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人在太空飛行期間:長高5釐米

2020-12-15 快科技

在太空長期生活下去,沒有重力的影響下,身高還是會長的,真是這樣嗎?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美國女太空人安妮•麥克萊恩自從2018年12月太空飛行以來,她在國際空間站逗留期間長高了5釐米。她在推特上表示:「我比起飛前往國際空間站時高出5釐米。」

據報導,在失重狀態下太空人脊椎承擔的複合減輕,脊椎的間距增大,這導致身高臨時增長。太空人在乘坐俄羅斯「聯盟」號航天飛船返回地球前需考慮這種情況,因為「聯盟」號飛船的座椅為每一位太空人量身製作。

2018年,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自稱在太空逗留約3周後身高增加了9釐米,之後又表示測量結果有誤,僅長高了2釐米。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太空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飛行期間長高5釐米
    (原標題: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飛行期間長高5釐米)
  • 在太空長高9釐米?日太空人:不好意思,量錯了
    金井宣茂海外網1月10日電 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9日在推特上發文,驚訝地宣稱自己身處太空期間長高了9釐米,引發熱議。但十幾個小時後,他再次發推,承認自己鬧了一場烏龍:「量錯了,我只長高了2釐米。」並向外界道歉。據臺媒10日報導,金井宣茂去年12月前往太空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任務,昨日(9日)他在推特上發文,驚訝地表示自己身處太空期間竟然長高了9釐米。金井宣茂寫道:「到達外太空後進行了身體檢測,身高竟然長高了9釐米!短短3周就長了這麼多,上一次身高猛增還是在初中和高中時代。」
  • 日本太空人逗留太空三周長高9釐米?是量錯了,只長高2釐米
    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 海外網 資料圖日本太空人在太空長高了9釐米?是量錯了。據共同社10日報導,正在國際空間站逗留的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41歲)當天在推特上透露,之前自稱在太空逗留約3周後身高增加了9釐米的報告有誤,重新檢測結果顯示,僅長高了2釐米。他還寫道:「似乎變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是個嚴重的假新聞,很抱歉。」
  • 他「上天」長高5cm,落地後又縮回,史上最高太空人談太空旅行
    太空真實環境如何?太空人在太空航行中怎麼生活?太空航行會讓個子長高?太空旅行何時能實現?太空艙內的所有人和物體都處於失重狀態,這期間太空人如何生活?「首先要解決飲食問題,」讓·雅克·法維耶說,由於太空艙內空間十分有限,攜帶的食物都是經過乾燥壓縮的。
  • 日本太空人在太空長高9釐米,直言艙內空間過小,返回後被打臉
    外太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很多人從小就有這個疑問,各個國家也想早日解開太空的奧秘,已經有很多國家的航天員去過太空了。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當上航天員的,除了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外,還對體能有很大的要求。和軍隊體檢不一樣,航天員的體檢非常細緻,任何細節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
  • 太空飛行對人體有害?看NASA的雙胞胎太空人研究怎麼說
    圖片來源NASA.gov撰文| 計永勝責編| 葉水送●●●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將在未來5年內重返月球,並表示2033年將登陸火星,他們還為此專門成立了「月球及火星任務部」,探索火星及更遙遠的星辰大海。
  • 長期太空生活致太空人脊柱肌肉萎縮
    背部疼痛是太空人在執行長期太空任務中遇到的常見問題,一半以上的太空人都曾報告過脊柱疼痛。與背部疼痛相應的是,太空人們會長高5釐米左右。他們返回地球後還會出現椎間盤突出等症狀。 為了解長期太空任務對腰椎和背痛的影響,在美國航天局的資助下,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6名在國際空間站上工作4至7個月的美國太空人進行了評估,分別在執行任務前、剛剛返回地球後和返回地球一到兩個月後對他們的脊柱進行掃描。 先前研究認為,太空人背痛可能是因為太空微重力環境導致椎間盤脹大所致。
  • 蘇聯女太空人,在太空的時間比當時美國所有的男太空人總和都多
    蘇聯-俄羅斯太空人瓦倫蒂娜·特列什科娃今年82歲了,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女性太空人,她於1963年6月16日乘坐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飛的「東方6號」飛船進入太空,迄今為止特列什科娃仍然是唯一完成單獨太空任務的女性。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
  • 研究表明太空飛行對太空人身體會造成嚴重傷害
    人類探索太空,航天員以犧牲健康為代價不同時段,不同地區對人體血壓和體溫的影響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太空旅行可以探索未知,體驗冒險刺激然而,實踐證明由於長期處於失重和真空環境中,太空飛行對搭乘太空人的身體會造成嚴重傷害,比如導致肌肉萎縮或患上癌症等 。  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太空人停留在太空中的時間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在一個失重、高真空環境、溫度波動大和高能量輻射的 太空環境中是如何影響人類健康的。
  • 美國首位太空漫步太空人去世
    美國航天局確認,第一位不系帶走出太空梭、進入宇宙空間的太空人布魯斯·麥坎德利斯去世,享年80歲。    麥坎德利斯1984年2月搭乘「挑戰者」號升空,在8天的飛行任務中,首次進行了不系帶太空行走,留下「漫步太空」的經典圖像。
  • 為什麼對SpaceX太空人來說,現在是去太空旅行的好時機?
    太空人和太空探索專家說,現在是歷史上的困難時期,但它可能是執行太空發射任務的最佳時期。從奪去數以百十萬人生命的全球傳染病到美國公民權利問題來看,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困難時期。2020年5月30日,獵鷹9號火箭發射。兩名NASA太空人乘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號發射臺啟程。5月20日,前NASA太空人,現任無畏號航空太空博物館高級顧問Mike Massimino告訴Space.com,因為起飛時的困難環境,Demo- 2「真是一次不同的飛行」。
  • 美國太空人將首次在太空任務中使用觸控螢幕
    (圖源:美聯社)【海外網5月28日編譯報導】美國太空人計劃在太空艙使用觸控螢幕,他們將是首次使用觸控螢幕飛往太空的太空人。據美國紐約郵報(NY POST)報導,兩名來自美國的航天員,道格·赫爾利和鮑勃·貝恩肯本計劃於27日搭乘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上的「龍」號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 上太空也不容易!NASA發現:在空間站待半年後,過半太空人血液停止或...
    再看看能當太空人的都是什麼人:曾參與「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項目的科學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工程師、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和陸軍外科醫生。據悉,在NASA的太空人,每個月最低工資可以拿到6.6萬美元(約45萬多元),最高12.5萬美元(約合86萬多人民幣)。如果是到外太空或空間站執行任務,那麼平均工資可以達到17萬美元,約合117萬多人民幣。但是,假如在最好的情況下,你成為了那個萬裡挑一的幸運兒,並順利通過了層層測試,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拿著高薪、上個太空、做做實驗,幾十年後名利雙收、光榮退休頤養天年嗎?
  • 冷知識:太空太空人最佳運動方式——騎單車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趙夢琪)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在NASA資助下,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6名在國際空間站上工作4至7個月的美國太空人進行了評估,分別在執行任務前、剛剛返回地球後和返回地球一到兩個月後對他們的脊柱進行掃描,發現他們長高了約5釐米,但是脊柱附近肌肉出現萎縮導致有背部疼痛的感覺。
  • 機頭突起兩個包太空人再走太空(圖)
    再走太空太空人安裝新陀螺儀  美國太空人史蒂芬·魯賓遜和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於莫斯科時間1日19時25分(北京時間23時25分)左右返回「發現」號太空梭,結束了第二次太空行走。在此次太空作業中,他們成功更換了國際空間站外一失靈的陀螺儀。  據悉,新的陀螺儀重約300公斤,與個頭中等的洗衣機差不多。
  • 研究揭示太空探索對人體的影響:太空人將需太空治療
    這 29 篇論文共同促進了我們對太空飛行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理解。 這項研究工作源於 NASA 的 「雙子研究」 。在雙子研究中,NASA 太空人斯科特 · 凱利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了為期一年的太空任務,而他的孿生兄弟馬克 · 凱利——一名退役的 NASA 太空人,則留在地球作為對照。  雖然雙子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但該研究的對象只有凱利兄弟這兩名太空人。
  • 現代太空營養學:太空人健康對地球上的人有明顯影響
    在太空飛行中,營養保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持續數月的太空任務中,保證太空人的營養供應,使其不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對於任務能否順利完成至關重要。不過,現代太空營養學涉及的內容不止於此。它不僅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太空人的表現,還要減少太空飛行對人體的傷害,同時防止癌症和心臟病等長期健康風險。
  • 想長高?去太空 NASA研究表明,太空生活會暫時性的改變身體
    在2016年,當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在太空中度過一年後返回地球時,一定非常驚訝,他的同卵雙胞胎兄弟 - 退役太空人馬克凱利 - 斯科特,比他離開時高出兩英寸。然而,斯科特的身高臨時增加並不是他旅行中唯一改變的事情。作為美國宇航局雙胞胎研究的一部分,當斯科特在太空時,馬克開始了他在地球上的日常生活。
  • 美研究稱長期太空任務會使太空人大腦受損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一項新研究說,長期在太空執行任務會導致太空人的大腦發生「明顯變化」,出現顱內壓力升高和視力受損問題。這個問題被稱為視力障礙和顱內壓症候群,但其確切原因一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