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東坡肘子肥而不膩、粑而不爛,色香味形俱佳。肥軟適口、原汁原味,好吃的不得了~
對於專業的廚師來說,廚房的秘密是他們一生的財富。對於普通人來說,廚房的秘密則更多的和他們的青春、情感、記憶聯繫在一起。我們也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飛躍。廚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土地對人類無私的給予,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僅此一家。中國食素有」味「是靈魂之說。中國烹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樣如此兇猛地侵略我們的味覺,也能潤物細無聲地讓我們的舌尖領略鮮味的美好。酸甜苦辣鹹這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在況味和回味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生活往往就是在閒與忙、鹹與淡、甜與辣之間穿梭。累了你便喝點茶歇歇火,閒了你便咂一口酒,壯壯膽,拼上一把。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美食和風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迷惘。
2013年12月,東坡肘子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東坡肘子」就是來自於他的典故。
肘子的營養價值特別多~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食品之一,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腱脂肪,因此經過加工烹飪的肉物特別鮮美。肘子為豬腿,腿猶如把柄,故稱肘子。豬肘又可分為前肘和後肘。肉皮厚、肉瘦而且膠質多。成菜如丘,色澤棗紅,造型豐滿,肉爛膠粘,別有一番風味。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蹄膀營養很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使皮膚豐滿、潤澤,強體增肥的食療佳品。經常食用豬肘能促進機體,對於體質過弱者有很好的強健體質的功效。豬肘營養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可以使皮膚豐滿、潤澤,強體增肥的食療佳品!
豬肘真的是好處多多~當真是食療補品裡最佳的選擇呢!現在就和一邊一起準備做一份美味的「東坡肘子」吧,首先我們將準備的食材備好。原料:豬前蹄膀一隻900克、高原白雲豆(雪山大豆)80克、冰糖60克、紹興花雕酒100克、大蔥80克、老薑30克、八角3克、香葉1克、桂皮3克、鹽5克、味精1克、醬油25克、米醋15克、麥芽糖15克、烹調油300克消耗15克、清水適量、水澱粉適量、香油數滴。
第一步:蔥切段姜切片,把切好的蔥姜、八角、桂皮、香葉放入湯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把蹄膀和白雲豆放入漏鍋中
第二步:把漏鍋蹲入湯鍋裡,注入20克黃酒,大火燒開,改微火煮30分鐘取出
第三步:把麥芽糖倒入碗中,再倒入黃酒、米醋、醬油,按每種15克的比例勾兌成汁;
第四步:把勾兌好的汁塗抹在蹄膀上,然後把蹄膀放一鐵篦上晾乾,蹄膀晾乾後,過油把肉皮炸至發黃起微泡撈出,(注;在炸的時候,容易爆,小心燙傷,要勤翻動,把皮炸勻);
第五步:炸好蹄膀後,鍋中留底油,下入冰糖40克炒至融化,注入煮肉的白滷湯適量,倒入50克黃酒煮開;
第六步:再倒入適量的醬油調色,然後把調製好的糖色水倒入煮肉的湯中,放入炸過的蹄膀;
第七步:把和蹄膀同煮的白芸豆取出備用,湯鍋中用鹽和味精調味,再倒入餘下的20克冰糖,用大火燒開,改微火再次慢燉30分鐘;
第八步:把白雲豆放入煲仔內,取出再次煮30分鐘的蹄膀,趁熱用刀脫骨,然後用刀在蹄膀的內側剞花刀,刀深到皮,但不要把皮割破,只把內裡的瘦肉切割成1.5釐米見方的花刀即可,皮面仍要保持完整;
第九步:把脫骨後的蹄膀,皮面朝上扣在煲裡下面墊好芸豆,澆上適量的原湯,上籠用中火再蒸兩小時取出
最後把煲內的湯汁潷入鍋中燒開,用適量的水澱粉勾芡,湯汁糊化後滴入幾滴香油,最後把芡汁澆在蹄膀上,便可上桌享用,一道豐盛的東坡豬肘就這樣完工了,有沒有覺得很誘人啊~那快點自己也動手做一份吧,
家庭版東坡肘子的製作技巧:1、蹄膀既肘子,選擇前腿較好,要皮面光潔無毛,顏色白而無雜色。2、在炸的時候注意,油溫太高很容易爆,要一手持漏勺一手持手勺或鍋鏟,不停的翻動,炸至皮色發黃顏色均勻,便可出鍋。 3、第一次用白滷湯煮過肘子後,一定要撇淨湯中的浮油,然後再用此湯勾兌紅滷湯。4、一定要選擇冰糖來製作,味道才地道,60克冰糖分為兩次投放,用40克炒糖色,20克調味即可。5、肘子煮一小時後脫骨較容易,有些朋友在炸過之後脫骨,此時較硬,很容易切手,或用力過大把皮弄破。6、東坡肘子很費時間,切不可心急,連煮帶蒸需要三小時以上,才能達到入口即化的效果,和東坡肉的做法一樣,都需要較長的蒸煮時間,否則便不叫東坡肘子了。
千百年來,美食伴隨節假日,融合傳統文化與勤勞智慧,銘刻著老百姓健康生活人文情懷。年味,跨越千年後形式內容不斷羶變,依然魂牽夢繫;舌尖上美妙綿綿連結傳承,依舊生生不息。品讀舌尖上的愉悅,團年飯成為人們的追棒,它構成紅火歡樂的風景線,溫潤大眾心懷,揮灑喜樂幸福。舌尖上的美味,牽動人們心中濃烈親情!舌尖上的新年,凝聚親情回歸的無窮期盼,形成一生揮之不去的家鄉記憶。相互交流互相品嘗年飯菜,彰顯民俗禮儀文化融合個性。民俗年味從城裡到鄉野,處處洋溢開懷的放縱。家鄉的菜、家鄉的話、家鄉的情,都在舌尖上、在時空上、在人情上充分發散,演繹追逐生活多彩多姿爛漫故事。走遍東西南北中,美味佳餚不相同。為延續大自然的饋贈,人們一代代地傳承烹調技藝,燜、燉、炒、煮、蒸,濃縮百姓的智慧與創新。廚師、廚娘、廚姐,以精緻細心技藝,把食材弄得千姿百態,花樣翻新五味俱全。
今天小編就先說到這裡,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給小編點讚,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