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和經歷;一般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時,一個電影時長可能在2-3個小時,而有些人可能全過程一口水都不喝,怕總是上廁所;而有些人就說才幾個小時就撐不住了?而在生活中,我們可能也會發現,一些人一喝水就想要去廁所,而有些人喝很多水也不怎麼去廁所,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排尿,有些人喝很多人都不去廁所?了解一下!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排尿,有些人卻很久不排尿?醫生告訴你答案!
●括約肌的收縮能力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們出現尿意能夠被憋住的原因,就是膀胱括約肌在控制著;膀胱括約肌是具有一定的彈性,有些人的收縮能力比較強,對於膀胱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強,所以可以憋很長時間的尿。而有些人的膀胱括約肌比較松,又或是收縮能力較差,那麼膀胱一旦受到刺激,就會產生尿意,當括約肌收縮不住,那麼就會總是想著要跑廁所。
而喝一點水就想要上廁所,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還是不是膀胱括約肌太鬆了;很多更年期女性或是過了40歲的男女,可能會因為衰老,膀胱括約肌變得鬆弛,總是會想要上廁所。但這並不是健康問題,所以也不用過於擔心。如果受到了困擾,那麼不妨經常進行提肛運動,鍛鍊一下括約肌,憋不住的情況就可能會被改善。
●膀胱大小不一樣:
這種情況就和體質有關了,就像是有些人眼睛大,有些人眼睛小是一樣的。膀胱是儲存尿液的地方,如果你的膀胱比較大,那麼所能夠儲存的尿液就比較多,就不會喝一點水就排尿;而膀胱小的人,可能喝一點水就會讓膀胱充盈,就會產生尿意去上廁所。膀胱大的人其儲存尿液較多,可能較長時間不排尿,但是排尿時,尿液量就會比較多。不同人喝同樣的水所排出的尿量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因為膀胱的大小,有些人會儲存這一次排出,有些人會分多次排出。
不同人膀胱的大小也不相同,通常膀胱的大小在350ml到500ml左右,最大容量是在8001ml,相差大約有一倍多,這也是喝同樣水,排尿次數卻不同的一個原因。有些人可能習慣性憋尿,從而導致膀胱憋大,所以不會總是想排尿。膀胱大小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是憋尿時能夠憋大的,只不過憋尿並不是很健康。膀胱小,排尿多也不是壞事,能夠及時排出尿液,減少細菌滋生,也是一件好事情。
●不愛喝水:
日常生活中,喝水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有經常喝水這個好習慣的人並不是很多。如果你一直沒有喝水的好習慣,喝水量太少,那麼就可能總會想上廁所,這可能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這的確是真的,並且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有些人不愛喝水,身體長時間處於缺水狀態,所形成的尿液較少;從而尿液就會在膀胱裡面濃縮,刺激到膀胱壁導致總是想要排尿;另外身體缺水,血液當中的尿酸含量就會相對高一些,就會刺激到膀胱,從而導致多尿的情況。
無論是一喝水就想要上廁所,還是喝很多水也不想上廁所,如果一直是這樣,這都是正常的,對此不用過於擔心。如果排尿的次數突然發生明顯的變化,本來就可以長時間不上廁所的人,突然憋不住尿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進行檢查了,這多半可能是健康出現了問題。
對於能夠憋尿很長時間的人,這裡也需要提醒大家,憋尿並不是一個好習慣,如果出現了尿意還請及時上廁所,避免尿液停留在身體內太長時間,滋生大量的細菌。