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

2020-12-04 歷史芷天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就是古人過春節時的熱鬧景象。春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不僅可以表達闔家團圓的喜慶之情,同時也可以彰顯出舉國歡慶的熱烈場面。

筆者認為中國人過春節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無論身在天涯海角、不管多忙,過春節這一天都要如約回家。其實過春節回家也是春節時的一個重要習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才有過節的氣氛和意義。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又稱為「新春」或「新年」,一年365天人們盼的就是過年這一天。忙碌了一整年在春節這一天,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吃一頓團圓飯,無論老人還是小孩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

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很多地區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習慣,正是這些風格迥異的風俗,才讓春節更加有年味兒。過新年的習俗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經過不斷演變逐漸形成了一種「年」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

春節又被稱為新年,它是由上古「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的一種風俗節日。從古代文明角度來講,春節的起源其實不僅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一種蘊含著古老文明與文化的節日。

尤其是經過歷朝歷代不斷發展和演化,春節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節日,而是一種可以承載中華文化底蘊的象徵。

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將春節當做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辦比較大型的祭祀儀式,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感謝上天,以及祈求未來的生活風調雨順。在古代人們過春節的時候,一般都是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春節開始做準備。

在古代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臘月二十三官府開始準備過年,而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在臘月二十四開始「祭灶」,

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一般古人過新年要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九日才算結束。

在我國很多地區臘月二十三,要吃灶糖、祭灶或掃塵。以此作為對舊一年的告別,以及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

「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其實說的就是臘月二十五的時候,需要接玉皇、趕亂歲。

1.春節習俗貼春聯

按照古代曆法的規定,臘月三十這一天被稱為「大年」。在過大年這一天早上起來,需要貼門神和貼春聯。春聯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俗象徵,在過春節的時候貼春聯是一個非常隆重的項目。

所謂「春聯」就是用紅色紙張為底,然後在紅色紙張上面寫下美好的祝福詞語。其實,這也是文化與春節的一種有機融合。當人們將紅彤彤的春聯,貼在自己家大門兩側之時,也就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時候,這其實就意味著春節的序幕被正式拉開。

貼春聯在古代又可以被稱為「貼年紅」,除了包括門兩側的春聯之外,還包括大門上的紅色「福」字。無論貼春聯還是貼「福」字,其實都是為了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有的地方還要貼上秦瓊和尉遲敬德兩位「門神」,認為可以讓一家人驅邪避災。

2.放爆竹

除夕夜放爆竹的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雖然現在為了環境保護,很多地方已經基本上禁止了這個習俗,但在一些偏遠地區還依然保留了這個習俗。相傳在除夕夜子時,放爆竹是為了驅趕「年」獸。

在這個「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關鍵時刻,當爆竹聲響徹中華大地,不僅可以嚇跑「年」獸,還寓意新的一年會更加興旺、繁盛。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地方,在除夕子時要點一堆「旺火」,就是希望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一家人事事順利、吉祥如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而新的一年已經來到。過了春節之後就是春分時節,老百姓要開始準備春耕事宜,所有的事情都在向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除夕夜放爆竹的習俗其實主要的作用就是,古代人為了趕走晦氣,期盼新年之後有好運氣。

除夕夜除了要放爆竹、祭祖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又稱為守歲火或照歲等。在除夕當晚要點亮家裡所有的燭火,而且一整晚家裡都要燈火通明。而這種習俗有可以被稱為「照虛耗」。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家中添財進寶。

3.除夕守歲與壓歲錢

在我國有很多地區大年夜「守歲」,其實就是全家人無論長幼,過年當晚都不睡覺。而且一定要等到初一八點鐘之後才能睡覺。主要的寓意就是希望一家人平安、健康。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只有在除夕「守歲」才能健康長大。

很多地區會在吃年夜飯之前給晚輩「壓歲錢」,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需要跪拜長輩,並且給長輩磕頭才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壓歲錢」。所謂的「壓歲錢」可以起到「壓住邪祟」的作用,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呵護與祝福。

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闢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3.除夕年夜飯

其實,春節當晚的重頭戲是「年夜飯」,又稱為團年飯、團圓飯等。無論家裡是窮苦還是富裕,在除夕夜當晚,都要預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餃子和豐盛的菜餚,追憶過往展望未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南方地區的年夜飯一般多以海鮮和青菜為主,而北方則講究大魚大肉擺滿桌子。在年終歲尾的時候一家人齊聚一堂、團圓聚餐,這其實也是眾多春節習俗中,最值得大家傳承的習俗之一。

年夜飯的飯桌上一般都會有魚有雞,寓意有計以及年年有餘。所謂有計指的就是生計,在新的一年裡生計不愁才是最重要的大事。生菜、生蒜寓意生財和會計算,南方人還會做一盤臘腸,希望一家人能長長久久、永遠安康。

結 語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這是唐朝大詩人盧仝寫的《除夜》,筆者認為既寫出了辭舊迎新的快樂,同時又刻畫出了除夕夜人們觥籌交錯的熱鬧場景。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熱鬧,最有意義的傳統節日之一。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進入了春節倒計時,直到現在人們在過春節的時候,也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了能夠留住春節的喜慶場面,很多人還十分重視二月二龍抬頭,認為只有過了二月二才算過完春節。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由衷的慨嘆,春節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其真正意義並不在於習俗,而是在於家人團聚、親人和諧、健康美滿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劉彩霞《古詩中的春節——以詩詞為突破口,品味傳統文化之教學設計》

劉曉春《談春節習俗的功能》

薛曉霞《春節文創產品設計探索與實踐》

張曉敏《中國傳統春節習俗的德育功能研究》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順序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是極為豐富多彩的,那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順序是怎樣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傳統節日習俗1、春節: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全魚、糖果等為主,習俗有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逛花市等。2、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習俗有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3、清明節:習俗有掃墓、踏青、打馬球、插柳等。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還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讓我們來看看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吧。登高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就有提到過登高: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對山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古時就有登山祈福的說法,那時候大家比較信天上的神仙,認為登上山會離神仙近一點。雖然現在大家已經不再拜天祈福了,但是在許多地方仍有登高的習俗。
  • 春節歌曲: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春節歌曲: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2015-01-04 10:47: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喚醒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
    節日是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內涵。中國的傳統節日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積澱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文化都沉澱在其中,對於整個民族來說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對於塑造民族品質、培育民族精神都有積極作用。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2018廣東軍轉幹歷史文化知識: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考點集錦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和時代底蘊,如何傳承好、保護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了當今時代的課題之一;下面和大家具體介紹一下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及其特點:1.春節春節,是農曆的歲首,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2020-01-14 11:08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呢?目前過春節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東南亞。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最受歡迎商品又是什麼......
  • 美食: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八寶飯是春節習俗的一種美食!
    春節是中國漢族春節的傳統節日,八寶飯是春節大餐飲食習俗的一種美食,也是我國春節的壓軸大菜。中國人每年過春節大年初一頭一道餐便是八寶飯,老人會提醒家裡人吃完八寶飯,在聚在一起用餐,表示團圓飯,吃完表示全家諸神保平安。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萊陽市宋琬學堂|「細說中國傳統節日」公益講座春節篇1月17日開講
    宋琬學堂細說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起源小年、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歷史發展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 中國文化——中國三大傳統節日有哪些英文表達呢?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這三個節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節日的相關英文表達吧!couplets 春聯lunar calendar 陰曆custom n.習俗,風俗stick v.粘,貼set off 觸發,引爆reunion n.團聚,重聚countdown n.倒計時firework n.煙花firecracker n.鞭炮envelope n.信封
  • 春節有哪些習俗正在消失?又有什麼習俗在出現?來領略春節的變化
    春節的傳統習俗在中國過年歷史悠久傳承,在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如辦年貨、掃塵《年夜飯》圖片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 中國傳統節日表格 中國傳統節日一覽表
    導語:在我國有很多的節日,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節日,基本上每個月都有節日,而且這些節日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時間經久不衰,一直備受我們的重視。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中國傳統節日一覽表,下面就是中國傳統節日表格的詳細內容。
  • 傳統文化之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 蒙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蒙古族節日介紹
    蒙古族是一個傳統遊牧民族,其主要分布在東亞地區,也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那麼大家知道少數民族蒙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那麼接下來就讓少數民族的節日來為大家解答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及相關知識吧。蒙古族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此外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2020-04-04 0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活動現場向社區貧困兒童發放慰問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關懷;15組家庭其樂融融一起包粽子,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還邀請了獲得梅州市「客都模範警嫂」、梅江區「最美家庭」榮譽稱號的家庭成員代表分享了家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