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的製作方法有簡單版和複雜版。
個人性格原因,我一直非常推薦簡單版!
同時,強烈向新手推薦簡單版。
因為太複雜,你根本記不住!!!
先說關鍵點,做牛排最重要的是2個關鍵點:食材 、火候!
關於食材是很長的一篇,新手強烈建議先看這裡:
牛排的種類與價差30倍的秘密!
第二個是關鍵點是火候,在做法裡有體現。
做法:
1、選材,新手優選西冷,因為便宜。注意做之前要搞清楚買到的厚度。很多××元10片的非常薄,不推薦。這個做法裡我們以2CM厚牛排為例,火候酌情加減。
2、提前一晚放冰箱冷藏解凍。常溫解凍的話,確保室溫不太高,超過30度解凍的過程中很容易壞。解凍時可不拆袋,防止蚊蟲來叮。
3、血水一定有的,廚房紙粘掉或者斜盤流掉,不要水洗;
4、撒鹽。等個兩三分鐘。有這個時候撒黑胡椒和煎好撒黑胡椒兩個流派,自己隨意撒。這個時候可以準備點蒜或者圓蔥切好,準備的調料種類隨意,自己喜歡就好。
5、熱平底鍋,國內無水後倒入能潤溼鍋底的花生油,對,澳肉協推薦使用花生油,不用整黃油那一套。大火燒到有青煙冒出。
6、放牛排,牛排放進去要有響亮的滋滋聲。放進去一般響,那都是鍋不夠熱,要用大火!很多人膽小不敢開大火,沒事的。只要不糊,金黃髮焦是最佳狀態。下圖是最佳狀態,但是我往往都會比這個黑。黑一點點沒關係,別弄成黑炭就行。
7、30秒翻面1分鐘翻面隨便,2CM厚的牛排兩面一共的時間控制在2分鐘-2分30秒是半熟。煎3CM兩面一共加一分鐘。以第一次做的狀態為基準,不夠熟下次加點時間,太熟減點時間。自行調整。這裡就是火候。火候與你的爐頭能出的火力有關係,有的人家裡爐子火就是大。適當減小即可,有的爐子開最大也就那樣,所以需要個人調整。這一步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需要一次次總結經驗的,沒有人能在網上背下食譜就一次做的很好。
8、煎好放盤。先不要切,過4-5分鐘再切。這個過程叫收汁。
9、切了開吃。
下面開始講複雜版:
「肥美多汁」和「外焦裡嫩」牛排這樣做出來~
本人特別喜歡吃牛排,
總去西餐廳一是不方便。
另外便宜的不好吃,貴的吃不起。
所以經常買牛排自己在家裡煎。
吃著牛排喝著紅酒看著美劇,
完事一個葛優躺,美滋滋。
----選材----
做所有好吃的東西都離不開選料,
這點理解透徹了,大部分人都可以煎出好吃的牛排,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來自澳洲的牛排等級標準
根據肉色深淺和脂肪含量與分布均勻程度劃分為9級,
一塊牛肉的脂肪含量越高,分布越均勻,它的級別就越高,
上面放一張來源於網絡的澳牛牛排標準,
這次看到有折扣,就買了兩塊和牛M4-5的3CM厚肉眼牛排。
本次做視頻煎一塊。
----到貨情況----
這次選的商家還是很負責任的,上圖是他們的包裝,我下面放了一把50cm的鋼尺,一共是9袋6小格冰加保溫袋,外附保溫箱 。
打開後,測量一下牛排保鮮溫度,零下7.6攝氏度,根據經驗保溫箱內零下十幾度還是有的,保鮮沒有問題。
賣家標稱440克,實際測試441克
標稱厚度3CM,實際測試3.05CM
----調料與鍋準備----
其實,一塊滿滿牛肉味的牛排,調味越簡單越好,只要你喜歡,只放鹽都可以。
本人一般不會使用超過以上五種調料(橄欖油是用在配菜上的),更何況我們今天使用的是M4-5級的澳洲和牛,只要花生油,研磨海鹽,研磨黑胡椒足夠。
花生油:澳肉協推薦使用花生油,最能激發牛肉的香味。黃油的香味可能蓋過牛肉原味。橄欖油不適合高溫,會破壞營養(不適合煎牛排,我用在配菜上使用),色拉油容易把牛排煎老。
海鹽:在保留牛排原味的同時也給牛排帶去了海洋的味道,以及人們最喜愛的鹹鮮味,豐富牛排香氣的同時,還能凸顯牛排的鮮甜。
其餘的調料在M3級以上的牛排,都可以不放,畢竟入口即化的口感充滿了牛肉的香味,我們還需要什麼呢?
----解凍----
提前放8小時放冷藏解凍。
我一般都是提前一天放冷藏的。
著急吃就自來水衝。
解凍後的狀態,實際顏色比這個好看。
----製作過程----
最重要的過程:3CM厚兩面一共煎3或3分半鐘,2CM厚兩面一共煎2或2分半鐘。這是半熟的效果。封不封邊,多少秒翻面隨便。
在家煎出媲美西餐廳的牛排!
下面是煎制的整個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