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含6大領域39項研究成果

2020-12-07 手機鳳凰網

2020年1月13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首屆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禮堂舉行。會上發布了2019年我國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與生物學、藥學、衛生健康與環境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六大醫學領域的39項重大進展,其中抗感染新藥可利黴素獲批上市、阿爾茨海默症治療藥物甘露特鈉膠囊獲批上市、國產「人工心臟」取得突破等上榜。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執行委員會主席王辰院士介紹,該研究依託在我國醫藥衛生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享有卓著聲譽的中國醫學科學院6個學部197位學部委員組成的專家諮詢委員會,圍繞醫學領域重大科學發現、重要產品,以2019年度為時間節點,以我國學者發表的醫學研究論文數據(約10萬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藥物和批准上市或進入特別審查程序的國產創新醫療器械、註冊的臨床試驗為基礎數據進行遴選。

藥學重大進展榜單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藥物化學家李松發布。李松認為,中國在藥學領域有「很大進步」。「以前都說我們國家是製藥大國,但不是製藥強國,現在由大到強,由仿到創的趨勢正在形成。」

「可利黴素是我們國家做了幾十年的一個新藥,它是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改造紅黴素類菌產生的藥物。可利黴素與阿奇黴素相比,具有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該藥的上市對臨床應用會有很大的幫助。」李松在解讀藥學領域進展時表示。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田保國副司長應邀參會並致辭,指出發布中國醫學重大進展具有重要意義,將為科技創新規劃和戰略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希望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的發布對於匯聚群眾衛生健康關注、開拓科研人員知識體系、推動醫學科技創新會發揮積極作用。

以下為六大領域重大進展名單:

臨床醫學領域10個:

* 獲得帕博利珠單抗、阿來替尼、納武單抗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高級別臨床證據

* 揭示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局部進展期胃癌的遠期療效

* Gemcitabine聯合Cisplatin誘導化療局部晚期鼻咽癌效果更好

* 首例CRISPR-Cas9編輯幹細胞治療感染愛滋病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

* 發現胞內第二信使環狀單磷酸腺苷缺乏導致的腸道免疫微環境紊亂是兒童結腸炎及炎症性腸病的共性發病機制

* 證實冷凍單囊胚移植可提高單胎活產率

* 證實閉角型青光眼高危患者不宜廣泛使用預防性雷射治療

* 發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與大型非心臟手術術後30天內發生心血管疾病呈正相關關係

* 證實替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對輕度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有益

* 明確糖尿病患者控煙、飲食等心血管健康指標與後續心血管疾病風險間的關係

口腔醫學領域2個:

* 繪製口腔-頭頸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基因組特徵圖譜並提供潛在治療策略

* 水凝膠再生療法可實現高水平的牙周組織再生

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領域10個:

* 人類胚胎著床發育過程及其機制解析

* 發現腫瘤氨代謝異常的分子機制及功能

* 研發高精度單鹼基編輯工具及新型脫靶檢測技術

* 成功建立新型轉基因自閉症靈長類動物模型

* 多組學技術發現肝癌精準診治新靶點

* 揭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轉移的新功能

* 發現功能成熟細胞在體外長期維持的新方法

* 揭示環形RNA在天然免疫過程中的重要功能

* 揭示腸道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入侵細胞的分子機制

* 揭示阿爾茲海默症相關γ-分泌酶與底物識別結構基礎

藥學領域7個:

* 羅沙司他為腎性貧血帶來全新治療方案

* 抗癌新藥澤布替尼(zanubrutinib)獲美國FDA批准上市

* 阿爾茨海默症治療藥物甘露特納膠囊(九期一)獲批上市

* 解析蛋白質結構為新藥研發提供結構理論基礎

* 尋常型銀屑病治療藥物本維莫德乳膏(商品名:欣比克)獲批上市

* 抗感染新藥可利黴素(商品名:必特)獲批上市

* 揭示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抵抗病毒感染的重要調控機制

衛生健康與環境醫學領域5個:

* 確證大氣顆粒物濃度增加與居民總死亡率、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存在統計學相關性

* 揭示收縮壓高、吸菸、高鈉飲食和環境顆粒物汙染是導致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等疾病的危險因素

* 首次明確中國成人喘息症狀性哮喘達4,570萬

* 全國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揭示成人精神障礙患病率及分布特點

* 揭示吸菸和不良飲食等23個中國成人癌症死亡的危險因素

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領域5個:

* 國產「人工心臟」取得突破

* 中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上市

* 正電子發射及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掃描系統獲批上市

* 全球首個愛滋病病毒(HIV)尿液自檢試劑獲批上市

* 基於病歷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應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
    來源標題: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13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公布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涉及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與生物學、藥學、衛生健康與環境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六大領域的39項重大醫學科研進展,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甘露特納膠囊(九期一)等榜上有名。
  • 復旦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醫學重大進展
    復旦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醫學重大進展東方網  作者:  2020-01-14 1月13日,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會北京舉行,臨床醫學等六大領域39項重大進展在會上發布。
  • 2019中國醫學39項重大進展公布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管競 陳浩洲 國產"人工心臟"取得突破、 水凝膠再生療法可實現高水平的牙周組織再生、發現腫瘤氨代謝異常的分子機制及功能、確證大氣顆粒物濃度增加與居民總死亡率、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存在統計學相關性、首次明確中國成人喘息症狀性哮喘達4570萬……2019年度中國醫學進展最權威的解讀來了
  • 2019中國醫學重大進展揭曉,中國首次精神衛生調查成果入選
    1月13日,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發布會北京舉行,"全國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揭示成人精神障礙患病率及分布特點"入選衛生健康與環境醫學領域重大進展。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介紹入選2019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的成果這項研究簡稱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團隊領銜,聯合全國43家精神專科醫院及高等院校歷時3年完成,成果在線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
  • 盤點:我國2019年幹細胞領域的10項重要研究成果
    2019年,我國幹細胞科學研究碩果纍纍,取得了諸多重大突破,下面為讀者列舉2019年我國幹細胞科學研究較為突出的10項重要成果(排序不代表重要程度):1.《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2019年2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聯合其他研究單位起草《人胚胎幹細胞》,是在充分調研國內外人胚胎幹細胞資源現狀及相關研究進展情況基礎上完成的團體標準,首次對人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和技術準則進行了系統規範。
  • 2019中國醫學重大進展揭曉: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上榜
    昨天,中國醫學科學院公布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涉及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與生物學、藥學、衛生健康與環境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六大領域的39項重大醫學科研進展,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甘露特納膠囊(九期一)等榜上有名。
  • 我校6項研究成果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
    近日,中科院圍繞「三個面向」凝練總結出59項「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我校負責的光量子計算、大尺度光量子信息處理和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譜成像等研究成果以及參與的空間科學前沿探索與月球探測、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科學研究進展等5項成果入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進展。
  • 2019中國藥物研發7個重磅成果:5個全球新藥,2項基礎研究
    1月13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2019年中國醫學重大進展」,其中入選「藥學重大進展」的有7項成果。南都記者注意到,這之中既有全球第一個在中國首發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創新藥、用於治療腎性貧血的「羅沙司他」;也有首個在美國FDA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的中國本土研發抗癌創新藥。
  • 北大多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2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6人,國際合作中關村獎3人,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兩院院士評出2019年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醫學和生物領域入圍8項!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
  • 獨家發布!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入選成果為重大疾病治療探路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凌紀偉)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2月27日發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這些成果均正式發表於2018年度,涉及生命和醫學科學、數理和天文科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等領域。
  • 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在發布會上,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有關領導介紹了「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情況及本年度評選活動亮點;本年度入選項目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各項目成果的特色、創新點和科學意義。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現向社會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排名不分先後)。
  • 市社科院發布2020年度重大課題成果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穗社科宣) 12月23日上午,以「面向現代化 開啟新徵程」為主題的廣州市社會科學院2020年度重大課題成果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據悉,14項重大課題成果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結論,從綜合分析到戰略研判,有亮點、有特色、有創新。
  • 廣州社科院發布14項年度重大課題成果——中國新聞網·廣東
    李娜娜 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23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社會科學院23日發布14項2020年度重大課題成果,涉及城市全球聯繫度與輻射能級、文化強市、數位化公共服務發展、城鄉融合等多方面,為研究廣州、讀懂廣州提供多形式多維度的學理支撐。
  •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5項創新工程重大成果
    原標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5項創新工程重大成果 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實學理支撐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聚焦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戰略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了一批有思想含量、理論分量、話語質量的研究成果。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
    軟科排名54個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排名方法在已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重大成果維度屬於重大項目與成果模塊,包含6項指標。
  • 評鑑醫學機構研究能力賦能醫學科技長足發展 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和醫學院校科技量值
    2020年8月21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與2019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STEM)發布會在京舉辦。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現場解讀並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報告》與《2019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報告》。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發布會上,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有關領導介紹了「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情況及本年度評選活動亮點;本年度入選項目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各項目成果的特色、創新點和科學意義。為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充分展示和宣傳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自2015年起,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每年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目前,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已開展了5個年度的評選系列活動,得到中國科協的充分肯定和積極支持,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南京古生物專家5項成果入選
    3月22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科院、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雲南大學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