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太空人逗留太空三周長高9釐米?是量錯了,只長高2釐米
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 海外網 資料圖日本太空人在太空長高了9釐米?是量錯了。據共同社10日報導,正在國際空間站逗留的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41歲)當天在推特上透露,之前自稱在太空逗留約3周後身高增加了9釐米的報告有誤,重新檢測結果顯示,僅長高了2釐米。他還寫道:「似乎變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是個嚴重的假新聞,很抱歉。」
-
美國太空人在太空飛行期間:長高5釐米
在太空長期生活下去,沒有重力的影響下,身高還是會長的,真是這樣嗎?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美國女太空人安妮•麥克萊恩自從2018年12月太空飛行以來,她在國際空間站逗留期間長高了5釐米。她在推特上表示:「我比起飛前往國際空間站時高出5釐米。」
-
日本太空人在太空長高9釐米,直言艙內空間過小,返回後被打臉
外太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很多人從小就有這個疑問,各個國家也想早日解開太空的奧秘,已經有很多國家的航天員去過太空了。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當上航天員的,除了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外,還對體能有很大的要求。和軍隊體檢不一樣,航天員的體檢非常細緻,任何細節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
-
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飛行期間長高5釐米
(原標題: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飛行期間長高5釐米)
-
他「上天」長高5cm,落地後又縮回,史上最高太空人談太空旅行
太空真實環境如何?太空人在太空航行中怎麼生活?太空航行會讓個子長高?太空旅行何時能實現?12月1日,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太空人、法國航空航天學院教授讓·雅克·法維耶做客「小谷圍科學講壇」,揭秘太空人太空航行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太空航行衣食洗睡怎麼破?
-
冷知識:太空太空人最佳運動方式——騎單車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趙夢琪)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在NASA資助下,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6名在國際空間站上工作4至7個月的美國太空人進行了評估,分別在執行任務前、剛剛返回地球後和返回地球一到兩個月後對他們的脊柱進行掃描,發現他們長高了約5釐米,但是脊柱附近肌肉出現萎縮導致有背部疼痛的感覺。
-
悲慘的太空人!人還在太空祖國卻沒了,近一年被遺忘在太空
導語:世界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祖國卻沒了,近一年被遺忘在太空我們都知道,蘇聯曾經是這個世界上實力較為強大的國家,在航天領域也有一定的發展。在1957年的10月4日,人類歷史上首顆人造地球衛星就是由蘇聯發射。
-
長期太空生活致太空人脊柱肌肉萎縮
2014年4月23日,美國太空人裡克·馬斯特拉基奧在太空行走時的自拍照片。(新華/法新)新華社華盛頓10月2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林小春)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一項新研究結果25日顯示,太空人在執行長期太空任務後會出現脊柱肌肉虛弱與萎縮問題,在返回地球一兩個月後也不能完全恢復正常。
-
揭秘太空人在太空如何上廁所:尿液被回收再利用
【環球科技報導記者陳薇】據臺灣《科技新報》1月26日報導,你有沒有想過,太空中沒有重力,那麼太空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要怎麼上廁所呢?大小真的很重要1969 年的時候,美國太空人施威卡特(Russell Schweickart)在執行阿波羅9 號任務飛往月球的時候,是尿在一個塑膠容器裡,這個長得像保險套的容器讓施威卡特和他的夥伴可以在太空中上廁所。不過,他們移開塑膠容器的時候常常會弄得到處都是,經由這些經驗他們學到塑膠容器的大小真的很重要。
-
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為什麼會長高?背後原因很心酸!
太空人在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總要接受一段時間的格林,這不僅是為了預防太空人把太空輻射帶回地球,更是因為他們在宇宙中所經歷的身體變化,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眾所周知,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人,是要經受非常嚴格辛苦的訓練的,這不僅要保障,他們能夠適應未知的真空環境,更是能夠對返回地球後產生的身體變化做出正確的預判。
-
上太空也不容易!NASA發現:在空間站待半年後,過半太空人血液停止或...
再看看能當太空人的都是什麼人:曾參與「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項目的科學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工程師、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和陸軍外科醫生。近日,NASA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太空人在太空旅行時,可能會遭遇血液逆流的危險——他們上半身的血液流動可能會停止,甚至逆轉。火星之旅需要太空人在宇宙飛船上度過長達8個月的時間,大部分時間在失重狀態下。而NASA這項研究調查了11名平均在國際空間站待了6個月的健康太空人,發現其中7人的左頸內靜脈出現了血流停止甚至逆流的跡象。
-
機頭突起兩個包太空人再走太空(圖)
北京時間1日下午,美國太空人史蒂芬·魯賓遜和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走出「發現」號太空梭,更換國際空間站外一臺失靈的陀螺儀。 美國宇航局工程師發現,構成「發現」號底部絕熱瓦之間填縫劑的兩條陶瓷纖維突出,可能導致「發現」號返回大氣層時隔熱瓦溫度過高。宇航局正在研究如何消除這一隱患。
-
太空輻射:月球輻射是地球200倍,太空人最長在月球停留兩個月
太空輻射:月球輻射是地球200倍,太空人最長在月球停留兩個月 2020-12-25 14:48:34 來源 : 物鏡世界
-
太空人在太空種的生菜,好吃又健康
在今年春節,如果你曾幾天買不到新鮮蔬菜(或不懂做飯),連續吃了一段時間速食食品,也許你也能想像到生活在太空的太空人們的饞。太空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都是包裝食物,正如大家想像的,它們都不怎麼好吃。如果太空人覺得食物難吃,他們就會吃更少,攝入的營養也會不足。很多太空人的體重都下降了。Gioia Massa 說道,她是 NASA 中負責生菜種植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如果未來要前往火星或進行其它更長途的太空旅行,能讓太空人自己種植蔬菜就顯得更重要。
-
女性太空人在太空中來大姨媽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太空人在太空中由於失重等原因,生活並不是很方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女性太空人在太空中來大姨媽怎麼辦。早期在沒有女太空人上天的時候,就有人擔心過這個問題,不知道女太空人會不會因為上太空對姨媽周期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有人擔心大姨媽會不會飛散在艙內。
-
雙胞胎一個在地球,一個在太空,一年後他們的身體會有什麼不同?
長高了兩釐米,增加了患癌症風險首先,嚴酷的太空環境會影響你的視覺,當人體因無重力頭下腳上的漂浮時,體液會轉往眼部導致眼壓升高,一旦超標將導致視力減弱甚或失明。根據最新研究,將近有60%進行長程任務的太空人視力受影響,而沒了地球大氣層保護的太空人,就算待在用特殊材質設計的太空站中,也容易因為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下而致癌。被送上太空的凱利部分基因發生改變,長高2cm,眼球改變。但人類基本能承受在外太空居住一年。
-
英國太空人首次進行「太空漫步」
當地時間1月15日,歐洲航天局ESA的英國太空人蒂姆·皮克 (Tim Peake)進行了自己在國際空間站的首次太空行走,他也成為第一位完成「太空漫步」的英國太空人。太空漫步完成3小時後,今年43歲的皮克在推特上發了三張自拍照與地球上的人們分享了自己興奮的心情。
-
美國太空人將首次在太空任務中使用觸控螢幕
來源:海外網甘迺迪航天中心即將發射的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以及「龍」號宇宙飛船。(圖源:美聯社)【海外網5月28日編譯報導】美國太空人計劃在太空艙使用觸控螢幕,他們將是首次使用觸控螢幕飛往太空的太空人。據美國紐約郵報(NY POST)報導,兩名來自美國的航天員,道格·赫爾利和鮑勃·貝恩肯本計劃於27日搭乘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上的「龍」號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
專訪在太空生活了879天的俄羅斯太空人,看看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在超過17年的5次太空飛行中,Gennady Padalka在太空停留的時間比任何人都要長。俄羅斯太空人Gennady Padalka保持著在太空中停留最長時間的記錄,從1998年到2015年間他累積在太空停留了879天。
-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
如果說之前人類探索太空還完全只是出於對太空好奇的話,隨著地球資源的開發逐漸向著飽和的方向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目的性漸漸變強,除了想要解開太空的未知謎團外,太空還擔負著人類未來的希望。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致力於航天事業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