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釋義:
慢性軟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分為急性軟組織損傷和慢性軟組織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可由長期慢性勞損引起,出現微循環障礙、無菌性炎症,使受損局部腫脹疼痛,導致肢體功能障礙。急性軟組織損傷未得到有效治療也易發展為慢性軟組織損傷。
器具輔助松解技術:是指藉助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手持式工具來輔助治療軟組織相關損傷並促進其癒合的一種非侵入性的軟組織治療技術。該技術通過破壞受損軟組織的瘢痕修復,重新啟動軟組織正常修復過程,促進受損軟組織再生。器具輔助松解技術對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肢體活動受限等問題有積極的治療作用。
背景:在日常生活、運動訓練、各種急慢性疾病的治療及康復過程中易出現慢性軟組織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易引起疼痛,若受損軟組織未進行積極有效治療易出現瘢痕收縮粘連引起肢體功能障礙(如關節活動受限等),人體活動和參與能力受限,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質量,使運動員及各種急慢性疾病患者的運動訓練或康復治療效果降低。近年來,器具輔助松解技術在軟組織損傷的治療中逐漸受到關注,在改善慢性軟組織損傷造成的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方面有積極作用,該技術的文獻研究主要以外文文獻為主,國內相關研究較少,尚未有相關綜述類文獻研究發表。
目的:總結器具輔助松解技術在慢性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進展。
方法:應用PubMed、萬方、CNKI等資料庫,從器具輔助松解技術、慢性軟組織損傷、疼痛等方面檢索相關文獻研究,針對器具輔助松解技術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進行歸納總結。
結果與結論:①器具輔助松解技術對改善慢性軟組織損傷造成的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有積極作用;②有研究表明器具輔助松解技術對提高健康人軟組織功能也有較好效果;③建議將器具輔助松解技術作為預防及治療手段應用於運動訓練及臨床治療;④目前對該技術的基礎性研究較少,今後不僅需要進行大量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還應對其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研究,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支持。
ORCID: 0000-0002-0692-7523(盧淑卿)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組織構建;骨細胞;軟骨細胞;細胞培養;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骨質疏鬆;組織工程
關鍵詞: 器具輔助松解技術, 慢性軟組織損傷, 瘢痕修復, 疼痛, 關節活動受限,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康復治療
文章來源:盧淑卿, 李 鑫, 郭 津, 劉師宇, 楊順波, 封玉霞, 龐 偉. 器具輔助松解技術修復慢性軟組織損傷瘢痕的優勢[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29): 4709-4716.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