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癬」又稱皮膚真菌病,是指由真菌所引起的人類皮膚、黏膜及皮膚附屬器的一大類感染性疾病。多在溼熱地區和炎熱夏季發病或加重,是部隊平戰時的常見病、多發病。淺部真菌病具有一定傳染性,在戰時可造成一定範圍的流行。在我軍老山反擊戰中,由於環境潮溼,堅守貓耳洞的戰士幾乎都曾患有不同類型的皮膚癬菌病。
1. 體癬:
除去頭部、掌蹠、腹股溝、外陰部和甲以外,人體表面光滑皮膚感染皮膚癬菌所發生的皮膚病統稱為體癬。本病臨床表現與致病真菌種類及個體反應有關。皮疹開始為紅斑或丘疹,隨後呈遠心性向四周擴展,病灶中央有自愈傾向,日久可形成環形,邊緣比鄰近正常皮膚稍高,炎症較明顯,其上有小丘疹、水皰或鱗屑附著。有時,環形中央又出現皮疹並逐漸擴大成環形而形成多層同心環。本病皮損以1~2個或數個居多,泛發全身較少見,自覺瘙癢。
2. 股癬:
是指發生於腹股溝、會陰、肛周和臀部皮膚的皮膚癬菌感染。股癬的基本損害與體癬相似,多為不規則形或弧形,單側或雙側對稱分布;由於搔抓往往表現為苔蘚樣變或急性和亞急性溼疹樣變。病情嚴重者,皮損可向上蔓延直達下腹部,往後擴展波及到臀部。
3. 足癬:
足癬系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最常見淺部真菌病,俗稱「腳氣」或「溼氣」。常雙腳同時發病,可自身傳染引起手癬、甲癬、體股癬。好發於趾間,尤其是第三、四趾縫,與這些部位皮膚密切接觸、潮溼、不通氣有關。
3.手癬:
手癬是發生於手指屈面、指間及掌面的皮膚癬菌感染。可以是原發,但是多數是從足癬自身傳染而來。病原菌與足癬相同,臨床表現也和足癬相似。由於接觸的東西甚多,使手癬的臨床表現具有不典型性或多樣化特點。
癬如何治療?
治療上外用抗真菌劑為主。皮損泛發或單用外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在外用藥治療同時可內服抗真菌藥物。
(1)選用水楊酸苯甲酸酊(軟膏)、複方雷瑣辛搽劑,1%。2%唑類霜劑,1%特比萘芬軟膏等抗真菌藥物,外用患處,2/d,療程2周以上。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在皮損消退後仍需外搽一段時間。
(2)面部、股內側等部位皮損,禁止用高濃度角質剝脫劑,以免刺激而引起接觸性皮炎。
(3)皮損乾燥角化的手足癬,用軟膏劑型加局部封包並延長用藥時間;溼疹樣改變繼發感染時,應首先治療繼發感染。
(4)對臨床上表現為皮炎、溼疹但又不能排除體、股癬病等,直接鏡檢陰性時,應取鱗屑做培養,在培養結果未出時,可暫予以含有抗真菌劑的皮質類固醇激素複方製劑進行治療,待結果出來後改用單純抗真菌劑(陽性)或單純皮質激素製劑(陰性者)。皮損泛發或單用外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在外用藥治療同時可內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療程2~3周。
癬如何預防?
加強衛生宣教,搞好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注意個人清潔衛生,積極治療原有的癬病。在炎熱季節,應積極實施「洗、曬、扇、擦」的防癬經驗。避免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浴盆,嚴格執行個人和集體衛生制度。患者治療期間和痊癒後均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襪子,保持足部乾燥,避免交叉感染,密切接觸人員中的患者須同時治療。
官宣
從1月17日起,海軍軍醫大學《軍事訓練傷防治手冊》編寫組將常駐本公號,解答廣大戰友提出的訓練傷防治問題,歡迎大家在後臺踴躍提問留言。
同時,期待廣大戰友對本公號提出意見建議。所提意見建議一經採用,我們將贈送一本《軍事訓練傷防治手冊》。
供稿:海軍軍醫大學
郵箱:youth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