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極端的愛與欲,是人世間的常態

2020-12-26 歷史sir123

年老的人擁有死亡,年輕的人擁有愛情,愛情可以擁有很多次,死亡卻只有一次。

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和幻想統統都融入了《百年孤獨》中,生命與鬥爭是當中那個最激勵人心的。"因此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魔幻現實的寫作手法,在3年後,馬爾克斯選擇了放棄,進而模仿起了歐洲「豔情」小說的寫作方式,給我們留下了一本"愛情百科全書"、《霍亂時期的愛情》,經久不衰。

在大家看來,「愛情」是什麼?

越是用所謂"愛情"去充實這個故事,就越感到寂寞,甚至感到有一種死亡在迫近的黑暗,最終那種似身處鬧市突然停下的極致孤獨開始襲擊我們的內心。

於是,標題裡的"霍亂時期"成為現實殘酷的黑暗混亂世情下共有的"愛情"寫照,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去看待《霍亂時期的愛情》的故事,或許會帶給你我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馬爾克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極端的愛與欲,是人世間的常態

1955年,哥倫比亞內戰正在爆發,馬爾克斯被迫輟學,丟了飯碗,被趕出了國家。

當時馬爾克斯被困在了歐洲,在窘迫的環境中,匆匆出版了個人第一部長篇小說,批判當時的文化歧視的《枯枝敗葉》,從此,馬爾克斯走上文學創作之路。

此後多年,經過直面欺壓的反抗與趨於"責任感使命"的思考之後,將自己的處女座升華,完成了《百年孤獨》,同時,也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

在此後的幾年中,金錢,榮譽和愛,都在馬爾克斯這個「準老人」一一實現。

當年的雄心抱負在幸福中漸漸走向平靜。

經歷多年的思想沉澱,即使看似"平凡",但被"歐洲豔情小說"包裹的故事裡,披著"愛情"的外衣下,是看清世界繁雜後的考量。

所以,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看似充滿魔幻而充斥著階級和現實衝突的阿里薩和費爾米娜的"初戀"故事,成為馬爾克斯獨特的紀念父母愛情的"協奏曲"。

看似因為幻想而逐漸破滅的愛情,實則暗示的是階級難以跨越的殘酷現實,以及潛藏在人性中冰冷理性而"可能"不自知的利己抉擇。

很多朦朧的浪漫,即使被美化了,甚至讓人浮想聯翩。

但是,奈何「高處不勝寒」當快要看到結果的時候,被轉入了下一幕。

突然"發覺自己上了一個天大的當"而打斷了,於是冷漠的6個字:"不必了,忘掉吧。"結束了阿里薩的夢與幸福。

夢想敗給了現實,階級障礙依舊不能跨越,何況,愛情這個最後的砝碼都沒有了。

此後的故事,與其說是"百科愛情"展覽圖,不如說是馬爾克斯試圖去描繪這個充滿著黑暗和混亂的社會。

更像是一場人生救贖:

"死亡讓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為愛而死。 "

人生沒有什麼公平,或許生在戰亂的年代本身就是一種悲哀,本身就是命運的不公。

但是,社會再複雜,愛情或許是混亂的社會中最能救贖人心的。

「愛情」或許是苦痛現實的人們一劑甜甜的"解藥",雖不能徹底解決現實的痛苦,但可以得到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

正如:

"主角"阿里薩對費爾米納至死不休的"執著之愛";烏爾比諾夫妻之間平淡中透著親情光輝的世俗之愛;阿莫烏爾的生死之戀;……這些看似極端的愛與欲,千般的愛情模樣,其實在被馬爾克斯放在這樣一個"霍亂"時期的社會裡的時候,就成了人世間的常態了。

很顯然,在那個朝不保夕的年代中,或許唯有這千般極端的"所有愛情"的一一呈現,才是對抗或許下一刻降臨的死亡的"唯一"方法。

在愛情中,有多少無情,又有多少的吝嗇,女人,委身於敢作敢為的男子漢,正是這樣的男子漢,才能給予女人安全感。讓她們正視生活。

將她們放在一個歐洲式"豔情小說"裡,就可憐地成為主線"真正"愛情對立面的必然犧牲品。

"愛情的墳墓"就是如此,平淡乏味的日常,以及雞毛蒜皮般的小事,睡懶覺懶得動、浴室放不放肥皂和養狗還是養鳥等小事,被摧殘地慘不忍睹。

在那段漫長的歲月裡,戰爭和霍亂始終是所有人都躲不掉的噩夢。在這種時代的大背景之下,馬爾克斯寫下愛情與死亡,將自己的觀點:「沒有比為愛情而死更光榮的事情了」寫在了書中。

如書名一樣,這是一場發生在瘟疫時期的偉大愛情。

「霍亂」代表著恐怖和死亡,愛情代表著幸福和愉悅的美好,這兩個極端的詞語是怎麼寫到了一起的?

也許馬爾克斯想要表達,愛情的甜蜜可以像霍亂一樣來勢洶洶,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災難,但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安穩度過。

死亡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經常見到。

到了小說的結尾,阿里薩和費爾明娜以愛情的形式來結束生命。老年的阿里薩與費爾明娜,遠離了性的誘惑,越過了世俗的偏見,乘著遊輪一起向遠方航行,直面任何時候的死亡,讓一段跨世紀之愛變得更加有韻味。

在這五十多年悲歡離合的愛情大戲中,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經歷了那麼久的分離,但是,從頭到尾心意相通。

「霍亂」就好比愛情中的相思,有危險的同時也有機遇。故事很美,愛情很美,真正美好的,是我們的生命。

相信很多人對於愛情和生活都有不同的理解,讓我們讀一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看清生活的常態,明白愛情的意義,進而在生活中找到自我。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產品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是什麼意思?
    陳奕迅的《紅玫瑰》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句歌詞是什麼意思?  陳奕迅的《紅玫瑰》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句歌詞是什麼意思?  這首歌是臺灣填詞人李焯雄,根據張愛玲的小說《白玫瑰與紅玫瑰》所填。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愛而不得最是心痛
    心理學上說:「一個人特別愛笑,說明她很悲傷,一個人特別能睡,說明她很孤獨,一個人擅長遺忘,說明她曾經失去很多 。」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 ,眼淚就忍不住了 ,這些年不知怎麼熬過來的 ,用最好的年華 ,換來最深的教訓 ,回憶過往全是活該!
  • 你越虐他,他就越愛你的四大星座,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越挫越勇
    你越虐他,他就越愛你的四大星座,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越挫越勇!天秤座天秤座的人相貌出眾,天生就有這樣的優越感,尤其是在星座美人排行榜裡面,天秤座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天秤座的思維是非常奇怪的,別以為你對他好,他就會用真心回報你,事實只會相反,天秤座對別人的付出置之不理,而對那些自己不理睬的人去不離不棄,往往會挑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徵服欲,所以天秤座就是容易犯賤的那一類星座,如果你對他們不理不睬的話,它就會變得緊張起來,所以想要追求天秤座,一定要給他自由,不能太黏著他,他會被你突然的冷漠而勾起好奇心,然後會慢慢的湊上來。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紅玫瑰與白玫瑰》01「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初戀和初性都有缺憾,一方面克己自持,一方面卻覺得自己沒能做主;因此對紅玫瑰的愛,有一部分是補償心理的徵服欲:接吻時按在鋼琴上那一下,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情人,但終於也沒結果。後來找白玫瑰,算個保守的選擇,卻發現自己終究還是做不了她的主,於是心態崩掉。但荒唐過了,終究還是習慣性地克己,終於又回到日常生活。
  • 陳奕迅最扎心的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陳奕迅有一句歌唱出了愛情的哲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得到的不懂的去珍惜,得不到的卻成為了我們一直的牽掛,這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心理。這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就像是一種心上的痛,一旦生成了,就想著去滿足自己,當你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感到抓心撓腮的難受,但是一旦得到的時候,當我們內心所缺的那一塊補滿了、填平了的時候,卻又往往不只是一種滿足感,甚至時間一長還會感到有一種空虛,仿佛每一個人的心中就是這個樣子,不斷去追尋愛,更是不斷去滿足。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這是他遇到的兩段感情,其實我個人認為在這兩段感情裡面他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相愛從來沒有是單向的偏愛,愛是雙向的奔赴,就像陳奕迅了歌詞裡面唱的一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究竟是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還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聽完有了答案
    歌曲《紅玫瑰》裡這樣唱著「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玫瑰的紅,容易受傷的夢,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都說"傷心不聽陳奕迅,分手不聽劉若英"。究竟是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還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聽完兩首歌曲,你的心中有了答案嘛?祝開心我們評論區見
  • 推薦幾本浪漫青春小說,溫馨清水般的愛戀,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推薦幾本浪漫青春小說,溫馨清水般的愛戀,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喜歡閱讀小說的朋友們的福利來了,在這裡我為大家推薦了很不錯的幾本小說。點擊下方小卡片可以閱讀哦!如果可以我想我還會愛你短評:虞晰與Andy在林暖的介紹下兩個人在一個咖啡店見了一面,相約一起去赴約。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麼奇妙,兩個人都是互相瞧不上眼的人,在慢慢的互懟之下愈發的了解,愈發的不可收拾的墜入愛河。
  • 重讀《如懿傳》,讀懂弘曆痴迷寒香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弘曆對寒香見的痴情是因為愛嗎?不是。只是因為寒香見,是他第一次徵服不了的女人。寒香見入宮前,有一個未婚夫,叫寒企。雖然他死了,寒香見對他心心念念,她明知道寒企毀了整個寒部。但對他年少那份相知相伴相惜相許的情感,無法改變。
  • 寫給人生的5封書信,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
    有時候,並不是他們不能隨便去找一個人過上下半生,只是他懂得「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第二封》 寫給命運每一段生命的旅程,就如同大江大河當中的沙粒,隨波逐流,最後塵埃落定沉入河底。等到有一天大江大河走向乾涸,路過的人踩在腳下,捧在手中,甚至掘地三尺發現的「沙子」,其實都是原來的你。
  • 因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阿迪還會通過各種營銷手段來暗示你:你的鞋櫃裡永遠還差一雙椰子鞋,因為他們太了解你此時的內心獨白「怎麼連隔壁老王都買到了雙椰子啊」正如陳奕迅紅玫瑰裡唱的那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作為咱們公司知名的 Sneakerhead(鞋迷),在同事眼中我是一個本地土著、穿戴光鮮亮麗,有吃有喝,潮得一匹~沒事還喜歡走街串巷收集鞋子,所以經常被問「這雙鞋不錯,老實交代,哪兒買的!」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那些十二星座女難以得到的星座男
    雙子女vs天蠍男張揚又活潑的雙子女永遠get不到天蠍男的點,其實天蠍男並不喜歡高調的女孩子。巨蟹女vs射手男巨蟹女思想保守,射手男性格愛玩,巨蟹經常會被射手男弄得痛苦不堪,又拿他沒有辦法,簡直氣死人。摩羯女vs雙子男永遠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的雙子男似乎完全不能與思想成熟的摩羯女進行交流,摩羯女認為雙子男的想法過於幼稚,雙子男又搞不懂摩羯女的想法,所以摩羯女hold不住雙子男。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很多人往往愛一個人愛到無法自拔,無數次失望,忍不住幻想,停不下煎熬!越是喜歡一個人,越是怕受傷害。越是靠近喜歡的人!越停止不住對她的喜歡。2.就比如說這個番茄:具體就一條:你越怕得不到女人,就很可能會得不到女人
  • 越虐越聽話的四個星座,是容易得意忘形,還是得不到的在騷動?
    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越虐越聽話的都有哪一些吧,是容易得意忘形還是得不到的在騷動?天秤座跟天秤座的人談戀愛,千萬不要太寵著他們,因為他們是典型的容易膨脹的類型。對方越是對天秤座好,越是會讓天秤座覺得有恃無恐,覺得對方就是愛著自己,絕對不會跟自己說分手。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淺析《人生》愛情
    歌曲《紅玫瑰》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一句簡單的歌詞卻蘊含無限的道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對於愛情都有這樣的通病,對於愛自己的人不屑一顧,為自己愛的人粉身碎骨。就這樣人們都不斷地陷在「得不到」和「被偏愛」的死循環之中,循環往復。
  • 極端的愛:為愛放手或得不到的就毀掉
    愛是美好的,人們嚮往,期待美好的愛情。但是有些愛情,可能是偉大的,也有可能是極端的,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正確理智的對待愛情。愛到極致的第一種表現:為愛放手歌手阿木有一首著名歌曲叫『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段歌詞是這樣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為愛結束天長地久,我的離去若讓你擁有所有,讓真愛帶我走 說分手。年少初聽不知味,隨著年齡的增加,突然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偉大的愛情。
  • 可能男生都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了就棄之如履
    導讀:可能男生都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了就棄之如履我們總感覺世事無常,但其實跟事情沒什麼關係,主要是因為人的變化,讓大家回首過去卻會覺得不曾相識了。
  •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最犯賤的星座,你越不理他,他反而越愛你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最犯賤的星座,你越不理他,他反而越愛你射手座射手座非常的有自信,他們喜歡當人群中的焦點,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魅力點,射手座也習慣了別人把自己當成焦點,成為別人暗戀的對象,跟射手座的男人談戀愛必須要以毒攻毒
  • 阿瑪蘭妲下毒奪愛,卻失算害死雷梅黛絲,為何馬爾克斯說她最溫柔
    從性別上來分類和評價,會發現馬爾克斯把男性都塑造的極其強悍,永遠處在爭鬥和繁殖中,不知道是馬爾克斯認為這是男性該有的樣子,還是為了劇情特意塑造成這樣。相比之下,《百年孤獨》中的女性則更偏向保守、剛柔,如烏爾蘇拉、雷梅黛絲、麗貝卡,以及令人「怨恨」的阿瑪蘭妲。
  • 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穿越半個世紀,一部愛情的經典史詩
    馬爾克斯不愧為大師級的少數作家之一,馬爾克斯給我的閱讀經驗常與溫情、感動毫不相關。他慣用平靜、從容、淡定的手法,把溫情撕裂給讀者看,無論何時都讓你感到無比優雅的,但那種遲暮的感傷卻從心底裡流出。整篇敘述波瀾不驚,但每個角落都暗藏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