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又到了分享知識的時刻,今天我們講講怎樣糾正骨盆前傾,運動過程中塌腰的現象。
我們平時目測的下肢體態不良問題,骨盆前傾,塌腰等體態,在專業術語中稱為下交叉綜合症。這種體態的形成主要人群有:長期穿高跟鞋女性、產後媽媽,大肚便便男士、長期辦公室等人群,因為重心向前,將骨盆位置向前傾斜一定的角度,腰椎向前凸出去,骨盆前傾最明顯的症狀是臀部後凸,腰臀比、BMI值(一些健康參考值)和體重都在正常範圍,但小腹仍舊前凸出。為了給大家更直觀的參考:上圖肘子(走著)!
我們從側面觀看到了骨骼結構和模特的體態,大家也有可能會說下交叉也很好看啊,前凸後翹的,多「美」啊,但是健身行業的迅速發展,讓很多人對已經對大健康行業有了更多的認知,其實這個我們稱之為「假性翹臀」讓我們接下來詳細講一下這樣的下交叉體態對我們有怎樣的危害:
人體比例的失衡及下半身肥胖骨盆變形,會引起內臟下垂,小腹凸起、臀部橫向發展、下垂等,進而破壞身體曲線。另一方面,骨盆與脊柱大腿骨及位於頭後部的後頭骨等骨骼聯動。如果骨盆出現變形,這些骨骼也會隨之產生畸變而妨礙其發揮正常作用,不僅會給位於其附近的腹部周圍和臀部,甚至為全身的比例均衡帶來惡劣的影響。骨盆變形會為股關節帶來負擔導致關節出現畸變,加重內外八字腿型。另外,由於骨盆傾斜會導致全身的傾斜,使各部位的活動受到限制,進而引起肌肉衰退。而肌肉是燃燒脂肪的唯一場所,如肌肉的力量(即脂肪代謝功能)也低下的話,脂肪就會囤積起來。
骨盆支持著腹部,具有保護內臟及生殖器官的重要功能。骨盆變形會影響盆腔內的臟器及生殖器官。骨盆的傾斜使其中的子宮、卵巢和腸胃等器官本來的形態受到扭曲,以致體液流動的機能受到阻礙,甚至部分地失去作用。比如腸蠕動的機能就會相應減弱。慢性便秘大半與此有關。
骨盆前傾會牽拉腰部周圍的肌肉向前,使得腰椎受到擠壓,腰椎壓力加大。另外,從腰部通過後背一直到肩部的肌肉如發生僵硬,勢必影響血液的流通,引起肩膀疼痛。由於骨盆的傾斜,血管受到壓迫,阻礙了溫暖的血液正常地循環流通。加之,原本在正常工作狀態下肌肉會因骨骼的變形而拉長,這時肌肉會為恢復原有的狀態而緊張起來,這樣會造成慢性疲勞。肌肉緊張、僵硬。
如圖:
看到這麼多的危害,那接下來我們來講解一下怎麼評估自己是否有下交叉綜合症吧!
身體放鬆靠牆站,將臀部、背部貼在牆上;正確的腰椎弧度應該可以讓手掌指根(豎著)剛好塞滿腰椎和牆壁間的空隙。如果手掌四指放在腰椎和牆壁之間還有些空間,這就表示你的骨盆可能前傾了;而骨盆後傾的人,則無法將手掌的四指放入這個空隙裡。
身體自然放鬆站立,兩手自然放在小腹上,掌根位於髂骨的髂前上棘位置,同時將大拇指相對、四指指尖也相對,中指放在恥骨聯合的正上方,兩手合攏成一個倒三角形。恥骨聯合與髂前上棘形成的的三角形與地面的垂直角度大於15°一般即可判定為骨盆前傾。
兩個簡單的評估方式很實用,簡單快捷明了,如果我們自己有骨盆前傾的現象,那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相關肌肉的知識吧!
身為人體基座的骨盆,之所以會位置不正的原因是骨盆周圍負責維持靜止姿勢的肌肉緊繃,收縮狀態不當,導致骨盆前後左右的不平衡。由於患者腹肌較弱,小腹凸出,腹橫肌弱化導致無法向內收縮,腹內壓也會減少;臀部肌肉和膕繩肌也處於被拉長的狀態。造成骨盆前傾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是髂腰肌過於緊張,持續維持在收縮狀態,或是腰部持續緊繃收縮。
改善下肢關節排列,骨盆前傾,腰椎往前,多做骨盆後傾,腰椎往後的的動作,普拉提的骨盆捲動就是非常好的動作。
骨盆前傾,腰椎往前使得臀部腹部肌肉被拉長,無法很好的將穩定骨盆跟核心,所以要加強腹部和臀部的力量。
起始姿勢:仰臥中立位
動作過程:吸氣準備,呼氣骨盆後傾臀部帶動脊柱一節一節上卷,至肩膀,髖關節,膝關節一條直線時,吸氣脊柱逐節還原。
注意事項:膝關節不外翻內扣,維持雙膝距離自己一拳距離,肋骨不能突出外翻,骶尾骨向遠方延展。
骨盆運動:想像肚臍上方有個皮球上下滾動。
脊柱運動:想像一根大繩子在地上被拿起來放下去。
起始姿勢:仰臥中立位
動作過程:吸氣左腿向上抬至桌面高度,呼氣左腿輕點地還原。
注意事項:動作時,下頜微收,骨盆始終保持中立,大腿與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變,手臂做延展
骨盆穩定:抬腿時想像腰椎下方剛好能穿過一支鉛筆,點地時想像腳下有一塊豆腐
起始姿勢:四肢跪地中立位
動作過程:吸氣將左手和右膝蓋抬離墊子向兩端延長。呼氣左手右腳還原,做反方向練習。
注意事項:動作時肩帶與骨盆保持穩定,下顎保持一拳距離。肘關節不鎖死。伸直的手、腳做延展。
肩帶穩定:想像胸部離地面越來越遠
骨盆穩定:想像腰椎下方放了個空水杯,運動過程中沒有被晃動。
好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先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思考和多多練習。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公眾號內留言!我們所有導師願做大家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