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雙側人工肘關節置換術在武漢成功完成

2020-11-16 荊楚網

  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柯希)4月1日,記者從湖北省協和醫院首個院中院——武漢協和骨科醫院獲悉,該院骨疾病研究所所長楊述華教授率領醫療團隊成功開展了全國首例雙側人工肘關節置換術。

  47歲的甘女士15年來一直受雙側肘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的困擾,幹點家務活後就疼痛加重,剛開始時,休息和用藥後症狀就好一些。近三個月來雙側肘關節疼痛加重,活動明顯受限,吃飯、梳頭、洗臉、穿衣服都很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甘女士苦不堪言,曾在多家醫院就診,給予理療及中藥治療均無明顯效果。

  3月10日,甘女士求診於武漢協和骨科醫院,被骨疾病研究所所長楊述華教授診斷為類風溼關節炎。為了解決困擾患者多年的難題,楊述華教授與醫療團隊經過反覆分析與研究,決定為甘女士施行雙側人工全肘關節置換術。手術過程順利,雙側手術耗時僅為4小時,成功地為患者實施了雙側全肘關節置換術。

  楊述華教授介紹,相對其它人工關節,全肘關節置換術是世界上目前開展相對較少的手術,在設計和手術技術要求上是最困難的,主要表現在:肘關節具有屈伸和旋轉活動,術後對假體活動和穩定性的控制存在巨大挑戰;肘關節在所有的體位和活動中,容易導致假體鬆動、斷裂和磨損,對手術醫師的操作準確性與熟練度要求非常高,並且對軟組織平衡及假體的匹配要求非常精準;同時進行雙側肘關節置換,更是難上加難,但同時實施雙側肘關節置換能減少患者痛苦,降低經濟負擔,並縮短病程時間。

  據了解,全肘關節置換術適用於類風溼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肱骨遠端粉碎骨折、關節強直和肘關節嚴重不穩定的患者,能有效地緩解疼痛並顯著改善肘關節的活動度,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主刀醫生尚小珂教授為患者手術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團隊快速決斷,在人工胸外按壓的輔助下,在股動脈開了一個小口,用7秒的時間,將一根很細的導絲送入,這根導絲的前端承載著一個縫著人工瓣膜的支架。隨後,為患者植入人工瓣膜(TAVR)。當植入的瓣膜徐徐展開後,患者的心跳與呼吸最終全部恢復。
  • 【首例】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主刀醫生尚小珂教授為患者手術在人工胸外按壓的輔助下,在股動脈開了一個小口,用7秒的時間,將一根很細的導絲送入,這根導絲的前端承載著一個縫著人工瓣膜的支架。
  • 西寧市完成首例人工全肘關節置換術
    近日,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為一名患者進行了人工肘關節置換,這是醫院骨科自成立以來完成的首例肘關節人工置換手術,填補了全市此類手術的空白。近一年,馬女士病情加重,右肘關節疼痛厲害,屈伸功能嚴重受限,甚至無法獨立完成梳頭、扣扣子、吃飯等,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 瀘州這家醫院完成首例肘關節置換術,向「類風溼性關節炎...
    近日,瀘州市中醫院骨傷一科成功完成了首例肘關節置換術。汪永泉帶領醫療團隊實施肘關節置換術考慮到肖女士肘關節病變嚴重、複雜,骨傷一科經過科室病例討論後認為,患者右側肘關節因類風溼性關節炎破壞嚴重、關節不穩、功能受限,如採用肘關節融合術雖能解決疼痛,但會造成關節僵硬、功能喪失,而肘關節置換術則為首選治療方式,其手術創傷較小,術後肘關節活動功能可以極大改善,併發症發生率低,術後恢復也快。
  • 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博鰲樂城完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7日消息(記者蘇桂除)12月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這是繼12月18日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施行強生全新人工全髖關節假體置換術後,樂城又創造的一個「全國首例」。  此次手術的最大亮點,正是通過Mako智能骨科機器人的輔助精準完成了極高難度的生物型假體的置入。
  • 濟醫附院再次成功開展一例人工肘關節置換術
    近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骨關節科再次成功開展一例半限制性肘關節置換術,填補了該院又一項技術空白。這位女患者57歲,因脊髓空洞症導致右肘關節出現不穩,疼痛,多年來倍受右肘部疼痛困擾,吃飯穿衣都需要人幫助,勞動能力基本喪失。
  •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開展一例人工肘關節置換術
    近日,山東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濟醫附院)骨關節科再次成功開展一例半限制性肘關節置換術,填補了醫院又一項技術空白,標誌著濟醫附院人工關節置換技術取得新的突破。  患者,女,57歲,因脊髓空洞症導致右肘關節出現不穩,疼痛,多年來倍受右肘部疼痛困擾,吃飯穿衣都需要人幫助,勞動能力基本喪失。
  • 蘭大二院完成甘肅省首例個體定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蘭大二院完成我省首例個體定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宜秀萍)3D列印融合多模影像技術,實現術前設計全數位化,術中在智能輔助定位系統導航引導下快速精準完成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患者便下地行走鍛鍊。
  • 我國自主研發「三層仿生」人工血管完成首例腹主動脈置換術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我國自主研發「三層仿生」人工血管完成首例腹主動脈置換術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林苗苗、屈婷)記者28日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獲悉,阜外醫院血管中心主任舒暢教授團隊於12月15日運用我國自主研發的「三層仿生」聚氨酯人工血管,完成了首例巨大腹主動脈瘤人工血管置換手術
  • 首例!我院成功開展反肩關節置換術
    近期,我院成功為一位重度類風溼性肩關節炎患者行「反置式人工全肩關節置換手術」診斷:1、右肩關節重度風溼性關節炎;2、雙側骨科一區王秀華主任:如果不進行手術,患者後期必然會引起進一步組織粘連、肌肉萎縮,最終導致功能喪失,所以應儘快進行「反肩關節置換術
  • 北京協和醫院完成我國 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北京協和醫院完成我國 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2020/01/18 07:41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遊歷 瀏覽:6459
  • ...哈市二院專家成功為海南分院患者進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考慮到患者年紀較大且病情複雜,為了減少其痛苦,李德懷主任決定為她同時進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由於患者股骨頭壞死,一側髖臼退變,骨質增生明顯,也進一步增加了手術的難度。經過周密計劃和反覆的術前討論,李德懷主任為患者進行了手術。
  • 唐都醫院骨科實施西北首例全肘關節腫瘤假體置換術
    唐都醫院骨科實施西北首例全肘關節腫瘤假體置換術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叢墨涵   黃 韜  記者 阮班慧)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採用全肘關節腫瘤假體置換術,成功為一名肘關節骨折合併良性骨腫瘤患者實施了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 全球首例!西安成功實施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真沒想到,頸椎間盤出了『問題』也能換……」日前,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外科團隊,實施全球首例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獲成功。
  • 全球首例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在西安市紅會醫院完成
    5月6日,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郝定均攜脊柱外科團隊,完成了全球首例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因此,其家人下定決心要找最好的醫院為劉女士醫治,經多方打聽和網上查詢,得知西安市紅會醫院是全國三大骨科中心之一,紅會醫院脊柱病院是西北地區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專業化最高的脊柱病專科醫院,於是來紅會醫院尋求治療。
  • 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直接前入路(DAA)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子慧 通訊員 王林澤 濟南報導  11月18日,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骨科率先在區域內成功完成一例直接前入路(DAA)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長徵醫院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人工寰樞椎置換術
    原標題:長徵醫院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人工寰樞椎置換術圖說:3D列印人工寰樞椎複合假體 來源/長徵醫院供圖日前,海軍軍醫大學長徵醫院骨腫瘤外科(長徵脊柱腫瘤中心)肖建如團隊為罹患上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的鐘先生實施了世界首例枕頸段4椎節切除術,並為他安裝上了世界首個3D列印人工寰樞椎複合假體,讓脖子重新「挺」起來。  這是繼今年8月該中心實施的世界首例3D列印全頸椎人工椎體置換術後,再一次在脊柱腫瘤外科手術中創造了一項新紀錄,填補了枕頸交界區多節段腫瘤切除後個性化假體枕頸前方重建的空白。
  • 西安市紅會醫院完成全球首例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鞏四海 王孟飛  記者 阮班慧)5月6日,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郝定均攜脊柱外科團隊,成功完成全球首例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而頸椎間盤置換術在徹底進行椎間盤減壓切除的同時,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頸椎的活動度,降低臨近節段退變的發生率。經充分討論並與劉女士及其家屬溝通後,郝定均院長攜團隊決定為劉女士進行這一3D列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 縣首例德國蛇牌計算機導航下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睢寧縣中醫院成功完成
    2021年1月22日,縣內首例德國蛇牌計算機導航下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 我院脊柱外科成功開展首例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