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人物】老兩口大山裡養豬 玉米土豆當飼料一年收入30萬

2020-12-26 西部網

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 通訊員 楊寧 黨欣春)寧陝縣城關鎮大寺溝村鍾應成王富蘭老兩口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不等不靠,依託好政策,加上自己的努力,進行科學養豬,一步一步擺脫困境,日子越過越紅火。

鍾應成61歲,王富蘭56歲,一家4口人居住在海拔1500米的大山裡,屬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鍾應成57歲時,兩個女兒已出嫁,想到自己的年齡還不大、身體尚好,為了不給孩子添麻煩,老兩口下定決心,不靠子女養老,用勤勞實現老有所養。

2015年,老兩口通過考察了解到高海拔養豬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以前種植食用菌的收入,又從信用社貸款10萬元,他們在自家的老屋場上建起了簡易豬圈,購買了4頭母豬,開始了創業。

2016年,老兩口建起360多平方米的豬舍,購進了瘦肉型品種仔豬40頭和母豬6頭。養豬看起來簡單,養殖技術是關鍵,白天幹活沒時間,夫妻倆就利用晚上學習技術。沒多久,他們掌握了豬的疾病預防、治療、養殖等各項技術,成活率大大提高。王富蘭投資購買了拌料機,按照學習的養殖知識自己製作飼料,成功降低了養殖成本。老兩口在管理上也特別精心,每當母豬產崽的時候,他們一等就是10多個小時。

每天凌晨,鍾應成和妻子王富蘭兩人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給豬場裡的近百頭豬餵飼料,然後清洗豬圈。兩個人也不請工人,就靠他們自己埋頭苦幹。因為養豬,家裡的承包地被全部種上了玉米、土豆等,收穫來的糧食成了飼料。

目前,老兩口的養豬場已經實現了自繁自養。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豬肥仔壯,2016年母豬產仔100個,收入4萬元;2017年出售肉豬50頭,實現收入8萬;2018年母豬產仔200個,出售肉豬50頭,總收入16萬元。

「今年上半年,賣豬仔200個,收入12萬元,出售肉豬30頭,收入7萬元,當下圈裡還存欄肉豬100多頭,予計全年收入30萬元以上。」 王富蘭充滿信心地說。

在縣委編辦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這對同甘共苦的夫婦越走越有信心,已經是大寺溝村響噹噹的養豬大戶,率先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編輯:熊惠玲

相關焦點

  • 七旬夫妻養豬開墾撂荒地種30畝丹參,守著大山也要把日子過紅火
    安康石泉縣池河鎮力建村,70歲的覃應元和妻子謝明香居住在秦嶺高山上,老兩口都是殘疾人,脫貧路上他們不想掉隊,養豬養雞開荒種地,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去年年初,小兒子覃金超為父母購進10頭優質豬仔,覃應元和妻子也達成了最默契的分工,他負責種玉米等莊稼,妻子則負責在家餵豬,到年底都長成了膘肥體壯的肥豬,覃應元老兩口老實本分,養豬不添加任何飼料,還未到過年,9頭土豬肉被搶購一空,一下子為覃應元家帶來2萬多元的收入。剩下的那頭是母豬,今年年初產下12個豬仔,這些小豬他們都留著自己養。
  • 陝西村民種12畝玉米養豬,過年殺9頭卻只剩1頭,可把親朋高興壞了
    在農村,不少地方有過年前殺年豬的習俗,近日,大山裡的唐習水家2天時間殺了9頭年豬,不過,很快被親戚朋友和村民們「搶走8頭豬,唐習水家只剩下1頭豬的豬肉。「我家沒有養豬,我要多拿點。」前來幫忙的村民說。山村有的村民平時在外打工,只有過年前才回家, 有的村民發展其它產業,因此養豬的人家越來越少,隨著春節的臨近,唐習水家殺年豬引來不少親戚朋友前來幫忙和祝賀,他家2天時間殺了9頭豬,一天殺4頭, 另一天殺了5頭,場面十分熱鬧。
  • 一年賣出5萬頭豬的「養豬大王」
    他2007年開始在文成縣黃坦鎮老家養豬,多年努力成為方圓百裡家喻戶曉的「養豬大王」。2012年,為保護溫州水源地,他把養豬場外遷到雲南省楚雄州深度貧困的雙柏縣。2019年,他賣出肉豬5萬多頭,銷售額超2億元。在雲南省,他續寫了「養豬大王」的傳奇。
  • 降低養豬飼料投入,提高養豬收益,這樣做就對了!
    降低養豬飼料投入,提高養豬收益,是每個養豬同仁都在思考、改進的問題。那麼該如何做,才能收到較好的效益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降低養豬飼料投入,提高養豬收益這個話題,希望看過的朋友有所收穫。一、降低飼料成本而非降低飼料營養品質在養豬生產中,飼料消耗約佔飼養成本的60%~80%,其是豬維持生命和生長的來源,也是降低成本的關鍵所在。
  • 玉米太瘋狂 第九輪飼料漲價潮上演 千家房企跨界養豬
    玉米瘋狂漲800!正大、漓源、正邦、特驅等10家企業調價50-200,12月第九輪飼料漲價潮上演!  今年的玉米行情相比去年依舊高出了37%,達到了歷史高位。其中,11月玉米價格大漲190元,相比去年同期高出了700-800元。
  • 貴州媳婦保亭大山裡帶頭致富 養豬種豆全在行
    養豬、種豆,她全在行;計生惠民、帶頭致富,她做示範  貴州媳婦保亭大山裡  「種」出幸福花五腳豬長勢喜人10年間,在政府計生惠民的幫助下,從養豬到種豆,從住瓦房到蓋小洋樓,張麗在保亭大山裡過上了幸福生活。  -本報記者陳新通訊員陳賢澤攝影報導  嫁來村裡時還沒通水電  「10年前,我嫁過來的時候,村裡的路還沒通呢。」10月14日,正在豬圈旁勞作的張麗見到記者時,熱情地招呼起來。  說起村裡近年來的變化,這位外來的媳婦有許多的感慨。
  • 豬價連漲19個月後首次轉降,明年養豬有3座大山,養豬戶早準備
    豬肉降價了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可對於養豬人來說是實打實的壞消息,預計明年養豬會有3座大山,請養豬戶早準備:大山一、豬價持續下跌經過最近2個月的下跌後,生豬價格已經回落到不足15元的水平,低價地區已經下探至接近13元,據養豬戶介紹,現在出欄一頭肥豬的利潤基本在1400元,相比7月份時候下降了接近1000元。
  • 生物發酵飼料養豬技術,生物發酵飼料養豬效果好
    生物發酵飼料是採用秸杆等飼料進行生物發酵處理,然後再添加進適當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元素複合配製成的一種新產品,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增強豬的抗病能力,現將生物發酵飼料養豬技術介紹如下:一、生物發酵飼料的作用功能生物發酵飼料含有較多的纖維分解菌、半纖維分解菌、微生物酶的有益微生物製劑,在動物機體內發酵過程中不但能將畜禽難以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質
  • 科學養豬飼料篇,飼料鑑別防黴很重要
    養豬行業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治不如防,防不如養」。作為養豬行業中的重中之重——飼料,是養好豬的關鍵。但是現在有很多小豬廠,對於飼料的原料質量不重視。造成玉米,豆粨,麩皮質量不過關;同時保管不當,發生黴變,又不重視,給養豬造成很多無形損失。一、黴菌毒素對豬的不利因素(1)造成豬發生嘔吐、拒食,從而造成生長受阻、飼料利用率下降。(2)造成小母豬假髮情。
  • 政策力挺養豬產業鏈 飼料添加劑生物素大提價
    從需求側來說,目前,生物素約70%的用量應用於飼料添加劑,其餘用於醫藥等工業領域及食品飲料領域。同時,生物素在營養補充劑、玉米發酵產業的使用也有較快的增長。根據博亞和訊的統計數據,2010~2018年期間,全球生物素需求量從150噸增長到230噸,年複合增長率為5.49%。
  • 中醫世家卻要創業養豬,如今年銷售額400萬元
    抓豬勇士圍追堵截,豬沒捉住卻被困大山,這種豬讓人自愧不如。陶鵬是這些豬的主人,求吉鄉坐落四川省西北部的若爾蓋縣境內,距成都近700公裡,為了抓豬,他現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儘管明知道自己的豬欠好抓,但來這兒的遊客卻總想讓他應戰,最終陶鵬爽性帶著大伙兒一同抓豬。就像電影裡的這樣,陶鵬原本是一名醫師,有祖傳的正骨技能,是當地的名醫。。
  • 養豬節省成本有技巧,掌握穀物飼料餵養方法,一年省出好多錢
    不過,隨著現在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各種飼料的價格上漲明顯。不少養殖戶表示雖然飼料不少用,但是豬的重量卻沒有明顯的提高,反而整體的養殖成本居高不下,這讓養殖戶朋友頓感壓力十足。其實很多養殖戶為了有效控制養豬的成本也會選擇一些穀物作為飼料,這種類型的飼料有明顯的好處:適口性不錯,豬群在吃後格外容易消化,而且穀物類飼料營養結構比較豐富。所以只要搭配合理就能提高利用率。
  • 科學養豬,年純收入200萬元,請看養豬達人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他的圈裡有母豬100頭,大約每年每頭母豬可以生產豬崽20多頭,一隻豬崽最貴的時候可以賣到2000元,現在雖然價格掉下來了,一隻仍然可以賣到1000多元。100頭母豬一年最少產豬崽2500多隻,按照貴的價格一隻2000元計算,可以收入500萬元,就是按照現在的一隻1000多元計算,依然可以賣到300多萬元。
  • 廣東飼料玉米需求形勢調研
    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   貿易情況:該公司的貿易以糧、油、飼料原料為主,經營玉米、豆粕、大豆、小麥、棕櫚油、菜籽粕等十幾個品種,年經營量達90多萬噸,年銷售收入在20億元以上,年利潤超1000萬人民幣   (2)2017年內貿玉米大概在3360萬噸,18年大概在3350萬噸。
  • 夫妻倆大山裡養豬,豬吃草生長慢,價格卻比普通豬貴一倍
    江西省宜豐縣的大山裡,留守大山的李春花和老伴一大早到山上去採割一些新鮮的草回來,這些草不是用來餵牛而是用來餵豬的。在這間專門搭建的豬圈裡,夫妻倆一年能養三十多頭豬,因為堅持用草餵豬,出產的豬肉在附近的縣市很受歡迎,不少在城裡的顧客會上門求購,這些豬肉的價格也比市面上其它普通豬肉要貴一倍。
  • 馬鹿鎮萬畝青貯飼料玉米喜獲豐收
    日前,伴隨著馬鹿鎮青貯飼料玉米收割、粉碎、打包青貯下,變成了可口的牛羊飼料……青貯飼料玉米的增產豐收,為馬鹿鎮當地畜牧養殖提供著新鮮優質飼料。馬鹿鎮作為畜牧養殖特色鄉鎮,近年來大力推廣青貯玉米種植,引導農民走出了一條「種養結合、以種帶養、以養促加」雙促雙贏增收脫貧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 用酒糟養龍蝦實現廢物利用,一年用30噸酒糟能省7萬塊飼料
    每年釀酒剩下的30噸酒糟讓他很撓頭:留下沒用,丟了可惜,如何處理這堆「雞肋」?沙坪範圍內遍布「沼澤田」,種水稻既費力又不賺錢,他決定改「沼澤田」為蝦塘,養炙手可熱的小龍蝦。「只聽過酒糟養豬,能養蝦嗎?」今日,正逢沙坪街道長沙首個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將小龍蝦養殖課送到竹安村田間地頭,水產高級工程師陳新民教授的一堂課,讓他這個變廢為寶的點子迅速落實。
  • 玉米價格上漲?養豬戶自己加工飼料降成本?顆粒料受歡迎?聽聽養豬人...
    近期,玉米價格漲聲不斷,這可急壞了以玉米為主要飼料來源的養豬戶老王,「本來今年養豬就掙的少,現在成本在消毒防控、獸藥批發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飼料成本,這不是淨賠錢?」
  • 養豬怎麼餵飼料成本低?養豬還要學會如何節省飼料讓利潤最大化!
    一、養豬綜合管理方法和措施1、科學飼餵建立一套規範而科學的飼餵方法,要根據豬前期生長慢、中期快、後期又變慢的生長發育規律,為獲得較高的飼料報酬,建議採取直線育肥的飼養方式2、科學投料目前在養豬生產中,養殖戶一般只注意每公斤飼料中的營養水平,很少注意飼料的日投料量。
  • 養豬想省錢?教您幾招如何巧用飼料顆粒機組做出非糧飼料!
    但這樣的禁止令一出臺,不少養殖戶卻犯了愁,飼料原料近一年的時間不斷上漲,玉米和豆粕的價格令人望而卻步,如何才能節省養豬成本成了養豬人心頭的石頭。其實筆者認為農村資源豐富,如果進行科學的加工製作,非糧原料也可以代替糧食飼餵豬,既能促進豬良好的生長發育,又能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