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秘門技擊術之腰髖擒拿術

2020-10-16 武宗Kungfu

一、鏟

「提爪拉臂為挫髖,鏟腿直出大腿邊」。

1.速伸右爪,從敵右臂外側擒抓敵右腕節(圖2-154)。

2.再出左爪鎖抓臂節,與右爪齊力向上捋拉,領動敵全身,使敵身形漸起,樁步抬升,膝節前傾欲直,不得縮腰(圖2-155)。

3.速出左腿鏟踢敵大腿前髖,上提下鏟,挫傷其髖節腿筋,連帶小腿筋及膝節(圖2-156)。

二、固

「擰手按肘出鏟腿,合力成形動不得」。

1.伸出右爪從敵右臂外側抓腕(圖2-157)。

2.右爪得手即向內纏轉,迫其手臂背轉,直伸並肘頭在上(圖2-158)。

3.左腿順勢出鏟腳,鏟其前髖,致其前僕,左手變爪抓肘壓按,既傷肘節,又配合鏟腳繼續壓制。如此齊動,必固其身(圖2-159)。

三、跺

「纏擰制敵側身轉,一腳跺向腰髖間」。

1.伸出左爪,從敵左臂外側擒抓其腕部(圖2-160)。

2.一抓即纏腕帶臂,連肩動體,迫敵側身。纏勢完成,右爪緊出,鎖抓敵肘節,與左爪齊力向上捋拉敵手臂,使敵身形漸起,膝節慾直前傾(圖2-161)。

3.速出右腳向敵大腿根猛力跺擊(圖2-162)。

四、蹬

「纏爪蹬腳打腰邊,上傷肩筋下傷髖」。

1.速出左爪,捕抓敵左腕節根(圖2-163)。

2.一抓即擰,迫敵手臂翻轉,身形迫成倒勢,並繼續掀提,令其肩節疼痛而探背起身(圖2-164)。

3.速出右腳向敵髖後節猛力蹬踹,右爪配合抓肘,雙爪牢控,向上提拉,交錯用力,下傷髖節,上傷肩筋(圖2-165)。

五、撕

「一腿蹬抵雙手拉,髖錯襠開撕裂它」。

1.速進左爪抓敵腳腕(圖2-166)。

2.右爪也速出捕抓與左爪合力向上,向後猛然拉帶,同時出右腳蹬抵大腿部。兩相合力,既可分錯敵髖節襠筋,又可致敵摔跌。死死抓鎖,放大放開,一撕到底(圖2-167168)。

六、蹩

「雙爪纏抓敵反背,一腿蹬腰動不得」。

1.左爪抓敵左腕(圖2-169)。

2.一抓即行纏轉,致敵身形背勢倒反,右爪乘勢速出抓鎖底另腕,向後上方拉帶,同時出腳蹬敵後腰,立致敵脊椎錯位(圖2-170)。

相關焦點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肩根擒拿術
    3.右爪去抓自己左腕,成合力之勢,致敵傾身前僕,肩筋拉傷,劇疼失力,關節分錯(圖2-127)。八、掀「雙爪合掀出妙手,招到術成逃不走」。3.右爪繼續纏擰,左肘彎下壓敵肩,同時用力迫敵手臂扭曲翻轉,直到我左爪抓接自己右腕,完成雙爪制臂擒拿勢(圖2-146)。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抓打術】六
    2.我尋機速出前手,捕捉敵前手,從敵外門攻入,爪心向下或向外纏抓,觸腕後即猛力向後外回領(圖1-133)。3.順勢用後拳栽擊敵臉鼻或側耳,力在拳面,轉髖擰腰,上身前沉,帶動身力,沉重猛烈,輕者鼻青臉腫。抓爪回拉,二向爭力(圖1-138)。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臂肘擒拿術
    1.我速出右爪從敵右外門擒抓敵右腕節(圖2-70)。一託一壓,敵之關節不勝我力而被制服(圖2-72)。1.速出右爪從敵右外門擒抓敵右腕(圖2-76)。十六、擰「擒拿常用纏絲法,擰即大纏勁堪誇」。合力制敵肘,扭曲肘節,愈搬愈傷,連帶肩、腰(圖2-114)。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頸頜擒拿術
    1.側身速出左爪,從敵右外門抓敵頭髮(圖2-9)。抓發裹頸,合固之勢,把敵死死拉牢,一舉擒伏(圖2-15)。2.速進左步,緊逼中門,同時以左前臂從下向上探粘敵前頸下部,右爪同時向後下拉配合。一挑一拉,立致敵頸節閉錯,頸筋受傷,巴下疼痛。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腿膝擒拿術
    2.速連出右爪從敵踝上方越過,與左爪呈雙抓擒腿之勢。同時起右腿從敵腿上方提掃起越(圖2-178)。若正踩膝蓋是擒拿「分法」,踩膝蓋上緣是「錯法」(圖2-184)。擒敵膝節時,敵受力轉身,必企圖消勁高手,此時可用另肘橋向下格置敵膝後,粘貼用力收緊,抓踝之爪,反向前推,合力折別,致敵膝筋撕裂和骨節損傷(圖2-191)。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指腕擒拿術
    1.快速出左爪,從敵右外門捕抓其右手外腕(圖2-45)。2.右手出擊,從敵左上臂下抄越,掌心向內,罩抓敵四指掌根及手背,手指緊扣;屈肘夾敵上臂稍後部,拉牢使之難縮(圖2-68)。
  • 少林三十六路擒拿手、擒拿和反擒拿、分筋挫骨手武術秘籍105本
    擒拿屬於中國武術技法之一,源於技擊。利用人體關節、穴位和要害部位的弱點,運用槓桿原理與經絡學說,採用反關節動作和集中力量攻擊對方薄弱之處,使其產生生理上無法抗拒的痛疼反應,達到拿其一處而擒之的效果。擒拿是從國術技擊中演變而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分筋錯骨手」,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每一派的武術中都會有擒摔技擊術,但是這些技擊術大體分為太極拳擒拿手和少林武術擒拿手兩大部分。太極拳擒拿手主要有陳氏太極拳32路擒拿手,而楊氏太極拳的更是將太極心法與擒拿、點穴等功夫融會貫通。少林武術中很早就有一種叫做「纏絲擒拿手」的功夫。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踝趾擒拿術
    當擒拿敵腿時,敵常反身脫力,我則一爪抓拿敵腳前掌,向前推送,另手前臂收緊貼壓敵後跟腱,向後猛力勒合,雙向合力,傷敵腳踝腳筋(圖2-213)。1.左爪捕抓敵左腕(或肘或肩或腰),即拉使其上身前傾(圖2-218)。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閃打術】二
    3.同時順勢,擰腰轉髖,速發前腳,猛力跺向膝節,致其傷殘(圖1-210)。斜身髮腳,腰髖協勁,比仰身髮腳更加有力,殺傷更加強烈。且側身斜勢,蓄勁完整,有利於變招和連發。另外各個要害比仰身封閉更嚴密,低頭彎腰,更加安全。前手順勢下垂,暗護襠前。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抓打術】二
    2.我速出雙爪,從敵左右頭邊深插過去,成雙爪相扣,共抓摟頸之勢。步法配合,急動快進,身型宜側,封閉暗防(圖1-93)。2.我速出前抓急速奔敵咽喉氣門,爪心向前,出手時,擰腰轉肩,高樁通臂,且要步法配合(圖1-95)。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格打術】四
    我急用格擋,側外破之(圖1-174)。3.同時反擊,順勢後發圈捶,重擊敵側肋(圖1-175)。3.同時順勢反背砸拳,前手連擊,傷其面門(圖1-177)。3.不待其變,立即反擊,裡擰腰節,轉體帶臂,後手順勢打出直勁栽捶,猛轟其面門,致敵重傷(圖1-179)。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抓打術】五
    兩動合勁,敵立重跌,面門必傷(圖1-122)。3.連動不停,同時順勢轉身,擰腰送肘,左右皆可,拐打其耳根、耳門(圖1-126)。3.同時頭節出擊,向其面門猛然頂去,頭如鐵球,立致敵臉破(圖1-128)。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抓打術】四
    膝宜側提,擰腰轉體,增距增力。輕中劇疼,重中斷肋,不中換招。二十、抓臂迎門肘1.敵我預備戰架,對峙尋機。3.上動不停,後腿交叉進步,順勢後肘向敵頭重力搗擊,肘頭向前直衝,面門、耳門一觸即傷。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格打術】五
    跺膝控制面較大,不易落空,跺中不易滑脫,更易中的,發力時配合擰腰,發出猛力。格打術先收後攻,先束後展,功勁抵抗,注重力度,技巧性(反應、判斷)不高,容易掌握,只要見招就格,必有封阻,都有自護作用,其中除前臂、小腿格擋外,其他如掌緣、掌根、掌面、腳底等皆可用,或雙節或多位格擋,用力方向也不要拘泥(如側上、斜下、撥架等),格擋時手臂可長可短,前後手都可作格護,或利用退步、動樁等。反擊時更是豐富多變。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抓打術】一
    3.同時後捶從下向上,猛力掏打敵面門要害,立致敵面破血流,鼻斷傷殘(圖1-84)。3.同時後捶猛然翻背抖動,拳心在裡,用根骨砸敵面門鼻梁骨(圖1-86)。進步要快,防止敵打,手肘裡合,能壓迫敵雙臂,前膝微彎,封敵下盤,胯肩前探,有粘貼暗防之意。後手同時跟進,協力合勢,防擊蓄勁。
  • 武當派《太和門》秘傳《桶子功霹靂貫頂術》
    太和門清代獨行大俠鄧鐘山老先生在他書的文言口訣《功家秘法寶藏》孤本載曰,桶子煉丹,千年大要,萬載至秘,何人和知,吾開禁規,太和門每代傳人及弟子,可得真傳。袁忠亮先生被邀請在香港比武大會上,展示武當派太和門桶子功,「霹靂貫頂術」其中之一的內硬功夫,大木棒擊打頭部數下安然無事,霹靂貫頂術奧秘所在,常人無法做到,不但功夫驚人,還對身體健康養生各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修煉此功、特別對頭部、氣血受阻,頸椎、肩周炎、氣血不暢,產生的頭疼、頭暈、腦血管硬化等很好的效果。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抓打術】三
    2.我速見機急進一步,出雙爪各從敵兩側攻入,準備抓摟敵整個腰節。身宜側形,肩向前靠,胯向前擠,步進中門,低勢逼進,奪取戰位,防敵彎腰避讓。粘貼快,出爪快,方能得手。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格打術】一
    上格之時,前臂用力,接力處在骨側稜,一般不用上平面,在動作時,腕節裡擰,手心向外即成。上格下掏,一格即打,不讓其變,發力時擰腰轉體,上體前探,接近目標,打出重勁。還擊得手,即施連打。從勁力上講,格擋屈臂是捶之蓄力,既破了來招,又蓄滿勁力,絕招之妙即在此。三、架格偷襠捶1.各擺戰架,雙方對峙。2.敵突出一拳向我上門擊來,我急用前臂格擋,向上架開其臂,破其來招(圖1-148)。
  • 武當派《太和門》秘傳《腎子腎陽性功》
    腎子陽性功,全稱為「乾人子午秘煉腎子陽性功法,「屬於,「內家」武當派太和門(一名鄧道人家門,又名功家南派)四大功種(即軟性功夫
  • 武當秘門技擊術之打法絕招【格打術】二
    擰腰轉體,斜身跺之,勁力充足,偷攻下盤,最易得手。格打之要,一格即打,不待其變,順勢反擊。所以在臨敵中使用格打,判斷要準,反應要快,動作要協調,愈協調,速度愈高,破綻越少,敵防愈難。凡出跺腳,皆為斜身,既可利用擰腰轉體,提高殺傷力,又避開正面諸要害,減少被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