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醫大一院3D列印技術幫助擺脫「假關節」生長困擾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成功運用前沿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製組配式膝關節假體,並實現髓內固定與關節假體相結合技術,為一名17歲通過3D列印鈦漿塗層實現生物固定及骨水泥固定,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原有骨質及髖關節,避免使用全股骨置換。17歲的小王本應正是處於花季年齡的大男孩,但卻飽受著下肢疼痛和跛行的煩惱。
-
哈醫大一院打造「數字骨科」 「3D列印」量身製造膝髖關節
12日,哈醫大一院骨科邀請全球知名關節外科大師、美國外科醫師協會會員、RUSH大學學醫學中心Wayne G. Paprosky教授教授,進行有關複雜膝關節骨缺損治療、TKA翻修中骨缺損的處理及鉭金屬填充塊在膝關節翻修重建中的應用、髖臼翻修和假體選擇的原則等豐富議題講座。3d列印關節模型。關節置換效果圖。
-
3D列印技術解脊柱側彎助「身直」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再造患者新生
在多方打探下,最終慕名來到了哈醫大一院,找到了哈醫大一院骨科主任、數字骨科主任畢鄭剛教授。畢鄭剛教授憑著30多年的豐富臨床經驗,對趙女士的疾病進行了確診:特發性脊柱側彎症,椎管狹窄症(ASIA=D),不全癱。右下肢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同時,他還敏感的發現趙女士的病情已經到了必須進行手術幹預的程度,否則隨時可能進一步加重。會這麼嚴重嗎?當然會。
-
慶祝中國醫師節哈醫大一院系列報導丨骨科:3D列印技術實現髓內固定與關節假體相結合擺脫"假關節"生長困擾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成功運用前沿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製組配式膝關節假體,並實現髓內固定與關節假體相結合技術,為一名17歲通過3D列印鈦漿塗層實現生物固定及骨水泥固定,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原有骨質及髖關節,避免使用全股骨置換。17歲的小王本應正是處於花季年齡的大男孩,但卻飽受著下肢疼痛和跛行的煩惱。
-
哈醫大一院完成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全髖關節翻修術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一病房3D列印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通過術前列印骨骼模型進行模擬假體安裝,成功為一名70歲,全髖關節置換術後15年,髖臼骨缺損巨大,髖臼上部坐骨、髂骨存在巨大空洞型缺損的患者實施了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Triflange)+股骨柄假體髖關節翻修術,為患者更換了一個新的
-
哈醫大一院骨關節外科率先引入3D列印技術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董彤 膝關節病變常常困擾中老年患者、膝關節嚴重內翻或外翻,病情嚴重會失去行走功能,這些過去需要置換關節手術才能解決的問題,如今有了新的治療思路。我省著名骨外科專家、哈醫大一院骨關節外科曲彥隆教授,在全國率先融合人工智慧、3D列印、雲計算等數位化技術,應用在下肢力線矯正治療,讓不好使的膝關節擺脫不能行走的困擾。
-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人民網哈爾濱4月13日電(方圓)4月12日上午9時哈醫大一院舉行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揭牌儀式,哈爾濱醫科大學劉文川副校長,哈醫大一院陳力副院長、哈醫大一院骨外科主任畢鄭剛教授等參加啟動儀式。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是中國北區第一家醫療3D列印應用中心,為響應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哈醫大一院骨科與創生醫療器械(中國)有限公司籤署臨床數位技術組織工程的研發及骨科3D列印技術的應用科研合作協議,結成戰略同盟,進行生產、教學、科研研發,深入落實精準醫療帶給患者的便利。
-
哈醫大一院研發人工智慧軟體 幫助骨科醫生完成高精度手術
近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屆骨科學術會議同期舉辦了「骨科創新與轉化獎」評選,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與生物技術診療中心副主任耿碩醫療團隊帶來的「人工智慧三維關節置換手術規劃系統」,在全國30個頂級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二等獎,實現了我省骨科專業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
骨折20年無法行走 多次手術將骨質耗盡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高難度全髖關節置換術翻修恢復患者活動
幾周前,金阿姨到哈醫大一院骨一科病房找到了畢鄭剛主任和耿碩副主任,入院時,金阿姨已經無法行走。醫生通過分析發現金阿姨需要做一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二次翻修的手術,醫生為金阿姨進行了髖臼側的重建、股骨側的重建
-
仿生力學為關節置換添加"新利器" 哈醫大一院省內首次開展MC墊片全膝關節置換術
(徐旭)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畢鄭剛教授和耿碩教授完成了黑龍江省首例Persona假體MC墊片全膝關節置換術。60多歲的張老爺子右膝關節疼痛已經十餘年了。這兩年來因為嚴重的右側膝關節重度骨關節炎,內翻膝畸形導致嚴重的活動受限,屈伸活動範圍僅為50度,日常生活受到巨大影響。
-
骨折20年無法行走,多次手術將骨質耗盡,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高難度全髖關節置換術翻修恢復患者活動
幾周前,金阿姨到哈醫大一院骨一科病房找到了畢鄭剛主任和耿碩副主任,入院時,金阿姨已經無法行走。醫生通過分析發現金阿姨需要做一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二次翻修的手術,醫生為金阿姨進行了髖臼側的重建、股骨側的重建、肌肉的重建
-
哈醫大一院醫療團隊榮獲COA大會「骨科創新與轉化獎」二等獎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與生物技術診療中心副主任耿碩在大會上發言 人民網哈爾濱11月27日電 2018年11月21日-24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三屆COA學術大會在廈門召開。 在本次COA大會的「骨科創新與轉化獎」評選當中,來自黑龍江省哈醫大一院骨科的耿碩醫療團隊憑藉題為《人工智慧三維關節置換手術規劃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在全國30個頂級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全國二等獎,實現了黑龍江省骨科專業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創新來源於基礎,轉化服務於臨床,創新與轉化之路任重而道遠。
-
安徽省首例3D列印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在省中醫院完成
人民網合肥8月24日電(胡磊 陳小飛 張依帆)8月19日,安徽省中醫院骨科周章武主任及其團隊,採用3D列印技術,成功地為一例嚴重膝關節畸形病人採用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並在圍手術期採取系列快速康復措施,使患者在第2天就能下地行走,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
哈醫大一院專家支招如何防摔倒
在此,哈醫大一院骨科醫生耿碩醫生提醒大家:告訴家中老人,沒啥事兒就別出來瞎溜達啦!不小心滑倒事兒小,要是骨折就麻煩啦!為啥年輕人不怕摔,老人一摔就愛骨折?人老了,我們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也會有退化,特別對於絕經以後的女性來說,雌激素分泌減低,間接影響骨骼成骨、破骨作用,使骨生成減少,骨破壞增加。
-
哈醫大一院疫情常態化下全力保障患者就醫需求
),增加門診號源(7500號/日),周一至周日全天出診,開放周末預約擇期手術,打造急危重症急診綠色通道,放開全科門診複診檢查通道,千餘名專家登錄網際網路門診,推出網紅醫生排行榜,建立門診志願者服務崗等實實在在的舉措,確保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讓龍江百姓真切感受到哈醫大一院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力度、溫度和速度。
-
哈醫大一院門診收費全部啟用電子票據
,截至目前,哈醫大一院主院區、群力院區、口腔分院的門診收費已全部啟用電子票據。 哈醫大一院醫療住院預交金票據(電子) 據了解,目前來哈醫大一院就診的患者通過醫院公眾號、微信、支付寶等進行掛號、繳費後,可在公眾號中立即看到該筆醫療電子票據,同時此張票據可自動歸集到患者電子票夾的微信小程序中
-
專訪哈醫大一院院領導薄紅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 石晶 朱虹)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哈醫大一院建院70周年,哈醫大一院聯合新晚報舉行大型義診活動,特別派出了11名知名專家、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參加義診。 哈醫大一院院領導薄紅表示,醫院的發展離不開各界的支持,也需要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
雲浮:採用3D列印技術為患者換「髖」
近日,市人民醫院骨科專科團隊運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技術,為一名18歲「右股骨骨纖維異常增殖症」的患者實施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採用3D列印訂製個性化假體進行置換,標誌著我市骨關節技術水平達到省內領先水平行列。
-
哈醫大一院開展鐙骨底板雷射打孔技術治療耳硬化症患者
在來到哈醫大一院後,耳鼻喉二病房主任張天虹教授診斷他患有被稱為「韋氏誤聽」的雙耳「耳硬化症」。張天虹教授採用德國徠卡雷射系統,在魏先生右耳內打了1個不到1mm的小孔,植入4.5mm大小的鈦合金聽骨,患者聽力恢復良好。這是我省首例雷射引導人工聽骨植入術。「韋氏誤聽」,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即耳硬化症特有的症狀,最好的治療辦法是手術,將硬化的聽小骨拿掉,換成鈦合金的聽骨,提高聽力。
-
骨折20年無法行走 多次手術將骨質耗盡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高難度...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60歲的金阿姨20年前因摔傷導致股骨頸骨折,先後接受了三次手術——用空心釘固定股骨頸,股骨近端截骨加鋼板固定和關節置換手術。在那個醫療條件和假體設計理念都相對不成熟的年代,歷經幾次手術,由於手術方式選擇不當,最終把股骨近端的骨質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