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要交多少智商稅?高額保費為誰買單?全額退保有何風險?

2020-12-13 讀毒獨財經

上篇回顧:

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一邊收投保人智商稅,一邊薅保險公司羊毛

今天我們接著來聊聊保險與智商稅的那些事。

「全額退保」什麼門路?「代理退保」什麼黑洞?高額保費到底在為什麼買單?保險公司可以單方面修改保險合同?大公司比小公司理賠靠譜?小公司容易倒閉?……如果不想再被保險業務員收割智商稅的話,建議看完本文。

購買保險到底需要多少智商

絕大多數退了長期險的朋友都是為了重新再買另一款保險產品,畢竟當初會買就是因為有需求。但是再重來一回,你確定已經智商夠用了嗎?

以下幾個小問題,測試一下:

1. 大公司保費高是因為理賠寬鬆,小公司保費低是因為容易拒賠?

保險賠不賠看的是合同條款,不是公司大小和保費高低。

對於長期險,大部分的主要條款都被銀保監會直接定義了,所以同一險種的保險合同同質化程度非常高。賠付標準都是一樣的,不存在理賠寬鬆或嚴苛的說法。

比如重疾險,銀保監會早前就規定了25種重疾的定義,所有的重疾險都必須涵蓋這25種重疾;今年,銀保監會又重新修正了重疾險,25種重疾增加至28種,還新定義了3種輕症。所以留給保險公司自由發揮的空間並不多,能競爭的方向是如何用更低的保費涵蓋更多的保險責任,保費太高的基本都不香。

2. 既然保險合同同質化嚴重,那麼大公司的高額保費究竟在為什麼買單?

這裡就要提到保險定價的三要素:預定發生率、預定利率、預定費用率。

(1)預定發生率

就是風險的發生率,預定發生率越高,保費越高。

預定發生率跟保險公司的風控邏輯、對未來保險責任的發生率預測有關。發生率預測的原理又依據大數法則,所以各家保險公司的預定發生率差異不大,對保費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2)預定利率

我們交的保費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那麼肯定是要拿去做別的投資的。同理,保險公司拿到我們的保費,也不會馬上出險理賠,所以它也是會把保費拿去做投資。我們自己損失掉的投資機會,保險公司要給我們一些利率回報,這就是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越高,保費越便宜。

銀保監會還對人身保險的預定利率規定了上限。2013年之前,利率上限是2.5%;2013年則上調到了3.5%。所以,2013年之後的人身保險有了一輪明顯降價,就是因為大家都把預定利率提高了。而且在這一點上,基本上各家也都是奔著最高利率來定的,所以也不是保費差異的體現。

(3)預定費用率

重點來了,看到「費用」二字了吧?來點感覺了吧?

預定費用率,就是保險公司預計的各項經營費用的支出。這裡面包括有:廣告費用、運營費用、人工薪酬、預留利潤等等。

預定費用率越低,保費越便宜。

所以,為什麼大公司的產品保費高?因為廣告費、運營費、業務員佣金……統統降不下來!那些標榜「XX險中的愛馬仕」的產品,不是說產品有多高端和全能,它只是被賦予了「高奢」的成本,而消費者為此成本買單。

真相就是這麼殘忍。所以,長期人身險,如果你還不懂選哪家,至少你該知道先排除哪幾家。

3. 保險公司會單方面修改保險合同條款?

調查發現,很多黑產去套路投保人的時候就是說「保險公司擅自單方面修改了保險合同條款,XX項目不再理賠」,或者是投保人續保的時候發現保費減少了,因為有的項目不能再承保了,於是就認為這是保險公司店大欺客,未經協商同意就擅自修改合同條款,進而怒氣退保。

這明顯就是又無知又被黑產帶節奏了。快來補課!

保險公司不能單方面擅自修改保險合同的條款!絕對不能!不論多吃虧、多不合理的條款,一旦籤訂,就不可能單方面修改!這是任何一個合同的基本規則。

但是事實就是保費變了,項目變了,怎麼解釋?

因為你已經觸發了某些項目的理賠條件。比如當你患了某種輕症,已經理賠了之後,那麼按照合同約定的就不再承保該類型的輕症,所以保費和項目自然就會改變。

任何一份合同都不可能單方面擅自更改,但不意味著合同絕對不能更改。自己的保險基礎知識不夠,被人帶節奏,吃了虧,這個鍋保險公司真的不能背。

還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是銀保監會規定的新條款,也不能強制的運用在過去已經籤訂的保險合同上。所以如果有黑產打著銀保監出新規的旗號說老合同會被強制變更的,打他,沒錯了。

4. 小的保險公司容易倒閉嗎?

銀行會倒閉嗎?保險公司會倒閉嗎?這真是大家最愛問的兩個問題。

標準答案:銀行允許倒閉,保險公司也允許倒閉,但是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最後這句話的意思是,經營有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倒閉。就算真的因為分立、合併、依法撤銷而解散的,壽險業務也會由指定的保險公司接盤,保險合同不會滅失。

而且,在中國,銀行或保險公司想要倒閉,那太難了。因為銀保監會管得太嚴了。

銀保監會天天盯著這兩大金融機構的各種指標,稍微有點變差的趨勢,就立馬要求整改、整頓,改不好的就由爸爸親自接管,然後再指定一個好大哥來託管業務。

2018年,銀保監會接管了安邦保險,2019年又接管了包商銀行。經過兩年的接管重整,新設立了大家保險來承接安邦保險的合規保險業務,化解了安邦保險的風險後結束接管。

所以,我們在選擇保險產品的時候只需要考慮產品本身,沒必要去糾結公司會不會倒閉、出險會不會拒賠。

「買新退舊」需謹慎

很多朋友確實是在對保險糊裡糊塗的情況下就衝動買了「高奢」人身險,發現真相後進退兩難。我的建議是,如果產品真的太坑,一定要儘早退保,及時止損。

如果想要「買新退舊」的朋友,有幾點友情提示

1. 操作的時候一定是「買新退舊」,千萬不能「退舊買新」,順序弄反了,可能會損失更慘。必須要保證新保險已經投保成功了,才能退掉舊保險,以免出現不能投保的意外情況。特別是如果有真的操作了非正常「全額退保」的投保人,很有可能會被保險公司記錄在案,造成新保單拒保,所以一定要謹慎。

2. 注意重疾險有等待期。要等新保險過了等待期再去退舊保險,避免出現真空期。等待期出險拒賠那就太冤了。

3. 購買任何一款保險產品都要認真看清《保險合同》的每一個條款!尤其是免責條款!不要聽銷售說的,不要看宣傳寫的,最終怎麼執行怎麼賠付,一切都是以合同為準。看不下、看不懂也必須看。

4. 小公司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保險平臺銷售的保險產品,通常比較香。自從網際網路保險殺進市場以後,只有性價比才是產品的唯一突圍標準,把平臺上的熱銷產品多做對比,就知道應該選哪款了。

5. 拋棄大公司才是安全可靠的舊觀念,選擇大公司的長期險,除了為它的各項費用買單之外,沒什麼實際的好處。

6. 合規購買,不要聽信中介的「返利」誘惑,帶誘惑的產品通常都有坑。

7. 如果實在糾結於兩款產品無法抉擇的,不妨把保額拆開,分開購買。分開購買保險也是一種分散風險的做法,萬一某一家的合同真的有坑呢?

以上,希望能幫助大家多懂些保險知識,別再傻傻的被坑被騙了。

相關焦點

  • 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一邊收投保人智商稅,一邊薅保險公司羊毛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一則《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直指「代理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保險向來是一個銷售者與消費者有著高度信息差的行業,很多人買了保險過了幾個月甚至幾年後驚覺自己被收割了智商稅,便想退保或者換保。直接退保損失慘重,於是開始找辦法全額退保,殊不知「全額退保」才是無盡的深淵。
  • 「交了5年的保費,可以全額退保嗎?」「小意思!」
    最低收費標準都是3000起了,你交的越多他們收的也就越多,所以也就能明白為什麼要先篩選客戶了,只有退保保費越大的人才會捨得出這筆手續費啊~ 但你以為只是花點就完事了嗎~ 後面還有一堆的信息表等你填呢~ 首先是要填一份「全額退保申請表」
  • 如果你的保險可以全額退保,你會退嗎?
    前幾天朋友圈刷到一則招工啟事,說是全額退保公司招工,一單可以提幾千甚至上萬,身邊有人買保險就可以做,真的很誘人。同時打廣告,可以幫投保者全額退保。全額退保,在新聞上也看過,大多是說會洩露信息,建議不要輕易相信。
  • 「熱心」的全額退保團隊,真的能全額退保嗎?背後藏著什麼陰謀?
    要智囊說,保險就是讓人暈頭轉向的東西。因為保險市場存在信息差,保險條款晦澀難懂。所以不懂保險的、買錯保險的人一大片。前兩天,有個許久不聯繫的朋友,給孩子買的保險不合適,愁得跑來找我。一看保單,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年七千多,一問情況,三年交了兩萬多,退保只退幾千塊。
  • 銀保監會:防欺詐風險保平安警惕「全額退保」騙局
    「保險都是騙人的,我交了3年保費,一共花了3萬多,現在退保說只能退不到1萬,這不是騙人是什麼!」相信抱有這樣想法的投保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買完保險想退保,但坦白說一句,除非您的保單還在猶豫期內,申請退保可以獲得全部的保費,除了這一情況,基本沒有「全額退保」的可能。
  • 我買保險不到一個月,交了8000元保費,憑什麼退保才退1050元?
    我買保險不到一個月,交了8000元保費,憑什麼退保才退1050元?稍微對保險有過了解的人都知道,買完保險後沒到期就退保,這種情況我們投保人將會產生大量的損失。具體大到什麼程度呢?為了安全起見,王女士找到之前從事過保險代理人的鄰居,並把自己的疑問詳細說了一遍,結果這一問,果真出了問題,鄰居發現,王女士在保險公司買的這份保險,不是單純的理財型保險,而是分紅型壽險,而且合同上明確寫著,所交保費要等到30年後才會發放收益。意識到自己買錯保險後,王女士當天便聯繫保險公司,請求退保。然而,保險公司雖然同意了退保,但只給了1050元的退保費用。
  • 買高額保險檢測不合格,業務員幫換血檢測,她擔心拒賠想全額退保
    買保險血樣檢測不合格,業務員幫忙換血去檢測 事情是這樣的,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杭州的餘女士選定了一份高額保險,每年的保費要交24萬餘元,需要連續交上
  • 合理規劃平安保障很重要|買錯保險後,退保能退多少錢?
    第二,猶豫期後退保憑什麼只退這麼點錢?如果一個人要退保,一般情況下是風險尚未發生,而保險公司卻可能只退還已交保費的一個零頭,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保險真坑,而實際這個結果是合乎情理的,我們理性來分析一下為什麼。(1)保險的目在於保障風險,有保險合同有效期,就相當於你的風險有保險公司兜底,此時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便宜人壽等保險公司就類似你的「私人保鏢」,你不能說你這兩年平平安安沒風險,就不給人保鏢「僱傭費」。
  • 為了資金平安謹慎退保,小心「保險全額退保」圈套
    不少消費者吐槽,在日新月異的保險市場,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太快,自己買的「舊保單」突然就過時了、不划算、不香了,更有甚至選擇委託「退保代理」團隊通過「投訴維權」達到「保險全額退保」的目的,再用所退保費購買升級版保單。在此提醒各位消費者,合法維權方能保資金平安,傳說中的「保險全額退保」並不可信。下面就為大家揭秘保險「全額退保」的真相!
  • 5000億保費,500億退費,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退保?
    常見的有:理賠被拒的,退保保費受到損失的等等。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有客戶自身的原因,也有買保險人及保險公司的原因。但很多保險公司的退保情況都不太理想。上圖為我國五大上市保險公司的2019年財報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其中一些公司這個退保比例似乎有點不太正常:保險業務收入5000多億元,退保金額就高達500億元,比例高達10%。可能大家覺得這個比例不算高,但是要知道基本上退保的保費都是沒有繳納幾年,退保時候能真正取回的保費很可憐。11萬元多的保費,退保時不到1萬元。
  • 再談全額退保,什麼樣的情況,才建議大家考慮退保
    即使已經付款,如果又不想買了,猶豫期內是可以全額退保的。如果在猶豫期之後,考慮了一個月再去退保,就有點兒晚了,這個時候保單已經正式生效了,再退保就要承擔退保的損失了。所以買保險這事,打定主意了再操作,猶豫期之內細琢磨。張先生在外地務工,某天接到妻子電話,想給孩子買份保險。
  • 「代理全額退保」?警方提示:提防隱私洩露,警惕帳戶風險!
    何先生:隨後我交了1000元定金,他們特別交代我不要接保險公司的電話,如果接到保險公司電話,就謊稱不是本人。何先生按照指示要求一步步陷入了「套路」裡,一心卻想著保費很快就能到回到自己的銀行帳戶裡。其實,像何先生、吳女士等人的遭遇在各地時有發生,此類欺詐慣用的六大套路,在此為大家解密——套路詳解1、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進行虛假宣傳,聲稱可以「無條件辦理退保」或進行「保單升級」,部分不法分子還會假冒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
  • 代理退保收取高額手續費,還要配合演戲?中介代理「全額退保」騙局...
    不過,買過保險的人都知道,超過可以無條件全額退保的猶豫期之後,操作退保既麻煩,又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資金損失。前陣子,市區的穆女士購買了一份保險產品,按期繳納保費4.2萬元,保單也一直處在有效狀態。2019年10月份,穆女士因為個人原因,想辦理退保手續。這期間,穆女士經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自稱能夠幫助其辦理「全額退保」的李經理。
  • 買保險被坑了,想退保又被忽悠多花冤枉錢?學會這招免費辦!
    大家有沒有買保險被坑過?有,肯定有。即使你沒有,那你身邊的朋友也一定遇到過。被坑了怎麼辦?想退掉,但是過了猶豫期想退保,但是只能退還現金價值,本金要損失一大筆,太心疼怎麼辦?奈何今年壓力實在是大,保費交不起了,小張想到了退保,一問老同學才知道:人家已經不幹了,要是退保的話總共交了16000,只能退到手1300左右!
  • 過了猶豫期還能全額退保?別被坑啦!
    買錯了、過時了、後悔了,想退保也是人之常情。對於很多長期險而言,購買之初退保損失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交了幾萬,就給你退回來幾千甚至幾百。大家雖然想退保,卻並不願承受退保所帶來的損失。於是便有人從中發現了商機,推出了這種所謂「全額退保」的服務。
  • 交了一萬多的保費退保只能退回幾百塊 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我們買東西難免會有退貨的時候,其實保險也是一樣,有時候交了幾年保費發現買錯了或者買貴了,很多人就想要退保。但是退保的時候會發現,交了幾年的保費,退保的話只能退回很少的一部分,保險公司稱之為現金價值。何為現金價值?有什麼用?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保險裡的「現金價值」,一起來看看。一、什麼是現金價值?
  • 老年人買保險警惕高額分紅 退保割肉損失高達69.3%
    投訴者多為老年人  就記者目前採訪到的數據來看,前來投訴的投保人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  近日,年近七旬的陸先生給記者發了投訴郵件。他表示:「2009年,我在某保險公司的營銷員的勸說下,為我32歲的女兒購買某保險15份,每份基本保險金額為15000元,並在他的幫助下填寫了保險合同。
  • 「保險費實在交不起了,能退嗎?」低收入家庭需不需要買保險?
    「保險費實在交不起了,能退嗎?」成了常有人留言詢問的問題。我國依然存在著大量低收入的家庭,對這些家庭來說,保險買與不買成了一個難題。到底低收入家庭需不需要買保險?有限的預算要如何搭配才比較合適?一起來看。
  • 銀保監會喊話消費者警惕「全額退保」,這三大風險要小心!
    「全額退保」是幌子一單抽30%—50%利潤4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稱收到反映,「一些個人或社會團體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平臺、簡訊等方式發布『可辦理全額退保』信息,以慫恿、誘導等手段讓消費者委託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並以此收取消費者高額手續費,主要涉及傳統壽險、健康險等人身保險產品
  • 「一年保費6萬,才交了一年,退保只賠了3萬,憑什麼?」
    「一年保費6萬,才交了一年,退保只賠了3萬,憑什麼?」一年保費6萬,才交了一年,退保只賠了3萬,也就是說,保險公司一年就扣了這位消費者的3萬元,很明顯,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在欺騙消費者,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