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讀懂06 個月寶寶的便便

2020-12-11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軒軒肉嘟嘟

寶寶的每個便便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因為月齡和餵養方式不同,便便的顏色、形狀、次數和氣味都會不一樣。讀懂寶寶的便便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生長發育情況。

對於 6個月以內,還沒添加輔食的寶寶,正常的便便是怎麼樣的?不正常的便便又是怎麼樣的呢?

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金黃色軟膏狀

顏色:黃色或金黃色,還有可能帶點綠色;

性狀:軟膏狀,常常不成形;

氣味:有微微的臭味,但不同於胎便的氣味(胎便是寶寶出生頭幾天拉的綠便便);

次數:新生兒( 28天以內)寶寶便便次數比較多,一天 2~5次,甚至 7~8次。2~3個月寶寶次數減少到每天 1~2次。

特別提醒爸爸媽媽,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但如果精神好,吃飯也好,沒有不舒服的表現,很可能是常說的「攢肚」。這是母乳餵養寶寶經常碰到的問題。「攢肚」不是便秘,「攢肚」只是排便次數少,而便秘是指大便幹硬並且排便困難,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奶粉餵養寶寶的便便:棕黃色硬膏狀

顏色:棕黃色,如果選擇的是高鐵配方奶粉,寶寶的便便有時會黃中帶綠或青綠色。這是因為奶粉中的鐵沒有被完全吸收;

性狀:量較少,比較乾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

氣味:比母乳餵養更臭一些;

次數:比母乳餵養寶寶少,一般來說 1~2次/天。

混合餵養寶寶的便便:淡黃色軟膏狀

便便顏色、形狀和氣味介於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之間。

顏色:淡黃色;

形狀:軟膏狀,比母乳餵養的便便稍成形些;

氣味:比母乳餵養稍臭些,但不如人工餵養臭;

次數:一般情況下,2~3次/天。

不正常的便便

有白色小顆粒的便便

寶寶的便便有時會出現白色的小顆粒,俗稱「奶瓣」。這是由於剛出生的寶寶胃腸道功能未發育完全,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而形成的一種乳凝塊。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隨著寶寶慢慢長大,這種白色顆粒會逐漸消失。

綠色或黃綠色稀便

便便呈綠色或黃綠色,次數多、量少、帶有透明黏液。有可能是媽媽奶水不足,寶寶吃完沒多久就餓了並且每次吃奶間隔時間縮短,爸爸媽媽可以觀察他體重增加情況,確定是否是奶水不足。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寶寶,還需要考慮是否添加高鐵奶粉,可能是奶粉中鐵沒有完全吸收,便便有時會有黃中帶綠或青綠色。

有泡沫的便便

便便呈黃色,水便分離,泡沫多,排便次數也增多。這是寶寶消化不良的表現,往往是因為奶中的乳糖在腸道內過度發酵出現脹氣,所以便便中有很多氣泡。母乳餵養的媽媽注意讓寶寶儘量吸空一側乳房再吸另一側,如果一側沒吸空就換另一側,可能會讓寶寶只吃到前奶(富含乳糖),後奶吃得少。同時媽媽平時注意少吃甜食。如果是人工餵養,爸爸媽媽就得考慮奶粉中的糖分是否過多。

淡黃色油狀便便

便便呈淡黃色、糊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而且帶有酸味,同時大便量和排便次數較多,這說明寶寶對脂肪消化不良。母乳餵養的媽媽要注意飲食,多喝水,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或者油炸食物。如果是人工餵養,爸爸媽媽就得考慮奶粉中的脂肪是否過多。

臭雞蛋味一樣的便便

便便惡臭如臭雞蛋,帶有硬硬的結塊。可能是寶寶蛋白質攝入過多。此時媽媽應該注意適當減少雞蛋、瘦肉、豆製品、奶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攝入量。如果是人工餵養,爸爸媽媽就得考慮奶粉中的蛋白質是否過多。

跟著屁一起出來的稀便

寶寶邊放屁邊拉便便,常常是因為腸道內存在積氣,爸爸媽媽不用擔心,最好不要立馬就換尿不溼,等寶寶拉好了再去換。

爸爸媽媽,你們讀懂了嗎?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拉綠色、土灰色便便就是生病了?教你讀懂便便的這些信號~
    我們都知道,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如果寶寶的便便讓你聞起來很像個臭雞蛋,則明顯是寶寶的蛋白質攝入過量,或對蛋白質消化不良。此時爸媽應注意是否配奶濃度過高,豆類、雞蛋、肉類等高蛋白食物輔食是否過量。
  • 寶寶不拉便便未必就是便秘,教你分情況應對
    寶寶不拉便便未必就是便秘,教你分情況應對 0~6 個月的寶寶排便常常沒有規律,有時好幾天都不拉便便,你先不要著急,這並不代表寶寶便秘,還要具體看情況分析。 如果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一般會有以下 3 種原因,今天就來教大家判斷和應對。
  • 寶寶的便便是這個顏色才算正常,寶媽要注意分辨
    通過寶寶便便的顏色、次數和質地可以了解寶寶消化功能的情況,進而推斷寶寶的營養狀況和健康情況,母乳餵養的媽咪還可以根據便便的情況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些呢?也在不斷變化中1. 1-3個月這個時期的寶寶一天可能排便6次以上,而且此時寶寶的腸道反射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無法一次排空全部便便,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此時大便呈黃色且比較稀2. 3-4個月
  • 嬰幼兒拉綠色便便,讀懂這些知識,家長們就不會擔心了
    原標題:嬰幼兒拉綠色便便,讀懂這些知識,家長們就不會擔心了 > 導讀:一網友寶媽最近遇到辣手的煩惱:我家兒子有4個月了,最近一直拉墨綠色便便是怎麼回事?
  • 通過便便識寶寶健康,兒科醫生來教你
    這天燕燕懷疑寶寶有些拉稀症狀,一大早就帶著孩子過來。在等待化驗結果的空檔裡,我們也難得有時間稍微說了一會話。「當媽之前,誰還不是個小仙女。萬萬沒想到,當了媽之後連寶寶的屎都要反覆留意研究。關鍵是,聽起來這麼重口味的事情,過渡起來都很自然,順理成章。果然,為了孩子,媽媽們一個個都自帶盔甲,天不怕地不怕。」
  • 便便發綠?有奶瓣?泡沫狀?教你根據便便判斷寶寶健康狀況
    因此,你可能直到更換尿布的時候,才發現寶寶排便了。 5 添加輔食後的便便 一旦寶寶開始引入輔食,比如嬰兒米粉、香蕉泥等,你會發現,寶寶的便便將發生較大的改變,特別是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 添加輔食後,寶寶的便便會變成褐色或者黑褐色,比花生醬更加黏稠,但依然是糊狀的。
  • 寶寶的便便「暗藏玄機」可了解寶寶健康狀況,關於便便媽媽要讀懂
    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了解小孩的健康便便,以及非健康便便的樣子,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做出良好的判斷。 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了解一下,寶寶的正常便便以及出現異常的便便,都是什麼樣子的?
  • 寶寶好幾天沒便便,攢肚還是便秘?十媽九搞錯!這篇文章教你區分
    寶寶若是安好,媽媽便是晴天。只要寶寶健康沒有問題,寶媽們就會鬆了一口氣,但如果寶寶好幾天沒有便便,那這對寶媽們來就是天大的問題了!很多寶媽認為,只要寶寶很久沒便便,就是便秘了!但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攢肚了,可以說十個寶媽,有九個都會將便秘和攢肚搞錯,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教大家如何區分。
  • 加輔食後,寶寶便便各種不正常?這些「信號」你都讀懂了嗎
    別小看寶寶的便便,新晉爸媽們別嫌髒,寶寶便便是寶寶身體的晴雨表,直接能反映身體狀況和健康情況。懂得辨別寶寶便便雖然不容易,但將是你真正懂寶寶身體的好幫手,你不得不知道這些!不同時期寶寶的便便會因為進食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或者輔食的不同,而有所不一樣,媽媽應該勤加觀察,了解寶寶寶寶身體的這些訊號哦。很多寶寶在前幾個月以母乳為主,媽媽可能覺得問題不大,但是到了4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大便會成形成條。
  • 你知道寶寶便便顏色的秘密嗎?
    導讀:寶寶拉完便便後,你是否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尿布扔掉呢?
  • 寶寶的便便會說話,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
    拉臭臭是寶寶的頭等大事!寶寶前一秒還在向你賣萌,下一秒就小臉嚴肅,悶聲不響扔下炸彈!食物從口、咽喉,再到腸胃一路"變身",探尋了身體各種器官的健康狀況後,變身成便便才跑出來。便便是寶寶的"健康晴雨表",它的顏色軟硬都能告訴我們,寶寶現在健不健康。臭臭語言一:我們是健康便便!
  • 寶寶便便顏色總不一樣是咋回事?便便裡的「乾坤」,醫生教你來辯
    相信很多新手爸媽,在最開始養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格外關注寶寶的便便,甚至有些新手媽媽還會問一些報表便便的味道,那為什麼會這樣不嫌棄呢?其實大家都知道,通過寶寶的便便,可能看出寶寶的消化情況,還有健康情況。
  • 寶寶不說的事,便便來告訴你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有一個標準的便便頻率,根據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可能每吃一頓就要拉,也有的寶寶可能1-2周才拉一次。一般母乳餵養比奶粉餵養的寶寶拉的次數多。但次數都是浮雲,最重要的是,寶寶拉出來的便便的質地,是溼潤柔軟的(目測就行,不用摸!)正常便便。只要寶寶的便便次數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有規律的來,就不用去強求對上某個數字。
  • 寶寶便便的解析
    添加果汁或果泥後寶寶的大便顏色會隨著深色水果的顏色而變,餵胡蘿蔔汁或泥後寶寶會拉橘黃色便便,餵西瓜或西紅柿泥後寶寶會拉紅色便便,是因為食物的天然色素使得大便顏色改變,吃啥、拉啥,色有所源,無需擔心,安啦!門診中遇到這樣一件事,寶寶3月齡,進入診室爸爸手提尿不溼,裡面肯定有屎,因為一股味道瞬間充滿小小的診間, 「醫生,急死我啦!我們寶寶這麼小,大便裡有蟲,怎麼辦呀?」
  • 寶寶2個月,5天沒有拉便便,把我嚇壞了!原來是攢肚!
    作者:寶寶知道 sq2580616我家寶貝從出生以來,都是一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2次便便,可是他2個月的時候,既然有5天沒有拉大便,我心裡特別的著急,想著怎麼沒有拉便便了,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婆婆說去醫院查查,我說我先查查吧,因為一去醫院我害怕病菌大,裡面都是發燒感冒的小寶寶,
  • 綠便便、紅便便,寶寶便便有顏色?回想近期的輔食,警惕這種便便
    將食物加工成合適的性狀爸爸媽媽要知道,食物性狀的改變,不能只根據寶寶月齡的增長而改變,還要考慮寶寶的咀嚼能力。比如: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寶寶已經8個月了,應該將輔食的性狀變得粗一點,於是會給寶寶吃顆粒狀的食物,但這時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跟不上,無法用牙齦磨碎顆粒狀的食物,寶寶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所以,輔食性狀的改變除了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情況來決定,還應該考慮寶寶是否能夠嚼碎。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能接受目前的食物性狀呢?
  • 幾張圖教會你識別寶寶便便是否正常的方法
    原標題:幾張圖教會你識別寶寶便便是否正常的方法 寶寶茁壯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科學餵養,當食物被吃進人體後,營養被消化、吸收、利用,廢物殘渣變成糞便,藉此將毒素與廢物排出,形成正常、健康的身體循環。
  • 見過了千萬寶寶的便便,兒科醫生告訴你:這樣透過便便看本質!
    對於很多新手父母來說,每天都有一件必須做的大事,那就是對著自家娃便便研究一番,因為她們深諳「便便是寶寶健康晴雨表」的道理。但即便如此,尚為新手的她們,在如何通過寶寶便便的次數、形狀、顏色……來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這個問題上,還存在諸多疑問。
  • 1-2月寶寶的便便也是有學問的,它可以反應寶寶的身體情況
    1-2月的寶寶,每天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但一些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嬰兒的大便會因時而異,今天與昨天都不相同。由於受媽媽所吃食物的影響,因而吃母乳的孩子大便也就特別容易發生變化。根據寶寶的便便的軟硬程度,寶寶的便便可以可以分為2種,具體如下:1、軟便通常,吃媽媽的母乳的嬰兒大便都是軟的。在一兩個月內的嬰兒,每天大便的次數仍很多,但比新生兒時要少了多了,而且也稍微硬些,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軟便。
  • 九色嬰兒便便顏色卡!一分鐘讀懂寶寶健康!太方便了!
    寶寶的便便是反映他消化狀況的晴雨表,因為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而且餵養次數也不一樣,他會用便便的次數、性狀和顏色來告訴媽媽自己的身體情況。小寶寶的便便裡藏著大秘密哦!最簡單的通過寶寶的便便顏色來判斷寶寶健康狀況的方法,是通過嬰兒九色大便卡:一般而言,寶寶的便便顏色和「嬰兒大便卡」中不正常的1-6號顏色相似的時候,或發現寶寶大便顏色介於正常與不正常之間,   為了寶寶的健康,請趕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