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2020-12-09 無風卻起念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不如我們先看看古人詩裡怎麼寫的吧,比如《淮南子》裡「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仙鶴的千年壽命,用來盡情遨遊;蜉蝣早上出生,傍晚就死了,但也得到了它的快樂,雖然它的生命,只有早晚之間短短的一天,最多也不過三天罷了。

這句話就讓蜉蝣朝生暮死的寓意深刻地刻在了讀者的腦海裡。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於一粟。」更是直接把人生比作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這樣的反覆的強調以至於我們一想到蜉蝣就和人生短暫之類相連。

文學上把蜉蝣當作短壽的象徵,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蜉蝣可以說是上壽命最短的昆蟲了。它從變為成蟲時(出生之時)起,活不到一天的時間,一般幾個小時就死亡了。不過成蟲交配後,把卵產在水中,幼蟲在水中卻要經過1-3年的時間才能變成亞成蟲,亞成蟲爬出水面脫皮後才變成蜉蝣成蟲。

稚蟲充分成長後,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為亞成蟲。亞成蟲與成蟲相似,已具發達的翅,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一般經24小時左右蛻皮為成蟲。

這種在個體發育中出現成蟲體態後繼續蛻皮的現象在有翅昆蟲中為蜉蝣目所僅有。這種變態類型特稱為原變態。成蟲不食,壽命短,一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說法。蜉蝣短命的原因,主要是它的嘴巴已經退化,不能吃東西。

在古代,《本草綱目》的著者李時珍對蜉蝣的看法最切實。因為他除了引述前人一貫陳說之後,突然附加了一筆:

或曰,蜉水蟲也,狀似蠶蛾,朝生暮死。

也就是說,蜉蝣的形狀雖與蠶蛾仍有若干距離,但蠶蛾似蝴蝶,蝴蝶和蜻蜓到底是相近的東西,

而且知道它是水蟲。 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古人說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這已經將它說的大長命了。

事實上是,蜉蝣的生命僅有幾小時。然而在這幾小時內,要經過兩次蛻殼,練習飛行, 戀愛,交尾,產卵,非常忙碌。生命過程雖短,卻十分充實。

面對這樣曇花一現的生命,我們大可不必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嘆,看看曠達疏朗的蘇軾如何想的。

東坡先生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入眼帘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你們說是不是呢?

參考資料:《本草綱目》、《淮南子》

相關焦點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蜉蝣初次聽聞蜉蝣,是在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以蜉蝣來形容人之渺小。而以蜉蝣來描寫人生態度的則是劉安編寫的《淮南子》中的「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朝生而暮死,盡其樂,這裡的「樂」我們可以理解為「玩樂」,卻又不只有這樣的一層含義,一天即是一生,蜉蝣在這段時間裡完成生殖繁衍,經歷生老病死。「樂」也可以是他們的人生抱負,畢生追求。《百妖譜》把蜉蝣化身為「妖」,向我們展示了「蜉蝣妖」的短暫一生。蜉蝣雖已逝去,狼妖卻懷念了七十餘年。
  • 自然科普 蜉蝣一生並不短 螞蟻也會偷懶
    蜉蝣一生並不短 蜉蝣幼蟲期挺長的中國有句成語叫「朝生暮死」,說的是蜉蝣這種昆蟲早上出生,晚上即死,壽命非常短。事實上,這純屬誤會。因為蜉蝣在變為成蟲之前會在水中生活短則1-3年,長則5-6年的時間,只不過他們變成了成蟲飛出水面以後,一般只有幾個小時的生命,長壽的會在六七天後死去。古人可能只注意到它的成蟲階段,所以才會用"朝生暮死"來形容他們。螞蟻也會偷懶嗎?
  • 蜉蝣給了最好的答案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百妖譜》大家好,很高興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見面了。大家覺得我這篇文章有寫的不好,或者不完整的地方,歡迎大家進行評論。大家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 詩經鑑賞-曹風·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採採衣服。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注釋 1蜉蝣(fúyóu):昆蟲,也叫渠略。形如天牛而小,翅薄而透明,能飛。夏月陰雨時自地中出,朝生而暮死。 2楚楚:鮮明的樣子。
  • 百妖譜:蜉蝣和狼人「拜堂」成親,朝生暮死的蜉蝣配有愛情?
    「你死也死遠一點啊,砸到人很疼的」蜉蝣小姑娘的嗔怪道。原本有諸多不幸的狼人看到這麼一個嬌小可愛的小姑娘,心生疑惑:這麼晚了,小姑娘怎麼不回家?蜉蝣看狼人想要放棄生命,也沒說什麼大道理之類的,而是讓他陪著她玩一天。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用一日的壽命,讓狼妖覺得「人間值得」
    女孩騙他說,她有一種藥會讓他死得非常舒服,「我對天發誓是真的,不然我活不過今晚。」可他又怎能想到女孩所說的活不過今晚竟是真的。女孩因製藥需要時間為由,讓他一年後再來找她。就這樣他等了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女孩仍未出現。用了四年他才明白了,也想通了「既然都多活了四年,為什麼不繼續活下去呢。」他一直想再見一見她,想跟她說聲謝謝。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詩經》中的一首蜉蝣詩,讓人感悟生活的真諦
    在中國古代,蜉蝣是很多詩人描繪的對象,或讚美外形之華麗,或惋惜其生命之短暫。《詩經》中有一首專門描寫蜉蝣的詩,名為《國風.曹風.蜉蝣》,其文描寫了蜉蝣朝生暮死的脆弱和可悲。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 張莘如:人生若蜉蝣
    人生若蜉蝣作者:張莘如躲進小屋,看著電視機上天天增加的死亡人數,忽然想到了一種叫蜉蝣的小生物。據說,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體長3-27mm,幼蟲水生,成蟲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不知怎的,我居然把這種低等動物同具有最高智慧的人類聯繫起來。其實,這種離奇想法,古已有之。唐代儲光羲有「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宋代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明代唐寅:「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
  • 蜉蝣的24小時:明明都是瑣碎日常,為什麼我卻笑著流淚?
    其實於天地來說,我們人類的壽命可能還不如蜉蝣。蜉蝣是種壽命極短的昆蟲,這種朝生暮死的浪漫,賦予了古時人們不同的靈感,無論是哲學還是藝術,最後都繞不開時間的探討。今天帶來的小動畫《蜉蝣日記》,是以一隻蜉蝣的24小時,來觀察的世間百態。那麼,正片開始~蜉蝣與天地同壽正片一開始是蜉蝣誕生時,各種意識流的表達,其實是後續故事元素的集合。
  • 為什麼昆蟲的壽命那麼短,而白蟻后的壽命卻那麼長?
    我們周圍看到的大多數昆蟲壽命都很短。幾小時,幾天,這就是大多數昆蟲存活的時間。我們沒有注意到它們的消亡,因為它們很快就會被一群新的物種所取代。然而並不是所有昆蟲都這樣,有些昆蟲的壽命可能長到超過人類,就像白蟻后,有科學家認為它能活100年。為什麼昆蟲壽命這麼短?
  • 蜉蝣尚可逐日,患了絕症為何要悲觀
    而蜉蝣想,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就會死嗎,那如果我能到那個地方是不是就不會死了?早上,醫院來電話說報告出來了,馬友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近幾天,馬友成越發的沒有力氣,經常走著走著就摔一跤,吃飯時筷子也經常掉到桌子上。最近越發的嚴重,有時候甚至還不自覺地流口水,於是家人還是勸馬友成來醫院檢查一下。
  • 百妖譜之蜉蝣:如果只剩一天的壽命,你想做些什麼?
    兩個本該毫無交集的人卻機緣巧合走到一起,只有一日壽命的蜉蝣,救了一個擁有人類壽命的狼人。看完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好像蜉蝣那一天過的也挺開心,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也算無憾。狼人也因蜉蝣有了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他這一生「雖未大富大貴,卻也兒孫滿堂,無病無災。」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詠 懷的對象,最早的莫過於《詩 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之 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 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 之憂矣,於我歸息?」現代人更是 感慨萬千地道出一句:「蜉蝣 三年的潛伏,只是為了三小時的怒放」。
  • 《仙鶴和蜉蝣的愛情故事》
    在凡界有一隻小蟲子,名叫做蜉蝣, 有一天一隻仙鶴,無意碰到了一隻美麗的蜉蝣,並且愛上了她,那一天,他們有說有笑,嬉戲玩鬧很開心,後來仙鶴把蜉蝣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伴侶。 有一次,仙鶴告訴蜉蝣,他見過世間滄海變成桑田,高山變成花園,水滴匯成大海。
  • 華晨宇的經典歌曲《蜉蝣》,生命有多脆弱就有多堅韌
    《蜉蝣》這首歌可以稱得上是華晨宇的經典代表作之一,由華晨宇親自作曲,專輯《異類》中的一首歌曲,是一首極具藝術氣息的創作,該歌曲獲得亞洲新歌榜年度盛典「年度十大金曲獎」,這首歌也在2018年的9月8日和9月9日,在中國最大的體育場鳥巢舉辦的火星演唱會上飛行演唱。
  •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神奇物種僅有一天的壽命
    曇花一現的生命精彩朝生暮死蜉蝣是生長於水澤地帶,幼蟲期是在水下度過的,大約兩到三年的時間。化為成蟲後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而且,蜉蝣喜歡在日落時分成群飛舞,繁殖盛時,死後墜落地面,能積成一厚層。神秘色彩2013年8月25日夜間,匈牙利多瑙河沿岸突現數百萬隻蜉蝣飛蟲。瀰漫在空氣中的飛蟲要麼黏在行人的臉上,要麼爬滿車身。第二天清晨,只見地面上布滿雄性蜉蝣飛蟲的屍體,而其餘的則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 世上生命最短的動物:經歷20多次蛻變後,壽命卻只有一天
    如果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壽命,那今天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被告知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你又會怎麼度過?若不是身患重病或即將壽終正寢的人,沒人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待多久,也正是因為這種未知,讓人對明天和將來懷有或多或少的敬畏心。但在世界上有一種生物,它們的一生註定只能見一次日出和一次夕陽,然後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離開這個世界。
  • 有夢花居——蜉蝣一生
    蜉蝣先秦 · 佚名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黃昏的水邊,我看到了蜉蝣眼前的蜉蝣翩翩飛舞在日落的餘暉裡,夕陽交織著藍色的霧氣,太陽之光和寂靜山丘在時間的長河中升騰遊弋。
  • 壽命最短的動物是什麼?您搜的答案往往是錯的
    說壽命最短的動物是什麼?懂得多的人會說蜉蝣,百度上一搜,答案也是蜉遊,還說什麼朝生暮死,自古就有文記之,更有危言聳聽的說生命周期最短的僅為半小時。這當然是錯誤的!蜉蝣成蟲蜉蝣,體長通常為3—27mm,複眼發達,前翅發達,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它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