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怎麼做?關節置換術後需要注意什麼?-健康百科

2020-12-10 騰訊網

關節置換手術之後出現的感染與手術過程中操作以及術後刀口病菌入侵有很大的關聯。術後感染的主要表現是關節腫脹,疼痛,發熱以及全身乏力等還會影響腸胃功能,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影響關節置換手術的成功率。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以後,感染分為近期的感染和遲發的感染。近期的感染基本上是由於傷口癒合不良造成的,可能就是傷口裡面有脂肪液化,傷口長不好,需要把脂肪液化,下面的血腫清理以後,重新把它縫合,經過換藥會慢慢好轉。

遲發性的人工關節的感染,要通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治療全身性的感染病灶,來預防遲發性的感染。如果出現了假體周圍的慢性感染,需要將假體取出,取出以後用抗生素的骨水泥假體,感染完全癒合以後再重新植入新的關節。

1、傷口護理

護理切口不當是引發術後感染的常見因素,一般需要塗抹消炎殺菌的碘伏,並且覆蓋無菌紗布,避免病菌入侵身體。

2、合理用藥

接受關節置換手術後的病人容易產生傷口感染,所以需要服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有效的殺菌治療。

3、治療發燒

發熱是術後感染的常見表現,患者的體溫較高,並且精神萎靡,除了需要服用布洛芬等藥物之外,最好多喝溫水。

4、營養支持

需要補充身體的營養,除了多吃蔬菜粥或者水果等流食之外還需要喝魚湯,雞湯等補充蛋白質的食物,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

關節置換手術後感染是比較常見的併發症,不利於傷口的恢復,對於整個身體系統造成傷害,包括反覆發燒、頭暈和傷口腫脹等。建議病人及時用藥控制病情,調整飲食方式,多補充維生素以及蛋白質。

相關焦點

  • 關節置換術後吃些什麼好?關節置換術後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關節置換術後快速康復是每個患者和家屬的期望,這一過程中,術後飲食若是調理得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麼關節置換術後到底該如何調整飲食呢?
  •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在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它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利用人工材料代替原本的關節,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膝關節功能。
  • 關節置換術後,假體周圍感染,你需要知道什麼?
    關節置換術由於療效顯著、技術成熟,目前已經在國內廣泛開展。但置換術後假體周圍感染由於其可能引起的災難性後果,一直是醫生和患者心中的難以訴說的一抹沉重。什麼是關節置換術後假體周圍感染?為什麼它這麼麻煩?怎麼確定自己有沒有感染?一旦確診感染需要做哪些準備?應該怎麼預防假體周圍感染?
  • 為什麼關節置換術後會感染?
    人工關節置換術(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是終末期關節疾病主要治療的方式之一,如嚴重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主要包括膝關節置換、髖關節置換,有觀察研究顯示其10年成功率已超過90%。
  • 相同關節置換手術,為何術後效果不同?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快速恢復
    相同關節置換手術,為何術後效果不同?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快速恢復 關節置換手術前,醫生會問患者手術後想達到什麼效果,患者大部分回答是,「做完手術要不疼,能夠走路。」
  •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髖關節損傷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患者髖關節損傷比較嚴重,經過治療不能恢復其該有功能的損傷的情況,常見的有股骨頭骨折或壞死,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到下肢的行走。
  • 關節置換術後發熱正常嗎?
    就是關節置換術後常見併發症之一,很多患者術後出現發熱,都會非常緊張,就會想是不是手術有什麼問題?有沒有什麼嚴重後果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首先在臨床上我們一般定義關節置換術後發熱體溫為≥38.0℃,而不是≥37.1°C。根據北京協和醫院觀察報導,700例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中有351例(50.1%)出現術後發熱症狀(所有患者術前均未出現發熱)。術前1天最高平均體溫為36.8°C±0.4°C(設為基線)。
  • 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做哪些康復訓練?
    膝關節置換術後2至3天後行膝關節X線檢查無異常時,大多數即可下地活動。這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可以隨意走動了,甚至想要更好的恢復增加很多運動。適當運動是可以的,但是康復訓練卻是必不可少的,下面顧連專家會分享一些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做的康復訓練,幫助有需要的人更快康復。
  • 關節置換術後,做好這3點很重要!
    上午,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關節外科查房時,有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都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關節外科主任李貴山表示,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在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它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利用人工材料代替原本的關節,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關節功能。關節置換術後的這種疼痛,是傷口癒合期的一種正常反應,一般會持續2—3個月。因此,在手術前,一定要跟患者溝通好。
  • 髖關節置換術後,日常防護怎麼做?
    臨床上,髖關節置換術已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手術方式,需要做髖關節置換的患者常為骨性關節炎(OA)以及其他可能導致關節損傷的疾病,例如類風溼關節炎、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由於術前很長一段時間患者因為患側的疼痛不敢甚至不能正常行走,導致患側肌肉萎縮,功能下降。
  • 【骨小雅課堂】關節置換術後,刀口一直「流水」怎麼辦?
    關節置換手術後,手術刀口一直流水、滲液這是怎麼回事?要採取什麼措施?是不是感染了?會要再次手術嗎?謝醫生提醒,術後傷口滲液很正常,但是刀口的持續滲液,也就是一直「流水」,就需要注意啦!那麼手術後刀口的持續滲液是怎麼定義的?我們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屬於需要幹預的對象呢?謝醫生解釋道,術後手術部位持續滲液的定義為:手術後切口敷料滲出範圍大於2× 2 cm,持續時間超過手術後3天,仍存在的刀口滲液,這就稱為持續的切口滲液。
  •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重要性】關節置換,千萬不要重手術而輕康復
    請問手術需要多少時間?請問我是做全麻還是半麻?......」。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患者問過我:「醫生,我術前術後應該如何做好康復?」 我相信所有骨關節科以及運動醫學科的醫生在臨床上面對很多需要置換的患者時,很多患者都會說:「我可不做手術,我們鄰居XXX,在北京XXX大醫院做的關節置換,到現在半年了,還沒有下地呢,老遭罪了,還不如我呢,我可不做手術!!!」。
  • 關節置換術後有哪些併發症?關節置換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其主要是因為術後病患下肢血管內凝血因子粘稠度升高,血凝塊淤堵在血管中,導致血流減緩,進一步形成血栓,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肺栓塞,可致病患死亡。 二、感染 感染是關節置換術最嚴重的併發症,誘發感染的因素非常多,例如高齡、存在基礎性疾病、長期服用激素等等。感染早期表現為體溫持續升高,局部皮溫高,晚期症狀相對較不明顯。為預防感染,術前術後應使用抗生素嚴格消毒,術後還應注意患處的護理,避免觸水外露,容易滋生細菌,誘發感染。
  • 關節置換需要什麼條件?關節置換手術哪種材料比較好?-健康百科
    關節置換需要什麼條件?關節置換手術哪種材料比較好?-健康百科[山東省立醫院袁林]世界人工關節及置換外科學始發於19世紀60年代,而我國人工關節及置換外科學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老一輩的骨科工作者,將國外人工關節的知識和理念逐步引入中國,並不斷推廣。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開展我國關節置換外科學,並開始設計、自主研發人工關節及相關技術產品,奠定了我國關節置換外科學的基礎。人工關節究竟是什麼呢?
  • 關節置換術後為什麼要抗凝?
    關節置換術後,常規會對患者進行抗凝治療。但很多患者並不理解為什麼傷口還沒長好,就開始用抗凝藥。部分患者使用抗凝藥物之後,會出現傷口周圍大面積的皮下瘀斑,更加重了心裡的疑問。實際上,術後抗凝治療主要目的是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 關節置換術後,別怕,大膽的翻身!(專業翻身計劃)
    很多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不敢翻身,怕對術後造成不良影響。有的患者甚至會在床上平躺一整晚,導致整個人疲憊難受。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關節置換術後能否翻身以及如何翻身等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關節置換術後,能否翻身?
  • 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注意事項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治療膝關節炎的終極方法,但是治療膝關節炎不是僅僅手術就夠了,其實術後的康復訓練更加重要。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防止膝關節炎患者術後出現因缺乏運動而導致膝關節液不能夠有效的循環,如果膝關節液無法循環那麼關節局部就出現痙攣、萎縮,走路受限的等情況,所以在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患者要積極的進行康復訓練。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訓練的最佳時間是術後的3個月,這三個月期間的康復訓練主要包括膝關節伸直、關節的活動度,以及股四頭肌的鍛鍊。
  • 臨床經驗 | 關節置換術後噁心、嘔吐的防治
    目前,關節置換術後疼痛處理的方法涉及麻醉方式、麻醉藥及鎮痛藥物的使用。然而,同多模式鎮痛處理方法相關聯的噁心、嘔吐的處理卻仍是一個棘手問題。、嘔吐發生率對隨機選擇的100例人工關節置換病例進行觀察分析。
  •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可能會發生哪些併發症?
    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應對嚴重關節疾病的對策並不匱乏,比如人工關節置換術。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一、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是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其主要是因為術後病患下肢血管內凝血因子黏稠度升高,血凝塊淤堵在血管中,導致血流減緩,進一步形成血栓,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肺栓塞,可致病患死亡。靜脈血栓常發於術後2-5周,一般起病較急,患肢多見腫脹疼痛,常伴有發熱、脈快。
  • 關節置換術後應用病人自控鎮痛泵嗎?
    一、什麼是病人自控鎮痛泵一種可連續輸注低流量鎮痛泵的鎮痛裝置,如果止痛效果不好,患者可每隔15分鐘自行按壓一次,以增加劑量。鎮痛泵按給藥途徑和輸注方式分為硬膜外泵和靜脈泵。關節置換術後常用靜脈泵。二、使用鎮痛泵益處對於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來說,疼痛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表明,過度疼痛會影響傷口癒合,降低機體免疫力,使患者不願提前康復運動,影響食慾,影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