗PD-1 /L1單抗聯合血管生成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療效更為顯著,但目前可選藥物仍有限。因此研究者們設計了該項單臂、多中心、II期探索性臨床試驗以評估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納入標準:Child-Pugh≤7,ECOG PS<2,且未經治療的HCC患者。研究主要終點是研究者以mRECIST和irRECIST標準評估的客觀應答率(ORR)。次要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疾病控制率(DCR)、緩解持續時間(DoR)和安全性。

研究結果顯示,截止2020年9月21日,共納入11例不可切除HCC患者。在8例可評估患者中,根據mRECIST標準,未確認的ORR為25%(95%CI 0.032-0.651),包括1例為未確認的CR和1例未確認的PR,DCR為87.5%(95%CI 0.473-0.997)。安全性方面,9例患者出現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5例為3級TRAEs,無4級及以上TRAEs發生。其中,最常見的TRAEs是食慾下降(54.5%)和疲勞(45.5%)。

研究者認為,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毒性可耐受,並初步顯示出抗腫瘤活性。同時,該項研究還需進一步更新結果,並需要開展大規模研究進行驗證。

來源:ASCO官網.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3; abstr 314).

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英文名:Toripalimab Injection)是君實生物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於2018年12月17日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並獲得2019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黑色素瘤診療指南》、2020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黑色素瘤診療指南》和2020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推薦。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單抗已在全球開展了30多項臨床研究,積極探索在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腎癌等適應證的療效,以及開展多種聯合方案在多種疾病領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審批編號:JSSW20210108009

有效期至:2022年1月11日

內容聲明:君實醫學訂閱號平臺所發布信息僅供醫療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相關焦點

  • 【2021 ASCO GI】周軍教授對話白莉教授:安羅替尼聯合Penpulimab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有效更安全
    Penpulimab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研究成功入選壁報展示。周軍教授:近年來免疫治療在肝癌領域崛起,尤其是免疫聯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的成功改變了肝癌系統治療的格局,這種聯合療法的協同作用機制是什麼?白莉教授:肝癌是一個富血供的腫瘤,早在2007年索拉非尼上市時,其主打的作用機制便是抗腫瘤血管生成。
  • PD-1聯合靶向藥物治療肝癌有效,則總生存期有望提升2倍
    這就導致很難找到一個主效的驅動基因來研發藥物。因此,針對肝細胞癌的藥物都是多靶點抗血管生成靶向藥,如索拉菲尼、樂伐替尼等。另一方面,得益於PD-1抑制劑熱火朝天的勢頭,很多臨床專家將PD-1瞄向肝細胞癌的治療。由於PD-1單藥有效率較低,因此大家就想到用PD-1聯合肝細胞癌靶向藥物進行治療。
  • ASCO GI熱點速遞 | 獲批後再添力證,RWS展現阿帕替尼聯合TACE治療肝癌硬實力
    同時,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阿帕替尼已被2020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1A類證據、Ⅰ級專家推薦納入晚期肝癌二線治療選擇,並已經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肝癌適應證。那麼,怎樣更好地在真實世界中實現介入與靶向藥物的強強聯合是廣大領域內學者極為關注的問題。
  • 聚力消化,幸福可維丨POST ASCO GI線上會議完美收官
    中位PFS目前尚未達到,治療方案安全性可控,患者可耐受。羅素霞教授指出,血管靶向聯合免疫治療可能是食管癌頗具前景的治療方案,也期待這種聯合治療能夠在食管癌中取得一些突破。抗血管生成藥物與化療的聯合,或抗血管生成與免疫治療的聯合,或是三者的聯合都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 2020版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藥物中國專家共識發布,周彩存教授道出這些精髓
    目前,在晚期NSCLC一線治療中,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化療、靶向或免疫治療都得到了國內外權威指南的不同級別推薦,在本次《共識》更新中,更是首次推薦了抗血管生成治療聯合免疫治療作為野生型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選擇。對於EGFR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共識》補充並推薦了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EGFR-TKI的治療選擇。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版)發布!│...
    具有侵襲性較高的特點,由於缺乏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案,導致我國68%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以鉑類為基礎的雙藥化療方案是治療晚期NSCLC的傳統標準方案,但對應的5年生存率依然很低,不足5%。抗血管生成藥物與其他NSCLC系統治療藥物(包括化療、小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合應用,表現出更好的的抗腫瘤及延緩耐藥作用。
  • CSCO 2020 |欽倫秀教授:聯合與序貫,兩大策略助力抗血管靶向治療
    1971年Folkman發現血管生成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出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均依賴血管,為抗血管生成藥物用於腫瘤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迄今為止,以貝伐單抗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藥物成功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大有成為腫瘤治療主力軍的趨勢。
  • 肺癌又有新療法,靶靶聯合使用顯佳效,超出目前所有單靶向藥療效
    更值得慶幸的是,亞裔肺腺癌病人EGFR突變率很高,為靶向藥的廣泛使用提供有利條件。 目前已知的針對EGFR的靶向藥一共有三代,共6種。由於三代靶向藥奧西替尼具有療效佳,副作用少的優勢,2018年04月美國FDA批准奧希替尼用於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
  • 《NSCLC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
    重點更新了以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免疫方案(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及化療)首次作為晚期NSCLC一線治療選擇;聯合TKI方案用於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NSCLC一線治療;以及抗血管生成藥物作為特定人群(伴惡性胸腔積液,放射性腦損傷等)的治療選擇等。
  • 靶向治療效果好嗎?7大癌種近期靶向治療新進展給你答案
    靶向治療能夠實現對致癌位點的「精準打擊」,是當前抗癌藥物研究的熱點。近期,靶向治療研究數據再更新:  三代靶向藥物比一代更好嗎?  哪些癌種又迎來靶向治療新希望?  靶向治療聯合其他治療療效會更好嗎?
  • 2020版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發布
    重點更新了以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免疫方案(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及化療)首次作為晚期NSCLC一線治療選擇;聯合TKI方案用於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NSCLC一線治療;以及抗血管生成藥物作為特定人群(伴惡性胸腔積液,放射性腦損傷等)的治療選擇等。隨著近年來小分子靶向藥物的興起,《共識》增加了小分子靶向藥物,如安羅替尼,阿帕替尼等,在聯合免疫治療方面的探索性進展。
  • 免疫+靶向治療時代下的肝癌該如何治療?
    靶向治療時代之下,肝癌局部治療與靶向治療的臨床療效如何?✔中國的肝癌的高發病率主要與乙型病毒性肝炎有關。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約12%,50%以上的肝癌患者確診時就已是晚期。而中晚期肝癌,目前臨床一線治療基本上以介入治療和靶向藥物為主,但效果比較局限,患者的1年生存率大概50%左右。
  • 分子靶向治療,中晚期肝癌的希望
    近2年,瑞戈非尼、侖伐替尼、卡博替尼、雷莫蘆單抗和免疫治療藥物等用於進展期肝癌中的研究陸續獲得陽性結果,為肝癌系統治療再次注入活力。 一線藥物索拉非尼和侖伐替尼能夠明顯改善進展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雷莫蘆單抗和卡博替尼均可能成為二線治療的藥物。但我們同樣需要在深入了解腫瘤多樣性的基礎上開發新藥,建立新的治療方案,才能充分利用分子靶向策略使患者獲益。
  • 肝癌靶向治療面面觀
    一線分子靶向治療藥物: 一線分子靶向治療是指南首先推薦的、治療效率最高的分子靶向藥物,包括: 1、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是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晚期肝癌的一線靶向治療藥物。
  • 梁軍教授:肝癌免疫治療一線之爭:單藥 or 聯合
    梁軍教授:肝癌發病率高、預後差,患者5年生存率僅 14.1%,雖然分子靶向藥物的應用顯著改善了患者預後,但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免疫治療無疑為肝癌的治療掀起了一場新的風暴,目前PD-1抑制劑已獲國內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作為二線治療,這讓我們更加期待免疫治療能夠在肝癌的一線治療中開花結果。
  • VEGFR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晚期復發胃癌的曙光!
    胃癌預後和臨床進展有關:在中國,早期胃癌的檢出率低於10%,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中國晚期胃癌患者太多,5年生存率低於20%。儘管,晚期胃癌的化療方案在近40年來不斷進展,包括以5-FU為基礎的方案、含鉑類的方案以及新型化療藥聯合方案等,但晚期胃癌的一線化療療效仍不佳,中位生存期(mOS)難以突破2年。
  • 2019晚期肺癌免疫治療盤點三:一線免疫聯合抗血管藥物或成為新寵
    一線免疫聯合抗血管研究更新:或成為聯合治療新寵 貝伐免疫四藥聯合IMpower150研究更新:作為抗血管和免疫治療聯合的首項大宗研究,Impower150已在各大會議多次曝光,2019研究者進一步探討了ABCP、BBCP、ACP與BCP在EGFR
  •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索凡替尼治療晚期肺不典型類癌一例
    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罕見腫瘤,對於晚期患者,一直以來缺少有效的藥物,尤其是肺和縱隔來源的神經內分泌瘤(類癌/不典型類癌),目前治療僅限於化療/生長抑素類似物/依維莫司;索凡替尼做為國內原研的多靶點抗血管生成藥物,在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III期研究中,顯示出陽性結果,有效率10%左右。
  • 肝癌治療方法:目前治療肝癌最好的藥物
    先說肝癌靶向治療的主流方向:抗血管生成。,也就是說,肝癌患者在索拉非尼一線治療失敗後可以服用這個藥物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注意:在指南中,貝伐珠單抗是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使用(T+A方案)一線治療肝癌的。
  • 從ASCO2020看晚期肝癌治療格局的改變
    4592:國產藥物penpulimab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安全有效(NCT04172571) Penpulimab是一個即將上市的國產抗PD-1單抗,其聯合國產靶向藥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的Ib/II研究結果於ASCO壁報公布。共31例患者入組,中位治療時間為6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