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醫所邀請美國營養學會候任主席參觀訪問
為拓展運動營養領域國際合作,運醫所邀請美國營養學會候任主席Paul M.Coates博士與市場營銷和業務發展高級總監參觀訪問及會議由營養中心主任安楠主持,運醫所副所長張霞介紹了運醫所概況和開展運動營養的工作情況。
-
小米營養及功能成分研究進展
2020年5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在國內高水平中文期刊《糧食與油脂》上發表了題為「小米營養及功能成分研究進展」的研究論文,文中報導了小米的營養功能成分及相關生物活性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並對其發展和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小米又稱穀子、慄,隸屬於禾本科狗尾草屬,普遍種植於中國北方,歷史悠久。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且易被人體吸收。
-
世界頂尖營養學雜誌《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果糖替代蔗糖更優越
近日,西王糖業公司技術聯盟澱粉糖應用課題組剛剛成立便有了新發現,課題組通過檢索篩選國內外果糖研究的相關資料,發現了關於果糖替代蔗糖或葡萄糖更具優越性的最新研究進展
-
烹飪營養6|民國時期營養學著作
寫作的緣起是因為讀《中國營養學會史》,談及民國時期的營養學著作時,只言及有3種:1924年鄭貞文的《營養化學》、1928年吳憲的《營養概論》、1947年鄭集的《實用營養學》。我手頭就有歷年收集的民國營養書籍三十餘本。把信息傳遞到中國營養學會,得到著名營養學家顧景範教授的關注,鼓勵我寫出來,並推薦到《營養學報》發表。
-
伴侶動物營養及食品的研究進展
飼養寵物變成了一種責任,寵物主人希望寵物長壽健康,通過關注營養、獸醫及管理來達到這樣的目的。因此,我們開始從滿足其最低營養需要向理想的寵物膳食轉變。狗和貓什麼時候開始老化,以及營養應該什麼時候和怎樣改變去確保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從而將變性疾病減到最少,這些都還需要去進行大量的研究試驗來證實。
-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研究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陳哲宇教授課題組在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連續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神經科學雜誌》(The
-
靈芝多糖研究有新進展 論文入選權威期刊《中草藥》
中新網廣州12月18日電 (記者 唐貴江)一篇名為《靈芝孢子粉多糖研究進展》的論文近日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中草藥》中,論文對靈芝孢子粉的多糖結構、生物活性研究進展、國內外提取工藝等方面進行闡述,為其保健功能與藥用價值提供重要參考。
-
醫學微生物專欄 | 重要期刊最新研究進展(20201225)
今天微生態匯總了近期重大期刊最值得看的醫學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Gut 已有20項關於帕金森病腸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報告,而德國只有一項關於腸內營養不良的研究報告。iRBD發生PD的可能性最高。本文對日本和德國iRBD的meta分析顯示iRBD中Akkermansia屬的粘蛋白層增多。正如先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觀察到的那樣,Akkermansia可能會增加腸道通透性,並可能使腸神經暴露於氧化應激下,從而導致朊病毒樣α-突觸核蛋白纖維在腸內異常聚集。
-
健身營養答疑 03 | 營養學入門書籍推薦&營養學有沒有真理
今年年初在美國新出版的《The Case Against Suger》(這本書暫時還沒有中文版權),作者指控糖,通過犯罪推理的方法找出了很多間接證據,並且說過去支持糖無害的研究都是研究機構收了製糖商的賄賂,糖可以被代糖代替的。看到這裡我就暗黑了一下,難道這個作者不會是收了代糖廠家的賄賂嗎?何況他如此與糖不共戴天,但他自己支持的關於糖的實驗,也麼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糖的危害。
-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 7, 6325)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螢光分子探針構建與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這是繼今年七月以來(Chem. Sci. 2016, 7, 4004)《化學科學》第二次以封面形式報導上海藥物所李佳課題組在分子探針與診斷方面的前沿交叉科研工作。
-
中國營養學會「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在京召開
12月5日,中國營養學會"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在京召開。會上,"2020年度中國營養學會—飛鶴體質營養與健康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發布,這是中國飛鶴持續三年攜手營養學會共同設立該基金。飛鶴體質與營養健康研究基金自設立以來,科研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改善國民體質貢獻了強大力量。論壇上,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愛國高度肯定了飛鶴體質營養與健康研究基金設立的重要意義,作為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推動者,感謝大家為營養學科發展所做的貢獻和對青年科學家的支持,並向獲得資助的學者表示了誠摯的祝賀。
-
我校趙廣華教授在籠形蛋白形狀及尺寸調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本網訊 我校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趙廣華教授在籠形蛋白形狀及尺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其研究成果在化學領域著名期刊ACS Nano但鐵蛋白空間結構高度保守,其形狀和尺寸單一,進而限制了其在醫學以及營養學領域的應用。
-
基於遙感和計算機應用的植物營養診斷研究進展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本文分析了基於遙感和計算機應用的植物營養診斷研究的進展,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由於其測量穩定、快速、便捷、無損,同時冠層顏色參數NRI與植物氮營養指數和產量之間的良好相關性,有望成為新時期農作物氮營養的潛在無損診斷技術——滿足氮營養無損診斷的需求,實時快速監測植物生長狀況和氮營養水平的可行性。目前,隨著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和物聯網的迅速發展,遙感技術將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植物營養診斷。
-
一大波優質營養學OA期刊來襲
簡稱OA)出版社。Oof Bristol該刊致力於更深入的理解飲食和體育活動的行為習慣。Nutrition & MetabolismIF: 3.36Editor-in-Chief: Mahmood Hussain, 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該刊出版的內容集中於整個營養學、運動生理學、臨床調查和新陳代謝的分子與細胞生物化學。
-
論壇演講嘉賓|張春暉:運動營養型骨膠原蛋白肽研究進展與應用
點擊了解詳情:功能肽分論壇,演講嘉賓:趙謀明、朱秀清、汪少芸、魯軍、吳國軍、吳鈺濤、張春暉運動營養型骨膠原蛋白肽研究進展與應用14、魯軍博士:深海三文魚皮膠原肽的功能應用研究進展*橫屏查看演講主題嘉賓單位名稱大健康環境下 食品科技創新方向丁鋼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所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
肽營養學開啟了研究食物營養的新篇章
隨著現代生物科學以及營養學等學科的飛速進步,科學家們發現蛋白質被消化分解後很多情況下是以2~3個胺基酸構成的短肽而被人體小腸專有通道直接吸收,且吸收效率較單個胺基酸更高。人們逐漸認識到這種短肽是重要的生命物質基礎之一,其作用涉及到生命過程的各個環節。
-
營養學國際研修(NIAS)啟動:將打造中國營養"黃埔"隊伍
、副主任吳秀林、秘書長王煒,中國大健康發展聯盟副秘書長王萍,國際自然醫學學會中華區主席胡曉燕博士,北京普為教育公司董事長程潔,澳大利亞營養學博士鮑建松先生,以及來自全國的三十餘個營養學會、營養師培訓機構的領導、營養健康行業的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會議。
-
解密腫瘤營養,堅守天下無病—第八屆全國腫瘤營養學大會圓滿落幕
全國腫瘤營養青年演講比賽獲獎者、腫瘤營養新苗委員會委員、和來自各醫學中心的青年醫師們分別介紹了各自在腫瘤營養相關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展示腫瘤營養最新學術成果。開放合作,百家爭鳴;腫瘤營養科普分會場群賢畢至,學組邀請多行業學者共同參與,特邀騰訊網、騰訊健康頻道等多個業務板塊的媒體大咖-醫傳天下CEO夏逸先生做精彩演講,會上各位專家就《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科普工作》、《西醫也談忌口》、《腫瘤患者放化療期間的膳食營養》、《疼痛與營養的研究進展及2020疼痛指南》、《「無營養」的膳食纖維》等與臨床密切相關主題展開探討,為營養學科搭建了一個開放合作、百家爭鳴的學術交流平臺
-
營養學國際研修(NIAS)項目啟動:將打造一支中國營養"黃埔"骨幹隊伍
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主任於小冬、副主任吳秀林、秘書長王煒,中國大健康發展聯盟副秘書長王萍,國際自然醫學學會中華區主席胡曉燕博士,北京普為教育公司董事長程潔,澳大利亞營養學博士鮑建松先生,以及來自全國的三十餘個營養學會
-
馬愛國教授再次當選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新聞網訊 5月23日至24日,中國營養學會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領導人及常務理事。我校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馬愛國教授再次當選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我校首席教授李鐸當選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梁惠當選中國營養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