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天我和OK一起感冒了,我自己倒是靠著吃藥和睡覺挺過來了些,但OK卻咳嗽個不停,今早起床一看又燒又咳的架勢,只能掏出手機給他向幼兒園請假。打開班級聊天群裡一看,艾瑪,一堆爸媽在和老師請假,剛把我的請假消息發出,結果老師也發來一條消息:全部收到!我上午帶娃去醫院看病,中午回教室。
真的不知是季節的原因還是空氣品質的問題,這陣子咳嗽感冒的小朋友多得簡直是一抓一把,而且多數都是咳嗽症狀不止,白天晚上連著咳,咳到吐、吐到嘔胃液。雖然都是咳嗽,但咳嗽只是一種症狀,真正的病理卻各不相同,並且咳嗽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是溼痰音還是乾咳音、有沒有喘,以及咳嗽的起因是普通感冒還是肺部是感染還是支氣管炎症,這些都需要找到起咳的根本原因。
看著咳嗽沒有好轉的趨勢,晚上帶他來醫院檢查,結果確診是肺炎。剛才他吊著鹽水睡著了,不僅周圍的小朋友感冒發燒得多,留言的爸媽也很多。那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關於感冒咳嗽發燒的知識點,媽媽們先放下焦慮,看看文章內容是否可以幫到你,也可以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感冒發燒咳嗽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狀況,所以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大學醫學博士,美中宜和兒科、小風車問診醫生崔晨和爸媽們全面梳理一下。作為一個超級奶爸,崔醫生也更理解年輕爸媽們的感受,他講得夠靠譜、夠有用、夠貼心。
1、感冒分為兩大類
感冒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我們要注意區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急性的、有自限性的一種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所謂的自限性說白了就是孩子能夠自己恢復好轉。它的臨床表現是不同程度的打噴嚏、鼻塞、鼻充血或流鼻涕,同時伴有嗓子疼和咳嗽、低燒、頭疼甚至全身不舒服的感覺。普通感冒可以由很多種病毒來引起,最常見的叫做——鼻病毒。
流行性感冒又稱流感,它是可以引起爆發性、流行性的一種疾病,流感的病原和普通感冒是不一樣的,它的病原主要是甲乙丙三種類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從流感最主要的特點是流行,它可以引起一定區域內甚至世界內的大流行。
2、感冒如何來應對?
雖然普通感冒一般來說,孩子們都能夠自己恢復好轉。但這並不代表爸媽可以不用管孩子了。對於有自限性的病毒感冒先期的指導和支持性治療是最主要的處理方法。
所謂的先期指導包括:預期的病程,大概感冒會有幾天時間?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哪種情況下需要複查等這些都包括在先期指導的內容之中。
我們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對於寶寶來說,「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發燒」的這些感冒症狀會在第二三天的時候達到高峰,然後會在十到十四天內逐步的緩解。
3、感冒如何用藥?
孩子此起彼伏的症狀都會讓家長忍不住問問」孩子哪天才能好呀」、」如果醫生不給孩子對症開藥到底行不行啊?」、」醫生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到底是不是一個庸醫?」……的確非常難熬,但感冒真的有這麼個10到14天的病程。請注意,如果有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醫生一定會給孩子用上的;如果沒有開真的是為了孩子好。
不要隨意給孩子用抗生素藥物,抗生素只是針對細菌感染,它既不會改變普通感冒的病程,也不會預防其它併發症的出現。
也不給孩子隨意使用非處方的感冒藥,有些藥有嚴重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權威發布,明確反對給6歲以下兒童使用非處方的咳嗽感冒藥,美國兒科學會也反對在4歲以下孩子用這些藥,藥物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療效,反而還會有一定的潛在副作用。
4-6歲以下的孩子不用,那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怎麼樣呢?相對而言孩子大一些,對於一些針對症狀的治療還是要選擇儘量單一成分的藥物,能用一樣藥物解決的問題的儘量不要用兩樣,不用複方,一定要有合適的給藥說明,遵照說明書給藥,避免藥物出現的毒性。
4、感冒不輕易用藥,該怎麼治呢?
注意以下八點:
第一、保暖(避免著涼及過熱,及時增減衣物)
第二、多喝水。這點太重要了,如果孩子不愛喝,這時候有必要追著餵一些。
第三、室內定期通風透氣(沒有霧霾的前提下)
第四、如果孩子睡覺時覺得不舒服,把孩子上半身要墊高一些。
第五、儘量避免與其他感冒者接觸。
第六、寶寶鼻腔內乾燥,有鼻屎鼻塞了,用海鹽水噴鼻溼潤一下。(關於鼻塞,我們專門分享過文章,大家可以後臺回復「鼻塞」查詢。沒有關注我們號的,需先關注"媽咪OK"。)
第七、爸媽要對孩子和自己多一點信心和耐心。
第八、要對服用藥物做充分了解,用對藥,用好藥,對症下藥。
5、要警惕哪些普通感冒的併發症?
中耳炎,尤其是1歲以內、6-10個月的小嬰兒特別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如果孩子發燒有反覆,這個時候可以聯繫耳鼻喉科醫生,醫生會用專業工具幫你判斷有無中耳炎的問題。對於既往就有哮喘病史的孩子,那麼這個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有可能引起哮喘的惡化,這會也要注意提高警惕。
6、如何預防感冒?
預防感冒最重要、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洗手。看看「clean hands ,save life!」的宣傳語就明白了。
因為感冒病毒會通過手傳播到環境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所以避免拿手去接觸口腔鼻腔和眼睛。為了避免手受汙染,咳嗽的時候可以不對這手,而是對著紙巾或手絹以及胳膊肘肘彎的地方。(見下圖)
洗手的時候,千萬記得要全面清洗,尤其是大拇指、指尖、指縫等這些漏掉的地方。(好吧,扯遠點,我所熟悉的醫生們真的都是洗手狂人,比如著名的兒科醫生歐茜,家裡各房間基本都有洗手盆;還有我姐,是浙二的醫生,每回去她家,但凡她做點啥事就見她洗手……)
7、什麼情況下普通感冒需要重複就醫?
症狀有所加重,體溫有所波動,咳嗽頻率程度加深、孩子咳嗽時間太長了,比如5-7天以上不見好甚至沒有好轉趨勢。
現在就特別要講一下咳嗽了。
咳嗽是普通感冒中最惱人的一個症狀,它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甚至家庭其他成員睡眠。但是爸媽們要知道,咳嗽是一種人體防禦的能力是抵抗力的表現,咳嗽是希望代表孩子把入侵的病原儘早得排出去。有研究顯示,對於完全健康的孩子,在24小時內,也可能會出現7-10次的咳嗽。
1、寶寶咳嗽怎麼辦?
咳嗽出現的時間很重要,爸媽要注意告訴一聲,孩子是白天咳嗽得厲害,還是晚上咳嗽得厲害,或者是晨起咳嗽明顯。一般晚上或者晨起的時候孩子咳嗽明顯,是因為孩子睡覺的時候排痰的機制有所減弱,這些分泌物容易積攢下來,從而引起早晚爆發性的咳嗽。
這時可以適當把孩子上身墊高一點或者讓孩子側側身睡,保證呼吸道通暢,適當給孩子翻身拍背,手握成空心從下往上的拍背,是一個幫助胸廓震蕩起伏,吸收掉這些分泌物很好的處理辦法。
2、咳嗽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如果孩子咳嗽非常厲害,嚴重到晚上睡不好覺的程度,以及孩子咳嗽伴有呼吸急促的情況,有喘鳴音的症狀,要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關於咳嗽之前有分享過一篇更加細節的文章,可以查看《咳嗽都咳到吐了也不吃藥嗎?應對咳嗽你需要知道這些》。
3、咳嗽時間長會成為肺炎?
那咳嗽時間長真的會成為肺炎嗎?並不是。肺炎也屬於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肺部和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都屬於呼吸道,呼吸道是和外界連通的。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感染的,有些肺炎可以不表現出咳嗽也能得肺炎。
4、輕度肺炎和重度肺炎要注意區分
一般而言,輕症肺炎,孩子發燒溫度的絕對值沒那麼高,可能38度,中等或者低度的發熱,孩子有些輕微的呼吸急促,應該是不存在孩子這種呼吸急促的表現,孩子皮膚的顏色是正常的,沒有發紫或者發紺的這種情況,孩子的精神狀態是良好的,如果要查一個血氧飽和度也是正常的,孩子飲食和心率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存在輕症肺炎的可能。
除了咳嗽,最容易讓呆爸媽們焦慮的就是發燒。
1、不同測量體溫的正常範圍有區別
在說發熱之前,首先先要了解正常的體溫波動範圍,隨著不同的測量度體溫的正常範圍也是有變化的。
比如核心溫度——肛溫為36.9度-37.9度之間;腋下溫度——36.2度-37.2度之間;口腔溫度——36.6度-37.6度之間,這些都是正常的(耳溫計,大家以具體的說明書為主吧)。當然,給孩子測量溫度要除掉那些可以讓體溫暫時性升高的動作,比如吃奶、玩耍、滿頭大汗活動、哭鬧以及穿衣過厚的情況,除去以上因素量體溫才是準的。
2、孩子為什麼會發燒?
打一個比方,冬天家家戶戶都要開暖氣,那麼開暖氣的時候首先要給暖氣設置一個合適的溫度,比如26度最舒服,之後暖氣開始正常運轉,這時我們要做的是關門關窗,不能讓剛有的熱氣跑出去,於是房間內溫度上升。
那麼人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像一個房間一樣,在大腦深處有一個叫做體溫調定點的地方,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體溫的正常範圍就設定了,那麼一旦有外來的細菌和病毒入侵時,它們會攜帶外援性的致熱源,外援性致熱源進入人體後會激發人體的炎症因子等等出現內源性致熱源,內外夾擊導致體溫調定點溫度升高。有經驗的家長在孩子發燒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孩子發的時候通常會手腳冰涼,這意味著毛細血管收縮就相當於關門關窗,一方面產熱增加了,一方面散熱減少了,孩子溫度一定會飆升。
3、發燒醫生怎麼看病的?我們學著心裡會有底
首先評估發熱,兒科診治疾病的特點不看氣質、看年齡。年齡是評估孩子發熱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齡,孩子的免疫系統的功能是不同的,那麼常見的致病源也是有區別的,相應的臨床檢查和處理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新生兒的發燒、七八個月剛剛從母親中來的這些抗體逐漸消失的孩子的發燒、一歲多孩子的發燒、兩三歲或上幼兒園孩子的發燒,甚至小學中學青春期孩子的發燒,不同年齡不同的發燒情況都不一樣,那麼在兒科就診,尤其是遠程問診的時候,告訴醫生孩子的年齡非常重要。
其次區分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同樣是發燒背後的病源也是不一樣的,病毒、細菌感染等都能引起發熱,它們如何鑑別。
再次、除了病源,部位的尋找也是很關鍵的。孩子最常見的是呼吸道感染,比方說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的。但也有孩子會有腹瀉、大便帶血,消化道感染也是一個感染的部位。這些都不容易遺漏,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泌尿系感染是不容易判斷的,因為成人的泌尿系感染有體驗的家長知道,有所謂的尿頻、尿急、尿痛三連症,但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只表現出來發熱和煩躁的症狀,所以爸媽對此一定要留意。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精神狀態。孩子不會裝病,一旦寶寶覺得舒服了,一定是他整個狀態都恢復了,其實發熱處理的最高原則就是讓孩子覺得舒服。
4、發熱有時不是壞事,不要慌不要慌!
發熱是機體對抗微生物入侵的一種保護性反應,38度-39度之間孩子的機體的抵抗力是增強的,它的巨噬細胞活性在這個體溫下是增強的,要知道巨噬細胞活性是免疫力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意味著發燒的這會兒,孩子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是提高的。也就說發燒時,孩子不舒服,那些病原微生物更加難受,所以說是不是馬上要把體溫降下來或者縮短發燒時間,對於孩子整體的病情恢復到底有多少好處,這方面在兒科學界其實是存在爭議的。
5、怎麼來退燒?
先使用藥物治療退燒藥不是以商品名區分的,而應該注意其成分。有「對乙醯氨基酚」(也稱熱撲息痛)成分的泰諾林、百服寧和「布洛芬」成分的美林。 38.5度以上再吃,24小時之內別超過4次,吃完後孩子會出汗,這時要注意給孩子補充充足的水分,注意孩子的尿量可別脫水。
藥物退燒失敗怎麼辦?出了藥物降溫,物理降溫也是一種方法,也都是安全的,比如用溫水給孩子擦拭胸口或者腋下,或者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前面說到發熱是因為機體產熱增加,要降溫就要讓它適量的散熱,讓孩子的熱量流動起來,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寶寶出現高熱驚厥的情況,大家可以查看之前分享的文章《發熱中的這種情況兩歲前是高發期,一定要了解》。
這裡要講特別講幾點:
1、小孩從一歲3個月開始到現在一歲10個月,幾乎每個月感冒,發燒也好幾次,也伴有咳嗽。想問下,除了免疫力,還有什麼原因?平時公婆她穿很多衣服,也不知道是不是捂出來的。
答:寶寶相對還小,抵抗力正在完善的過程中。還是要區別感冒和發燒的原因,有可能發燒的背後不一定都是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會有細菌,如果發熱超過24小時最好能驗一個血象。我們要根據合適的情況給孩子添加衣物,也別讓孩子出大汗,捂得太厲害並不好。
2、我小孩7個月經常乾咳是怎麼回事?之前咳嗽有痰的吃了止咳藥和化痰藥好些了,但現在有時還是有痰咳嗽,還需不需要繼續吃藥嗎?
答:可以看看前面提到的咳嗽的治療方法。當然,如果是長期反覆的乾咳,還是建議去看下耳鼻喉科,包括兒科也可以做一個會診,明確咳嗽背後的原因,是否為感染性因素存在。
3.想諮詢下胃腸型感冒如何護理,寶寶上吐下瀉,我總是忍不住給他各種吃藥。
答:這個未必是胃腸型感冒,首先要避免脫水,有必要的時候等確診一下是否為胃腸炎,是否為病毒性。
4、寶貝睡醒總會咳嗽,感覺好像是喉嚨有痰,之前一陣子總是反反覆覆的流鼻涕,這陣子這樣子睡醒輕咳已經一個多月了。怎樣才能緩解這種情況?
答:首先要知道孩子年齡有多大,每個月齡方法各不同。這個問題上面已經提到孩子睡眠過程中排痰機制減弱,分泌物積攢過多,就會咳嗽。應該讓孩子上半身墊高一點,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讓分泌物有吸收。
5、寶寶感冒咳嗽,需要驗血確定是否是細菌感染後才可以服用抗生素嗎?
答:是要驗血確定,抗生素只針對感染的細菌,病毒不是用抗生素治好的,病毒是靠的孩子抵抗力來逐漸恢復的,家長要為孩子恢復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一定要警惕非常嚴格的限制抗生素的應用,不要輕易採用,對孩子只有壞處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