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湖南益陽。一位4歲幼兒在幼兒園午睡期間死亡。監控視頻顯示,孩子一直趴著睡午覺,在其他小朋友起床後,他仍未動彈且大便失禁。隨後孩子被送到醫院,但為時已晚。赫山區教育局回應:孩子是因為病情的意外情況死亡。幼兒園回應4歲幼兒趴睡後死亡稱,老師並未失職,死亡與趴睡無關。目前,事故正在調查處理中。
關於這次悲劇的發生,還有以下幾個關鍵的內容:
1、孩子媽媽是這個幼兒園的老師。
2、孩子是11月29日感冒,經治療後於次日也就是11月30日被送往幼兒園,然後當天出了這樣的事情。
3、事先並未告知孩子生病,而且孩子午睡前,媽媽曾親手餵藥看著孩子睡去。
4、午睡起床時孩子是醒著的,老師看見他醒著扒拉了那兩下就沒管了。
發生此次悲劇的原因是因為小孩子的病有一個特點,就是好起來也很快,但是病情惡化也很快,這是兒童生理特點決定的。
所以對於兒科疾病,是不敢大意的,因為都有很多血的教訓在前面。
我們醫院主任說他還是主治醫生的時候,有一個一歲多小孩咳嗽聲音嘶啞來看門診,他看了一下小孩的聲門,水腫得厲害,他強烈建議孩子趕緊住院掛水霧化治療。聲門區就是指兩側聲帶之間的區域,這種水腫暫時看不到什麼影響,孩子發聲呼吸都很正常,所以容易被家長忽視。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兒童喉腔窄,聲帶窄而短,組織層缺乏肌纖維,沒有張力,而有的孩子又是過敏體質,遇到刺激水腫可能發展得特別快。一旦發生喉阻塞,不要說在那個年代,就是現在發生在醫院大廳,都不一定能立刻獲得正確的救治。一歲孩子的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不是嘴上說著那麼簡單,特別是聲門區還處於水腫狀態。
但是孩子媽媽和婆婆在住院問題上出現了爭議,婆婆說已經好幾天了,應該快好了,吃吃藥沒問題,孩子媽媽則同意住院。兩個人爭執不下,兩個小時後婆婆回家了,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去一樓辦住院。
悲劇就發生在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去辦住院手續的路上,孩子突然窒息,嘴唇青紫,這是典型的喉阻塞症狀。
等孩子媽媽反應過來喊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孩子死在了她的懷裡。
孩子媽媽沒有告醫院,但是和她老公離婚了,把婆婆告了。
兒童喜歡哭鬧喊叫,玩耍的時候喜歡尖叫,這些都容易引起聲帶水腫,聲帶小結,兒童是最容易發生聲帶小結的人群。但是兒童聲帶小結也不同於成人,注意休聲,激素霧化治療,好起來也比較快。
小孩子組織結構疏鬆,更容易水腫,而且發展很快。兒童身體散熱也比成人快,容易丟失熱量,他們的手更容易冰冷,這是正常的,但是這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兒童要注意保暖。兒童拉肚子更容易脫水,所以如果兒童拉肚子次數多,醫生說補液不要拒絕,這不是掉抗生素。兒童感冒更容易得病毒性心肌炎,所以孩子感冒多給他休息,不要強迫孩子上課。
最後,在這裡,我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願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