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打了預防針後發燒怎麼辦
寶寶打預防針後發燒怎麼辦,爸爸媽媽對這些一般都是略知一二,甚至一竅不通。
防疫針都是由細菌、病毒或其毒素製成的,儘管對這些致病因素進行了滅活或減毒處理,但都是一些異性蛋白或帶有抗原性的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寶寶打預防針後,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應,其中發熱是最常見的反應。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預防接種次數的增多,發熱也會更加強烈。
對大多數嬰兒來說,低熱更為常見,一般不需特殊處理,1—2天後自行緩解。也有少數嬰兒反應較為強烈,有時體溫超過39°C,可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全身反應,這時應休息,注意水分的補充,可用溫水擦浴,必要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小兒退熱片、美林、百服寧等退燒藥。如果打預防針2—3天後仍有發熱,可能繼發感染,應急時到醫院就診。
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一過性發熱,一般情況下低於38.5度,但也有個別的情況可能會超過這個溫度。如接種疫苗引起的發熱,可給予退熱處置就可以,不需要口服感冒藥。但也有接種疫苗後合併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那麼這個時候看是否伴有流涕、鼻塞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或咽部有無充血等,如有這些症狀可以口服感冒藥的。
二、有哪些種疫苗寶寶必須打
卡介苗:
預防疾病:結核病
接種時間:出生在24小時以後,就可以接種卡介苗,最遲應該在1周歲前完成接種。
B肝疫苗:
預防疾病:B肝
接種時間:出生後24時內,應儘快給予B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1個月後,再打1支,6個月後再打1支,一共3針,稱為0、1、6方案。
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
預防疾病:脊髓灰質炎
接種時間:寶寶出生後滿2個月、3個月、4個月各口服一次。以後18個月、4周歲時加強一次。
百白破疫苗:
預防疾病:百白破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傷風)三種疾病的簡稱。
接種時間:初次免疫應在寶寶出生後3月、4月、5月齡時接種,每次接種應間隔4周,共3針,加強免疫應在出生後18-24個月齡時加強1針。
麻疹疫苗:
預防疾病:麻疹,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出疹子。
接種時間:在出生後8個月時接種第一針, 18-24個月齡時再複種一針。
三、寶寶接種疫苗有哪些禁忌
⑴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寶寶不宜接種;
⑵體溫超過37.5℃,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寶寶不宜接種,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⑶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寶寶不宜接種;
⑷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寶寶不宜接種;
⑸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寶寶不宜接種;
⑹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溼疹的寶寶不宜接種,等待病癒後方可進行接種;
⑺如果寶寶每天大便次數超過四次,須待恢復兩周後,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⑻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寶寶,六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⑼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⑽空腹飢餓時不宜預防接種。此外,家長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生,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