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

2020-12-03 舜網

霜降已過,吹來寒意的涼風預示著冬天來了。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本該是枝繁葉茂的樹木,卻是孤零零的搖晃著老樹幹,地上落滿了枯黃的樹葉。步入冬季,立冬的日光格外嬌顯明媚,柔和可人的立冬是怎麼來的呢?在這個初冬時節,人們都有哪些習俗活動呢?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

立冬由來

春秋時期,人們用土圭(立杆測影)測量日影長短。日影最長、太陽移到最南端一天,定做冬至。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的由來與習俗 _來歷及故事

立冬習俗

一、吃餃子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二、賀冬亦稱「拜冬」

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三、冬泳

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氣浴與日光浴於一體的「三浴」,是冬泳人最喜愛的健身方式。「三浴」的好處已為人們所熟知,特別是在當前「文明病」流行情況下,江河湖海中豐富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日光浴中的紫外線對健身、供氧、防治骨質疏鬆等都十分有益,耐冷的程度要比冬季陸上其他體育項目強烈。

立冬的由來與習俗 _來歷及故事

四、冬學

冬天夜裡最長,而且又是農閒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冬學非正規教育,有各種性質:如「識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於掃盲;「訓練班」招收有一定專長的人,進行專業知識訓練,培養人材;「普通學習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冬學的校址,多設在廟宇或公房裡。教員主要聘請本村或外村裡人承擔,適當的給予報酬。

五、拜師

冬季裡,好多村莊都舉行拜師活動,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入冬後城鎮鄉村學校的學董(學校管理人員),領上家長和學生,端上方盤(盤中放四碟菜、一壺酒、一隻酒杯),提著果品和點心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有些老師人家,在立冬或冬至這天,像過大事一樣,設宴招待前來拜師的學生。在庭房掛孔子像,上書「大哉至聖先師孔子」。學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禮,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後孰如孔子!」然後學生向老師請安,禮畢,學生分頭在老師家中做一些家務活。

六、放牛娃

漫長的冬季,嫩草少,餵牲口主要靠乾草料。為了改善牲口的飼料,趁嚴冬來臨之前的深秋和初冬季節,故有放牛吃青草的活動。冬季的麥田裡像草萍一樣,一層青草鋪滿大地。只要麥根扎得實在,長出地面的麥苗,不怕牲口吃,不怕人腳踩。常見冬季裡在麥田搭臺唱戲,人山人海把麥苗踏平了,但等於上了一層肥,第二年麥子長得特別興旺。因此,冬季裡在麥田放牧的人不少。陝西關中地區,冬季裡的麥田放牛娃多。放牛娃多半都是十幾歲的窮孩子,他們上不起學校,只好當牛倌放牛。放牛娃的任務是吃罷早飯,帶上幾個饃饃,把牛拉在野外的麥田裡,讓牛吃草。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飯,啃冷饃,喝涼水,就算是一頓野餐。到了日落西山,天黑了再回家。牛肚子裡吃的草飽飽的,就算成功地完成了一天的任務,能得到主人的賞識,否則就要挨批評。放牛娃也有放牛娃的樂趣,他們成群結隊地聯合起來,趁牛吃草之際,在田野裡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一種是在地頭、路邊圍坐起來,「丟方」、「頂四楞」、「狼吃娃」,這三種遊戲都是民間圍棋形式,開展起來很簡便,用石塊在地上畫上棋盤,撿些石子作棋子,就可隨時隨地開展起來。還有一種野外遊戲是「打尜(ga),尜是用木頭削成兩頭尖中間大的一枚玩具。玩時先在地頭挖一小坑,用「木別子」(用木頭削成的木片)撐著,然後用尜棒(打尜的棒)擊打木別子的一端。尜揚起,再用尜棒向遠處打。打遠贏,打近輸。輸者喝蘇(一口氣從尜落處喊到打尜的起點)。再一種野外娛樂活動就是講故事、唱山歌、唱野亂彈(秦腔)等。在野外常聽到放牛娃的悠揚歌聲:「太陽出來滿天紅,放牛娃心裡喜呀喜洋洋」。還可以聽到放牛娃放蕩不羈的野亂彈:「窯門外,拴戰馬,將心疼爛」。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傳說與習俗介紹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那麼你們知道關於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傳說與習俗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2020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傳說與習俗介紹,歡迎參閱。
  • 立冬節氣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整理立冬節氣民間的傳統習俗
    立冬節氣民間的傳統習俗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 你好,冬天:漯河育才幼兒園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之立冬
    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漯河市育才幼兒園老師們通過古詩、講故事、科學探索、種植體驗等不同的活動方式,帶孩子們了解立冬節氣的特點由來和習俗,充分理解立冬節氣的特點。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四節氣——立冬。一雙雙小手繪製出了五顏六色的餃子,看起來好有食慾啊!香噴噴的餃子來嘍!
  • 二十四節氣——立冬
    立 冬 暑往寒來,歲月更替, 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立冬 ——冬季已至 立冬(英文名:Beginning of Winter)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節氣簡介:二十四節氣立冬介紹
    導語:24節氣中有四個節氣分別代表著四季的開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其中,立冬是冬季的開始。你知道立冬是什麼意思嗎?你了解立冬節氣的習俗嗎?立冬和另一個冬季節氣冬至有什麼不同?我們通過立冬節氣簡介——二十四節氣立冬介紹進行了解。
  • 二十四個節氣是怎樣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個節氣是怎樣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時間:2017-08-08 12:5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個節氣是怎樣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圍繞太陽公轉1周,每23小時56分4秒還要自轉1次。
  • 市博物館舉辦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教育教學活動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為了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喚醒沉睡的文化記憶,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增強文化軟自信,讓人們在傳統民俗中傳承中華文化,品味二十四節氣的獨特魅力。11月8日下午,黃岡市博物館舉辦了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教育教學活動,來自黃州中學的70餘名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其確定的依據是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深藏洞穴準備冬眠。
  • 二十四節氣驚蟄的由來、習俗及注意,你知道多少?
    出自【唐】元稹的《詠廿四節氣詩·驚蟄二月節》《漫談傳統節日》系列第5回今天3月5日,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你知道驚蟄的由來和意思嗎?你知道驚蟄有些什麼傳統習俗嗎?你知道驚蟄節氣需要注意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 二十四節氣 | 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標誌著冬季的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25°的時候,即每年公曆11月7日-8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指幹支曆法(或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國際氣象界,它們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一、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什麼?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立夏習俗_立夏的由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二十四節氣之立夏:立夏習俗_立夏的由來 2012-04-19 14:47 來源:深窗綜合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奧秘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奧秘)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一、二十四節氣中的一類。從小寒起,太陽黃經每立春增加15°為另一個節氣。計有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二十四節氣。稱十二節氣。二、二十四節氣的泛稱。節氣一般是按農曆算出來的。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精確〕,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每天24小時還要自轉一次。
  • 「二十四節氣」的奧妙,你了解多少?
    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凝聚著古老中國的智慧。二十四節氣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際上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為更好地向轄區居民宣傳我國的二十四節氣科普知識,弘揚傳統文化,11月6日下午,蘇錦街道匯翠社區聯合居和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邀請吳韻傳承文化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張磊講師開展了二十四節氣養生科普知識講座。
  • 立冬 二十四節氣 冬天 雪
    立·冬 2020/11/07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立冬習俗 吃餃子
  • 二十四節氣之冬季六大節氣
    立 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今年的立冬在11月7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過冬如修行,在這個安靜的季節,萬物都平和下來,享受靜謐時光。
  • 中國節氣的由來之立冬
    立冬,冬天之始也,立是開始的意思,而冬,不只是冬天的含義,還有終結的意思,秋天盡,萬物藏,秋收冬藏已結束,小動物們該南飛的南飛,該冬眠的冬眠,該上桌的上桌,該下酒的下酒。它是我們24節氣中排行19位,一般每年是在11月7或8號這兩天,為什麼偏偏是在這兩天立冬呢,只能說老祖宗的智慧是我們想像不到的。立冬只是一個天文學上概念,如果從氣候學上講,那我猜測推算節氣的老祖宗們肯定都是北方人。因為南方的冬,都不知道什麼叫寒冷,什麼是暖氣。秋褲、線褲、毛褲、厚毛褲、棉褲,傻傻分不清的,不只你一個。
  • 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有何特點和習俗
    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有何特點和習俗文/@成長新視點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冬節氣的含義,就是冬季開始、萬物收藏的意思。一、什麼時候為立冬節氣。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們把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黃道」,並且等比例分成24份,每個相隔15°,為此形成了24個節氣。地球在軌道上每運行15°,就對應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25°時,為立冬節氣。中國以立冬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具體時間為每年的11月7-8日。
  •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具體時間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2017立冬養生吃什麼好?2017立冬養生食譜大全推薦 。2017立冬養生節氣已經來臨,廣大養生愛好者準備2017立冬養生吃什麼好呢?小編為你推薦立冬養生食譜大全,一起前來看看吧!  2017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立冬專題」立冬的由來與習俗 立冬養生飲食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也被當做重要的節日來慶祝。在這一天人們要迎冬、賀冬、補冬,最不能忘記的就是吃餃子。交冬之時,要注意進補有則,防寒防凍,另外還可以給親人朋友送上貼心的祝福。下面跟著MAIGOO節氣小編一起來看看立冬節氣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