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給予母嬰分離新生兒「第一次擁抱」 省婦幼40名「袋鼠媽媽」上崗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新生兒ICU的寶寶,他們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由於早產、體重過輕或一些疾病不得不與母親分離,孤獨地躺在新生兒室或保溫箱裡,當其他健康寶寶『眾親環繞』之時,這些寶寶可能連一個溫暖的懷抱都很難得到。」上周,江蘇省婦幼保健院首位「袋鼠媽媽」志願者正式上崗服務,該院40多名有醫學背景的醫護人員加入了愛心媽媽志願者行列,時刻準備著為母嬰分離的寶寶們奉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母愛,讓他們在新生兒室也能享受「媽媽」溫暖的懷抱。

  20年資深護士渴望將「溫暖」傳遞給寶寶

  「2005年到2010年期間,我在產科工作,去新生兒室採集足跟血是我的工作內容之一,看到新生兒由於早產、疾病或是其他特殊情況不得不與母親分離,孤零零地躺在那兒,真的好想去抱抱他們。」江蘇省人民醫院放射科護士李坡是擁有20年護理經驗的資深護士,由於十多年前產科的從業經歷,當醫院社工班發出通知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對新生兒室的寶寶們來說,他們非常需要媽媽的撫觸與擁抱,但新生兒室的醫護人員十分有限,每天幾十名新生兒的採血、打針、洗澡、餵養乃至換尿不溼佔據了她們的大部分時間,一旦個別寶寶出現特殊情況,還需要進行急救,她們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那時我就想,要是有什麼可以幫助這些寶寶的機會就好了。」李坡坦言,自己報了名後,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時間、家庭問題,而是怕自己落選,畢竟年紀是優勢也是劣勢,「能夠學有所用,讓自己習得的醫護知識切實幫助那些寶寶,我覺得很開心!」更讓她欣慰的是,即將成為一名初中生的兒子,對她犧牲部分陪伴時間去照料新生兒室的寶寶表示理解與支持。

  「寶寶小小的,乖到不想放手」資深寶媽因熱愛加入

  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科ICU主管護士阮禮凌是首次志願服務的成員之一。「在新生兒室,感覺時間過得太快了!我餵了3個備奶、換了一圈尿不溼、給每個寶寶稱體重,在新生兒恢復室,他們大多都是剛出生一兩天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一共就抱了三個寶寶……」細說在新生兒室志願服務的兩小時,阮禮凌如數家珍,很多服務的細節她都還記憶猶新。

  「在剛剛進去時,值班的護士就跟我介紹了每個寶寶的情況,哪些寶寶是可以抱抱的,哪些寶寶需要及時觀察數據等等,當天我一共就抱了三個寶寶,真的非常神奇!本來哭鬧的孩子,當我把他抱起來後,立刻乖乖地趴在了我的肩上,不哭了!寶寶小小的,非常非常乖,如果不是還有其他事情,真不想放手。」阮禮凌告訴記者,她工作9年,只有輪轉實習是在新生兒室,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但對寶寶的喜愛卻是發自內心的,也正因如此,擁有兩個寶寶的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袋鼠媽媽」志願服務大家庭。

  工作在高強度、快節奏的ICU,家裡寶寶一個兩歲、一個7歲,是什麼樣的動力讓阮禮凌勇於衝在志願者服務隊伍的最前面?阮禮凌坦言,從上學開始,她就投身於志願者服務隊伍,「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情。當然,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她的父母一直陪著她,照顧著家裡的寶寶,「他們把愛給我了,我也會將這份愛與溫暖傳遞給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溫暖的親密接觸能給予寶寶更多的安全感

  據記者了解,首批愛心媽媽志願者均是院內醫護人員,擁有醫學背景和專業護理技能,即便如此,在上崗之前,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病區、江蘇省人民醫院社工辦對首批「袋鼠媽媽」志願者進行了崗前培訓。新生兒病區王英護士長為志願者們詳細講解了防護服穿戴、手衛生管理、嗆奶急救、怎樣正確抱新生兒等內容,以確保這些志願者能給予新生兒室的寶寶們安全、溫暖的懷抱。

  中國每年出生1500萬早產兒,是早產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陳筱青介紹,袋鼠式護理模式在國際上已是一種成熟的模式。通過這種模式,讓暖箱裡的小患兒也可以和「父母」親密接觸,寶寶在「爸爸」「媽媽」的懷裡更有安全感,暫時遠離醫療器械的刺激,減少了新生兒的哭鬧和不安,幫助患兒安靜睡眠,有利於穩定患兒的生命體徵和疾病的康復。通訊員 陶燕 金妍燕 實習生 王穎怡 見習記者 孫蘇靜

相關焦點

  •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增設新生兒母嬰同室病房
    為了能讓父母與小患兒多一些接觸,給病情允許離開監護室的小患兒提供更好的治療環境,近日,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病房(A區)正式投入使用,該院引入先進的治療理念,新增29張床位,讓小患兒在媽媽的陪伴下順利康復。環境溫馨 設備先進  寬敞溫馨的病房、全新的病床設置、冰箱電視一應俱全……很難想像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病房A區曾經是醫院的辦公區,如今煥然一新。
  • 威海市婦幼保健院「袋鼠式護理」為早產寶寶賦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佳霖 通訊員 譚雅琴在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大樓12樓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內,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泉泉(化名)像個小袋鼠一樣爬在母親胸前。「這就是我們去年8月開始開展的袋鼠式護理。」
  • 開展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威海市婦幼保健院「袋鼠式護理」 為早產...
    在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大樓12樓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內,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泉泉(化名)像個小袋鼠一樣爬在母親胸前。「這就是我們去年8月開始開展的袋鼠式護理。」新生兒科護士長石海霞介紹,新生兒通過和母親進行皮膚接觸,有助於穩定新生兒的生命體徵,增加安全感,提高母乳餵養成功率。
  • 母嬰分離下如何做到母乳餵養呢?長治婦幼專家告訴您
    母乳,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天然食物,是嬰兒健康生存的保證;母乳餵養,是媽媽和寶寶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給寶寶的不僅是營養和保護,更重要的是愛和交流;母乳餵養,是每一位媽媽的神聖權利。大部分的寶寶可以直接吸吮母親的奶頭吃到母乳。
  • 新生兒入院,媽媽可陪住
    在很多醫院的新生兒科病房外,年輕焦慮的爸爸媽媽只能守在NICU病房外,難以和住院的寶寶見面。  近日,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母嬰同室病房正式運營,新增29張床位,媽媽可以陪在生病住院的新生寶寶身邊,以緩解母嬰分離的焦慮,促進寶寶儘快康復。
  • 「袋鼠式護理」,流淌人間至愛
    隔在他們中間的,是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那一道道隔離門……每個因早產或其它情況來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寶寶,都令人無比憐愛。相比於冷冰冰的醫療器械,威海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貼心關懷和真情服務,讓嬰兒得到了更多關愛,父母獲得了更多慰藉。11月中旬,「著急出生」的樂樂(化名)被送到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 媽媽能陪患病新生兒 濟南公立醫院出現母嬰同室病房
    媽媽能陪患病新生兒 濟南公立醫院出現母嬰同室病房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很多醫院婦產科的門診量已經翻了幾番。「醫院將原來的辦公等用房都騰出來搶空間,讓新生兒能在媽媽的陪伴下順利康復。」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範秀芳說。婦幼保健院設母嬰同室病房剛生下來的寶寶或因為肺炎或因為黃疸等疾病住院,以往都要與媽媽分開治療。
  • 聚焦劫後餘「生」:疫情裡的母嬰怎麼辦?
    自武漢兒童醫院發布這一消息以後,疫情裡的母嬰安危備受關注。  新冠肺炎是否存在母嬰傳播?  這名新生兒的母親是已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人們擔心,新冠病毒是否像B型肝炎病毒、愛滋病毒那樣存在母嬰傳播?  「這名新生兒被感染是來源於母嬰垂直傳播,還是出生後密切接觸引起的,目前還不能確定。
  • 南京市婦幼早產兒護理進入2.0時代 打造更成熟的袋鼠式護理
    前不久,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NICU內,周女士小心翼翼地抱著剛出生不久的「二寶」,幸福地笑了。在媽媽懷抱裡接受了4小時「袋鼠式護理」後,小傢伙才被放回身邊的暖箱中。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中國迎來新一輪生育高峰的同時,高齡產婦及早產兒的數量也出現了階段性增加。
  • 省婦幼開辦月嫂培訓班 增加水庫移民就業新出路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給水庫移民及移民子女開辦月嫂培訓班   紅網長沙11月24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周文奕)為了提高水庫移民就業創業增收能力,幫助移民實現轉移就業,受省水庫移民局委託,今天,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馨月母嬰服務培訓中心開辦了一期特殊的月嫂培訓班。
  • 疫情防控40多天,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三千多名新生兒無一感染
    疫情防控40多天,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三千多名新生兒無一感染 2月29日凌晨1點55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的負壓隔離產房,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患者劉麗(化名)被緊急推了進去。
  • 月子會所有了國標:與其他場所須隔斷 母嬰分離不得超1小時
    原標題:月子會所有了國標:與其他場所須隔斷,母嬰分離不得超1小時記者了解到,經過兩年試行,11月4日,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後母嬰康復機構行業管理與服務指南》(簡稱《指南》)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第一個關於月子會所的行業標準,明確提出,產後母嬰康復機構的床位設置應在12張以上,母嬰每天分離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一名護理員最多服務三對母嬰,同時提出反對蠟燭包等不科學的護理方式。
  • 鄭大三附院/省婦幼保健院成功舉辦豫西片區新生兒復甦技術培訓班
    為全面落實《2020年河南省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穩步推進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提升母嬰安全保障能力,規範新生兒復甦技術,加強產、兒科合作,減少新生兒窒息率以及殘疾率,提高基層新生兒服務保障水平,2020年8月13日-14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成功舉辦河南省新生兒復甦技術培訓班(豫西片區)。
  • 月子會所有了國標:與其他場所須隔斷,母嬰分離不得超1小時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經過兩年試行,11月4日,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後母嬰康復機構行業管理與服務指南》(簡稱《指南》)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第一個關於月子會所的行業標準,明確提出,產後母嬰康復機構的床位設置應在12張以上,母嬰每天分離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一名護理員最多服務三對母嬰,同時提出反對蠟燭包等不科學的護理方式。
  • 多點「袋鼠抱」 讓早到的「天使」健康成長
    據統計,截至昨天,僅是紹興市婦幼保健院,今年已有560名早產兒出生。因為高齡產婦的增加,早產兒的發生率呈增長趨勢。  早產兒非常脆弱  早產兒中,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的被稱為極低體重兒,體重在1000克以下的被稱為超低體重兒。
  •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三千多名新生兒無一感染
    從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到3月11日,在防控疫情的40多天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安全迎來了3200多個小生命,佔疫情期間武漢市新生兒總數的30%。他們不但實現了胎兒存活率百分之百,還實現了新生兒零感染。
  •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三千多名新生兒無一感染
    從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到3月11日,在防控疫情的40多天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安全迎來了3200多個小生命,佔疫情期間武漢市新生兒總數的30%。他們不但實現了胎兒存活率百分之百,還實現了新生兒零感染。
  • 省衛健委、省婦幼保健院在平涼市舉辦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師資培訓班
    為提升孕產婦、新生兒急救能力,落實全省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8月6-8日,省衛健委、省婦幼保健院專家團隊一行13人在市婦幼保健院、靜寧婦幼保健院舉辦為期三天的平、慶地區2020年甘肅省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師資培訓班暨孕產婦、新生兒急救實戰演練培訓班及義診活動。
  • 疫情期間,1例母嬰分離產婦的綜合護理幹預
    ③密切觀察產婦的情緒變化,給予情感支持,在社會支持維度中,得分最高的為情感支持[4],善於傾聽患者的心聲,陪伴產婦,給予精神關懷、鼓勵、安慰、使其恢復信心。及時與產婦溝通,緩解其壓力,減少產後抑鬱的發生[5]。經過護理,產婦未發生產後抑鬱。
  • 省婦幼保健院開展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阻斷宣傳活動
    12月1日,是世界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遼寧省婦幼保健院、遼寧省婦女兒童醫院聯合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舉辦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阻斷宣傳活動。我省自2004年開展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試點工作以來,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具體實施的預防母嬰傳播防控體系,同時加大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宣傳活動,呼籲社會各界支持和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關愛愛滋病患者,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實現了全省孕產婦檢測愛滋病、梅毒和B肝率100%,B肝感染產婦所生新生兒的B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比例為99.95%,標誌著我省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