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尚可逐日,患了絕症為何要悲觀

2020-12-09 池魚的網絡世界

清晨,一隻蜉蝣幼蟲蛻變成了蜉蝣,它終於可以離開水裡了。蜉蝣之前每天都生活在水下,在水下總能看見一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蜉蝣也嘗試過遊到那個圓點,但是那個圓點似乎在水的外面,長輩說,等你長出翅膀,就能飛出水面,到外面看看了。所以蜉蝣每天都憧憬著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也等待著長出翅膀的那一天。長輩們離開水裡前說過,長出翅膀的同時嘴也會退化,不能吃飯了,大概等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了就會死,所以要趕緊時間找到雌性交配。這一天終於來了,蜉蝣也終於長出了翅膀,不過長出翅膀的同時,蜉蝣也確實發現自己不能吃飯了。蜂擁而出,蜉蝣和千萬隻同類一起飛出了水面,大家摩拳擦掌,都準備著一場為交配而戰的生死大戰。而蜉蝣想,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就會死嗎,那如果我能到那個地方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早上,醫院來電話說報告出來了,馬友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近幾天,馬友成越發的沒有力氣,經常走著走著就摔一跤,吃飯時筷子也經常掉到桌子上。最近越發的嚴重,有時候甚至還不自覺地流口水,於是家人還是勸馬友成來醫院檢查一下。醫生拿出了一大堆的化驗單,報告單,指指點點後,跟馬友成說他很可能患上了漸凍症。家裡人問需要多長時間康復,醫生說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康復的方法,最多只能延緩。絕症…我還能活多久,馬友成呆滯了,使出了全力才保持了理智。醫生說目前平均能有個3-5年,當然也有十幾二十年的,這個不好說,聽說過霍金嗎。馬友成說聽過…心亂如麻,馬友成也沒有把醫生的話聽進去,只是一頓嗯啊的回答著。家人陪著馬友成出了醫院,突然吹來了一陣海風。醫院離海很近,馬友成說想一個人去海邊看看,家人也不好阻攔,就讓馬友成自己去了,家人也很擔心,在離很遠的地方默默地跟著。

蜉蝣們互相打鬥著,它們之間沒有大仇,也沒有大怨,為的只是心中的交配對象。而蜉蝣卻無心參與這一場角逐,離開水面後,這個世界一切是那麼的明淨,那麼的美好,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更亮了也更熱了。蜉蝣看著這個戰場,不時有人勝利,也不斷有人死亡。蜉蝣拍了幾次翅膀,它還是覺得它應該飛到那個它憧憬了很久的又熱又發光圓點。趕緊加入戰鬥啊,不然就找不到交配的對象了,同伴們也催促著蜉蝣。蜉蝣說它想飛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其它人都哈哈大笑,大家都在為了交配奮鬥著,從前前輩們也說等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我們就死了,而且也沒有聽前輩們說過飛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就能不死啊,況且萬一其實那個圓點很遠根本飛不到呢。蜉蝣這時也有些猶豫,但是它還是想飛向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畢竟,過去的每一天它都憧憬著。能不能到,到了死不死的問題再說吧,總之先趕路。於是蜉蝣遠離了大家,飛向那個又圓又發光的圓點。背後不時傳來一些嘲笑聲。

馬友成又摔了一跤,明明已經看到了海,卻感覺是那麼的遠。一路上馬友成已經摔了3次了,路人看著也遠離他,以為他喝醉了酒。再站起來,馬友成也懶得拍去身上的灰了,反正之後肯定還會摔,衣服也一定還會髒。馬友成是一個作家,寫了很多作品,從來沒有悲劇或者陰暗的結尾,他的每個作品都是積極陽光的,甚至還有幾個讀者來信說感謝作品帶給他光明。馬友成也經常參加義工活動,幫助過很多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也開導過很多或悲觀或尋死的陌生人。但是當馬友成知道自己患上絕症的時候,天好像塌下來了。來到這個熟悉的海邊,馬友成在老位置上坐了下來,突然很多回憶湧了上來,回憶著陽光的作品和開導別人的話,突然感覺那些東西是那麼的虛假,那麼的蒼白。也明白了之前為什麼有幾個偏激的讀者說馬友成的作品其實是精神鴉片。馬友成現在知道自己患上絕症了,確實,現實怎麼會有那麼完美的結局,哪有人會一直陽光,如果有也僅僅因為當事人幸運地沒有經歷過任何的災難。

蜉蝣一直向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飛著,漸漸著,飛離了樹林,也飛離了同伴。身邊的風景不斷地變換著,這是蜉蝣從沒見過的世界,不僅有樹有水,有魚有蟲,更多的,還有一個個站立行走的動物;有比原來地方更高更大的樹,不過都好像沒有葉子;也有一直跑來跑去的大個,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很累。走走停停,停停看看,雖然那個又熱又發光的點還是那樣遙不可及,但是一路的新奇讓它感覺這麼美好。漸漸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沒那麼熱了,發光也少了,蜉蝣覺得它可能快要到了。蜉蝣飛到海邊,降落了,更準確的說是迫降在了一個桌子上,它已經沒有任何力氣了,蜉蝣突然知道,它其實沒有快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只是它快要消失了,自己也快要死了。蜉蝣突然有點想念朋友們,不知道它們是否都完成了交配;也看著眼前廣闊無垠的一片水,不知道水裡有沒有跟它一樣想要飛到那個又熱又發光圓點的同伴。還有,蜉蝣也很想知道,在旁邊坐著的這個動物為什麼一直看著它,其實被那個動物吃掉也無所謂吧,反正蜉蝣也要死了,想著這些那些,蜉蝣閉起了眼睛……

馬友成呆呆地看著海很久很久,沒說話也沒想什麼,海還是他經常看的海,但今天馬友成覺得它特別的大,特別的大。馬友成笑了笑,因為他也有了想輕生的想法,這是他從沒有過的,也曾很不理解那些輕生的人,畢竟在馬友成的作品裡寫得最多的一句話應該就是「活著就有希望」了……一隻蜉蝣落到了馬友成的桌子上,平常的他肯定就把它趕走或者換個座位了,但是現在馬友成卻很想跟它說說話。馬友成也寫過一篇關於蜉蝣愛情的散文,他說在極具有限的生命裡,應該找有一個愛的伴侶一起等待夕陽的落下。但這隻蜉蝣似乎沒有找它愛的伴侶,反而經歷了一次非常漫長的旅行,最終孤獨地等待著夕陽的落下。馬友成順著蜉蝣的方向看過去,哈哈大笑起來,太陽,蜉蝣想去那個地方吧,日起而生,日落而死,只要到達太陽那裡就能不死嗎,哈哈哈……即使兩三年也還有時間啊。馬友成站了起來,腿一時無力,差點摔了一下,對後面擔心著的家人說,叫個車我們回家吧。

日起而生,日落而死,浮生一日,蜉蝣一世。生命的長度從來跟生命的深度都沒什麼關聯,夸父可以追日,蜉蝣也一樣可以,只要還有時間,請一定不要讓心中的太陽太早落下。

相關焦點

  • 詩經鑑賞-曹風·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採採衣服。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注釋 1蜉蝣(fúyóu):昆蟲,也叫渠略。形如天牛而小,翅薄而透明,能飛。夏月陰雨時自地中出,朝生而暮死。 2楚楚:鮮明的樣子。
  • 小夥患絕症被辭退續:公司與家屬達協議補償8萬
    小夥患絕症去世 病中被公司辭退」後續:公司與小夥家屬達成協議 一次性補償8萬元  【摘要】 四川大竹人廖素銳於2014年5月應聘到重慶中鷗建設有限公司任工程預算員,月薪六千多元。去年1月,廖素銳被查出得了頸椎脊髓瘤,於同年11月19日留下僅6個月大的兒子,告別人世。
  • 百妖譜:蜉蝣和狼人「拜堂」成親,朝生暮死的蜉蝣配有愛情?
    國漫當真是騙人眼淚的「神器」,《百妖譜》的蜉蝣篇就騙走了我好多眼淚。就蜉蝣篇來說,最大的看點就是「蜉蝣妖竟也能和狼人拜堂成親」了?但是你只猜對了一半,其中的奧秘還有很多。狼人為何要放棄生命「狼人一心尋si」作為<蜉蝣篇>的一條重要的明線,推動了整個故事的發展。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詠 懷的對象,最早的莫過於《詩 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之 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 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 之憂矣,於我歸息?」現代人更是 感慨萬千地道出一句:「蜉蝣 三年的潛伏,只是為了三小時的怒放」。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 《百妖譜·蜉蝣》太催淚了?我哭不出來,但我很肯定它的水準
    他先是被騙白白打工,然後,他到處去找活幹,卻一直沒人要他。後來,他找到一個撿垃圾倒夜香的活,也因為將撿來的金子交還出去而被老闆罵走。讓狼人的內心真正崩潰的是他在最後一個工作——背屍體時候的遭遇。因為害怕,他臨陣脫逃,但,第二天想彌補的時候,已經被替換掉了。哪怕僅僅是背屍體的工作,他都沒辦法做。飢餓之下,他偷雞吃還被毒打了一頓。
  • 香港擬檢討強積金計劃 患絕症人士或可提前領取
    香港積金局建議患絕症的供款人,在65歲之前領回強積金。圖片來源:文匯報中新網5月19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管理局今年將為強積金計劃作10年一次的大型檢討,正研究酌情容許患有絕症等重病人士,在65歲前提取供款,但細節仍需要再行研究。
  • 尿毒症是絕症嗎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都聽說過尿毒症,因為該病可導致死亡。所以,很多人認為尿毒症就是一種絕症,還有人將其稱作為腎癌。進而便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即尿毒症是絕症嗎?以下就相關方面的這時候內容為您進行相應的介紹。
  • 敗血症和白血病可防可治?白血病是癌症但不是絕症
    原標題:敗血症和白血病可防可治?白血病是癌症但不是絕症   著名相聲演員笑林因血液病過世引發公眾關注   敗血症和白血病可防可治?   本報記者 張蓋倫   對很多70後來說,「笑林廣播電臺」就是快樂記憶的一部分。   昨日凌晨,相聲表演藝術家笑林永遠地停止播音了。
  • 為何癌症被稱作「絕症」?7大絕招擊殺這個「元兇」
    同樣是病,為何癌症會如此棘手,讓大家都束手無措呢?癌症為什麼難以治癒?1 複雜的腫瘤微環境首先我們要知道,癌細胞是由人體正常細胞變異而來的,但依然屬於人體細胞。發現經常運動的男性比不常運動的男性患肺癌和直腸癌的機率降低很多。其中有些患有肺癌、直腸癌或前列腺癌的男性,通過運動減少了14%的癌症惡化率,降低了癌症的死亡風險。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14歲女孩患「腸道絕症」,幸運遇到病榻問診的老教授
    綠色癌症,腸道絕症,反覆發作,終身吃藥,隨時併發症……很不幸,小琪(化名)在14歲那年,背負上了這些可怕的詞語。現代醫學不斷發展,但當前仍有一些疾病無法被治癒,小琪所患的克羅恩病就是其中一種。不過,她也算幸運,一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教授,將經驗累積碰撞出來的火花應用於臨床,如今複查腸鏡下已找不到病理表現。
  • 《仙鶴和蜉蝣的愛情故事》
    在凡界有一隻小蟲子,名叫做蜉蝣, 有一天一隻仙鶴,無意碰到了一隻美麗的蜉蝣,並且愛上了她,那一天,他們有說有笑,嬉戲玩鬧很開心,後來仙鶴把蜉蝣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伴侶。 有一次,仙鶴告訴蜉蝣,他見過世間滄海變成桑田,高山變成花園,水滴匯成大海。
  • 網曝湖南億萬隻飛蛾突然暴斃,專家:為蜉蝣婚飛屬自然現象
    蜉蝣突襲大通湖區現場這些突然出現的「飛蛾」到底為何物?它們會不會帶來危害?據大通湖區植保站站長黃華南介紹,經過他們的取樣研究,發現這些「飛蛾」其實並不神秘,是一種名叫「蜉蝣」的昆蟲,它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
  • 白百何被稱最悲情女主角 兩部影片連患絕症
    兩部影片連患絕症  由黃真真導演、白百何主演的愛情片在8月29日上映當天收穫了1600萬的票房,成為了當日的票房冠軍。在多部好萊塢大片的擠壓下,這個成績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白百何也憑藉此片再次證明了自己在「小妞電影」中強大的號召力。
  • 小夥患絕症去世 住院時被公司以「不合格」辭退
    小夥患絕症去世 病中公司稱「試用期不合格」將其辭退  【摘要】 28歲小夥廖素銳,今年初不幸被查出絕症,在花去幾十萬醫藥費後,上個月,小夥醫治無效,留下只有6個月大的孩子不幸去世。   28歲小夥廖素銳,今年初不幸被查出絕症,在花去幾十萬醫藥費後,上個月,小夥醫治無效,留下只有6個月大的孩子不幸去世。
  • 張莘如:人生若蜉蝣
    人生若蜉蝣作者:張莘如躲進小屋,看著電視機上天天增加的死亡人數,忽然想到了一種叫蜉蝣的小生物。唐代儲光羲有「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宋代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明代唐寅:「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宋代王之道:「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唐代白居易:「常恐歲月滿,飄然歸紫煙。莫忘蜉蝣內,進士有同年」。古人以蜉蝣喻人生,言個人之微小,人生之短暫。死神任何時候都可能光顧,在死亡面前,富貴貧賤,一律平等;既往輝煌,瞬間清零;恩怨芥蒂,化為青煙。
  • 奪走如懿的「癆病」,為何會被稱為絕症?
    重重的打擊讓她患上了癆病,日復一日的折磨讓她最終生無眷戀,抑鬱而終。奪走如懿的癆病,到底是什麼病?也許很多人想知道,明明之前沒有任何症狀,怎麼就突然患上癆病呢?肺結核,即便現代社會發病率也是迅速上升趨勢雖說如今的醫學技術逐漸發達,但肺結核並未像天花一樣,能夠被人類所攻破的「絕症」。
  • 有夢花居——蜉蝣一生
    蜉蝣先秦 · 佚名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黃昏的水邊,我看到了蜉蝣眼前的蜉蝣翩翩飛舞在日落的餘暉裡,夕陽交織著藍色的霧氣,太陽之光和寂靜山丘在時間的長河中升騰遊弋。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用一日的壽命,讓狼妖覺得「人間值得」
    可他又怎能想到女孩所說的活不過今晚竟是真的。女孩因製藥需要時間為由,讓他一年後再來找她。就這樣他等了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女孩仍未出現。用了四年他才明白了,也想通了「既然都多活了四年,為什麼不繼續活下去呢。」他一直想再見一見她,想跟她說聲謝謝。在桃夭的幫助下,他才知道,原來那個女孩竟是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