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社會就是個大染缸,叫你的生活五顏六色;生活就是個大染缸,叫你品味五味雜陳;廚房就是個大染缸,叫你品味珍饈美味。說到這「味」,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並不是隨意的亂加調味品,老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就是過去農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蘊含著非常大的道理,但是也不可一概而論。
無論燉什麼魚,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去腥,淡水魚是土腥味,而海水魚那是純粹的腥味,只有去掉了腥味,那魚肉才能鮮美,因此許多人在燉魚時,就把所有的調味品,什麼桂皮、八角、大料、花椒等都加上一些,也許你做的魚沒有了腥味,但是魚本身的鮮味也不見了,而且在燉的過程中也沒有了營養,所以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第一不放大蒜】
老話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意思就是燉魚的時候最好不放大蒜,而在做牛肉時不要加韭菜,燉肉時不要加生薑。這裡所說的「魚不蒜」,是指農村的野生魚,野生魚特別的鮮美,如果加大蒜,大蒜的味道比較濃鬱,會掩蓋掉魚本身的鮮味,讓人感受不到魚肉的鮮美,所以燉魚儘量少放蒜或者不放蒜。
【第二不放花椒】
事實上,花椒是不能用來燉魚的,這是因為花椒性辛,它的香味帶有濃烈的刺激性,如果燉魚時加入花椒,會和魚的鮮味相互串味,並且會導致魚肉蛋白變質,魚肉的營養物質也會流失,所以通常燉魚的時候,我們是不主張放花椒的。
【第三不放八角】
八角是我們平時用的比較多的一味調料,一般用於煮、滷、醬等工藝中,特別是製作肉類菜餚時,一般都要加入八角,目的是去除腥羶等異味,增添菜品的芳香氣味,而且還可以調劑口味,起到增加食慾的作用。但是燉魚時是不可以加入八角的,這是因為八角的味道不但掩蓋不了魚腥味,而且做出來的魚不但腥而且還有一股子怪怪的味道,很難吃。
【第四不放料酒】
做魚前醃製過程中可以加料酒和生薑去腥,這是正確而完美的做法。但是在燉魚的過程中是不宜加入料酒的,眾所周知,料酒在炒菜過程中遇到高溫會揮發掉,如果燉魚的過程中加入料酒,不但起不到去腥的作用,反而吃起來更難吃了。
【燉魚的具體做法】
1、買回來的紅鞋魚 內臟和魚鰓後清洗乾淨,最主要是肚子裡的血水和黑膜處理乾淨,否則會比較腥。
2、洗淨的紅鞋魚正反兩面打上一字花刀,然後放入大碗中,加入一匙鹽、適量的胡椒粉、料酒、蔥花和薑絲攪拌均勻後醃製10分鐘,目的是為去腥和入味,在醃製的過程中,最好不時地翻動一下魚,讓其入味均勻。
3、準備輔料:姜切薑末、蔥切蔥花,老豆腐一塊切成小塊備用。
4、起鍋加油,油溫五成熱下入醃製好的紅鞋魚,注意醃製後最好用廚房紙把魚表面的水分擦拭乾淨,以免煎制的時候濺油,將紅鞋魚煎至兩面金黃後,把魚扒到鍋的一邊,然後倒入蔥花和薑末,爆香後再加入一勺黃豆醬,炒出醬香味後再加入生抽、適量的鹽和白糖、少許的老抽上色,然後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切好的豆腐,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再繼續燉10分鐘。
燉魚時,千萬別加水就燉,要先煎制後再燉,這樣燉出的魚肉不腥,魚湯更濃白。
5、俗話說「千滾豆腐萬滾魚」,魚和豆腐那是越燉越入味,10分鐘後,魚肉和豆腐都燉至入味,湯汁收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撒入香菜、蔥花,關火出鍋了。
在燉魚的時候,加入蒜、花椒、八角、料酒不是不能吃,而是不好吃,不但影響口感、味道,而且還沒有營養,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美食,永遠都是在做「減法」,並不是調味品越多越好,而是用最少的調味品達到最好的效果,有些原汁原味反而是更好的。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