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貓在交配時,為何要咬住母貓後頸?

2020-12-04 樹上長的宇宙果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你家裡養貓,或許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母貓在生完小貓後,總會叼住小貓的後頸,提著它們走來走去,而那些原本活潑的小貓,總會在母貓叼住自己時,突然保持安靜,變得一動不動。於是某些「鏟屎官」也會運用類似的技巧,在小貓太過調皮時,捏住貓的後頸。然而這樣捏後頸的行為,卻也發生在一種特殊的場景下——貓的交配過程,即貓在交配時,公貓也會咬住母貓的後頸。

bug般的開關

為什麼捏住貓的後頸,它就會變溫順呢?這其實與一種行為抑制有關,2008年,就有科學家做過相關實驗,他們找來了31隻年齡不同的貓,並對它們的後頸採取了捏掐行為。結果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貓都產生了行為抑制反應,原本活潑的貓都變得一動不動。一般情況下,貓會出現軀體靜止、脊柱捲曲拱起、尾巴夾在兩腿之間等舉動,並且年齡越小的貓,溫順反應也更加明顯。

至於原因,科學家分析可能與母貓移動幼貓有關。因為在野外生存時,如果母貓察覺到潛在的危險,就會叼起小貓完成移動。如果在移動過程中,被叼著的小貓亂動或者亂叫,則容易引來天敵,只有小貓在溫順不動的情況下,才更方便母貓的移動。而母貓下口的位置,正是小貓的後頸處。或者也可以這樣認為,有許多活潑的小貓都被自然選擇無情地篩掉了,能活下來的小貓,都會擁有這個bug一樣的開關,久而久之,這個開關就隱藏在它們的本能裡。

同樣的位置,不同的意義

在貓的國度裡,母貓更加強壯,所以居於統治地位的是母貓,並非公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看到母貓在扑打公貓。公貓在交配時咬在母貓後頸的行為,與叼小貓後頸的行為也是有些許的差別,雖然這種行為看起來非常兇殘,但實際上這只是公貓為了保護自己不受母貓進一步攻擊而做出的自我保護。當然這種特別的保護方式也並非想要壓制住母貓,相反,這只是公貓無奈使用的手段。

不過這種在交配中咬住母貓後頸的行為,與在幼貓時期的叼後頸也有相關,因為在幼貓階段,它們會經常被母貓叼來叼去,所以「一旦被咬住後頸,就會立即靜止」的行為已經深入幼貓內心,成為了一種本能,即使幼貓長大以後也不會喪失這種反應。再加上交配過程中,母貓更容易暴躁,公貓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一直咬著母貓,只要公貓的牙齒不放,母貓可能一直保持幼貓時靜止的狀態。

其實不止是貓,很多哺乳類動物都存在類似的行為抑制,比如同屬貓科動物的獅子和老虎,就連松鼠和小浣熊也都是通過叼住幼崽的後頸來實現移動的。所以這種行為也屬於進化中的優勢本能,畢竟幼崽時期總是脆弱的,在天敵橫行的時代,幼崽只能牢牢跟在母親身邊才能生存下去。我們不知道哺乳類生物進化出這種本能用了多久,總之在那個時代,要想活命就必須乖乖地被叼。

相關焦點

  • 為何母貓在交配時,叫聲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何不同?
    ——約翰·默爾自古人們就有著圈養貓和狗的習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熱衷養這些貓貓狗狗了,畢竟城市那麼大,生存的艱難導致很多人都只是孤身在外打拼,因此年輕人也漸漸成為了養寵物的主力軍,但是對於自己心愛的寵物真的了解嗎?為何貓在交配時,叫聲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何不同?
  • 貓咪「恩愛」後,為何母貓痛苦慘叫,而公貓會躲得遠遠的?
    貓咪交配的意義貓咪發情源於它們體內激素在不斷增加,當激素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時,導致它們出現想要交配的衝動。其實貓咪交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生娃。聰明的公貓就咬住母貓脖子後面的皮肉不讓母貓有逃跑的機會。早在貓咪還小的時候,母貓就會用牙齒咬著小貓咪進行移動,而小貓咪的脖子後麵皮肉被媽媽咬住則讓它們感到鎮靜和安心。
  • 為何母貓在交配時,會發出悽慘叫聲?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
    那麼為何母貓在交配時,會發出悽慘的叫聲呢?同為哺乳動物,為何人卻沒有這種表現,人類與貓科動物究竟有什麼不同?關係與共同點人與貓的關係,說來簡單。由於雙方力量差距懸殊,體型也大相逕庭,貓遇上人只有當寵物的份兒,因此人與貓之間大部分都是「主人與寵物」的關係。即便有些人以主人自稱,但還是隱藏不了馴養寵物的實質。
  • 為何母貓交配完翻臉不認人,追著公貓打?真相讓我更心疼母貓
    家裡養兩隻貓,我總會不經意間被它們酸到!睡個午覺,也要緊緊摟在一起,誓死不分開,氣的單身的我摟緊小被子,哼,咱也睡。這大概就是女盆的福利吧,我,不曾擁有。然而,有一天,你發現平時相愛的兩隻貓,在關鍵時刻(交配)後,母貓追著公貓打。很多人對貓咪的交配,理解為人類的「為愛鼓掌」,然而,世界上只有人類和海豚才有性快感,貓咪是沒有的,它們交配純粹為了繁衍後代。
  • 母貓發情時會怎樣?半夜總是不停地喵叫,惹得周圍公貓們大打出手
    (不管母貓還是公貓,噴出來的尿都很臭)沒有發情時的母貓特別討厭公貓咬住它們的脖子以及趴在它們的背上,但只要到了發情期後,母貓就不會對這些姿勢反感,反而還會主動迎合。母貓的發情期可以分為4個時期:發情前期、發情中期、發情後期、發情消失期。
  • 怎樣讓母貓同意公貓
    有些寵物主人為了給貓咪延續後代,也會想著給母貓找一個公貓進行交配,但是母貓可能還沒到發情的時期,或者是不太懂怎麼發情,這個時候寵物主人就開始犯難了,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母貓同意公貓,那麼下面就分享幾點本人總結出來的措施,看看能否幫助到母貓。
  • 母貓鬧貓公貓不喜歡怎麼辦
    母貓鬧貓的話,如果同時也有公貓在場,而且公貓是沒有進行過絕育的,也達到了六到八個月貓齡的話,那麼母貓鬧貓的時候,可能公貓也會出現鬧貓的情況,母貓鬧貓的話可能會在夜晚不停嚎叫,這個時候公貓也是可能會鬧貓的,可能還會進行交配,因此當母貓鬧貓的時候,如果貓主人不想讓它們進行交配的話,還是要及早做好隔離
  • 獅子在交配過程中,為什麼要咬住對方脖子?看完你就懂了!
    母獅子都是在同一時間段發情,所以生出來的獅子年齡都是差不多的,這樣也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小獅子。正常情況下,母獅是兩年發情一次,而且母獅在發情的時候會出信號,這時候雄獅就會守護在母獅身旁,然後跟母獅進行交配。獅子的交配能力是人類意想不到的,一天可能會進行上百次交配。但是在交配的過程中,母獅是非常難受的,因為雄獅生殖器長著倒刺,所以讓母獅非常難受。
  • 母貓不和公貓接近
    如果母貓與公貓不熟悉,又沒有發情,對於公貓的靠近是有可能表現出敵意的,就會讓母貓不想和公貓接近。母貓沒有發育成熟也不會發情。寵物主人能做的,就是幫助母貓產生對愛情的欲望,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措施,看能否幫助到母貓。
  • 是公貓還是母貓?
    夜裡叫的貓既有公貓也有母貓。小時候住在農村,為了防老鼠,幾乎每家都養貓。貓平時是不怎麼叫的,除非餓的時候喵兩聲。而夜裡聽到的貓叫聲一般都是處於發情期的貓發出的。和老虎、獅子等貓科動物一樣,母貓到了發情期會通過叫聲來告知異性。而附近的公貓聽到叫聲也會以叫聲做出回應。當數隻公貓都趕到母貓身邊時,它們又會為爭取交配權而警示對方甚至相互嘶咬爭鬥。而發情期的母貓也會表現相對煩燥。等發情期一過,交配完成,就聽不到貓叫聲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貓科動物的交配比較特殊。
  • 母貓鬧貓了公貓沒反應怎麼辦
    母貓鬧貓公貓沒反應,這也是公貓沒有發情的表現,如果主人有讓兩隻配偶的想法,那就要在母貓發情的時候儘快讓公貓也發情,畢竟母貓發情是很容易受孕的,如果母貓發情結束了還要繼續等待下一次發情才能實現配偶,因此,主人可以首先讓公貓儘快的進入發情的階段,可以參考以下的措施。
  • [貓說]家裡有一隻公貓一隻母貓還會鬧貓嗎,母貓鬧貓公貓關起來嗎
    即便是寵物主人家裡養有一公一母的喵咪,在生理期到來的時候母貓還是會出現鬧貓的現象,若是寵物主人不將兩隻貓咪分開的話,母貓則有可能會這段時間裡受孕的。如果寵物主人不想給母貓生育小貓咪,可以參考以下的辦法:一、進行分籠飼養在母貓進入了生理期的時候,寵物主人不想照顧受孕的母貓,也不想後期要花費力氣去考慮貓仔的去留問題時,那麼就要在母貓鬧貓的初期,就將公貓和母貓分開飼養了,可以準備2個籠子把它們分開來,以免寵物主人不注意的時候,公貓就讓母貓受孕了。
  • 初次養貓是選擇公貓還是母貓?過來人的心裡話:建議養公貓
    如果你是新手,因為養貓經驗不足遇到各種麻煩事,比如餵養小貓咪要注意什麼、怎樣教育貓咪等等,很多養貓過來人都認為第一次養最好選擇養公貓,理由很簡單,有以下幾點。第一、公貓體型更大,會更健康。比如說一窩出生的貓咪中,公貓就是會比母貓長得更壯、更肥一些。一般養貓新手都會想從小貓開始飼養,因為小貓本身體質比較弱,最好是開始從更容易養的開始。第二、公貓更容易發腮。新手養貓有些人往往是因為貓咪肥肥圓圓的臉蛋而終於下定決心養一隻貓咪,這時候選擇一隻公貓比母貓在發腮上更有優勢。
  • 家貓繁殖時叫聲悽厲!那些倒刺令母貓疼痛!為何人類繁殖那麼舒服
    首先,我們來看看 為什麼貓在交配時叫得那麼悽慘?當貓咪交配時,它們的叫聲是那麼的悽慘,它們的性行為在人類看來是那麼的怪異,但其實,如果從貓科動物的角度來看人類,人類的性行為是世界上最怪異的。獵豹、獅子、老虎、貓都屬於貓科動物,同屬貓科的家貓的性行為非常奇怪。為什麼貓咪會發出如此可怕的聲音呢?因為公貓的手套上有很多鉤狀的刺,這些刺就像指甲一樣,在交配過程中會抓傷母貓,而母貓只有在經歷了這樣痛苦的抓傷之後,才會釋放激素來排卵。在交配過程中,公貓要咬住母貓的脖子,否則母貓受傷後可能會攻擊公貓,而公貓在交配過程中為了避免母貓打它,會在交配後迅速跑開。
  • 初次養貓是選擇公貓還是母貓?老鏟屎官的心裡話:建議養公貓
    1.公貓提醒會比母貓大很多,會更加健康。同一窩出生的貓咪中,公貓會比母貓長大的更壯、更大,更肥一些。新手養貓總喜歡腦袋圓溜溜虎頭虎腦的貓咪,這時候選擇一隻公貓是正確的選擇。雖然母貓絕育後可能看著會比公貓胖很多,但是腦子還是沒有公貓圓。發腮是什麼?發腮就是貓咪的腮部與頸部出現的垂肉,這是公貓交配時為了防止被咬傷頸部動脈發展出來的,也可以說是過剩的皮膚角質層,再直白一點講就是贅肉。
  • 為什麼對於新手來說公貓比母貓好呢?
    一、公貓更便宜在一般情況下,同樣品種他長相的貓咪公貓會相對便宜一些,而母貓卻要比公貓貴,所以對剛養貓的人來說,這一優點是很誘惑人去買公貓的。二、公貓更好打理在每一年母貓都會有發情期,而到了發情期時的母貓就會出現打滾撒嬌,亂吼亂叫的情況,而對於剛養貓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很頭疼的事,相對來說公貓卻簡單很多。三、公貓跟主人的關係更好。
  • 公貓騎跨咬脖子,公貓咬小貓脖子騎上去
    公貓發情在交配的時候會騎在母貓的身上,咬住母貓的脖子「做運動」,有時包括已絕育的公貓也會有習慣性發情的動作,雖然公貓發情這是無可厚非的,但由於家裡的母貓還太小了,並不適合交配。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公貓停止發情呢?下面來具體談談。
  • 某公貓因一夜啪5隻母貓火到英國,可它真的享受嗎?
    其實對貓咪,尤其是母貓來說,交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貓咪啪啪啪,母貓很痛苦 貓咪是通過交配動作刺激母貓排卵的。
  • 公貓外出沾花惹草,母貓吃醋生氣,公貓哄它的方式太硬核了!
    導語:公貓外出沾花惹草,母貓吃醋生氣,公貓哄它的方式太硬核了!對於鏟屎君來說,貓咪帶來的是陪伴和樂趣,不過今天要說的這個單身狗鏟屎君,把自己家兩隻橘貓相親相愛的愛情故事發到網上面去,感慨「還沒有貓的情商高」,飽受精神摧殘的鏟屎君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安慰和支持,是怎麼回事呢?
  • 寵物繁育就是簡單的交配?關於貓的優生優育你了解多少?
    繁育雙方的體重至少應該保持母貓在2.5KG以上,公貓3KG以上時;同時,體型過大的公貓不應該與小體型的母貓進行交配,體型合適才能避免交配帶來的傷害。當公貓年紀在8歲以上和母貓在5歲以上就把不建議進行配種了。一般公貓的來源可以是朋友家的健康公貓,也可以網絡尋求,健康是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