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術也能「日間手術」 省醫順利完成貴州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

2020-12-06 天眼新聞

5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日前,在省醫骨科孫立教授團隊、麻醉科章放香教授團隊以及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貴州省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患者李女士,51歲,患有雙側成人性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右側症狀較重,已於8個月於省醫行右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近期患者左側髖部疼痛加重,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李女士再次找到省醫骨科孫立教授,來到骨科門診後。

李女士第一句話就是:「孫教授,我開刀要休息幾周?」

孫立表示:「如今微創和快速康復理念已經被廣泛應用骨科手術上,門診即可以完成術前檢查、手術評估及麻醉評估。當天入院即可當天手術,如果手術順利,短期內就能出院,自己走回家。」孫立主任的一番話徹底打消了李女士的擔憂。

在門診完善術前檢查和麻醉評估後,4月28日早晨李女士辦理了入院手續。在骨科團隊、麻醉團隊及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患者順利於當日進行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在微創理念指導下完成,術中出血不到100 ml,手術切口僅有8 cm,採用可吸收線皮內美容縫合不需要拆線。

術後4小時,李女士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即下地進行功能鍛鍊,並在48小時內自己走出病房順利出院。

孫立教授指出,「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與麻醉團隊、護理團隊密切配合,不斷優化關節置換的日間手術流程,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時間,節約了醫療資源,最終達到了提高患者滿意度的目的。」這是貴州省內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意味著人工髖關節置換已進入「日間醫療」模式,可做到當天手術,次日、甚至當日出院。

「目前的日間手術多數為中小型手術,成功開展人工全髖關節置換這樣的大型日間手術,在我省乃至西南尚未見報導。這標誌省醫關節外科的微創手術技術、麻醉護理團隊快速康復(ERAS)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孫立說。

延伸閱讀:

什麼是「日間手術」呢?根據國際日間手術學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on for Ambu latory Surgery, IAAS) 對日間手術定義: 病人入院、手術和出院在1個工作日中完成的手術,特殊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的住院治療。在已有的資料顯示, 經過合適的選擇後開展的日間手術是非常安全的, 其手術死亡率很低, 約1 /66 500, 嚴重併發症發生率為1 /1 455, 感染併發症的發生率明顯低於住院病人。

以美國為例, 1985年日間手術佔所有外科手術的35%, 而到目前, 這一比例已經超過八成。相較於傳統住院手術,日間手術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可有效節約醫療資源、縮短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降低就醫成本而且更加安全高效、加快醫療機構床位周轉效率,最大程度有效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可以減少醫保支出,整合優化醫療資源。日間手術的開展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大醫院「住院難、住院貴」問題,改善診療體系及患者就醫體驗。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朱夢怡

編輯 周婷

編審 徐元芳

相關焦點

  • 貴州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人民網貴陽5月15日電(李宇) 5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日前,該院完成了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這也是貴州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患者術後次日便可下地行走,並在48小時內辦理了出院手續。
  • 省醫完成貴州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患者早晨7:00入院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近日,在醫院骨科孫立教授團隊、麻醉科章放香教授團隊以及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我省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這也是省內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意味著人工髖關節置換已進入「日間醫療」模式,可做到當天手術,次日、甚至當日出院。據了解,患者李女士,今年51歲,患有雙側成人性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右側症狀較重,已於8個月於醫院行右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 人工全關節置換可以進行日間手術了 貴州患者48小時出院
    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近日,在醫院骨科孫立教授團隊、麻醉科章放香教授團隊以及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貴州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據悉,患者術後次日便可下地行走,並在 48 小時內辦理了出院手續。
  • 節省30%治療費用,臨滄市完成雲南省首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對口幫扶醫療團隊在了解患者情況後,在武漢協和醫院掛職臨翔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鄒枕瑋博士的協調聯繫下,決定為俸先生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這在雲南也是首例。
  • 張家川縣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頓映傑 馬旭瑞)12月23日,記者從張家川縣第一人民醫院獲悉,日前,該院完成了首例全髖髖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張家川縣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全髖關節置換術成功施行填補了張家川縣該手術項目技術空白,標誌著骨科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圖文:上海首例接受無柄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圖文:上海首例接受無柄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NEWS.SOHU.COM  2004年04月14日21:37  來源:新華網   4月14日,上海首例接受無柄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陳某(中)康復出院。
  • 寧夏完成首例骨科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
    醫生在骨科機器人輔助下開展關節置換手術。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1月4日電 (楊迪)11月4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完成骨科機器人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寧夏完成的首例骨科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一位52歲男性,因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服用激素導致雙側股骨頭壞死,長期忍受髖關節疼痛伴關節功能受限。經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金群華團隊詳細討論,確定了手術方案。在骨科機器人輔助下,患者在術前進行綜合評估,建立三維模型,定製了個性化手術方案。
  • 首例!國產七軸關節外科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完成
    5月6日,由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主刀,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副會長楊佩主任醫師、田潤副研究員協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七軸協作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前,全球主要使用六軸機器人輔助醫生手術。
  • 黔南首例!黔南州中醫醫院完成人工智慧輔助下精準全髖關節置換術
    2020年11月10日,黔南州中醫院骨傷科任一主任醫師關節團隊完成首例人工智慧(AI)輔助下精準全髖關節置換術,這在黔南州是首例。 本次接受手術的患者,強直性脊柱炎雙側強直髖。入院後關節醫師團隊經過詳細討論,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徵求患方意見,確定手術方案。本手術中,該病例使用人工智慧輔助下髖關節假體尺寸和定位設計,術前假體設計(通過人工智慧,三維重建解剖模型,智能識別解剖位點及智能匹配最適假體型號及安放位置。人工智慧按醫師要求自動匹配最適合的人工關節假體型號,並規劃出精準的截骨參數)。
  • 上海長徵醫院錢齊榮-王波團隊完成 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
    前言:複雜全髖關節置換術,一直以來對眾多關節外科醫生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和需要持續鑽研的課題。2019年10月21日,上海長徵醫院錢齊榮主任-王波團隊,完成華東地區首例人工智慧輔助複雜初次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
  • 比人工更精準!山東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在青大附院完成
    ,堪比大師級醫生...」12月31日,一臺名叫Mako的智慧機器人在青大附院嶗山院區正式「上崗」開展手術,幫助骨科醫生成功完成了山東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早9點,青大附院副院長、骨科醫院副院長、運動醫學科主任於騰波成功為患者完成了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術,手術順利,一氣呵成。另一臺手術在青大附院關節外科主任張海寧帶領下同樣順利進行,精準為患者實施了髖關節置換手術。
  • 西南地區首例!遵醫附院成功開展比基尼入路全髖置換術
    6月16日,記者從遵醫附院獲悉,近日,一位51歲患者在遵醫附院接受了關節外科專家團隊成功施行的比基尼入路全髖置換術,手術效果好,患者切口滿意度高,術後三天順利出院。  據了解,此例手術在貴州乃至西南地區尚屬首例,目前未見文獻報導。
  • 西京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例G7 DM雙動髖臼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股骨頭壞死患者趙飛(化名),實施國內首例G7 DM(Dual Mobility)雙動髖臼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9月16日,西京醫院骨關節科韓一生教授、楊旻副教授為趙飛施行手術。手術採用國內最新引進的G7雙動假體,既能滿足患者行走、上下樓梯、下蹲等生活需求,且磨損率低、使用壽命長。術中,採取後外側入路,切口8cm,原位安裝G7 DM雙動髖臼。術後雙下肢恢復等長,假體位置滿意,術後4小時即能完成坐立和自由行走等動作,9月18日,患者趙飛出院。
  • 一骨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樂城完成實現
    原題:一骨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樂城完成實現Actis人工股骨柄假體在國內的首次臨床應用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一場骨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強生公司的Actis人工股骨柄假體完成在國內的首次臨床應用
  • 重慶巫山:完成全國縣級醫院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
    導讀: 複雜的全髖關節置換術,一直以來困擾著眾多骨科醫生。近日,重慶市巫山縣中醫院在煙臺對口幫扶醫院——煙臺山醫院教授張樹棟和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帶領醫護人員一起為左髖疼痛患者完成了全國縣級醫院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AI HIP)。
  • 王府醫院美德瑞脊柱關節中心成功完成全髖關節翻修手術
    近日,王府醫院美德瑞脊柱關節中心成功完成一例全髖關節翻修手術,這也是王府醫院與北京美德瑞骨科醫生集團合作以來的第一例全髖關節翻修手術。但是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材料和手術技術依賴型的治療手段,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到人工髖關節在病人體內的使用壽命。近十年來,由於生產廠家對人工關節材料和設計不斷改進,人工髖關節理論上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0年甚至更為長遠。
  • 開原市中醫醫院順利完成遼北地區首例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
    遼北地區首例/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December.2020NO.開原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為70歲高齡的景阿姨成功實施了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這也是遼北地區首例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標誌著我院骨傷科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領域上又有了新的飛躍!
  • 吉林省人民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榆樹院區開展首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近日,吉林省人民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榆樹院區骨科主任李光淳帶領團隊成功為一名66歲男性患者實施「右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這是吉林省人民醫院和榆樹安濟醫院共同組建緊密型醫聯體後的首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填補了該院人工關節手術空白。
  • 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丨重鑄生命堅筋骨
    近日,德昌縣人民醫院新引進的高層次專家安勇主任醫師成功為一名雙側股骨頭壞死近十年的患者實施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無明顯疼痛感,恢復快,實現了快速康復新突破。2020年11月19日,45歲的羅大哥來我院骨一科就診,經過醫生詢問病史後得知,羅大哥十年前雙髖關節無故出現疼痛,活動受限,逐漸影響走路,嚴重影響了日常工作及生活。
  • 一個8釐米的傷口,就完成了全髖關節置換
    、反覆討論,對其實施了經直接前方入路(DAA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僅僅採用8釐米手術切口,就順利取出壞死的雙側關節,置入假體。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治療各種髖關節重度病變的標準技術。既往經常採用的外側入路(Watson-Jones入路)、後側入路(Moore入路)等術式,雖然可以獲得較為肯定的遠期療效,但這兩種方案都需要切斷部分肌肉,這就造成髖關節置換創傷大、手術時間長、出血多,患者術後疼痛較重,臥床時間較長,康復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